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却多管闲事,最后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92 更新时间:2024/2/5 21:14:10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更是十分明显,原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不会遭受一家灭口之灾的,可是为何最终他还是在自己一步步的错误选择中于76岁失去自己生命和一家老小70多口生命呢?其中的很多细枝末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信我跟你讲一讲。

在大明朝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功臣当中,李善长以绝对的优势超过徐达成为第一名,册封为韩国公,爵位可以世袭,除此之外,因为李善长位高权重,并且在朝中付出巨大,所以朱元璋还赏赐其两次免死机会和每年4000旦的俸禄,这在当时是绝对的优待了。

一个人一旦权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逐渐迷失自我,朱元璋变得猜忌怀疑,喜欢滥杀无辜,而李善长则是变得骄纵嚣张,朝中只要有人对他稍微有些抵触,就会遭到李善长的收拾,比如刘伯温,就因为得罪淮西帮,最后无奈只能告老还乡躲避风险。

而李饮冰、杨希圣等人也因为与李善长政见不一致,因此被李善长安了一些莫名的罪状罢官了,要知道当时在朝廷中,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帮可是为所欲为,这也是后来胡惟庸造反的主要原因。

李善长如此目中无人,朱元璋一开始还没有发现,后来将自己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将李祺授予驸马都尉,可以说对李善长一家十分看重。

1376年,就在朱元璋将女儿嫁给李善长儿子之后一个月,朱元璋生病十天没有上朝,很多大臣得知消息之后都纷纷去看望朱元璋,可是李善长却置若罔闻,一点不在乎朱元璋,十天时间,不仅李善长没有去看朱元璋,就连驸马也没有去,这件事让朱元璋实在生气,直接将李善长的俸禄从4000旦削减为2200旦。

朱元璋以为这样的惩罚李善长会有所觉悟,可是李善长家里不缺钱,也不在乎那点俸禄,从来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继续胡作非为,暗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1380年,受胡惟庸一案的影响,很多淮西帮的人员都遭到朱元璋收拾,可是李善长却依旧好好的过着自己小日子,虽然有人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有个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党羽,可是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免死两人,如此大的恩义,李善长假装不知。

朱元璋对李善长一直以来的表现越来越不满,就在这个时候,汤和举报说已经回家养老的李善长借用自己300士兵去修建自己私人宅第,要知道这在那个时候是完全可以治死罪的,因为盖房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皇权的挑战,何况还是借用皇家士兵建房子,那更是罪加一等。可是朱元璋还是绕过了李善长一命,希望他有所悔改。

其实李善长已经退休回家,按理来说好好养老即可,他偏偏还要将手伸到朝廷干涉很多事情,比如有个叫丁斌的家伙犯罪,朱元璋要进行处置,在家养老的李善长得知之后,还跑去找朱元璋求情,原因就是他与丁斌私下有交情。

朱元璋这次彻底火了,找来丁斌询问很多事情,经不住朱元璋的严刑逼供,最后丁斌说出李善长其实不仅在胡惟庸谋反的时候知情不报,在蓝玉一案中也是一样知情不报,甚至还有谋反嫌疑。

有了这些罪证之后,朱元璋断然是不会再保护李善长了,在这个时候更有人说天象变动,恐有不测,要是朱元璋将李善长处决,则可以躲过一劫,要是不处决则自己要遭受不测,朱元璋为了保住自己江山,就把李善长一家老小,除了自己女儿以及驸马之外总共70多人全部处死,不久后女儿与驸马也死去。

更加糟糕的是,李善长的世袭爵位,后来也被朱元璋取消了,两次免死机会根本没有拯救到李善长,因为那是朱元璋赏赐的,朱元璋拥有最终解释权,这就是游戏规则。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则的,即使生存都是有生存法则的,那些漠视规则的人,始终是逃不过命运的洗礼,最后结局也就会十分悲催,你以为自己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最后却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过就像一粒尘埃,甚至一阵风也能吹走你,也能决定你的命运将会如何。

李善长虽然一直以来位高权重,可是因为自己漠视这个朱元璋制定的游戏规则,最后他只能在76岁的高龄下带着一家70多口人离开这个世界,背后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时刻保持警惕,时刻明哲保身,才是活下去的最佳法则!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两个预言:一个断定朱棣为帝,一个预言李自成亡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怎么打败李自成的,朱棣为什么杀李自成,李自成对明朝的预言

