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宫迷案:乾隆的老婆到底是如何疯的,真是因为拈酸吃醋吗

清朝后宫迷案:乾隆的老婆到底是如何疯的,真是因为拈酸吃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4/2/4 13:14:51

此时乾隆口中的皇后,已经不是他的原配富察氏,也不是死后才被追封的嘉庆生母魏佳氏,而是他的“新欢那拉氏

说那拉氏是“新欢”是富察氏这个原配对比的,当时那拉氏和乾隆最大的那个爱情结晶,都已经14岁了。据史书记载,乾隆和那拉氏的感情很好,在乾隆的宠爱之下,她还创造了大清朝的一个记录:

她在当皇贵妃时,就已经开始总管六宫,后来乾隆还把他晋升为了皇后。嘉庆的母亲魏佳氏,虽然在《延禧攻略》中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在现实中,她活着的时候一直都没能当上皇后。

那么一个乾隆如此宠爱的皇后,为会被乾隆说是“疯了”,然后还把她一撸到底,就是在她死后,都没让她享受一下皇后的待遇呢?

有人曾给出推测,说乾隆到江南以后,曾被江南的美女迷的神魂颠倒,乾隆甚至还想把其中一位给整成妃子,那拉氏这个后宫之主坚决不同意,于是二人就起了龌龊。乾隆当时也没管那拉氏的态度,仍然嗨得飞起,于是那拉氏一气之下就剪了头发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剪个头发吗,谁还没点小性子,乾隆为啥就那么生气呢?

有些人可能知道,在古代身体发肤都不是能随意处置的,而且对于满人来说,女人的头发更是不能乱剪,因为那对死去的男人是一种祭奠,而对于活着的男人可就是诅咒了。大家如果看过清宫剧《如懿传》可能就知道,当如懿剪了自己的头发之后,曾经深爱他的皇帝把她的皇后都给废了。

所以乾隆当时生气是情有可原的。

那么那拉氏这个统管六部的人,会因为乾隆管不住下半身就吃醋到这种程度吗?她难道连皇后的位置也不要了吗?所以这种推测应该站不住脚

那么真相到底又会是什么呢?有什么比皇后的位置更重要呢?

众所周知,乾隆的下一任皇帝是嘉庆,但可能有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嘉庆并不是乾隆皇帝的嫡长子,他只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乾隆在立他之前,还曾考虑过他的哥哥们。

乾隆最先打算立的太子,是他和富察氏的长子永琏。因为乾隆和富察氏的感情很深,永琏又是嫡长子,而且这小家伙小时候表现得还不错,所以乾隆对他非喜欢,据传,乾隆曾于公元1736年就打算把他定位接班人,但是永琏不到10岁就去世了

乾隆肾功能很强,儿子也很多。但在永琏之后他好长时间都没挑出合适的。后来富察氏又给他生了一个嫡子,这个孩子叫永琮。这个小家伙和他哥一样,一出生就深得乾隆喜欢,于是乾隆就打算立他为接班人,但是这小家伙还没长到两岁就夭折了

接连两个要被立为接班人的嫡子夭折,让乾隆非常难受,他曾公开发出质问;我爱新觉罗家入主中原之后,都不是嫡子继承皇位,难道我想重回正轨都不行吗?

乾隆虽然心有不忿,但自此以后,他就没再着急立太子。这一方面是因为永琮去世的第二年,富察氏这个皇后就去世了,另一个方面,他可能是想等皇子们成年之后再选。

在乾隆的诸多皇子中,还有一个人本来可能会被乾隆看中,他就是比嫡长子永琏还要大的庶长子永璜。在富察氏去世时,永璜已经成年,按理说,当时的乾隆如果不再一根筋地想要立嫡子,那么过了“危险期”的永璜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不知道是永璜当时得意忘形了,还是马上就要上位的那拉氏吹了枕头风,结果乾隆竟然以永璜在富察氏的葬礼上表现欠佳,而把他痛批了一顿并暗示他再也没有了继位的可能,结果这个小心眼的人竟然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

