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玄武门之变是李渊一手缔造的?其中有太多秘密,已鲜为人知

为何说玄武门之变是李渊一手缔造的?其中有太多秘密,已鲜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2/6 4:56:18

·猪一样的队友

为何说玄武门之变和李渊的发展史有关,这还要从隋末之乱开始说起。作为太原镇守的李渊,本来是杨广家的亲戚。但在权力的诱惑下,还有什么亲情可言呢!李渊起兵时很迷茫,并没有长远的计划。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谁能保证自己能笑到最后呢。而李渊的手下,多数是太原的地方官,家里老婆孩子都在太原,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占据太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但他们不知道,你今天不去吃别人,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吃掉。

在进攻关中的过程中,这些个没有宏图大志的地方将领因为后方谣言,说太原被突厥人进攻了而劝李源退兵。这时,两个人拍案而起,果断制止了这种大敌当前的逃跑行为,这两个人分别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后来,李源就对太原这些老班底很反感。即使当了皇帝之后,李源也就一人给他们一块毫无意义的“免死金牌”,而拒绝让他们进入权力核心。那么总要有人给他干活吧,这时李源想到的是他的几个儿子。而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军事奇才。

·被误解的李建成

有人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丫头。我们看电视和小说,李建成给我们的印象是懦弱无能,而且小肚鸡肠。如果他不是老大身份,怎么可能当上太子呢,这预示着李世民杀他是很正确的选择,这种废人就该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为左右两个大将军,开始时才能和势力都旗鼓相当。整个山东,都是李建成打下来的。而当了太子之后,他就必须留守东宫,出去带兵的机会就少了,李世民才越来越壮大。而另一个深层的含义却是,李源不想让太子再带兵了。

·皇家无父子

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很多太子都被废了。太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没有之一。你能力大,干得好,老皇帝会觉得你想夺权,废了你。你默默无闻,畏手畏脚,老皇帝又会觉得你懦弱无能,还是换了你。而李源不像刘邦一样,仰仗自己的一帮老乡和兄弟,他最信任,也最得力的助手是他的几个儿子。如今李建成已经是太子了,如果再让他一直发展下去,历史上儿子杀爹的故事还少吗?为了制衡李建成,李源就故意扶植李世民。

·李源的帝王之术

为了防止李建成过分庞大,李源就不断扩大李世民的权力。李建成是太子不错,但李源不但让李世民拥有招募自己官僚的权力,还赐给他三座铸币炉,相当于今天的三台印钞机。李源认为,只有让他们两兄弟斗,自己这只老狐狸才能安全地在龙椅上活到老。但李源忘记了一点,他的这种平衡术,和乾隆控制和珅完全不同。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无论他们谁当了皇帝,都会第一个杀了对方全家。而还没到当皇帝,他们就已经对彼此下手了。

·李世民的政治阴谋

在权力斗争中,从来都没有谁好谁坏,只有成王败寇。有一天,当李建成正在自己家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接到老爹的微信,让他滚到皇宫去。一头雾水的李建成二话不说就去了,到那里就被李源给关了起来。原来随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激化,李建成居然私自招募了一个2000人的私人军队,这种司马昭之心,傻子都看得出来。而更可恨的是,居然有人向李渊举报说李建成支持杨文干大将军造反。而可怕的是,杨文干真的反了。于是李渊就向李世民承诺,等李世民平反了杨文干的叛乱,就废了太子,立李世民为新太子。李世民一听,有这好事,二话不说就杀敌去了。

·玩砸了的李源

杨文干到底如何反的现在历史界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是杨文干得到有人告发他造反之后,被逼反的。也有人说,这就是李建成的一个夺位计划。更有甚者说,这是李世民的一个政治阴谋。就是他一手策划的,逼反了杨文干。历史过去了那么久,真假如何我们很难说清楚。而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呢?等李世民平叛回来,老爹不但没有封他为太子,还赦免了李建成,流放了好几个李世民的得力手下。顿时,李世民蒙了,但李源很清楚。他可不给李世民当枪使,这次他要借李建成之手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

而这时正好突厥来犯,李建成就借着这个机会进言李源:说外敌入侵,我方应及时出兵。而贤弟李元吉,就是最佳人选。不但如此,李建成还保举了一些大将,而这些将军很多都是李世民的人马。李源听后十分高兴,这正是他想要的。李世民的势力已经过大了,借着这次战争,弄死一批李世民的羽翼,这是政治上常见的手法。李世民是傻子吗?他府里可是有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秦琼……于是,在玄武门之变前一天,李世民就哭着跪倒在李源面前,把李建成要害的详细策划一五一十地讲给了老爹听。其实,这些事李渊早知道。但为了再次玩平衡,他就告诉儿子们,明天早晨开会。

·真正的玄武门之变

当在这种你死我活的紧张局势下,每个势力都是高度紧张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准备趁早晨进谏父皇的机会直接绑架李渊,逼他让出皇位,然后再一举铲除李世民的势力,这个文案是魏征做的,但李世民更绝。他直接花巨资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卫,把自己亲军在此布防。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之后,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渊一看好家伙,再不识相自己头也会掉。于是就顺水推舟,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己带着宫里的美女享清福去了。

