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封藩都是嫡系子孙,为何云南特殊?朱元璋子孙太不争气

大明封藩都是嫡系子孙,为何云南特殊?朱元璋子孙太不争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3/12/8 14:39:25

当然这套在朱元璋看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朱元璋为了更好的防守大明王朝的疆域,特别规定了塞王制度,将子嗣都分封到各地镇守边疆,其中以北方的十三塞王的疆域更是独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然而对当时同样是边塞的云南,朱元璋却做了特别的安排,命令自己的养子沐英镇守。

一直以来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一直都提到沐王府,说的就是沐英的后人,但沐英本身也只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王,包括其子在去世以后也被追封为王,活着的时候沐英的爵位是西平侯,明成祖时期改为黔国公。

可以说镇守云南这一支,一直就是以西平侯(黔国公)为一系的子孙,难道说,朱元璋就没有想过,让自己的亲儿子来镇守云南吗?

恐怕事实并非是那么简单,沐英虽然说是自己的养子,但毕竟也是功勋大将之一,能不能信任还两说,况且当时沐英平定云南时候跟随的傅友德蓝玉于洪武十六年被召回以后,都因获罪而被杀,独独留下沐英一个人在云南,怕是也不太安稳。

早于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封自己的侄子朱守谦为靖江王(靖江今桂林),并于洪武九年就藩广西,当时朱守谦年仅15岁,朱元璋本身的打算是,好好培养一下 自己这个侄子,但是这个侄子后来太不争气,史书记载“守谦知书,而不谨宪度,狎比小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国人苦之”,朱元璋专门叫回来,好好训诫了一番,认为已经有了好转,在七年后令朱守谦到云南。

此时是洪武二十年,沐英已经在云南有4年,但是朱守谦到了云南以后,仗着天高皇帝远“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朱元璋只能把朱守谦又叫回去,后来病逝在南京。

朱守谦被叫回来以后,朱元璋重新计划派一个儿子,而这一时期大部分儿子年长以后,都已经就藩,只有周王朱橚,洪武二十二年周王前往云南,然而周王只是一个襁褓里长大的孩子,对于宗藩治理丝毫不通,在外多年回到京城以后,朱元璋询问朱橚云南情况,竟然是一问三不知,气得朱元璋大骂。周王算是指望不上了,所以朱元璋只能另想办法。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五月,朱元璋下旨组建云南中护卫,并下令在云南修建岷王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九月,朱元璋第十八子,17岁的岷王朱楩正式之国云南。此时的沐英已经去世,沐春袭爵,对这个从天而降的领导十分感到不满,而且云南驻军基本上都划归成为岷王的护卫,对此朱元璋既不愿意得罪沐春,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受委屈。

但这样一来反而是害了自己的儿子,直到建文年间以后,建文帝削藩,正好当时西宁侯沐晟举报岷王不法事,实际上就是找借口,而建文帝丝毫没有主见,竟然同意了,并将自己的叔叔召到京城禁锢起来,自此以后沐英一系地位在云南慢慢稳固,而自朱元璋到朱棣时期多番渗透,最终并未完全实现,只能任由沐氏一脉镇守云南,直至明朝终结。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匡胤真的被赵光义所杀吗,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延入大寝,酌

  • 中流砥柱,还是一代权奸?徐渭的一首诗,揭示了徐阶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渭最好的七首诗,徐阶写给嘉靖拍马屁的诗,人物品评徐渭

    明代出了很多的内阁首辅,能位列“十大首辅”的人在历史上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杨士奇、张居正和徐阶等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徐阶这个人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有人称他为“明朝的中流砥柱”,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代权奸”,到底哪个评价更加客观一点呢?当年徐渭的一首诗为我们揭示了徐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更是十分明显,原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不会遭受一家灭口之灾的,可是为何最终他还是在自己一步步的错误选择中于76岁失去自己生命和一家老小70多口生命呢?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信我跟你讲一讲。在大明朝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功臣当中,

  • 明朝的两个预言:一个断定朱棣为帝,一个预言李自成亡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怎么打败李自成的,朱棣为什么杀李自成,李自成对明朝的预言

    一、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此预言出自铁冠道人张中之口,张中字景和,号真常,元末明初道士,因平常喜戴铁冠,故人称铁冠道人,民间传闻他是刘伯温的师父,刘伯温曾跟其学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张中擅长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十分灵验,不过他常常装疯卖傻,说一些当时人们以为不着边际的话,知道事

  • 元朝末帝被朱元璋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什么敢3次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承认元朝,元朝是被朱元璋打败的吗,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做了什么事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统治日益残暴,再加上各种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而在起义军中朱元璋率领的一支最终打败了各路诸侯,问鼎了天下,将元惠帝赶出了北京城,将万里江山从蒙古人铁蹄下解放了出来,虽然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元惠帝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一年之内三次卷土重来,妄图恢复元朝的江山,但是都

  • 有人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真实历史是否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是明教的人吗,朱元璋有加入过明教吗,朱元璋为什么离开明教

    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有人甚至觉得明朝的国号也和明教有关,而朱元璋和明教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至于说朱元璋登基之后明教的衰落,更是和朱元璋息息相关,那么真实历史是否如此呢?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明教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很是流行,知名度也比较高,可在真实历史上,明教的存在感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它一

  • 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经济的十大特征,如何评价宋朝的经济,历史上的宋朝的经济

    作者说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狗尾巴草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粟的草本植物,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谷子,反过来说,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种,也叫莠,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粟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词典里才有“良莠不分”的说法。粟、黍、菽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农作物,相同之处

  • 大蒙古国3次西征,打下了哪些国家?面积多达2725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他心心念念打算消灭的西夏和金国,在他临终前,都还活着(西夏还剩下一口气)。其次,成吉思汗生前,只进行过一次西征,灭了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所以说,单纯论成吉思汗打下的地盘,其实也就西辽、中亚、蒙古等地。但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可就厉害了。大蒙古国一共进行过3次西征,成吉思汗带队西征

  • 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艺术成就,宋徽宗的真实人生,宋徽宗的艺术水平怎么样

    宋徽宗做皇帝可谓是一点都不行,他是一个顶级享乐主义的人,在位期间重用奸臣,搅得朝堂不安宁。让北宋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北宋王朝由此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虽然作为皇帝宋徽宗并不够格,然而若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恐怕当时宋朝很少有人能比得过宋徽宗,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看一看他所痴迷的那

  • 朱元璋宴请百官,席间刘伯温刚巧看到了酒杯底部,顿时面如土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见刘伯温,刘伯温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可以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刘伯温的存在。据传言,朱元璋曾经宴请朝中百官,刘伯温无意间看到了杯底,一时之间竟然面如土色,他发现了什么?朱元璋对此又是作何反应的呢?号令天下开盛世,态度转变杀群臣当初,朱元璋带领千军万马与其他人共争天下之时,如若不是一众好兄弟为其出谋划,策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