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嚣张跋扈走上死路,而岳钟琪始终低调故得以保身

年羹尧嚣张跋扈走上死路,而岳钟琪始终低调故得以保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2/9 13:29:20

年羹的权势

年羹尧中进士不过20岁左右,10年之间,官至巡抚,真是少年得志,其时,偶尔将主子雍亲王也不放在眼里,所以有时挨雍亲王的痛斥。雍正初年凭恃战功显赫,皇帝宠信,行事更是不加检点,甚而任性而为,做出种种越权枉法的事情,其中就是有雍正帝允许的,也是属于不合制度,不犯事则已,犯事时都是罪过。他的狂妄跋扈,行为不谨,概要讲来,有下述数端。

1、犯忌的“年选”一一以一己私意用人。

山西按察使蒋泂说到年羹尧擅权用人的情况是:“为川陕督臣,恣凭胸臆,横作威福,每遇文武员缺,无论大小,必择其私人始行请补,或一疏而题补数人,甚者或至数十人,吏、兵两部几同虚设。更可骇者,巡抚提镇布按大吏皆皇上所特简者也,而年羹尧必欲挤排异已,遍树私人,未有缺之先,外间已传闻某人为巡抚提镇布按也,闻者亦疑信将半,未几而其缺果出矣,未几而其人果得矣。”

年羹尧

这是讲年羹尧不过是总督,以其意向任用包括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等地方大员在内的属员,这类官员本应是皇帝特荐的,年羹尧的干预,无疑抢夺了皇帝的部分用人权。

作为大将军的年羹尧,以军功保举官员,滥用私人,所谓“军中上功,吏部别为一格,谓之‘年选’,尽与先除”。吏、兵二部给予年羹尧特殊待遇,凡他的报功请封名单一概准行。奴仆不许做官,年羹尧的家奴桑成鼎以军功议叙,先任西安知府,后升直隶道员,另一仆人魏之耀叙功,出任署理副将。

2、接受贿赂,开奔竞之门。

年羹尧大权在握,“于是鲜廉寡耻行贿钻营之徒相奔走于其门”,有人说年羹尧保题各官“悉多营私受贿,赃私巨万”。被年羹尧参奏过的葛继孔,两次向年羹尧打点,送去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物,年羹尧因而答应“留心照看”。被年羹尧密奏罢官的赵之垣,向他赠送价值10万两银子的珠宝,年羹尧遂转而保举他可以起用。

以私人关系用人、荐人,很容易形成举主与被举者、主官与属员的隶属关系,严重的就产生宗派集团。年羹尧的周围就聚集了一伙人,如原西安按察使王景灏受年羹尧举荐为四川巡抚,王从而对举主百依百顺,被人称为是年羹尧的干儿子。经年羹尧推荐的南赣总兵黄起宪,是魏之耀的姻亲。

3、妄自尊大,不守臣道。

年羹尧官为总督、大将军,后来才得封公爵,就这种爵禄讲,其权威够不上清初统兵的诸王,也不能望允禵项背,可是他因继允禵之职,在权势上要同他相比,甚至还要超过。康熙前期大学士图海出任大将军时,与督抚往来文书,俱用咨文,表示平等相待,年羹尧正应和他相同,但是给将军、督抚函件竟用令谕,把同僚视为下属。在军中蒙古诸王跪谒。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帝发往陕西的侍卫,因系皇帝身边的人,理应优礼相待,可是却用他们充当下人厮役。出行清道戒严。给人东西叫做“赐”,吃饭称作“用膳”,请客叫“排宴”。居然模拟皇家做法。

年羹尧接受了许多中央和外省官员子侄在幕中,名义上是军前效力,或学习理事,这些人有的是自愿来的,如李维钧的亲侄李宗渭,有的是被迫的,如年羹尧勒令前川北镇总兵王允吉退职,又要其送一子“来我军前效力,受我未了之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质的性质,表示依附于年羹尧。

