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有多“奢侈”?其密室被打开后,室内景象让隆裕太后羞愧

慈禧有多“奢侈”?其密室被打开后,室内景象让隆裕太后羞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1/20 17:54:57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从鸦片战争后,列强便视弱小的中国为肥肉,纷纷以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国门,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土地上攫取资源。

而造成我国近代史上如此悲惨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慈禧作为满清后期的实际统治者,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对中国近代的悲惨命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慈禧幸运的夺权之路

许多人认为慈禧夺权之路十分凶险坎坷,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实际上慈禧的夺权之路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甚至可以说晚清的权力是莫名其妙地传给慈禧太后的。

咸丰二年时,慈禧被选上入宫,封号兰贵妃,自此之后就开始了她那十分幸运的人生。

当时晚清的时局十分凶险,内有义和团运动反对腐朽的政府,外有帝国列强的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内焦外困之下,身体本就体弱多病的咸丰帝很快就心力憔悴,而这时候,慈禧有个本事正好就派上了用处。

这本事就是写得一手十分完美的秀字工笔,于是咸丰帝便多次招来慈禧代笔批阅诏书,而这也为慈禧后来插手朝政埋下了伏笔。

很快咸丰帝便支撑不住这般压力,在热河驾崩了,临终时留下遗命,任命八个大臣辅助年幼的同治帝,并且让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

但是不巧的是,同治帝遗传了他爹的体弱多病,年仅二十便离世,而且同治膝下无子,只得让慈禧年仅四岁的侄子光绪继位。

而此时慈禧的幸运就体现出来了,当时与慈禧太后一同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不久便暴毙而亡,而顾命八大臣也因为种种原因被贬职削爵位,独独剩下与慈禧统一阵营的恭亲

就这样,慈禧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晚清的大权。

二、崽卖爷田不心疼

扫清了一切障碍,大权独握的慈禧在执政初期还是做出了一点贡献的,例如大力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满清的实力大大增强,甚至拥有了一度号称亚洲最强的海军。

但是好景不长,维新变法的主张使慈禧大为光火,加之甲午海战的失利,使得一度蒸蒸日上的国家发展态势被打断了,同时慈禧个人的骄奢淫逸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慈禧的生活之奢侈甚至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而且慈禧将个人享福放在的国家利益之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内政外交,而这也正是慈禧在历史上如此声名狼藉的原因。

从以下几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慈禧的生活是如此奢侈了,其眼界是多么短视了。

第一个例子便是挪用海军公款来修为皇家园林为自己的生日祝贺。

光绪十五年时,海军衙门的经费十分短缺,北洋水师的军舰已经许久未得到更新,好不容易由民间缩衣减食筹集到的经费,却因为慈禧生日需要重建颐和园,迫使海军衙门上缴贡税,而这样的结果便是北洋水师无力更新军舰,甚至被迫放弃已经下好的订单。

反观当时敌国日本,皇室带头节衣缩食振兴海军,使得国家实力大大增强,最终在甲午一战中,以弱胜强,打败了腐朽的满清。

而且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慈禧也是奢侈至极,据传慈禧的一餐便要求有一百多道菜,而且这些菜肴还必须是由经验老到的御厨精心烹饪的山珍海味。

当然了,正常人这么可能一餐吃下一百多道菜肴,慈禧只吃每道菜一口,剩下的部分便丢进了垃圾桶。

要知道当时的满清可以说是饿殍遍地,甚至还发生了死亡上百万人的大饥荒,可以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

另外,慈禧对自己的生活用具也是十分有讲究的,甚至于十分不起眼的便盆的精细程度都可以堪称是一件国宝了。

据慈禧身边的宫女回忆,慈禧用的便盆是由檀香木所制,碰上刻着一只生灵活现的壁虎,壁虎的四只脚牢牢地抓住地板,使得便盆十分稳固,壁虎的眼睛是用两颗价值连城的红宝石所嵌上去的,而且神奇的是,这个便盆不知道用了什么名贵的中草药,便后全然没有一点臭味。

连便盆这样不起眼的东西,慈禧太后都有如此高的要求,更何况慈禧对其他生活起居的品质要求了。

而且慈禧不仅仅对自己在世时候的要求极高,还十分看重自己身后事,据传在慈禧四十多岁的时候就指使手下建了一个密室,将这里视为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所以慈禧十分重视这个密室,将自己搜罗到的无数奇珍和手底下的官员上供的异宝都放在这个密室。

并且这个密室的珍贵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存放了无数宝藏,其本身的装潢也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可以说这个密室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这个密室的奢侈程度:

连自小娇生惯养的隆裕太后第一次走进这个密室都被这个密室的金碧辉煌所惊讶到,甚至为此感到羞愧不已,因为与自己一脉同源的长辈慈禧太后的奢侈正是导致满清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结

