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心难测,才子奉命题字,却因“门”字,被朱元璋当场斩首示众

君心难测,才子奉命题字,却因“门”字,被朱元璋当场斩首示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3/12/21 3:22:21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加焉”。正如朱元璋自己所感慨的那样,他本是一介平头百姓,天下对于他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正是因为他出生于社会最底层,所以他深刻地了解什么对于百姓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他跟以往出生高贵的皇帝不一样,他是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经过自己的奋斗一步步的踏上皇位的。相较于其他不知民间疾苦的帝来说,他更注重底层人民的生活。

在他登上帝位后,百姓的待遇有了极大的提升,受到的迫害也少了许多。他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给予百姓们以各种优待。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大规模地免除农民的赋税,极大的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坐拥天下,却异节俭

成为皇帝后,他也没有舍弃曾经身为农民的那股子“闲不下来的劲”。在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间,他从未懈怠过哪怕一天,每天都是兢兢业业的处理政事,力求做到最好。

除此外,他也保留了农民节俭的优良美德。其他皇帝修建宫殿,追求的都是奢华、华丽,而他却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坚固耐用。为了使自己不忘初心,他还命人在墙上画了诸多历史故事用来鞭策自己。

在餐食方面,他的要求也是极低,就拿早餐来说,仅仅是蔬菜再加块豆腐而已。

一个皇帝能节俭到如此程度,甚至于都不在意“龙床”,有的仅仅是一张与寻常人家无二的床,可想而知他对于那些贪墨国家、人民钱财贪官的愤恨。

憎恶贪官,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曾经被贪官敲诈勒索过。他对于贪官的打击力度之大,简直令百姓不得不拍案叫绝。

如果有官员胆敢贪污六十两以上的银两,下至衙门的小官吏,上至中央省的军机大臣,一律处死,没有例外。哪怕在如此高压的政策下,却还是有些人“要钱不要命”。

为了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朱元璋制定了非常残酷的刑罚来惩处贪官。挑筋断手断脚在世人看来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了,足以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可是这在当时还不是最严厉的惩罚,最狠的是对一个人进行“剥皮揎草”。

将那些“无所畏惧”的贪官进行剥皮后,将人皮中塞满稻草和石灰,然后将之放在继任者的公堂之上,用以警戒后人慎行,不要成为“前车之鉴”。

不得不说这一举措虽然严厉,但是却大大震慑了一批官员。正所谓人无完人,虽然朱元璋有着种种令人称赞的品质,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还出现了“洪武之治”的盛况,但是也难以掩盖住他的缺点——自卑、小心眼。

“低贱”的出生,造成了他敏感的心理

虽然“卑贱”的出生给予了他与众不同的经历,但在那个讲究血统、出身的年代。

一个皇帝曾经当过放牛娃、当过僧众、甚至当过乞丐的身份,无异于是很多人抨击的方面。

朱元璋对自己的出生便感到非常自卑,任何人胆敢对其的出生评头论足的话,那可是要掉头的死罪。在他登上帝位后,又有谁敢直言看不起他的出身呢?

人自古便是舞文弄墨的行家。很多事情他们并不会直言,反而是通过一些“文字艺术”表达出来。

朱元璋由于自卑于自己的出生,在看待一些文人的笔墨时,便会忍不住开始联想到自己身上,由此便开始大兴“文字狱”,让很多人死于非命。

当时的杭州府学有一教授一夔,曾为他作过一贺表: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贺词,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却歧义满满。

“光”天?“生”“圣”这难不成是在暗示他曾经剃过光头,做过和尚吗?作则又与“做贼”同音,这人不仅讽刺他当过和尚,还讽刺他曾经做过土匪?身为当今陛下却被人如此“侮辱”,颜面何在,很快这位教授便被斩首了。

朱元璋虽然不愿承认自己曾经为僧的事实,但是曾经当过僧人的他,对于佛教还是非常尊崇的。在一次宴请高僧吃饭的过程中,僧人有感于当今陛下的盛情款待。

这位高僧便提出赋诗一首,朱元璋当即便应允了。谁料这首诗竟是这位高僧最后的绝作!

因为这首诗中有一个“殊”字,分开读的便是“歹朱”,歹徒朱元璋?这可极大的刺激到了朱元璋自卑的心理,这位高僧最后的后果自然是身首异处。

一字之因,身首异处

这些文人的死因,如果说是尚有道理可讲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位秀才的死因,可真的如“窦娥”一样的冤呀。

此人名叫詹希原,极其擅长书法。由于他的书法高超,朱元璋便命其来为“集贤门”写一个牌匾。

当今陛下之命,莫敢不从啊。如果自己写得特别好,万一入了皇帝的法眼,自己岂不是能一飞冲天?

为了能达成最好的效果,他反反复复地书写了无数遍,最终选定了一个自己极为满意的作品。

当他兴高采烈地将之交到朱元璋的手中时,让他未曾想到的是连同其性命也一同交代了出去。

而他被赐死的原因竟然是由于牌匾上“门”字有“右直挑钩”,这岂不是诅咒集贤门闭门不开,招收不到人才的意思吗?

试问谁写“门”字能没有这一个挑钩呢?哪怕是他自己,写“门”能不带挑钩吗?朱元璋这纯粹是看其不爽,故意挑了个理由杀死他罢了。

于是这名可怜的才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当场斩首示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由于他“脆弱”的心理,导致很多有才之士就这么白白丧失掉了性命。“好汉不提当年勇”,同样的,“好汉也应该不提当年耻”,何况那又不是什么耻辱之事?

