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自杀后,是谁将他葬到陵墓中?李自成和清帝都有功劳

崇祯自杀后,是谁将他葬到陵墓中?李自成和清帝都有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4/1/5 2:25:29

崇祯帝朱由检,明朝正儿八经的最后一位皇帝。纵观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又可叹,从始至终励精图治,可惜效果一般,还从当皇帝的那天起,就落下个“憋屈”的病根。

由于著名大太监魏忠贤权势滔天,第一天进宫当皇帝的崇祯帝,担心刺杀一夜未眠,身边拿着把剑防身,并且未吃宫中食物一口,全靠着自己偷偷藏进袖口中的麦饼果腹。

憋屈吗?憋屈!

可更憋屈的还是他这十几年的帝王生活,尽管他勤勉敬业,不近女色,还常因处理国事几日不眠不休,更是为了国计民生厉行节俭,穿着皇后缝补的袜子,却依旧遭受连绵不断的变故。

大旱不断、鼠疫横行、农民起义、后金骚扰,崇祯帝所做的努力都像担雪填井一般,成了无用之功。

更可气的是佞臣作怪,皇帝与臣子之间互相猜疑,皇帝这边天天愁钱保卫江山,臣子那边天天哭穷守着金山银山。

最终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满腔悲愤化作一缕冤魂,连今日我们所见的树,都不是真的树。

明朝亡了,按理说亡国之君的尸首,就如同那臭鱼烂虾米般,没人稀罕更谈不上金贵。

但朱由检有些不同,他自尽后,逼死他的李自成和灭他宗族的后金,都出了一分力安葬他。

那年李自成杀进京城,先一步找到了皇太子朱慈烺,(据描述朱慈烺还是个神仙般俊俏的人儿: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

俩人见面不仅没有喊打喊杀,还友好交流了一番,其中原因可能是李自成过分自信。

之后李自成便按朱慈烺所提请求:礼葬崇祯帝与周皇后。

派人找来一口红漆棺材,和一口黑漆棺材,将两口子安放进去,准备下葬。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由检在位16年,还没顾得上给自己修陵墓,写到这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

最后没办法,朱由检两口子,被送到了刚安睡两年的田贵妃墓中。

再说这下葬的钱,还是四处募捐来的200多两,可见当时的李自成也两手空空。最终崇祯在田贵妃墓中,占中间位置,周皇后在左,田贵妃在右,太监王承恩埋在外围。

亲人主仆也算团聚了。

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匆匆忙忙撤离,满清入关,百姓们顺应着朝代的更替,没人再提起崇祯帝。

不过好在,满清统治者对于这对殉国的夫妇,所表现出来的刚烈相当的尊敬,不仅为她们夫妇追封谥号,还拿出专款为他们扩建陵园,正式入葬后,还下令臣民们服丧三日,给足了帝王的颜面。

不过扩建陵园这事安排下去之后,也不太好实施,如果你把陵园扩建的太好,行动的太积极,没准别人参你一个“不忘前朝”的罪名。你要是不做也不行,毕竟是皇帝派下来的任务,所以这件事是拖了又拖推了又推,耽搁了好几年。

最终还是顺治帝一旨令下:如再延诿,定行重治!

下面的官员们才敢麻溜的撸起袖子干。

虽然最终成型的思陵,没有其他十三陵的威严庄重,甚至还有一点四不像,可毕竟是出自敌人之手,也不能要求太高。

但在对思陵的管理上,与其他十三陵相同,有专人专款,也算给了崇祯帝一个善终。

作为明朝的接管者,不管清廷厚待朱由检的理由是真的同情他、敬佩他,还是为了收拢民心所做出来的假象,都大大赢得了明朝百姓的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考古发现盗墓贼8字留言,900年后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包拯的真实资料,包拯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解密历史上的包拯

    根据史料记载,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并于公元1027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最开始所担任的是建昌县的知县。包拯是一个十分遵守孝道的人,因为父母年迈,他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的减税。父母不希望他离开,最后包拯干脆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在家中赡养父母,一直到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了

  • 马未都:溥仪妹妹摆地摊,我拿出一个极品官窑,她连看都没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据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记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要从节俭到奢侈是很容易的,而若是要从奢侈再到节俭则是比较困难的,而其中的道理也不难参透。想必许多读者都是曾经见过一些人家道中落的,有些是因为投资失败,还有些人沾染了赌博之类的恶习而导致钱财散尽,从原本的优越生活到为