对于臣道,年羹尧则恃宠总乎所以,不力行遵守。有时对恩诏不设香案跪听宣读。他选编唐人陆贽的《陆宣公奏议》,进呈后,雍正帝原要写一篇序言,尚未拟就,年羹尧竟草拟出来,要皇上认可,并进呈一百部,当时君臣之间关系融洽,雍正帝表示赞赏他这样做,并将该书分赐朝臣,以见双方真诚相待。如此做法,越出君臣关系正常限度,在陛见时“箕坐无人臣礼”。这种胆大妄为,走的是取祸之道。

爱新觉罗·胤祥‍

4、在雍正帝亲信间闹不团结。

怡亲王允祥是雍正帝最最信任的人,他的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取代的,而且是始终保全的。

对这样的人,年羹尧产生了妒意,于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对李维钧说:“怡亲王第宅外观宏广,而内草率不堪,矫倩伪意,其志可见”。蔡珽、李绂与年羹尧二人的相互关系原来很好,李绂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任吏部右侍郎,时值议叙捐造营房一事,第一名就是年羹尧之子年富,趋炎附势的人要比照军前效力从优议叙,李绂以违例不同意,年羹尧乃“痛诋九卿,切责吏部”,怨恨李绂。年羹尧还中伤河南巡抚田文镜、山西巡抚诺敏,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诸如此类,年羹尧将自己置于孤立地位。

以上种种,年羹尧是一步步把自己送上断头台,怪不得别人!

岳钟琪的无奈

岳钟琪,汉族人,记载说他是岳飞第21世孙。乃祖镇邦,原籍甘肃,任至山西大同镇总兵官;乃父昇龙,参加平定三藩之乱,为康熙帝所重用,授职四川提督,充议政大臣,予骑都尉世职,并赐籍四川,所以岳钟琪为四川籍。

他前两代为高官,而本人更其发达,康熙六十年(1721年)即出任四川提督,雍正二年(1724年)春天,以奋威将军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授予三等公,兼甘肃提督、甘肃巡抚,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案起,出任川陕总督,九月陛见,加兵部尚书衔。这时的岳钟琪,可谓红极一时,特别是出任川陕总督。

这个职位,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定例,是八旗人员的专缺。他破例得到这个职务,当然表明他深得皇帝的宠信、然而招来不少人的忌妒,光是密参他的“谤书”就有一夹之多。当岳钟琪接任总督之际,议政大臣、署理直隶总督、汉军旗人蔡珽奏称岳钟琪“不可深信”。不久岳钟琪陛见进京,路过保定,蔡珽告诉他:怡亲王对你甚为恼怒,皇上藩邸旧人傅鼐嘱咐你要留心。岳钟琪不明就里,见皇帝时还盛赞蔡珽。

爱新觉罗·胤祥‍

怡亲王允祥是雍正帝最信任的兄弟,这无非是说皇帝怀疑他,令他惶惧不安,不知怎么做才好。当时攻击岳钟琪的言论,重要内容之一是说他是岳飞的后人,要复祖宗之仇,反对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人这么看,还影响到社会下层。雍正五年(1727年)六月,民人卢宗汉在成都街道上大叫“岳公爷带川陕兵丁造反”,并说成都四门设有黑店,杀人。

同时社会上传说岳钟琪已遭到谴责,他的长子岳睿业已逮捕问罪。旋经四川提督黄廷桂等审讯,以卢宗汉是神经病患者,没有同党,处死了事。在这种情形下,岳钟琪恐惧不安,请求解退总督职务。雍正帝对他大加安抚,说那些不利于他的言论是“蔡珽、程如丝等鬼魅之所为”,要他继续供职,“愈加鼓舞精神,协赞朕躬,利益社稷苍生,措大下于泰山之安,理大清于盘石之固,造无穷之福以遗子孙也”。其时,雍正帝正在考虑对准噶尔部用兵,遂暗示岳钟琪,可能要同他商讨。

对岳钟琪的不信任或其将要造反的流言,传布很广,在湖南也有流传,说他“上一谏本,说些不知忌讳的话,劝皇上修德行仁”。曾静听到一些:岳钟琪“甚爱百姓,得民心,西边人最肯服他”。

