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24 12:42:17

赵光义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

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

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按照这个记载,在赵匡胤去世那天晚上,曾与弟弟赵光义两人一起畅饮到深夜,当时赵匡胤还用柱斧戳雪,连声喊道“好做,好做”,至于这个好做究竟是什么意思,又值得人们深思,但是当晚赵匡胤砍雪之后睡去就一命呜呼,再也没有醒来。

第二天赵光义说当晚赵匡胤已经将皇位传给自己,并且迅速登基,当年就把年号改掉,大有迫不及待之意。之后过了很多年,出现金匮之盟,说杜太后在去世之时跟赵匡胤说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这里所指的弟弟就是赵光义与赵廷美,当时赵匡胤口口声声答应。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当时可能是赵匡胤病情加重,所以约弟弟赵光义去吃饭,并且将皇位传给他,后来赵匡胤因病去世,赵光义顺利登基。

再者而言,赵匡胤当时的儿子赵德昭实力太弱,根本无人支持,即使传位给他,也经不住赵光义的收拾,最终结果只会更坏,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才是最好的安排。

二、认为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理由

其实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赵光义就已经表现出绝对的野心,只是赵匡胤对弟弟过于厚爱和信任,一直养虎为患,到后来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的时候,赵光义就大力阻止赵匡胤,弄得赵匡胤实在无奈,就此作罢。

也因为迁都之事,赵匡胤彻底惹怒了当时的权贵们,大家在开封生活得好好的,各种宅邸还有祖坟都在开封,要是突然迁都去洛阳,实在影响颇大,如果赵匡胤没有足够的实权,根本无法做到这件事。

从迁都一事来看,其实赵光义在实力上已经可以与赵匡胤对抗,再加上因为迁都惹怒权贵,为后来赵光义想要杀死赵匡胤完全可以奠定基础,因为没人会支持赵匡胤。

赵匡胤看到弟弟的实力,打算对他进行限制,同时也有想要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想法,这更加加深了赵光义对哥哥的不满,两人的战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赵光义只要找准机会,当然会对赵匡胤进行杀害。

再来看烛影斧声的当晚,宫中仅有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其余大臣正在休息,赵匡胤身边宰相赵普亦不在,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当时看到影子恰似砍雪,实际上究竟如何,根本无人知道,赵光义成为皇帝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无人敢牵制影响他。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当赵光义登基后,他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杜太后当年叫赵匡胤传位给自己之事,而是五年之后才写在史籍中,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想象。

另外就是当第二天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派王继恩去接赵匡胤儿子赵德芳入宫,可是王继恩莫名其妙将赵光义接来,这中间的脑回路实在过于看不懂。

纵观整个事件,赵光义如果要杀害赵匡胤,唯一的办法就是下毒,才能避免被人发现,而下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晚赵匡胤喝的酒杯中下毒,当时负责管理膳食的人正是王继恩,由此来看,两人合伙嫌疑之大不言而喻。

结语

自古在权力面前,有几个人能够逃得过其魔爪,赵光义实力雄厚,资历足够,不管从什么程度而言,要杀赵匡胤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要是他不动手,除非内心有足够的道义在坚持,然而纵观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与道义二字基本不沾边,从而究竟是不是他杀的赵匡胤,也就不需要过多解释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中流砥柱,还是一代权奸?徐渭的一首诗,揭示了徐阶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渭最好的七首诗,徐阶写给嘉靖拍马屁的诗,人物品评徐渭

    明代出了很多的内阁首辅,能位列“十大首辅”的人在历史上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杨士奇、张居正和徐阶等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徐阶这个人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有人称他为“明朝的中流砥柱”,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代权奸”,到底哪个评价更加客观一点呢?当年徐渭的一首诗为我们揭示了徐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更是十分明显,原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不会遭受一家灭口之灾的,可是为何最终他还是在自己一步步的错误选择中于76岁失去自己生命和一家老小70多口生命呢?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信我跟你讲一讲。在大明朝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功臣当中,

  • 明朝的两个预言:一个断定朱棣为帝,一个预言李自成亡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怎么打败李自成的,朱棣为什么杀李自成,李自成对明朝的预言

    一、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此预言出自铁冠道人张中之口,张中字景和,号真常,元末明初道士,因平常喜戴铁冠,故人称铁冠道人,民间传闻他是刘伯温的师父,刘伯温曾跟其学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张中擅长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十分灵验,不过他常常装疯卖傻,说一些当时人们以为不着边际的话,知道事

  • 元朝末帝被朱元璋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什么敢3次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承认元朝,元朝是被朱元璋打败的吗,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做了什么事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统治日益残暴,再加上各种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而在起义军中朱元璋率领的一支最终打败了各路诸侯,问鼎了天下,将元惠帝赶出了北京城,将万里江山从蒙古人铁蹄下解放了出来,虽然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元惠帝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一年之内三次卷土重来,妄图恢复元朝的江山,但是都

  • 有人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真实历史是否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是明教的人吗,朱元璋有加入过明教吗,朱元璋为什么离开明教

    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有人甚至觉得明朝的国号也和明教有关,而朱元璋和明教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至于说朱元璋登基之后明教的衰落,更是和朱元璋息息相关,那么真实历史是否如此呢?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明教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很是流行,知名度也比较高,可在真实历史上,明教的存在感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它一

  • 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经济的十大特征,如何评价宋朝的经济,历史上的宋朝的经济

    作者说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狗尾巴草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粟的草本植物,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谷子,反过来说,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种,也叫莠,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粟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词典里才有“良莠不分”的说法。粟、黍、菽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农作物,相同之处

  • 大蒙古国3次西征,打下了哪些国家?面积多达2725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他心心念念打算消灭的西夏和金国,在他临终前,都还活着(西夏还剩下一口气)。其次,成吉思汗生前,只进行过一次西征,灭了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所以说,单纯论成吉思汗打下的地盘,其实也就西辽、中亚、蒙古等地。但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可就厉害了。大蒙古国一共进行过3次西征,成吉思汗带队西征

  • 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艺术成就,宋徽宗的真实人生,宋徽宗的艺术水平怎么样

    宋徽宗做皇帝可谓是一点都不行,他是一个顶级享乐主义的人,在位期间重用奸臣,搅得朝堂不安宁。让北宋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北宋王朝由此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虽然作为皇帝宋徽宗并不够格,然而若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恐怕当时宋朝很少有人能比得过宋徽宗,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看一看他所痴迷的那

  • 朱元璋宴请百官,席间刘伯温刚巧看到了酒杯底部,顿时面如土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见刘伯温,刘伯温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可以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刘伯温的存在。据传言,朱元璋曾经宴请朝中百官,刘伯温无意间看到了杯底,一时之间竟然面如土色,他发现了什么?朱元璋对此又是作何反应的呢?号令天下开盛世,态度转变杀群臣当初,朱元璋带领千军万马与其他人共争天下之时,如若不是一众好兄弟为其出谋划,策征

  •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跟朱标争太子?这要看看他背后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朱元璋朱元璋曾经因为父母亲人的去世而心灰意冷,选择出家为僧,但又在受到朝廷压迫屈辱之时,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决心推翻朝廷。1356年时,朱元璋带领起义军队将集庆路占领,并且将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到了1364年,朱元璋开始叫自己吴王,与此同时,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接连打败陈友谅、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