虽然历史的潮流不可抵挡,腐朽落后的满清朝注定要被更为先进的民国所推翻,但是慈禧不顾国家安危奢侈生活极大地加速了清朝的覆灭速度。

而且慈禧不仅仅在私德上有亏,她的短视也是中国在近代被任人欺辱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慈禧在外交内政上的任性自我极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但是人在做天在看,慈禧的恶劣行径不仅仅使得她在去世后没多久,墓地便被人破坏,将里面的金银财宝搬空,而且还使得自己在历史上遗臭万年,可以说是善恶终有报了。

更多文章

  •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嫌弃的状元名字,清朝慈禧钦点的最后一个状元,慈禧钦点刘春霖为状元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

  • 将军凯旋,乾隆却御赐毒酒,将军一激动仰头喝下,却并无大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赐毒酒,乾隆对大将军的评价,乾隆杀了多少大将

    作为臣子,一定要随时揣摩皇帝的心思。常言说得好,如果能够获得君王的心,那么你就拥有了富贵和地位,如果你让皇帝起了疑心,那么皇帝一定不会让你活过今天。乾隆年间,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长年征战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就是清朝名将章佳阿桂,当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就连手下都认为一定会受到皇

  • 南宋荒唐一帝,赵禥,曾一夜睡30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禥简介,赵昰宋端宗,南宋皇帝赵昰简介

    根据记载,在《续资治通鉴·宋纪》上曾对此事有过描写:“赵禥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好色了,甚至当时的权贵子弟都知道这个人好色成性,而等到他成了皇帝,就更是荒唐:召集30个妃子过夜。”这件事情在当时是有记载的,宫中的太监要详细记录妃子的受宠幸的日期,所以不会作假。 而关于赵禥这个人,历史学家给出的评价都

  •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写了一首菊花诗,读后震撼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菊花宋郑思肖古诗视频,赞美菊花的诗歌,郑思肖的诗

    中国历史上,不是汉族人主政的政权并不少,而真正让汉族文化龟缩起来的只有元朝,毕竟其他政权还多多少少被汉族同化,或者是为了政权的稳定,引入儒家文化进行管理,然而,只有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元朝统治者坚持不被同化,汉人地位低下。 直到元仁宗时期,一些汉族人做到了高官,他们竭力影响着元仁宗,让元仁宗从他们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竟是靖康之变的最大受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查找南宋靖康之变的历史资料,关于南宋靖康之乱的资料

    期间平反了岳飞的冤案,启用了大批主战派的将帅,在军事上锐意进取;对内整顿吏治、重视民生,开创了南宋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最为后人称道的盛世——“乾淳之治”。而这一切,首先要从宋孝宗传奇的继位经历说起! ▲宋孝宗赵昚[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一)建立南宋王朝的是宋高宗赵构,

  • 南宋初年竟有此七大名将, 要没有昏君奸臣,必能收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宋十大奸臣排行,南宋英雄人物排名,南宋时期有哪些名将

    吴玠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曾于采石之战大败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颜亮;之后训练新军,宣抚四川,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受封雍国公,谥号“忠肃”。 杨存中(1102年-1166年)。于藕塘大破刘猊伪齐军队,名震北方。柘皋之战时,大败金军。死后追封和王,谥号“武恭”。 吴玠(1

  • 南京出土朱元璋女儿墓,打开发现有活人在里面住了37年,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随时代更迭,守墓人逐渐减少,迄今为止,皇陵之墓还有守灵人的,就只有福清公主的公主墓。1998年福清公主的墓被发现的时候,考古队才知道,还有个活人在墓里生活了37年,他平时就生活在棺椁的旁边。福清公主是朱元璋的女儿,朱元璋出生微末,却是一个时代的气运之子,最终建立大明朝。福清公主生于1370年,是朱

  • 千古仁君赵祯,为何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古仁帝赵祯,千古仁君宋仁宗,宋仁宗赵祯是个怎样的人

    前言导语古语 有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从古至今,国人一直将生下儿子传宗接代看作是头等大事。而往往行事不正的小人,很容易被人诅咒“断子绝孙”。但是宋仁宗赵祯,他的仁政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最后却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被迫只能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要说仁宗有

  • 北宋都城内竟有万顷良田无人耕种,为何肥沃土地却不受百姓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都城在哪里,北宋都城历史资料,北宋宫女图片大全

    一般来说,都城的人口是比较多的,所以经常出现人多地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古代陕西河南这一带,大多数朝代在此建立都城,本身这个地方的耕地就是比较少的,而且到了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的,大量的平民没有土地,所以会私自开垦荒地。 但是在宋代的历史中,却记载了在河南中西部有一块大荒地,面积高达480万公顷

  • 北宋这个皇子,父亲为他扫清登基前一切障碍,然而他却因意外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最聪明的皇子,北宋末代帝王登基,北宋皇子一般怎么称呼

    北宋初期国内局势还不稳定,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时期皇权更替频繁的原因,也同样因为自己母亲杜太后的要求,所以赵匡胤就将弟弟赵光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 赵光义登基后,为了保障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就跟赵普搞了一个金匮之盟,这个金匮之盟的内容就是: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百年之后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