可是皇上过于怀疑他,防他权重,要召他进京,削夺兵权,并要锄掉他,他惧怕不敢奉召,因为他是大学士朱轼保举的,皇帝让朱轼到他的任所陕西,才将他召到京城,“奏说皇上用人莫疑,疑人莫用”,后来还让他回任,仍然要朱轼保他,朱轼不愿再保,别的大臣也不保,皇帝就自己保他,让他离京。这时就有人奏称,朱轼不保他,是要和他一起造反,更不应当让岳钟琪离京。雍正帝于是派吴荆山追赶岳钟琪回京,但是他不从命,吴荆山就自杀了,岳钟琪到达任所,就上章非议朝政,“说皇上有如许不是处”。

看来,岳钟琪是朝野瞩目的人物,朝中有人因他是权重的汉人而嫉妒他,中伤他;民间则又以为他是忠义爱民的、反对皇帝暴政的汉人,能为汉人雪耻报仇,对他寄予厚望。这就使得他成为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一种测量器。这可是他本人所不乐意的事情,也是没有意识到会发生的事情。

岳钟琪

曾静怀着对儒家治世之说的向往,凭借社会上对岳钟琪为人的传说,将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于岳钟琪造反,因而贸然遣徒张熙投书策反,企图恢复汉人江山,并指望他能出山,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

岳钟琪下狱的过程

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雍正帝以出师告祭太庙,又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受钺礼,与傅尔丹、巴赛、陈泰等大将军、参赞大臣一一行跪拜礼,以昭郑重心。各大将军、参赞大臣更是信誓旦旦,决心不负皇上重托,完成先帝圣祖的遗志,大有不成功即成仁的气概。

主帅岳钟琪在出师之际,疏言有“十胜”的把握:主德、天时、地利、人和、兵精、粮足、车骑营阵尽善、火器兵械锐利、连环战攻守咸宜、士马远征而节制整暇。因此断言必能“指日荡平,献俘奏凯"。

从后来的实践中看,岳钟琪的“十胜”中所含水分太大,大言、浮言成分太多。而他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岳钟琪所统领的西路军,主要成分是绿旗军,将领多数是汉人。他深知满汉矛盾集中在他身上,这时曾静、吕留良一案尚未正式结案;他为防嫌,一味迎合雍正帝意愿,极力促成西征,想以直捣准噶尔龙庭来表示其忠诚。

然而客观存在的满汉矛盾,对他进军不利,他的前途并不美妙。北路军队主要是满洲兵和蒙古兵,统帅是满洲贵族,辅之以蒙古人和汉军旗人。从先前康熙年间允禵驻军甘州的事实分析,西路应为用兵主力;雍正皇帝与岳钟琪筹措各项事宜,也说明西路车是主攻力量,但后来大仗又是在北路打的。而满洲人已趋腐化,北路满人战斗力如何,面临着一场考验。

罗卜藏丹津

正当清朝大军分两路进军准噶尔的时候,突然有准噶尔部使臣特磊到达岳钟琪的军前,诡称罗卜藏丹津企图杀害噶尔丹策零,被噶尔丹策零发觉了,于是逮捕了罗卜藏丹津,准备把他送往清朝;走到半路,突然听到清朝大军进攻准噶尔部的消息,就又把罗卜藏丹津送还伊犁。

特磊前来,表示要求和平。岳钟琪当即向雍正皇帝报信,并表示对准噶尔诚意的怀疑。但是雍正皇帝却是将信将疑,命令将使臣特磊送至北京城,暂缓进军西北;又召傅尔丹、岳钟琪进京商议军情。

岳钟琪离开前线,由四川提督纪成斌护理宁远大将军印务。

纪成斌认为满洲人强悍,就派遣副参领查廪率军牧放军马、骆驼于科舍图。然而查廪生性怯懦畏寒,每天大摆酒宴,挟娼妓为乐,高谈阔论,以为还在京城。准噶尔兵士乘着查廪等人饮酒作乐之际,2万余人前来抢走牲畜十几万头;查廪无心恋战,狼狈逃跑,求救于总兵曹勷,曹勷仓猝出战,大败而归。总兵樊廷、张元佐、副将冶大雄前往营救,杀败准噶尔部众,夺回被掳掠去的大部分骆驼和军马。

