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元璋和郭家的渊源,颇有一点当年刘邦的风采,刘邦当年一穷二白的时候,吕太公觉得他长得器宇轩昂,将来大有作为,就把自己的爱女吕雉嫁给了刘邦。朱元璋也是一样的,他当年还没有发迹,还在起义军中混的时候,有一天打郭家经过。
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远远看见朱元璋,他懂得一点相面之术,顿觉此人龙行虎步,相貌非凡,用他自己的话说,朱元璋将来贵不可言,必然是要咸鱼大翻身的。又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说:“你们将来都是要封侯列爵的人。”
封侯列爵是不是真的只有郭山甫知道,总之他自己相信了。于是带着一家人跟随朱元璋,那是东奔西跑,南来北往一点怨言都没有,这剧情简直魔幻到编剧都不敢这么写,非但如此,郭山甫还把自己的儿女郭氏嫁给了朱元璋。
后来大明建立,郭氏果然被封为宁妃,郭山甫自己也被封为营国公,他的儿子们都被封侯。
看来这位郭山甫也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高人,他的儿子郭德成,也就是朱元璋的大舅子却有点显得与众不同,按理来说,郭德成早年也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人。
功劳虽然不大,但好歹有苦劳,而且又是大舅子,加官列爵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但是明朝建立以后,郭德成偏偏只做了一个骁骑舍人,很普通的官员,属于闲职不管事。
相比之下,他的兄弟郭兴、郭英都被封为候,按理来说他本来也应该封侯的,但这倒不是他犯了什么过错,而是他自己不愿意。
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大舅子怎么这么不上进,于是有心拉他一把,就找来郭德成说:“大舅子,我给你封个大官做。”
郭德成一听,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多谢陛下赏识,但是我脑袋跟浆糊似的,只喜欢喝酒,不喜欢官事,您要是让我做了官,那真是害人害己。”
老朱本身就是一个很廉洁的人,一看大舅子这么识趣,心里非常高兴,一想到那些挤破脑袋想做大官的人,不免更加喜欢自己这位大舅子了。
于是两兄弟经常聚在一起喝酒,每次朱元璋喝开心了都会赏赐他很多钱财,既然你不做官,那总爱钱吧。郭德成于是收下了钱,小生活过的真真是让人羡慕,这就是所谓的富贵闲人啊。
果不其然,都说喝酒误事,这个郭德成因为经常和朱元璋喝酒,结果就出洋相了,差点被咔擦。
有一次朱元璋和他喝酒,两人都喝得很开心,郭德成更像是撒了欢的野马似的喝的那叫一个开心。喝高了难免就有点下盘不稳,跟滩烂泥似的倒在地上。
朱元璋见他这个样子,就说:“蓬头垢面,像个疯子似的。”
郭德成迷迷糊糊的摸了一把自己的头发,说:“留着这些头发甚是闹人,干脆把它剃光了才好。”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马变色。原道是朱元璋早年因为迫于生计,曾经在皇觉寺当过小和尚,许多年以来朱元璋一直隐瞒这件事,所以除了身边亲近的人,谁也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敢去揭皇帝的老底。
郭德成虽然是无心一说,但是朱元璋却觉得他是话里有话,在讥讽自己。可转念一想,不应该啊,这小子狗胆不至于这么大,敢讥讽皇帝,朱元璋只好压下自己的猜疑,劝说自己一定要天真,忍住想把这家伙直接咔擦的杀气。
老朱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一看郭德成醉成这幅熊样,就命人把他送了回去。酒醒之后的郭德成从其他人那里得知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顿时只感到五雷轰顶,怎么办呢?
赔礼道歉?以死谢罪?
郭德成想的是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只差跟伍子胥似的一夜白头。一见这掉了满枕头的头发,郭德成急中生智,急急忙忙跑到寺庙里把自己的头发给剃光了,当起和尚,不过虽是和尚,但不过是做做样子,过了几天顶着一个铮亮的大光头去见朱元璋。
后者一看,乐了,认为郭德成是真的很讨厌那一头长发,于是顿时心结散开,不再怀疑郭德成。
还对自己的嫔妃们说郭德成是一个奇男子,这话朱元璋只评价过一个人,那就是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而郭德成因为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后来在三大案中都幸免于难,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有自知之明的缘故。
所以做人一定要拎得清自己的分量,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
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点赞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