    一、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此预言出自铁冠道人张中之口,张中字景和,号真常,元末明初道士,因平常喜戴铁冠,故人称铁冠道人,民间传闻他是刘伯温的师父,刘伯温曾跟其学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张中擅长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十分灵验,不过他常常装疯卖傻,说一些当时人们以为不着边际的话,知道事

  • 元朝末帝被朱元璋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什么敢3次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承认元朝,元朝是被朱元璋打败的吗,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做了什么事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统治日益残暴,再加上各种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而在起义军中朱元璋率领的一支最终打败了各路诸侯,问鼎了天下,将元惠帝赶出了北京城,将万里江山从蒙古人铁蹄下解放了出来,虽然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元惠帝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一年之内三次卷土重来,妄图恢复元朝的江山,但是都

  • 有人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真实历史是否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是明教的人吗,朱元璋有加入过明教吗,朱元璋为什么离开明教

    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有人甚至觉得明朝的国号也和明教有关,而朱元璋和明教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至于说朱元璋登基之后明教的衰落,更是和朱元璋息息相关,那么真实历史是否如此呢?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明教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很是流行,知名度也比较高,可在真实历史上,明教的存在感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它一

  • 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经济的十大特征,如何评价宋朝的经济,历史上的宋朝的经济

    作者说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狗尾巴草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粟的草本植物,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谷子,反过来说,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种,也叫莠,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粟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词典里才有“良莠不分”的说法。粟、黍、菽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农作物,相同之处

  • 大蒙古国3次西征,打下了哪些国家?面积多达2725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他心心念念打算消灭的西夏和金国,在他临终前,都还活着(西夏还剩下一口气)。其次,成吉思汗生前,只进行过一次西征,灭了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所以说,单纯论成吉思汗打下的地盘,其实也就西辽、中亚、蒙古等地。但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可就厉害了。大蒙古国一共进行过3次西征,成吉思汗带队西征

  • 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艺术成就,宋徽宗的真实人生,宋徽宗的艺术水平怎么样

    宋徽宗做皇帝可谓是一点都不行,他是一个顶级享乐主义的人,在位期间重用奸臣,搅得朝堂不安宁。让北宋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北宋王朝由此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虽然作为皇帝宋徽宗并不够格,然而若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恐怕当时宋朝很少有人能比得过宋徽宗,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看一看他所痴迷的那

  • 朱元璋宴请百官,席间刘伯温刚巧看到了酒杯底部,顿时面如土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见刘伯温,刘伯温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可以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刘伯温的存在。据传言,朱元璋曾经宴请朝中百官,刘伯温无意间看到了杯底,一时之间竟然面如土色,他发现了什么?朱元璋对此又是作何反应的呢?号令天下开盛世,态度转变杀群臣当初,朱元璋带领千军万马与其他人共争天下之时,如若不是一众好兄弟为其出谋划,策征

  •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跟朱标争太子?这要看看他背后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朱元璋朱元璋曾经因为父母亲人的去世而心灰意冷,选择出家为僧,但又在受到朝廷压迫屈辱之时,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决心推翻朝廷。1356年时,朱元璋带领起义军队将集庆路占领,并且将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到了1364年,朱元璋开始叫自己吴王,与此同时,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接连打败陈友谅、张士诚

  • 堪称明朝第一名臣的张居正,死后却背负无数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丞相张居正简介,明朝一代忠臣张居正,张居正为明朝的贡献

    第二类为乱世之臣,这种大臣不但像第一种大臣一样,掌握圣人之言,而且还掌握着一门独特的学科,厚黑学,这种大臣的破坏力极大,往往能够葬送一个朝代,代表的如安禄山,姚广孝之人。第三种叫做救世之臣,这种人百年难遇,一般一个朝代出不了一个,他们往往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以特殊的方式,拯救一个没落的朝代,而

  • 北宋之时的出色政治家张齐贤,是如何在朝廷之上立足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宰相张齐贤的传说,北宋大臣张齐贤,北宋朝廷是如何统治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臣子,而他们的存在也使得中国的统治者得到了一定的帮助,进而使得国家的综合实力有所进展。换而言之,一个成功君王的背后一定站着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的臣子。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就站着长孙无忌、魏征等贤臣,而李世民也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繁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