那拉氏当上皇后之后,虽然成了六宫之主,但是她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好长时间都没给乾隆造出爱情的结晶。在她正式当了两年皇后以后,她才给乾隆生了第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被起名为永璂

按照正常情况,永璂这个当时的新嫡长子,原则上会被乾隆立为储君。但是在永琮去世之后,乾隆立嫡子继位的想法已经被动摇了,所以当时乾隆并不打算立他为继承人,而是把目光瞄了另外一个庶出的皇子。

这个庶出的皇子叫永琪,据史料记载,这个永琪非常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史料中的永琪,从小就聪慧过人,因为他是满人,所以自幼就要学习骑射,他少年时的骑射功夫被评价为“颇精”,除了武艺上可圈可点意外,他还熟练掌握了满、蒙、汉三族语言。

这还不算完,他还上知天、下知地理,对算学也有不浅的研究,而且人家还有一手诗画的本事。在清朝的历史中,能这么全面发展的,除了他之外,就是那位康熙大帝。这么优秀的皇子,又不是嫡子,自然就让乾隆产生了想法。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更是坚定了乾隆的想法。公元1763年6月15日,是那一年的端午,乾隆在陪着太后过完端午之后,就找地方午休去了。结果乾隆睡着之后,他午休的宫殿突然走水,结果当时负责在他身边看护的四皇子直接跑路了

而就在这紧急关头,正在和别人下棋的永琪突然冲了进来,然后把乾隆给背了出去。结果那个逃跑的皇子被乾隆过继给了别人,而永琪则成了乾隆心目中的继承人。

但是没多久永琪就病入膏肓,永琪去世的那一年是那拉氏“发疯”的前一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时,乾隆和那拉氏应该已经知道永琪活不长了

既然庶子将要被立为太子也可能会死,那么是不是嫡子死的事和立储没有必然联系呢,如果是这样,那拉氏的儿子是不是就应该被立为太子呢?

这个问题那拉氏很有可能考虑过,她也很可能吹过枕头风,但是乾隆想立谁谁就死,你说他心里会怎么想,所以他当初应该是不同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会不会用非嫡出才能当继承人当幌子来敷衍那拉氏呢?被敷衍的那拉氏会不会一气之下剪了头发,也要让儿子变成庶出,从而当继承人呢?

路边的野花动不了那拉氏的皇后地位,只有太子的母亲才可以,所以当时让那拉氏“疯”的,怕不是因为乾隆的沾花惹草......

更多文章

  • 被死神遗忘的人:比光绪大一岁,熬死四任妻子,生日愿望是早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人到中年后都为了追求长寿,会吃一些长寿的东西,古时候皇帝也是如此。每个人在临终前,都会恋恋不舍,想要多活几天。可偏偏有个老人能,就被称为被死神遗忘的人,他有着很高的寿命,比光绪帝还大一岁不说,生生熬死了自己四任妻子和儿女。晚年每年在过生日的时候,生日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早点死,高寿对老人明明是

  •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是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灭东周各国反应,秦国为什么敢灭东周,东周秦国历代国君简介

    秦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var1]周平王动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周天子只剩“天下共主”之名,导致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并且不再朝见周天子,为此有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让各国有了图强的契机,这便是秦国的机遇,是为天时。地利

  • 楚国国土面积最大,为何没能统一天下?看完这些原因真怪不了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楚统一的机会比秦大多了。楚崛起之际秦还不够强大,双方的起点完全不同。其次,从楚庄王霸服之时,直到战国末期,楚都是个庞大的国家。公元前224年,秦灭楚之时,老王翦坚持出兵60万。老王都不敢轻视没落的楚国,这也能看出衰败了的楚国之强。此外,国家庞大的优势就在于人口、资源。人口众多,粮食、土地、矿产等

