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齐儿和亲的历史背景
蓝齐儿和亲的时间节点正是大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首先康熙历经八年,机会发动倾国之力才终于平定三藩的叛乱。在平叛的关键阶段缺乏军队,孝庄甚至到了从满清亲贵那里借家奴组建军队去平定察哈尔叛军的地步。
而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趁机做大,逐渐蚕食蒙古各部。葛尔丹的势力已经从西域的漠西蒙古扩张到喀尔喀部。此时盘踞台湾的郑经不断袭扰东南沿海,时刻威胁着大清王朝财税重地江南各省。北部的沙俄不断沿黑龙江流域蚕食大清北部领土。大清王朝的处境可谓内忧外患。
葛尔丹的使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京提出和亲的要求的,虽然康熙也是一代杰出的帝王,但是架不住形势比人强。大清王朝根本没有准备好和准噶尔的战争,所以必须要安抚准噶尔。等解决完台湾和北部沙俄的问题没有后顾之忧后才能和准噶尔决一雌雄。所以蓝齐儿的去准噶尔和亲就成为了必然。
蓝齐儿临行前和老祖宗孝庄的沟通交流让她在以后的日子中一心一意的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蓝齐儿本来是非常幸福的:有康熙和容妃这一对宠爱自己的父母;有老祖宗孝庄的溺爱;还有情窦初开,就获得父皇默许和李光地的爱情。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这一切都因为噶尔丹的和亲而戛然而止。康熙为了国家大局,不得不同意了和亲。蓝齐儿的哭闹和宠爱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所以她跑到老祖宗孝庄那里寻求帮助和慰藉。
孝庄用她的亲身经历向蓝齐儿阐述了和亲是必然不可更改的,而且和亲也是为了大清国。孝庄从科尔沁蒙古嫁到后金,经历了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几代人孝庄都一心一意为了大清王朝。所以孝庄教导蓝齐儿以后要以家庭为重,好好的爱自己的丈夫。蓝齐儿真正听进去了,也是这么做的。葛尔丹并没有因为他是来自大清的公主就冷落她。反而非常喜欢她、宠爱他,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达。
你嫁给葛尔丹也是为了大清,你要知道你嫁给他不是为了当奸细。你要好好的爱他,你要为他煮饭,你要为他熬茶,为他生儿育女
所以蓝齐儿在见到葛尔丹的迎亲队伍后,才向大阿哥胤遈射出这一箭表示对之前胜过的彻底切割。而蓝齐儿在割舍亲情、爱情后,再次在葛尔丹这里找到了最终的幸福。所以说蓝齐儿也是有福之人。
在准噶尔、大清之间的战争爆发后,蓝齐儿夹杂亲情和家庭之间饱受摧残。
婚后的蓝齐儿是幸福的,有宠爱自己的大汗和儿子阿密达蓝齐儿已经别无所求。 在她看来,这就已经是幸福的全部了。而葛尔丹对待蓝齐儿也是真心实意,向来崇尚游牧生活的葛尔丹甚至为她在领地内修建了一模一样的容妃宫(也就是蓝齐儿小时候成长的宫殿)。这个时候的蓝齐儿也许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准噶尔和大清永远的和平下去,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准噶尔的葛尔丹还是康熙都是一代杰出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目的都是统一全国,所以彼此之间的碰撞就不可避免。所以他们都不会为了蓝齐儿选择罢兵,所以战争还是开始了。正如葛尔丹所言:
无论谁胜谁败,是我和康熙的命运。自从我继承汗位之后,我和康熙的生死大战就不可避免了。我盼望这一天盼望了十几年了。
蓝齐儿夹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心都要碎了。蓝齐儿也尽力了,在战场上向康熙求情退兵。但是这样天真的要求在康熙这样枭雄眼里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战争如期进行。她还是善良的,在大阿哥胤遈被俘虏后经过她的求情被释放了。
但是蓝齐儿没想到的是,在后来的战争中正是大阿哥胤遈亲手杀死了丈夫葛尔丹。蓝齐儿万念俱灰,她又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当康熙要带她回北京的时候遭到了蓝齐儿的拒绝。因为在她看来康熙作为自己的父亲屡次破坏自己的幸福:在少女时代喜欢李光地的时候被迫和亲嫁给葛尔丹;葛尔丹是个好男人,好容易又有了自己的幸福的小家庭又被康熙夺走了。
“是你把我嫁给了葛尔丹,当我爱上他并和他生了儿子的时候你却杀了他”
看到母亲容妃的遭遇,蓝齐儿最终选择了与大清彻底分道扬镳
说归说,女人的心总是软的。所以当阿密达长大一些后,蓝齐儿还是坐着父皇留给她的御撵回京看望母妃和皇阿玛。此时的容妃因为劝诫康熙不要废太子胤礽被被发配去刷马桶,虽然康熙百般掩盖但还是被蓝齐儿发现了。内心激荡之下,蓝齐儿气愤地说:
“我要马上离开京城干回准噶尔,我要领着阿密达起兵造反。要像当年葛尔丹那样打回来”
虽然最后蓝齐儿别容妃制止了,但是蓝齐儿真的伤心了。对她来说自己的爱情被夺走、母亲还被发配受到太监的嘲笑。在蓝齐儿的眼中,父亲康熙冷血无情已经彻底没有眷恋的必要了。所以含泪摔掉了康熙给的八音盒回准噶尔,彻底与大清割裂老死不相往来。
小结:
对蓝齐儿这个小女人来说,曾经亲情爱情就是她的全部。但是一次一次残酷的现实把她磨砺的成熟。在发现母亲容妃被父皇发配去刷马桶的时候,她心中维系亲情的纽带崩断了。蓝齐儿和大清的恩怨以向胤遈射出的箭开始,到摔掉康熙给的八音盒结束。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