战斗结束后,纪成斌嘲笑查廪等人,并把查廪绑缚起米,准备斩首示众。恰好岳钟琪从北京回到军营,见状大惊,他与纪成斌同为汉人,怎敢将满官处死,于是岳钟琪慌忙走到查廪跟前,亲自解缚。纪成斌于是又怪罪曹勷,并以大捷奏报雍正帝。皇帝大为高兴,鼓励将上再接再厉,特别奖赏樊廷等人,并授予世职;还派遣内务府总管鄂善到前线犒师。

雍正九年(1731年)二月,岳钟琪向雍正帝上奏军机事宜十六条,请求在吐鲁番屯田,在哈密、吐鲁番之间设置哨所:这时雍正帝已经得知谎报军情以败为胜的事,心中十分不高兴;但是自己已经予以嘉奖,不便说明,就借此责备他,说他所有的建议没有 一条是可以采用的。

三月,清廷任命都统伊礼布为西路副将军,带领八旗兵2000名前往赴任;并指示他,岳钟琪统兵所到的地方,伊礼布可以带领满洲兵一同前往,这实际上是对岳钟琪的监视。同时,雍正帝又责备岳钟琪的坚壁防守的主张,说他统兵29000人,不能御敌,是筹度无方。

五月,清廷又派石云倬为两路副将军,以分岳钟琪统兵之权。满洲人查郎阿在岳钟琪出兵之后,即署理了由岳钟琪担任的川陕总督;到雍正八年(1731年),查郎阿在肃州(今酒泉)专理军需时,又夺了岳钟琪的总督权。而岳钟琪此时的后方是陕甘,因而受到查郎阿的挟制。

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噶尔丹策零率领6000人从乌鲁木齐扰掠哈密。岳钟琪命令曹勷前往迎击,命令副将军石云倬前去绝断噶尔丹策零的归路。曹勷败敌,但石云倬动作迟缓,致使噶尔丹策零逃走。岳钟琪大为生气,上奏参劾;而大学士鄂尔泰也弹劾岳钟琪拥有重兵数万,放走了自投罗网之敌,既不能够料敌于先,又不能歼敌于后。

雍正帝于是将岳钟琪召回北京,将其公爵降为侯爵,接着又改组了西路军营统帅部:命令查郎阿署理宁远大将军的印务;调汉军旗人、贵州巡抚张广泗为副将军;护军统领阿思海为前锋统领,管辖满洲兵;侍郎武格为扬威将军,统辖巴尔库尔满洲兵;副将军刘世明统领巴尔库尔绿旗兵。并且命令鄂尔泰督巡陕甘,经略军务。这样,西路军的统帅权就由汉人手中转到了满人手中,而辅佐以汉军旗人。

张广泗到任后,参劾岳钟琪的车营法,不适于沙碛沟堑作战,在调兵筹饷、统驭将士等方面,都不得当。而与此同时,由于査郎阿与岳钟琪共事多年,本来就对岳钟琪不满,而在首战噶尔丹策零中丧失驼马的查廪又是查郎阿的亲戚,查廪因向查郎阿大进谗言,于是查郎阿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奏劾岳钟琪、纪成斌、曹勷等人。雍正帝命令处斩纪成斌、曹勷于军前,囚禁岳钟琪。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学士等奏议将岳钟琪处死。雍正帝鉴于岳钟琪以前的功劳,令判为斩监候。乾隆二年(1737年)始释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仇恨和自身力量的发展以及当时的饥荒促使其反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与明朝,努尔哈赤和明朝的战斗,努尔哈赤对于明朝的评价

    ‬努尔哈赤反明的必然原因第一、努尔哈赤自幼对明廷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梁子结下了,迟早要报。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征讨古勒寨阿台的时候,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均被明军所杀,努尔哈赤惊闻父、祖死亡的消息,悲痛欲绝,诘问明廷:“祖父无罪何故杀之?”明廷遣使谢过,表示这是误杀,并给予努尔

  • 雍正真没本事?仅凭一道圣旨,却完美解决了当年朱元璋的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最厉害,雍正和朱元璋关系,雍正与朱元璋谁更勤勉

    不过,他虽不及三皇五帝般传奇,但历史中的雍正,却绝非庸人!作为一个皇帝,在他执政期间,他时常批阅奏折直至深夜,甚至批到废寝忘食。史书记载: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其在政治上的努力。在这方面,怕是朱元璋也不过如此。而他如此用心国事,得到的回报

