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奇案: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大儿子为何要诈死?

明朝奇案: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大儿子为何要诈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74 更新时间:2024/1/19 22:49:27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常遇春的大儿子常茂,随从老丈人冯胜征讨纳哈出。常茂很多时候都不服从冯胜的约束,冯胜多次斥责之。常茂应答愈慢,冯胜益怒,只是未发作而已。副将蓝玉率领常茂等受降时,常茂以纳哈出不敬,还想逃走为由,砍伤纳哈出;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冯胜因此被常茂激怒,增饰其状,上奏本说是常茂激变,遂械系至京。常茂亦言冯胜诸多不法之事。因此,皇帝收缴了冯胜的总兵印,也将常茂贬谪到龙州(今广西崇左),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常茂在龙州去世。

在正常情况下,这事也就过去了。不过,后来有人告发常茂是假死。

起初,龙州土官赵贴坚死后,应当由堂侄赵宗寿继承土官位。但是,贴坚妻黄氏以爱女嫁给常茂为小妻,竟由常茂擅管州事。常茂死后,黄氏与赵宗寿争州印,相互告讦。后来,有人告发,说常茂实际没有死,赵宗寿是知道情况的。朱元璋大怒,责令赵宗寿,献出常茂以自赎,可赵宗寿屡诏不至,皇帝便命杨文与韩观出师讨伐龙州。后来知道常茂真的死了,赵宗寿亦赔款,朝廷方才罢兵。

但是,后来的广西常氏族谱证实,常茂不仅没死,而且,子嗣众多,是当年跑到偏远之地,隐居起来了。这个说法,有点道理。因为常茂“死”的前一年,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因受胡惟庸一案的牵连,李善长并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被杀。

李善长是什么人?是淮西首领,建国功臣,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而且也有免死铁券,这样的人都能全家被杀,贬置龙州的常茂自然胆战心惊,因为朱元璋对他的结论是“诱合诸蛮,肆为不道”,这还了得?于是,常茂感到大势不妙,做出诈死的决定,并故意通过政敌赵宗寿之口传到京都,以让皇上确信。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常茂诈死,终于传到皇帝的耳中。赵宗寿此时可能也发现上当了,常茂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法交待,所以,只能“屡诏不至”。直至朱元璋下诏讨伐,赵宗寿才不得不“伏罪来朝,乞罢兵勿征”。这时候,即使他知道了常茂诈死的事实,也必须硬着头皮制造常茂已死的假象。但上奏常茂已死、后又屡诏不至的事实说明,赵宗寿心中是有鬼的。正是在这种境地之下,常茂只能做出离开龙州的人生重大决定。

明史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即常茂“诈死”的第二年,朱元璋封常遇春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圣旨中说:“惟惜殁后无嗣,承袭仍须有人。兹遵兄终及弟之例制,封尔升为开国公”。按说,本应封常茂的儿子的,可惜他没后人,只好封了他的弟弟。

据悉,常茂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怎么就“无嗣”了呢?

有一种说法,比较有合理性。常茂和冯氏夫人经过周密安排,根据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常茂自己跑路,也妥善安排了冯氏夫人和儿子们。朱元璋杀人如麻的做派,肯定让他们极有顾虑,因此,策划躲起来隐姓埋名、人间消失是最好的办法。再说,他们也有这样的条件,因为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开平王常遇春之妻蓝氏夫人还在世,她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施以援手。其时,舅老爷凉国公蓝玉还在位(蓝玉案发生在一年之后),有职有权,他完全可帮助其外甥和其儿子解围。

依此观点的人,推测是大舅公蓝玉安排了常茂的儿子们去了山西从军为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但是,一年后,蓝玉自己也出事了,而且株连了一万五千人之多,史称“蓝狱”。在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常茂的儿子们,谁还有胆出头露面?彻底人间消失,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至于常茂本人,有一个说法是,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常茂带着小妾李氏夫人逃了,逃至广西恭城县五排瑶(今恭城县观音乡白竹铺村)深山中隐居,数年后,迁至常家村(今恭城县栗木镇常家村)定居,李氏共生四子,长子常智、次子常慧、三子常贤、四子常良。常茂卒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终年五十八岁,葬于栗木镇大合村,为防日后不测,采取深葬不修坟形,谨置白石一块为记。弘治年间,国家太平,年景颇佳,明孝宗朱佑樘,对开国元勋子孙被贬谪者,沦为庶民,“寸禄不享,实感不忍”,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三月八日下诏,复用功臣后裔。常茂子孙尚有余悸,不愿受禄封号而辞谢。

公元1989年夏,经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普查考证确认,常茂墓为文物点,并发文通知,明文规定加以保护。此墓可不可信,也只有随意了。因为,各地为争名人之后,发生过五花八门的举止。不足为凭。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连开国功勋都杀的朱元璋为什么放过了自己的老雇主刘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是个穷小子,给地主刘德放牛。 刘德是太平乡的大地主,家里田地不少。当时的地主名下有许多土地,依靠佃户承租土地,然后地主收取佃租。佃农辛辛苦苦地收成,每年地主要收取至少一半。意思就是说,假如一亩地收了300斤粮食,地主就要收取150斤的地租。而这,还是好地主。因为有的地主收的地租高

