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真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问题吗?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真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问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4/1/20 18:01:44

刘邦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别的两个开国皇帝,特别之处有两点。一是,他们两个都是平民出身,而非达官显贵。第二点就是,他们两个在夺得天下之后都对功臣进行了大肆的屠杀。很多人都说,大肆屠杀功臣和刘邦与朱元璋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两个都是生性多疑的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那么,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真的是他们的性格使然吗?

其实小编到觉得,刘邦和朱元璋屠杀功臣绝不是什么性格问题,而是一种格局的必然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皇权,中国的皇权是绝对的集中的,为什么皇帝往往称自己为孤家寡人?因为他要想牢牢的控制住自己的权力,就必须以一人对付天下所有的人,这就是中国的皇权,绝对的集中,拒绝分享。这也就是为什么,皇权和相权总是敌对的原因所在,因为相权过大,皇权必然会受到威胁。

刘邦和朱元璋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开国皇帝,像什么隋文帝啊,李渊啊,赵匡胤啊,他们本就是功臣显贵,自己原先就有一套打天下班底,他们早已经有了明确的权力架构,只要安心打天下就行了。而刘邦和朱元璋则不同,他们两个是平民出身,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屌丝逆袭,他们的班底是在创业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你想想看,在打天下的时候,他们两个指不定会许诺过什么给别人呢。就有点像现在的创业公司,为了挖人才,招揽投资,给你股份,给你期权,只要你愿意帮他发展公司,他什么都能许诺给你。刘邦和朱元璋就是这么个情况,他们两个是白手起家,一帮子兄弟都是持着原始股进来的,各个都是股东。

可问题是,皇权不同于创业公司,皇权是拒绝分享的。当天下打下来之后,刘邦和朱元璋要在集团内部进行权力的重新分配时,是没有办法分配的,以前答应的许诺也是无法应允的,就好比汉初分封的异姓,对于国家和他刘氏政权的稳定来说,异姓王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因为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对刘邦和朱元璋来说就只剩下一种办法了,那就是把他们全杀光。 所以说,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跟他们多疑的性格没有多大的关系,是天下平定之后的一种必然结果,不管换成谁都会那么做。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初和明初会出现大肆屠杀功臣的原因所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让人抬来三筐稻谷,刘伯温:看来有人将小命不保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和刘伯温在城楼谈话,朱元璋得知刘伯温死讯,朱元璋邀请刘伯温

    朱元璋有一段令人敬佩的过往,那就是带领起义军攻打元朝。在攻打元朝的时候,朱元璋结识了许多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刘伯温算是朱元璋的知己。在打仗的时候,刘伯温就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为其充当军师的角色。因此,刘伯温是最了解朱元璋的,尤其是朱元璋的喜怒哀乐,就算是朱元璋只做出了一个表情,他就能知道朱元璋的想

  • 大宋共历十八帝,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被誉为“守成贤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宋十八皇帝名单,宋朝在位最久皇帝,历史上大宋的皇帝

    暂且不说“守成贤主”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但仁宗一朝无论如何还是宋朝的治世,除却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些盛世气象。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仁宗一朝就占了六家,分别是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仁

  • 吴三桂为什么前半生背叛明朝,后半生背叛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吴三桂简介,吴三桂算不算背叛明朝,明朝吴三桂的真实人生

    认为吴三桂降清的一方提出两点理由: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后来清帝要除去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就说“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

  • 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他若不死赵匡胤或根本无法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统一了五代十国吗,赵匡胤不死能收复六州吗,五代十国 赵匡胤

    柴荣后周太祖郭威收养的养子早年一直在外经商,,后跟随养父郭威弃商从军。汉隐帝将郭威与柴荣的家属亲戚全部杀害,郭威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谋反并一路杀到开封,并建立了后周政权,在郭威死后柴荣便继承了郭威的君王之位柴荣继位的时候,中原四分五裂,北部的北汉视后周为死敌,时常勾结契丹族侵犯后周边境,南部与蜀、唐

  • 2005年湖北发现明朝王妃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考古专家: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代公主墓出土文物,考古出土明代瓷器,青花四爱梅图出土于谁的墓

    但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探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而是一个可能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名字——郢靖王朱栋。当他们进入郢靖王与郢靖王妃合葬陵墓之中后,马上开始了清点和记录工作,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个王妃棺旁一个沾满了泥土的瓶子吸引。继而所有人都被震惊,擦去瓶子上的尘土后,图案显现,这正是存世

  • 大明封藩都是嫡系子孙,为何云南特殊?朱元璋子孙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云南朱元璋后裔,朱元璋封藩结果,朱元璋有没有嫡系后人

    当然这套在朱元璋看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朱元璋为了更好的防守大明王朝的疆域,特别规定了塞王制度,将子嗣都分封到各地镇守边疆,其中以北方的十三塞王的疆域更是独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然而对当时同样是边塞的云南,朱元璋却做了特别的安排,命令自己的养子沐英镇守。一直以来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一

  •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匡胤真的被赵光义所杀吗,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延入大寝,酌

  • 中流砥柱,还是一代权奸?徐渭的一首诗,揭示了徐阶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渭最好的七首诗,徐阶写给嘉靖拍马屁的诗,人物品评徐渭

    明代出了很多的内阁首辅,能位列“十大首辅”的人在历史上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杨士奇、张居正和徐阶等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徐阶这个人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有人称他为“明朝的中流砥柱”,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代权奸”,到底哪个评价更加客观一点呢?当年徐渭的一首诗为我们揭示了徐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更是十分明显,原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不会遭受一家灭口之灾的,可是为何最终他还是在自己一步步的错误选择中于76岁失去自己生命和一家老小70多口生命呢?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信我跟你讲一讲。在大明朝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功臣当中,

  • 明朝的两个预言:一个断定朱棣为帝,一个预言李自成亡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怎么打败李自成的,朱棣为什么杀李自成,李自成对明朝的预言

    一、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此预言出自铁冠道人张中之口,张中字景和,号真常,元末明初道士,因平常喜戴铁冠,故人称铁冠道人,民间传闻他是刘伯温的师父,刘伯温曾跟其学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张中擅长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十分灵验,不过他常常装疯卖傻,说一些当时人们以为不着边际的话,知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