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福建金门炸出明朝鲁王墓,出土碑文颠覆历史,专家:满清篡改明史

福建金门炸出明朝鲁王墓,出土碑文颠覆历史,专家:满清篡改明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59 更新时间:2024/1/16 13:09:07

以史书典籍来考证历史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史料所载很有可能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有可能是无意的也有可能是故意的,目的就是为了“抹黑”,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就拿《明史》来说,名义上所载为明朝历史,实则是在清军入关后才开始编写的,按照常理来推断,清朝必然不可能原原本本的还原明朝历史,必然会有些“艺术的加工”,但我们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毕竟“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明朝早已远去,我们无处追寻!

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台湾发现的一座墓葬,却在无意间成了“推翻”《明史》的有力证据!墓志铭所载与《明史》有很大出入,这说明满清确实篡改了明史!

让我们先从历史背景说起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至此灭亡,随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击溃李自成的义军,而此时的明朝宗室与文武百官已经退到淮河以南,并在南方先后建立起多个与清廷对峙的小政权,我们将这些小政权统称为“南明政权”,“南明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鲁王监国”中的鲁王朱以海。

据《明史》所载: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九世孙,朱檀为鲁王,封地在山东兖州,所以其后人世居兖州,承袭鲁王爵位。传到朱以海这一代时,鲁王爵位由朱以海兄长朱以派承袭,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捎带脚”攻破了兖州,鲁王朱以派自缢而亡,朱以海死里逃生,并在两年后承袭鲁王之位。

但仅仅一个月后,李自成就占领了北京,并着手对山东用兵,鲁王之位还没有坐热乎的朱以海就一路南逃,最后寓居浙江台州,当时福王朱由崧已在南京称帝,是为弘光帝,他命朱以海驻守台州,1645年,南京被清军攻破,弘光朝廷灭亡。

同年,朱以海被郑遵谦、张国维等人迎立于绍兴,但朱以海不肯称帝,最后出任监国,是为“鲁王监国”。

几乎就在鲁王监国的同时,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朝廷,鲁王和唐王都为明朝宗室,所建政权本应互相守望,互帮互助或者合二为一,但二者却因为权势互相倾轧,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据《清史稿》所载:1645年,清军李成栋部攻克汀州,俘杀朱聿键,隆武政权覆亡,残余势力归顺朱以海,一时间,朱以海声势大振,听从张名振建议确定了“先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再收复江南和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但好景不长,郑芝龙之子郑彩心生歹念,妄图架空朱以海,双方“同室操戈”,不断内耗,朱以海攻占福建的计划就此落空,无奈之下只能退守舟山,1653年,清军攻破舟山,朱以海赴厦门寻求郑成功庇护!

按照《明史》的记载,郑成功是隆武政权的坚定拥护者,他不满朱以海与朱聿键争斗,所以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因此几百年来,后人一直认为是郑成功杀死了鲁王,以臣弑君,这是大忌,所以“溺杀鲁王”成为郑成功一生的污点!

然而1959年在金门出土的鲁王墓却推翻了这一“既定事实”

据台湾《自立晚报》所载:1959年金门构工部队于旧金城东炸山采石,意外在西红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圹,长250厘米,宽140厘米,墓碑高120厘米,碑面平滑未刻一文,后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几个字,经胡适研究,这正是南明鲁王朱以海之墓,而根据墓志铭显示,郑成功虽与朱以海不和,却仍敬重他是朱元璋后人,所以将其安置于金门,好生供养,朱以海也极为“识相”,自去监国称号,所以这期间两人相处得还算融洽!

除此之外,据《郑成功传》所载:郑成功逝世于1662年6月23日,享年37岁,而墓志铭显示朱以海是在1662年11月13日才因病逝世的,所以根本不存在郑成功“溺杀朱以海”的可能,这就证明《明史》所载纯属子虚乌有,目的就是为了抹黑郑成功!由此可以推断,《明史》必然有很多不实之处,满清必然篡改了明朝历史!