  • 朱元璋拜佛问和尚:朕也要跪下?老和尚一句话让整个寺庙躲过杀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去寺庙祭拜方丈说什么,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片段,朱元璋 寺庙

    说起佛教了,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仅贯穿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而且在现代的中国也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宗教。它甚至要比我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更受欢迎,在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更有“南朝一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在小编看来,佛教的受欢迎与其教义是分不开的,在佛教本土化

  •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问他桌上的猪耳朵叫啥,沈万三的回答很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把沈万三关进死牢,朱元璋与沈万三之间的恩怨情仇,朱元璋杀掉沈万三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问他桌上的猪耳朵叫啥,沈万三的回答很妙前些年张卫健主演的《聚宝盆》可以说是红透了半边天,好多人都通过这部剧认识了沈万三,剧中的他资产非常的多,比起当朝皇帝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剧情主要是围绕着沈万三的致富之路展开的,本来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最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了了

  • 宋朝时期宗室教育之引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宗室制度考略,宋朝宗室史,南宋宗室教育特点

    可见此时宗室授官年龄己远低于唐代,且仁宗对赵允让提出的宗子五岁授官的意见表示赞同。皇祐五年(,赵允让再次上书言及“宗室养子须五岁然后赐名授官”。由此表明仁宗在宝元二年时虽同意赵允让的意见却并未施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宗室所得官职如诸卫将军、右班殿值都是无权虚职,仅以显爵高位“以养其身而已”同时,

  • 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为何能受到后世的盛赞,他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的,朱高炽登基原因,朱高炽登基活了几年

    而在明朝的16个皇帝中,朱高炽是在任时间最短的之一,只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病逝了。按理说,统治时间如此之短是很难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但朱高炽就是凭借着短短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后世盛赞的贤君。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赞颂?一、文采出众朱高炽是朱棣正妻徐氏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朱棣刚刚十八

  • 秦明成了宋江的妹夫,跟着宋江冲锋陷阵(31)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长叹一声:可惜宋江死在了这里!什么?他是宋江!及时雨宋江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三个山大王一听赶紧松绑请他坐在上位,跪在地下连连瞌头。宋江揉了揉眼睛,怎么回事?刀下鬼变成了座上客,这天气也变的太快了。虽然裤裆里还在流脓流水,但并不妨碍他乘势吹牛“宋江把救晁盖一节,杀闫婆惜一节......一一备细

  • 明末真是李自成和清军太强?鼠疫 洪水 小冰期个个都要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鼠疫鼠疫可是明朝后期的超级杀手,当时整个中国都陷入了鼠疫危机之中,要知道在同时期的欧洲,鼠疫的危害非常恐怖,甚至一度让欧洲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都直接死亡。在中国鼠疫也是个超大问题,当时就连北京城都遍布鼠疫患者,简直如同人间地狱。''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恐怖的鼠疫让整个明朝的生产力完全瘫痪,湖北山

  • 传世珍品官窑:官窑贯耳瓶,底带官字 仅售288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官窑精品瓷器拍卖欣赏,官窑官字款双耳瓶的拍卖价格,宋官窑御制精品瓶

    官窑瓷,主要是庞大的官僚群体使用,型制要求相对较低,多限于花鸟虫鱼神话等“礼制”之外的题材,有时皇家会作为“趣味”把玩器采购,但多为官员、富商使用。这一类瓷器,一般由内务府采办,在景德镇设有专门的督陶官,长年烧造。贯耳瓶是古代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

  • 残暴的朱元璋为什么独对一个人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历史上有多残暴,历史上的朱元璋真的残暴吗,朱元璋不为人知的残暴一面

    被茹瑺选中,举荐给了朱元璋的时候,刘三吾已经是一个七十三岁的小老头了。人到古稀,别人早就在家颐养天年,而刘三吾却被举荐入朝为官,开启他的开挂人生。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朱元璋要挑选人才,朝中官员推荐了很多。在这样一群人中,年过半百的刘老头肯定

  • 曾大败徐达,投降后成为开国元勋,被朱元璋活活鞭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杀徐达原因,徐达那么厉害为啥要被朱元璋杀了,徐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朱亮祖曾经聚拢乡兵,镇压叛乱,因为战绩出众,被元朝当权者封为义兵元帅。既然吃了皇粮,就是替皇家干活,他收拾包袱,南下去驻守宁国府,也就是现在安徽宣城一带。之后,朱元璋起兵抗元,攻破宁国,俘虏了朱亮祖,大概是想玩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把戏,他没有剥夺朱亮祖的权力,反而继续让他担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