有人说李世民太狠了,既然已经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何还要再杀了自己兄弟全家呢?还抢了自己哥哥的老婆和家臣?是问,如果李建成赢了,他们会放过李世民的子孙后代吗?对此,读者您是怎么看的呢?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唐朝的科举是“豪门贵族”内部的科举?难怪唐之后再无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唐朝初期科举是什么,唐朝初期的科举是怎样的

    ·为何说唐朝的科举是唐朝贵族内部之间的科举为了抑制门阀历代统治者都费尽了脑筋,但在2000年的封建王朝中却一直消除不了,其本质原因就是皇帝自身就是帝国中最大的地主,他怎么又能控制住他人的增长呢?曹操时期为了重视人才搞过“唯才是举”,曹操不讲究这个人的出身和品行,只要求这个人有真本事就行了。但曹魏政权

  •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诛,群臣不解,武则天怒道:把字拆开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训斥群臣,武则天用锥子降伏烈马,武则天整理奏折

    “谨言慎行,方能保命。”的确如此,在古代,有很多的能人志士,可能就会因为一句话说错而丢了官位,没了性命。而在现代,也有很多人因为口无遮拦而犯下大错。“言多必失”一直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更是有很多因为说错话而丢失性命的故事。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宰相写下了“青鹅”二字,看似简单

  • 李世民让390名死囚返家探亲,命秋后归来执行处死,结局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释放的390名死囚后来回来吗,李世民为何对死囚犯心生怜悯,李世民死亡之谜大全

    话说,自李家拿下了天下,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帝位之争一直就没有停下过。面对李建成的各种逼迫,李世民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直接策划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先发制人斩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夺得了皇位。称帝后的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得民心者才能让整个国家稳定,因此励精图治。大唐的“贞观之治”就

  • 小学生读到“铁杵磨成针”提问:我不信李白这么傻,老师直接懵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美女老师讲解李白,李白铁杵磨成针故事100字,小学生对李白的评价

    没错,在李白传世的作品中,他的这些性格特点都表现的非常鲜明,可是最近,我一位老师朋友却告诉我一件事,大慧觉得十分有趣。朋友在小学教4年级,按照课标要求,当时要给学生们讲述著名的历史典故《铁杵成针》。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一课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没想到的是,在课堂上突然有一名学生发问:“李白真的有这么

  • 李唐的创立,并不全是李世民的功劳,史书埋没了一个人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记录唐李世民一举一动的史书,记载李世民事迹的史书,李唐简介

    虽然李渊并不知道在自己死后儿子如何来评价自己,但是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慢慢地他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谈及唐王朝,很多历史爱好者就会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很少有人会提及李唐的创立者李渊,甚至有人认为他胸无大志,能够坐上皇位,完全是他儿子李世民的功劳。我们今天去西安不难发现李世民、

  • 李世民4位夫人,两个是犯人出身,他们竟给李世民带来一生的心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一共有几个妃子,李世民一生几位皇后,李世民的四妃谁最厉害

    众所周知,在唐太宗年间,其后宫以贵淑德贤四个序号,作为正一品夫人的封号。因此,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一共有四位夫人,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四位夫人之中,竟然有两个是犯人出身。究其原因,是因早期李世民还不是皇帝之时,对于妻妾的要求之在乎容貌,而其他的一概不管,因此在李世民也就有着不少的犯人作为自己的妾

  • 能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上官婉儿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对武则天忠心吗,武则天为什么愿意重用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有关系吗

    也因此一旦有女子跳出这个圈子,打破枷锁,那就是极其吸人眼光的存在,而且即使是到了现在,还有许多人记得这些女子。比如上官婉儿。大家知道她的一生有多么跌宕起伏吗?图片:上官婉儿剧照也许提起古代那些最是放浪形骸的女子,很多人都会想起武则天,毕竟她可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登上帝位的女人,几千年来只有她这么一个

  •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为什么看不起王勃?这个人太浮躁了,我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炯王勃,王勃与杨炯谁的水平高,王勃杨炯关系怎么样

    这个骈文就是指以四字句、六字句的句子工整对仗的写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的典范,你看它的句子都是很工整对仗的,有一种形式美。四个人在唐朝初年都很出名,人一出名,旁观的好事者自然想要给他们排一个名次。《新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

  • 隋炀帝称帝仅14年,做出4件大事造福子孙后代,影响后世14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生平,隋炀帝登基后做了哪些大事,隋炀帝历史大事

    话说,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对于隋炀帝杨广这个人感觉就是一个昏庸无道、性情暴虐的暴君,尤其是在一些史书中记载: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由此可见,隋炀帝的谥号并不怎么好听,评价也是偏于负面。不过,对于这个称号来说并不是在隋朝时期给隋炀帝杨广评价的。而是到了唐朝初期,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给其“追加”

  • 李治真那么软弱无能?能在诸多皇子中争夺皇位一想就不会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李治是个窝囊皇帝,历史人物对李治的评价

    公元643年时,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掉了。此时,次子李泰很得李世民的喜爱,想要培养他做继承人。不过,这李泰太自娇了,过于自大。而且李治这股势力也不可小觑,还有长孙无忌的鼎力相助,最终成功扭转了局势,当上了太子。李承乾失去了太子之位后,曾对李世民说过,李泰这人过于阴险,不适合管理江山。李世民心理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