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出生于洪武三年。一个月之后,便被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朱檀前往山东兖州就藩。然而洪武二十二年,年仅二十岁的朱檀就英年早逝了。他去世以后,独子朱肇辉承袭鲁王爵位。
朱肇辉去世后,其子朱泰堪又承袭了爵位。朱泰堪死后,其子朱阳铸又承袭了爵位,因此朱阳铸为朱元璋的玄孙。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朱阳铸的幼子朱当沍,也就是朱元璋的来孙。
朱当沍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史书记载:“正德中,贼攻兗州,帅家众乘城,取护卫弓弩射却贼。”因为他率护卫击退了进攻者,从而得到父亲朱阳铸的赏识,此后他便更加喜欢练武了。
当时有个叫梁谷的人,平时无恶不作,原本与鲁王府中的袁质和赵岩交好。后来梁谷当上了吏部主事,就渐渐看不起袁、赵二人。有一次,梁谷在和两位老乡,西凤竹和屈昂喝酒时,恰巧谈论到袁、赵二人。
没想到这两位老乡,都曾和袁、赵二人有过节,于是梁谷便打算联合两位老乡,铲除自己不喜欢的人。于是他便在老乡面前说袁、赵的坏话,当时他还有个对头叫高乾,本来没有他的事,梁谷硬是将高乾列入袁、赵一党。
就这样,梁谷、西凤竹、屈昂三人,就开始部署他们的计划。他们编了一个谋反的故事,谋反的主人公就是袁质、赵岩和高乾。之后,梁谷利用职能之便,将故事告诉了吏部尚书杨一清。杨一清一听这还了得,赶紧就将事情告诉明武宗,明武宗便派人去兖州监视一切。
那么朱当沍又是怎么牵扯进来的呢?
鲁王府有个叫马魁的长史,朱当沍受到鲁王赏识后,他便想着巴结朱当沍。结果朱当沍根本没有理他,这让马魁心存怨恨。后来朱当沍看中一个护卫,想收为自己的亲随,就让马魁帮个忙。
结果马魁借此事报复朱当沍,将那个护卫给贬职了。朱当沍一气之下,就去找马魁理论。父亲朱阳铸劝他不要无礼,朱当沍却说什么宁愿造反,也不受马魁的气,这可让马魁抓住了把柄。
没多久,袁质、赵岩等人“谋反”的事情传了出来。马魁想到当初,朱当沍曾与袁质等人一起射箭,还因为袁质箭术好赏赐过他,于是便向鲁王告发,称朱当沍就是幕后主使,又说朱当沍私藏兵器,这是最好的罪证。
原本朱当沍与此事无关,就算真的调查起来,也查不出什么。可是万万没想到,还真的在朱当沍家里查出了兵器,这下算是实锤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兵器呢?难道朱当沍真有谋反之心?
其实这些兵器,并非是朱当沍准备来谋反的,而是当年他率人退敌时,向鲁王府护卫借的兵器,之后就一直放在这里。可没想到的是,这些兵器却变成了他“谋反”的铁证。
鲁王见儿子真的私藏兵器,心想这下不得了,他害怕祸及全家,只好主动向朝廷揭发了儿子的“罪证”。
之后,朝廷马上派了大理寺卿王纯、锦衣卫指挥韩端等人去往兖州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此事疑点重重,而且也证实了朱当沍的兵器,是当年退敌时向鲁王府护卫借的。如此一来,案情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马魁一看朱当沍可能会无罪释放,马上又去找了两个人,设局要诬陷朱当沍,谁知这两个人反而被抓了。不仅如此,他们还招供了一切,称所有事情都是马魁指使的,朱当沍并没有谋反。
这样一来,朱当沍的清白终于得到证实,马魁也被判处斩首。这件事可谓是峰回路转,但反转还在后面。按理来说,朱当沍就应该无罪释放,继续回去过宗室子弟的富贵生活,然而他最终却选择撞墙自尽。
朱当沍被告谋反,朝廷查明后,已经证实其无辜了,为何他仍然撞墙自尽呢?
原来朱当沍案件发生的时候,明武宗正好因为在豹房玩乐受伤了。所以整个案件,都不是明武宗亲自处理的。众所周知,明武宗宠信宦官刘瑾,所以整个过程,几乎都是由刘瑾处理的。
虽然朱当沍已经被证实无罪,但当时并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因此仍然维持了之前的判决:“以藏护卫兵器违祖制,废为庶人。”
朱当沍已经知道自己无罪,所以当太监准备押他去流放的时候,他还毫不知情。太监骗他,是朝廷派他去拜谒祖陵,结果到达目的地之后,他才发现这是要囚禁他。于是朱当沍大喊了一句:“冤乎!”紧接着撞墙自尽,以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