小结: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历史难免会有失偏颇,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人之常情,正如胡适在《实验主义》一文所言“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是这给我们研究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参考资料:《实验主义》《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的太师,王爷,丞相谁的权力大?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太师和丞相,宋朝皇帝谁做过开封府尹,宋朝太傅和太尉谁官职大

    太师太师属于商朝时期就有的官职,它是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到了周代时,三公的职权主要是负责在周天子尚还年幼的时候,辅佐天子一起处理朝政,即所谓: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此外说明一下,这个三公的称呼一直在变,汉朝时的三公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到了魏晋时期又变成

  • 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了解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修建故宫的原因,朱棣有没有修南京故宫

    “人不狠,站不稳。”虽然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并不是非常的适用。但是,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如果想要成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下得去手,狠得下去心。而在历史上,因为心狠而最终得以成功的人在少数。尤其是对于统治阶层而言,下得去狠心,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但正所谓,物极必反。狠心虽然有用,可是如果太过于心狠,就很容

  • 朱高炽才当了一年皇帝,为啥能名垂青史?因为解决了“四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高炽是一位好皇帝吗,为什么朱高炽只当了1年的皇帝,朱高炽对皇帝的贡献

    话说,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儿子,其在历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朱高炽作为大明朝承前启后的人物,在后世也一直享有不错的名声,大家只要是聊到他,都会下意识感觉他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算是一位不错的明君。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知道朱高炽是个明君,但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关于历史上朱

  •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斗成一锅粥,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和苏轼司马光谁官大,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是好朋友吗,苏轼 王安石 司马光

    不过对于很多历史“小白”或者对宋史不太了解的朋友来说,这么多名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好像关系还不是那么融洽,简直让人看得头大,他们这些人之间到底谁更早出现,当时的地位怎么样?彼此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图片:北宋朝廷的官员们剧照一、前辈范仲淹和欧阳修1、范仲淹是老大哥北宋中期最早出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 中国古代为何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而南方很难统一北方?除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中国统一的原因,古代人为什么统一天下,古代国家都是怎么统一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但凡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战争,从来都是从北方向南方统一,从南方向北方统一的政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只有一次,那就是明朝。为什么我国古代时总是北方统一南方呢?图片:发起战争剧照其一、北方几千年来作为政权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都远强于南方地区。政治方面:纵观中国历史,无论

  • 包拯60岁寿宴,叹息膝下无子,儿媳却突然下跪说:这是您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拯出生后为什么跟着哥哥和嫂子,包拯的家族现状,包拯有几个随从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据说包拯是象征着聪明智慧的文曲星转世。不过包拯考中进士的时间是公元1027年,但是的包拯也已经28岁了。在考中进士之后便被授任了大礼评事,后来又出任了建昌县的知县。大家只知道包拯是一共父母官,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因为父母年迈,所以包拯便请求在合肥附近就

  • 决定明朝和清朝命运的松锦之战,13万明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明末松锦之战纪实,明朝对清朝的重要战役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也有着他特殊的意义,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一个由外族统治的政权来说,清朝的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开创是通过打仗来夺得的天下,与清朝交战的就是明朝,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他的这一特殊

  • 元朝时汉人真的是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士兵有多少汉人,元朝十几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元朝对菜刀的管制

    虽说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但是关于元朝方面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朝廷到底有没有出过这么奇葩的规定,或者是某一个时间段甚至某一片区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这些都已经无法查证了。不过,按照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的总体形式来说,这种奇葩的规定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图片:百姓家的菜刀剧照蒙古族虽然打败宋朝,对中

  • 他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两张免死铁券给了谁,用免死铁券被朱元璋免死的人,朱元璋发给李善长的免死铁券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

  • 他们原本是两兄弟,却为了皇位而反目,但弟弟却挽救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兄弟争皇位最多吗,明朝有哪些人争夺皇位,明朝历史上四次皇位之争

    ①反目始末朱祁钰是在临危受难之际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做皇帝,他既不想,也不知道做皇帝是什么感受。但是随着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命运仿佛跟朱祁钰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时的大明朝陷入了何种震恐之中呢?有钱的人家都开始紧锣密鼓的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亡南京,大明朝廷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