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前半生背叛明朝,后半生背叛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前半生背叛明朝,后半生背叛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64 更新时间:2024/2/5 21:14:18

认为吴三桂降清的一方提出两点理由: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后来清帝要除去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就说“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已真心降清,吴三桂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在南明政权的福王多次派人拉拢吴三桂时,吴三桂却断然拒绝。可以看出,不管当初引清兵入关时吴三桂是怎么想的,在清兵入关后,他就投降了清朝,为了向清王朝表示他的忠心,他立下赫赫战功,十分卖力,俨然成为满清夺去政权的一把利刃。

而认为吴三桂并未“降清”的人则认为,北京失守后,形成了三股政治势力鼎立的局面,即吴三桂、李自成、清王朝。而吴三桂势力最弱,同时考虑到其父亲吴襄被李自成扣押、爱妾陈圆圆受辱,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清朝。主要理由是,首先,吴三桂一贯抗清,不会轻易就冲冠一怒为红颜。在任辽东宁远总兵期间,吴三桂曾多次参加抗清斗争,甚至在明清松锦战役后,明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吴三桂对劝降函都“答书不从”。其次,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胜利的当天,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又将一万步兵交给吴三桂。可见,多尔衮依然要靠政治手段来拉拢吴三桂,他没有降清。同时,在这次战斗之后,吴三桂在发表的檄文称“周命未改,汉德可恩”、“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倘若吴三桂已降,也不会发布这样的檄文。更明显的一点是,后来在攻陷北京时,吴三桂欲立朱明太子,又“传帖至今,言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但是多尔衮阻止了他,他势单力薄,无法行动。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吴三桂在晚年最终还是以藩王的身份举兵叛乱清朝,其意图究竟是个人权力欲扩张还是在为前半生的错误赎罪,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得知。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他若不死赵匡胤或根本无法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统一了五代十国吗,赵匡胤不死能收复六州吗,五代十国 赵匡胤

    柴荣后周太祖郭威收养的养子早年一直在外经商,,后跟随养父郭威弃商从军。汉隐帝将郭威与柴荣的家属亲戚全部杀害,郭威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谋反并一路杀到开封,并建立了后周政权,在郭威死后柴荣便继承了郭威的君王之位柴荣继位的时候,中原四分五裂,北部的北汉视后周为死敌,时常勾结契丹族侵犯后周边境,南部与蜀、唐

  • 2005年湖北发现明朝王妃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考古专家: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代公主墓出土文物,考古出土明代瓷器,青花四爱梅图出土于谁的墓

    但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探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而是一个可能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名字——郢靖王朱栋。当他们进入郢靖王与郢靖王妃合葬陵墓之中后,马上开始了清点和记录工作,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个王妃棺旁一个沾满了泥土的瓶子吸引。继而所有人都被震惊,擦去瓶子上的尘土后,图案显现,这正是存世

  • 大明封藩都是嫡系子孙,为何云南特殊?朱元璋子孙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云南朱元璋后裔,朱元璋封藩结果,朱元璋有没有嫡系后人

    当然这套在朱元璋看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朱元璋为了更好的防守大明王朝的疆域,特别规定了塞王制度,将子嗣都分封到各地镇守边疆,其中以北方的十三塞王的疆域更是独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然而对当时同样是边塞的云南,朱元璋却做了特别的安排,命令自己的养子沐英镇守。一直以来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一

  •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匡胤真的被赵光义所杀吗,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延入大寝,酌

  • 中流砥柱,还是一代权奸?徐渭的一首诗,揭示了徐阶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渭最好的七首诗,徐阶写给嘉靖拍马屁的诗,人物品评徐渭

    明代出了很多的内阁首辅,能位列“十大首辅”的人在历史上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杨士奇、张居正和徐阶等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徐阶这个人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有人称他为“明朝的中流砥柱”,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代权奸”,到底哪个评价更加客观一点呢?当年徐渭的一首诗为我们揭示了徐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更是十分明显,原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不会遭受一家灭口之灾的,可是为何最终他还是在自己一步步的错误选择中于76岁失去自己生命和一家老小70多口生命呢?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信我跟你讲一讲。在大明朝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功臣当中,

  • 明朝的两个预言:一个断定朱棣为帝,一个预言李自成亡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怎么打败李自成的,朱棣为什么杀李自成,李自成对明朝的预言

    一、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此预言出自铁冠道人张中之口,张中字景和,号真常,元末明初道士,因平常喜戴铁冠,故人称铁冠道人,民间传闻他是刘伯温的师父,刘伯温曾跟其学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张中擅长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十分灵验,不过他常常装疯卖傻,说一些当时人们以为不着边际的话,知道事

  • 元朝末帝被朱元璋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什么敢3次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承认元朝,元朝是被朱元璋打败的吗,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做了什么事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统治日益残暴,再加上各种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而在起义军中朱元璋率领的一支最终打败了各路诸侯,问鼎了天下,将元惠帝赶出了北京城,将万里江山从蒙古人铁蹄下解放了出来,虽然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元惠帝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一年之内三次卷土重来,妄图恢复元朝的江山,但是都

  • 有人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真实历史是否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是明教的人吗,朱元璋有加入过明教吗,朱元璋为什么离开明教

    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有人甚至觉得明朝的国号也和明教有关,而朱元璋和明教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至于说朱元璋登基之后明教的衰落,更是和朱元璋息息相关,那么真实历史是否如此呢?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明教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很是流行,知名度也比较高,可在真实历史上,明教的存在感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它一

  • 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经济的十大特征,如何评价宋朝的经济,历史上的宋朝的经济

    作者说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狗尾巴草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粟的草本植物,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谷子,反过来说,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种,也叫莠,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粟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词典里才有“良莠不分”的说法。粟、黍、菽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农作物,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