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的太师,王爷,丞相谁的权力大?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大?

宋朝的太师,王爷,丞相谁的权力大?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4/2/23 7:20:17

太师太师属于商朝时期就有的官职,它是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到了周代时,三公的职权主要是负责在周天子尚还年幼的时候,辅佐天子一起处理朝政,即所谓: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

此外说明一下,这个三公的称呼一直在变,汉朝时的三公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到了魏晋时期又变成了:太尉、司徒、司空,而原来的三公改称为三师。直到朝时,又才把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

此后一直没有变化过,而三公的权力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慢慢变成了一种虚衔,譬如我们常常听说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太师,俗称东宫三师,也就是专门负责教育太子的化、德行和负责保护太子安全的三位老师。

它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主要是授予位高权重的大臣,表示对大臣的笼络和器重,属于一种荣誉性质,其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某某大学的某某名誉教授、某某名誉董事长。

爷王爷不属于官职,是皇帝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的表现,就地位上来看,王爷是最高的,即便丞相的地位也比不上王爷。毕竟王爷始终是皇亲国戚,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情况下,当一个大臣权倾朝野的时候,王爷也得靠边站。

譬如明朝时宦官王振专权,驸马都尉石碌因为辱骂太监,结果被后者投入诏狱里。甚至那些王公侯爵看见王振竟然还得称呼他为翁父,当时的成国公朱勇是东平王朱能之子,在王振面前也得下跪。可见王爷虽然身份显赫,但是权力往往并不大。

因为朝廷为了防止他们专权,所以对他们做出了很多限制,只不过说当王爷有个好处就是一辈子都吃穿不愁。当然,特殊情况下,当这些王爷手握重兵的时候,他们的权威也会随之攀升。

丞相丞相属于百官之首,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前,这个职位一直都是呼风唤雨的岗位,算是臣子中权力最大的一位。

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是指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最高长官,主管本部的一切事务。在明代的时候,六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二品,到了清朝时为从一品。

根据古代六部职能的不同划分,古代的六部和今天的部门对比如下:

吏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户部:财政部、民政部;礼部:中央宣传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兵部:国防部;刑部:司法部、公安部;工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御史台(都察院):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大理寺:最高人民法院。

所以按照这个划分,六部尚书其实就相当于今天部长级别官员,分管各部不同的事务。

开封府尹这个官职是地方官职了,它是宋代时期的官职。但是开封那时候由于是都城所在,所以这个开封府尹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开封我们知道是都城,那么府尹是干什么的呢?

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宋史·职官志》

我们都知道宋代的行政划分是:路—州—县,其中路相当于省了,在唐朝时被称为道,宋朝改为路。路之下就是州府一级,然后就是县。所以府就相当于市一级的,而开封由于是都城,所以开封府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直辖市。

那开封府尹就相当于是市长级别,专门管本府的一切工作事务。如在清朝时就有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明代时把南京又成为应天府尹。

宋代时开封府尹的官阶为二品,在清朝时为正三品。总的来说,在权力上官员中肯定是丞相的权力最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亲,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鼓励喲~

更多文章

  • 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了解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修建故宫的原因,朱棣有没有修南京故宫

    “人不狠,站不稳。”虽然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并不是非常的适用。但是,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如果想要成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下得去手,狠得下去心。而在历史上,因为心狠而最终得以成功的人在少数。尤其是对于统治阶层而言,下得去狠心,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但正所谓,物极必反。狠心虽然有用,可是如果太过于心狠,就很容

  • 朱高炽才当了一年皇帝,为啥能名垂青史?因为解决了“四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高炽是一位好皇帝吗,为什么朱高炽只当了1年的皇帝,朱高炽对皇帝的贡献

    话说,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儿子,其在历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朱高炽作为大明朝承前启后的人物,在后世也一直享有不错的名声,大家只要是聊到他,都会下意识感觉他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算是一位不错的明君。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知道朱高炽是个明君,但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关于历史上朱

  •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斗成一锅粥,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和苏轼司马光谁官大,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是好朋友吗,苏轼 王安石 司马光

    不过对于很多历史“小白”或者对宋史不太了解的朋友来说,这么多名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好像关系还不是那么融洽,简直让人看得头大,他们这些人之间到底谁更早出现,当时的地位怎么样?彼此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图片:北宋朝廷的官员们剧照一、前辈范仲淹和欧阳修1、范仲淹是老大哥北宋中期最早出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 中国古代为何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而南方很难统一北方?除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中国统一的原因,古代人为什么统一天下,古代国家都是怎么统一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但凡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战争,从来都是从北方向南方统一,从南方向北方统一的政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只有一次,那就是明朝。为什么我国古代时总是北方统一南方呢?图片:发起战争剧照其一、北方几千年来作为政权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都远强于南方地区。政治方面:纵观中国历史,无论

  • 包拯60岁寿宴,叹息膝下无子,儿媳却突然下跪说:这是您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拯出生后为什么跟着哥哥和嫂子,包拯的家族现状,包拯有几个随从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据说包拯是象征着聪明智慧的文曲星转世。不过包拯考中进士的时间是公元1027年,但是的包拯也已经28岁了。在考中进士之后便被授任了大礼评事,后来又出任了建昌县的知县。大家只知道包拯是一共父母官,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因为父母年迈,所以包拯便请求在合肥附近就

  • 决定明朝和清朝命运的松锦之战,13万明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明末松锦之战纪实,明朝对清朝的重要战役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也有着他特殊的意义,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一个由外族统治的政权来说,清朝的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开创是通过打仗来夺得的天下,与清朝交战的就是明朝,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他的这一特殊

  • 元朝时汉人真的是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士兵有多少汉人,元朝十几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元朝对菜刀的管制

    虽说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但是关于元朝方面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朝廷到底有没有出过这么奇葩的规定,或者是某一个时间段甚至某一片区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这些都已经无法查证了。不过,按照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的总体形式来说,这种奇葩的规定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图片:百姓家的菜刀剧照蒙古族虽然打败宋朝,对中

  • 他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两张免死铁券给了谁,用免死铁券被朱元璋免死的人,朱元璋发给李善长的免死铁券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

  • 他们原本是两兄弟,却为了皇位而反目,但弟弟却挽救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兄弟争皇位最多吗,明朝有哪些人争夺皇位,明朝历史上四次皇位之争

    ①反目始末朱祁钰是在临危受难之际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做皇帝,他既不想,也不知道做皇帝是什么感受。但是随着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命运仿佛跟朱祁钰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时的大明朝陷入了何种震恐之中呢?有钱的人家都开始紧锣密鼓的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亡南京,大明朝廷中也

  • 朱元璋家祖坟的迷信说法,其中有“赶龙人”使坏一说,过于荒诞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祖坟图,朱元璋祖坟真假对比,朱元璋的祖坟为什么不迁

    这首出自于朱元璋的诗句,展现出来一种江山在我手的帝王霸气,实则也非常符合朱元璋大杀四方的豪迈。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困甚至还做过和尚,但是他却开创了一个时代。这其中固然有元朝腐败,还有时代进程下的必然原因,但是确实也有关于朱元璋本身才能出众,雄心壮志的主观原因。中国皇帝自来讲究出身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