  • 清高宗退位时国库仍较富裕,但皇权专制和骄奢淫逸使清朝由盛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国库最高收入,清朝每年国库支出,清朝国库最盛的时期

    对比起父祖,清高宗留给后代的家底属实是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圣祖驾崩时,那一年的国库存银仅是2716万两,而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世宗驾崩时,那一年的国库存银仅比康熙驾崩时增长了737万两,可是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国库就增长到了将近7000万两白银(具体是6939万两白银),这其中清

  • 清朝思想保守加之对内严重的防范心理和注重骑射导致火器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火器真实水平,清朝为什么废止火器,清朝军事技术落后的原因

    清朝其实是有火器的,只是它被限制在八旗使用了,这主要是基于对汉人的防备之心。据《清实录》和《清会典》所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疏表示,自己标下的军队没有子母炮,愿意捐资造22门分给各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掏腰包十分恳切的请求,却遭到了清圣祖的严厉训斥:“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

  • 清朝在新疆、西藏进行驻军,而对蒙古则分而治之,又打又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西藏驻军,清朝对西藏和新疆做了哪些管理,清朝对新疆与西藏采取了什么措施

    别的不说,就说东三省,这片地盘原来是女真的老家。明朝表面上对这里有管辖权,不过他们和李朝一样,已经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了。除此以外,元朝被明朝赶到北方以后,形成了后来的北元。整个蒙古和明朝,其实在两百多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明朝基本没有对长城以北的控制权。明朝对新疆地区,基本没有实控权,因

  • 雍正的最大对手,九子夺嫡时最具实力的八阿哥,为何没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胤禩聪慧过人,被封贝勒以后,他曾多次受康熙指派协理三阿哥一同处理政务。不仅如此,朝中许多大臣都夸赞八阿哥为人亲切,毫无皇子骄纵之气,甚至可以立为储君人选。既然八阿哥有如此贤名,康熙又对八阿哥青睐有加,为何不将皇帝之位传给八阿哥胤禩呢????九子夺嫡剧照早些年的时候,胤禩确实备受康熙信任、器重,但

  •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非要抄曹雪芹的家?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所有的小伙伴对曹雪芹这个人物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过大多数人对她的了解肯定都是来自于红楼梦,却不知道她是怎么写出这本书的。其实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就是她以前生活的写照,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灵感。曹雪芹家是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说白了就是时代做奴才的。之后他的祖父被多尔衮看重,于是他们家的地位也

  • 胤禵虽手握重兵但粮草均由年羹尧供应,故无力反抗清世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胤禵的历史简介,胤禵为什么改名,胤禵真实情况

    史料记载胤禵自幼聪明伶俐,并且长大后更是才能出众,就连他的九哥胤禟都曾评价他为“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从胤禟对胤禵的高度评价中就能看出,胤禵在才能方面是不次于他的其他兄弟的。并且,在康熙晚年,由于西北发生战事,康熙皇帝更是亲自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命其带兵平定准噶尔,随后在西北,胤禵

  • 外来文化的传播,带来内部文化的融合,谈谈唐代马球运动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马球活动作用,唐代马球,唐代马球是实心的吗

    欧洲人把马球称为“游戏之王,王之游戏”。马球起源于古波斯,经过波斯传到土耳其斯坦和西藏,于是中国普遍流行起来。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马球运动的开展甚为辉煌,其发展状况甚至可以具体反映出当时政治、军事、文化观念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古代,马球最盛行的时期就是唐代。上到统治者,下到大臣、文人武将,都非常喜爱此

  • 同样是叛变,为啥汉朝平乱仅用3个月,唐朝平乱却花了8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汉朝叛乱的原因,唐朝为什么可以平乱,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作为历史上最“风光”的两个时代,汉之强盛和唐之繁华,向来值得夸耀。但在封建社会中,再好的时代,也有晦暗。汉代有七国之战,唐朝有安史之乱,皆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同的是,汉代的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下来。安史之乱,却是旷日持久,有如无休无止的风雨巨雷,直接摧毁了大唐帝国的大半高楼。即使八年之后雨过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