  • 春秋战国时代的“娱乐圈”:歌舞之事,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歌舞,战国时期的娱乐方式,战国时期的歌舞有什么

    《礼记》有云:“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唱歌跳舞不是拿来娱乐的,而是拿来教育思想的。如果唱歌跳舞都只是拿来娱乐,那么唱歌跳舞的坏处就一定比好处多。那时代里也有很多流行音乐,晋国有《暇豫》,齐国有《白水》,吴国有《苏台歌》,越国有《木客之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

  • 纸上谈兵的的赵括,不顾父母反对逆势而出,这是场必败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个怎样的人,纸上谈兵的赵括有真实本领吗,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是罪人吗

    [var1]赵国这么多名将都不敢上,说明形势险峻,估计赵王也是默许赵括母亲的说法,不然大军出征前,赵括母亲这么说,不会用赵括的,甚至可能斩了赵括母亲,最少也要下狱,几十万大军出征,居然有人公然唱反调,还是出征大将的母亲,简直不可思议。所以,应该是赵王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只有赵括愿意干,但是赵括如果干了

  • 景泰帝为何会被他的哥哥明英宗夺位复辟,他究竟哪里没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英宗为何要夺位,景泰废帝明英宗,明英宗是怎么夺位的

    他临危受命,上台以后,在军事上,粉碎了蒙古瓦剌的阴谋,英勇不屈,坚决抵抗,坚决反对逃跑,最终,他保住了北京城,没有让明朝成为第二个南宋。(朱祁钰剧照)在政治上,他广开言路,任用于谦等贤能的大臣,铲除宦官王振的余党,让整个明朝的朝堂吏治清明,一改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朝纲不振。在经济上,他采用宽厚仁爱的政

  • 假如宋江不招安,而是选择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江如果不招安能成大事吗,宋江被招安的故事,如果宋江不招安宋江会得天下吗

    每个人都会有理想,也会围绕自己的理想去布局,招安也好造反也罢,都只是一种布局而以。若宋江造反,便会和地方绅士及读书人结交,打造后方治理及征兵条件,吸收更多有才之人前来。接着加大军事方面的训练,匪自然不用怎么训练,可决定造反夺天下难免会遇到厉害的对手,作战的胜败和军事训练水平以及战术素养密切相关。同事

  • 假如宋江不被招安, 自立为王或者与方腊结盟, 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假如宋江不接受招安和方腊合作,宋江如果和方腊联手,宋江能不能和方腊合并

    在这里我们没事假设一下,历史重演,假如宋江不被招安,自立为王或者与方腊结盟,结局会怎样?假如宋江自立为王梁山上兄弟有好几万,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就成了一大难题,要想走出这一僵局,就必须''打''。但是就算梁山上武将再多,谋士再厉害,多大的阵容也无法跟当时的北宋相对抗,简直小巫见大巫。打比方说北宋四百军

  •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为何明朝成立后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后悔杀刘伯温吗,朱元璋刘伯温的地位,刘伯温对朱元璋最大的贡献

    刘伯温自幼也是非常聪明,曾仕元朝,因为与心中理想与现实不符,因此归隐家乡,如同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一般,当朱元璋听说刘伯温的传奇事件后,对此也是惊讶不已,于是在1360年,朱元璋特地请来刘伯温充当自己的军师,刘伯温到来以后也是大展宏图,在朱元璋对战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最后成立明朝的过程中付出了相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跪下吗?方丈答了8个字救了全寺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跪拜和尚,朱元璋为什么要三跪九拜大礼

    朱元璋早些年间没饭吃,还曾去寺庙做过和尚,从那之后就与寺庙结缘,并在世界上留下许多与寺庙相关的故事。例如有一次,朱元璋去寺庙拜佛,在蒲团前问了一句:“朕要下跪吗?”在场和尚面露苦色。这个问题十分刁钻,稍有不慎就得掉脑袋,好在方丈足够机智,只回答了八个字,便成功化解局面,还让朱元璋内心十分高兴,在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