  • 此人是朱元璋大舅子,给他大官不做,因说了一句话,直接出家避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出家的故事,朱元璋的小舅子为什么跪在地上,朱元璋哪些亲戚比较厉害

    说起朱元璋和郭家的渊源,颇有一点当年刘邦的风采,刘邦当年一穷二白的时候,吕太公觉得他长得器宇轩昂,将来大有作为,就把自己的爱女吕雉嫁给了刘邦。朱元璋也是一样的,他当年还没有发迹,还在起义军中混的时候,有一天打郭家经过。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远远看见朱元璋,他懂得一点相面之术,顿觉此人龙行虎步,相貌非凡,

  • 靖康之耻时,韦太后在金国后经历了什么?为何回国后还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靖康之耻韦后被金人掠走15年,韦太后回南宋南宋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次遭遇实在太侮辱人了,所以,事故又被称为“靖康之耻”。作为宋徽宗的女人,韦太后的遭遇无疑是凄惨的。那么,这位女子到金国以后,所过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倍受争议的女人。图片:备受争议的韦太后剧照说到“靖康之变”的主角,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无能。宋徽宗上位以后,仗

  • 锦衣卫那么厉害,为什么夺门之变中却无所作为?是徒有虚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情报机构,不会飞檐走壁。锦衣卫最厉害的不是他们会武功,而是他们的权力。它属于一个情报机构,既统管皇宫中的侍卫,又负责为皇帝搜集情报,抓犯人和审讯等等事宜,它属于皇帝的私人部队,一般的案子不审,只负责皇帝下达的命令和任务。它下辖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专门负责锦衣卫内部是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而北镇

  • 易中天为何说明朝皇帝最差劲?因为这几点,导致其名声很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易中天说明朝为什么最黑暗,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历史评价最差的明朝皇帝

    高晓松说明朝无明君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明君肯定有,崇祯也算一个明君嘛,只不过因为自己的能力跟不上,虽然有心振兴国家,但是无力回天。归根结底来说,之所以会造成明代皇帝集体印象很差的原因在于,明朝皇帝确实非常喜欢干一些出格的事情,从明武宗朱厚照开始,明朝皇帝就一个比一个出格。虽然之前发生过“夺门之变”,但

  • 万历皇帝为什么要清算张居正?因为没有照顾到万历皇帝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张居正为何不得善终,万历皇帝有没有后悔清算张居正,万历皇帝和张居正谁厉害

    万历皇帝继位的时候只有10岁,张居正通过和太监冯保联合,顺利推翻了高拱,成为内阁首辅。由此,张居正开始了他堪称黄金十年的改革,皇帝年幼,张居正大权在手,加上又和司礼监太监冯保关系搞的不错。所以才能够风风火火的搞他的变法。多方面的因素推动了张居正的名声和威望,但是却让小皇帝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在张居正

  • 只因为嘉靖皇帝的这个做法,明朝一落千丈,万历更是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靖与万历关系,嘉靖皇帝权术为什么那么厉害,明代嘉靖万历时期

    明武宗是个天生的大玩家,他继位以后就立马开始享受皇帝带来的乐趣,在宫中导演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让太监宫女们玩起了角色扮演。受宠的太监刘瑾还给他营造了一个名叫“豹房”的秘密基地。这个“豹房”里面有乐坊、美女、野兽可谓应有尽有,让明武宗玩的很开心,但是明武宗觉得不太满足,于是又伙同一群太监到皇宫外面寻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干了哪些事?是伟大的征服者还是魔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生活单一,文化根基薄弱,直到13世纪才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另一方面蒙古人又不时兴种地,唯一的产业就是养马和打猎,所以很多生活物资自己又不能造,基本上就是靠抢。基因的不同、饮食习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造就了蒙古人的强大,抱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原则,盘踞在中原王朝北方的这些游牧民族硬是

  • 此人自称是李自成后人,还拿出族谱来证明,甚至还说了出玉玺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后人简历,李自成祖传玉玺图片,李自成真实记录

    中国古代的皇帝坐拥佳丽三千,妃子和皇后所生下来的孩子算是多得了,一般来说一个皇帝最少也得有十多个孩子吧。而成吉思汗更是了不起,有专家研究表明,如今每200个人就有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要是想要认祖归宗的吧,成吉思汗也是够累的。现在也有一个人,这个人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自从大清在中原站稳脚跟之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