一个人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的迈入到了世界顶峰,这本就是一件非常值得人骄傲、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又有何必要如此讳莫如深呢?

高山上的美景固然大气优美,但是路途中的风景也同样不差,也同样值得被世人所看到。

更多文章

  • 为啥“民族英雄”岳飞会被专家移出教科书?原因:不利于民族团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为何被教科书移出,岳飞还能重新出现在教科书中吗,岳飞为何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古代,我们都将保家卫国的人称为民族英雄,比如说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等。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是在反抗外来民族侵略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团结友爱,人才辈出的民族,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也非常注重对民族英雄的赞扬,这

  • 天下大旱,朱元璋让刘伯温出主意,刘伯温说:斩首一人,准能下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大怒,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是被人害死的吗,朱元璋怎么保护刘伯温

    就像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一样,虽然无过人之处但是有格局有城府有人格魅力,两人同出身草根,但是识人用人都非常人可比,所以最后身边聚集了很多能文善武的将领,最后成以霸业。若说其中天字第一号谋士,刘伯温一定是呼声最高的,懂阴阳八卦晓五行,历史上明朝期间天下大旱之时朱元璋寻刘伯温拿个主意,刘伯温告诉朱元璋“杀了

  •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把牛杀了把肉卖掉,小偷会自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农夫家牛舌被割包拯破案,牛舌被割包拯找凶手,包拯主动自首的下场

    ——包拯奏议《乞不用赃吏》近来闲来无事,翻了一下包拯的《乞不用赃吏》,这才知包拯的“青天”之名绝非浪得虚名。若非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正无私的人,又怎么能说出如此深有意义的大道理?包拯,北宋名臣,在一些史书、影视、戏剧中,都记录了包拯是一位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其实,包拯不仅铁面无私,他还是一位断案如神

  • 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何晚年却凄惨无比,连寻医问药的钱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倭名将戚继光简介,抗倭明臣戚继光的悲剧,戚继光抗倭有怎样的情怀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诞生了许多名将,但是相信很少有像戚继光这样口碑严重两极分化的。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倭寇的克星,是抗倭第一名将,他发明了“鸳鸯阵”、“三才阵”等专门针对倭寇的阵法,也改进了很多装备武器,是不可多得的一位能文能武之才;不喜欢的人说他贪污腐败、拉帮结派,公然吃空饷、公开受贿行贿,道德品质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想救都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杨家将怎么灭亡的,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将去哪啊,北宋将要灭亡时杨家将在哪儿

    《宋史》中,就有着关于杨家将的详细记载。在记载中,杨继业可是宋朝鼎鼎大名的名将。对于宋朝忠心耿耿。而且在宋朝与辽国等交战的时候,杨继业的名望也非常大。从那以后,杨继业的一些事迹一直在民间流传。而且还有许多的书籍都有记载。例如,《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里,欧阳修就曾对杨家将进行了歌颂。从那以后,杨家将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商业压制加强,是什么原因造成徽商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打造徽商,徽商和朱元璋有关系吗,徽商与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于商业的压制对比前朝来说,就是有增无减,因为元朝就是富商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元朝的灭亡,所以朱元璋在吸取前朝教训的同时,对明朝的商业压制加强,对商业开始进行大肆的控制。但是正是在明代这样重农轻商的时期,名动全国的徽州商帮成立了,徽州商人崛起,并成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商帮,

  • 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儿媳突然跪下:爹爹,您还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包拯60大寿感叹无后儿媳突然跪下,包拯60大寿感慨,包拯享年几岁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包拯应该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他用聪明的脑瓜判断了很多案子,不肯假公济私,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抓住做坏事的凶手,还给被冤枉的好人们一个清白,其中办案过程让人拍手叫好。包拯深受百姓爱戴,至今在开封还有一座纪念包拯的包公寺,可见包拯被百姓爱戴的程度。谁知这么优秀

  • 为他人作嫁衣裳,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李自成,为什么成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闯王李自成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李自成都做了什么?1. 迅速沉迷享受。进入北京城后,李自成没有进行任何当家作主的意识,更无任何建设行为。相反,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堕落,纵容部将,杀死吴三桂家族,逼反仍旧掌握着关宁铁骑的吴三桂。而后被一群二流的文人怂恿,贸然称帝。沉溺于众人谀词如潮的功成名就中。吴三桂迎

  • 朱元璋:我能活多少岁?算命先生:比我多活1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活了多少岁死了,朱元璋的出生和死亡时间,朱元璋一般能活多久

    风水命理学说,不仅是达官贵人还是身份卑微之辈都对此深信不已,这或许是所有人的一丝丝慰籍罢了。但明朝开国之皇朱元璋对命理之说,那可谓是精诚之至也,即使如此,但他深知天命不可改,对于一些招摇撞骗之人也是杀伐果断,这也还算是个明智之人。命理学说一旦牵扯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那么一切都将变得变幻多端。乱世之时

  • 明朝时期,管辖东北大部的奴尔干都司是怎么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边镇归布政使司,奴儿干都司和明朝有什么关系,明朝的布政使司相当于直辖市吗

    明太祖朱元璋随即,明廷就在得利赢城设置了辽东卫,任命原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为指挥同知,这也是明朝对于东北地区设置政权机构和统治的开始。就在辽东卫设置当年7月,明朝又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总辖辽东诸卫”。定辽都指挥使司的治所设置在辽阳城。洪武8年,在辽南地区明军大败元朝纳哈出部后,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