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58 更新时间:2024/1/17 3:47:43

孙传庭

孙传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万历47年进士。明崇祯九年,孙传庭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孙传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就在当年,孙传庭在子午谷设伏,将时任闯王的高迎祥击败并俘虏。

清朝所绘孙传庭像

崇祯十年,孙传庭再接再厉,击败剿灭了多支农民军,使起义最为浩大的陕西趋于平静。崇祯11年,孙传庭与洪承畴联合设伏,将农民军中声望最高,规模最大的李自成部打得全军覆没,李自成仅带18骑逃脱。孙传庭正要再接再厉,彻底消灭李自成,但却接到了崇祯帝的圣旨,要求率麾下秦军和洪承畴一起回京救援。因为此时满洲八旗正在入寇关内,迫不得已的孙传庭只好率率部回援京城。这给了李自成以喘息之机。

抵达京城后的孙传庭,虽然战功赫赫,但却由于和朝中高官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等人的矛盾,迟迟无法见到崇祯帝,甚至由于杨嗣昌的谗言,不辨是非的崇祯帝,居然将因病请辞的孙传庭关押入狱。崇祯15年,已进入河南,迅速裹挟几十万大军的李自成势大难治,崇祯帝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孙传庭。

李自成

但此时,明朝在北方的统治接近崩溃,而明军如左良玉等人已军阀化,各自拥兵自重,朝廷很难指挥得动。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及朝堂依然不给孙传庭以喘息之机,不顾战场形势,不断严厉催促孙传庭进兵围剿李自成。迫不得已的孙传庭率兵与李自成大战,崇祯16年,孙传庭兵败战死,而刻薄寡恩的崇祯帝居然认为孙传庭是在诈死潜逃,拒绝给予荫赠。

明末农民战争

孙传庭与其说败给李自成,不如说败给了明朝腐败的朝堂和不辨是非的崇祯帝。连清朝所修的《明史》都有孙传庭死,明朝将亡的感叹。崇祯帝麾下有如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等等文武双全的忠臣良将,但他却不会善加使用,反而不是将他们逼死就是逼反。明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农民起义和满清八旗的进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明朝内部自己的问题。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蓝玉有什么功绩,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大将蓝玉有多厉害,明朝名将蓝玉功绩,蓝玉在明朝能排第几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多次荣获战功,他的巅峰在海捕鱼儿海之战。洪武21年,蓝玉率领明朝大军15万人北征北元,到达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遇北元的主力,由于元军懈怠,被蓝玉大军突袭大败。蓝玉捕鱼儿海之战,蓝玉基本上将北元政权覆灭,俘虏了7万余人,牲畜15万余头。正是这场战役

  •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不了贪腐雍正为何能治,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有效果吗

    在明朝开国之际,朱元璋对于元朝后期贪污成风的弊政深恶痛绝,他认为治国必须要以猛治国的政策。所以他颁布了法典,只要抓住贪污,只60两银子都要立即处死,要是贪的数量过多甚至还要被灭三族。他的手段更是极其残酷,不仅枭首示众,还要剥皮。因此得了个“朱扒皮”的称号。一时间朝堂上的官员个个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轻举

  • 辛弃疾:不只是文人,酒后率50名轻骑兵,闯5万敌军大营活捉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军事资料,辛弃疾打仗有多厉害,辛弃疾正史军事战绩

    不过,辛弃疾除了文人身份外,更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武将,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正是他年轻时的真实写照。纵观两宋三百一十九年历史,辛弃疾可以说是文人里最能打的,也是武将中最会写的,而辛弃疾的武力值之所以没那么出名,主要是他的文学造诣太高,以至湮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说出来你都未必敢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综合各种原因来讲,我们不难回答题目中提到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便是杨家将之后再没有出现这些英勇将士了,也就是说到了北宋快要走向亡国之路的时候,杨家已经没有能够出战的人才。正所谓一家人都为作战付出了生命,贡献了自己,但是后代中再出现这样的能文能武的有才之人已经实属不易了。曾几何时,这个家

  • 朱元璋的太子为什么英年早逝,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太子之死真相,朱元璋的太子有多厉害,朱元璋的太子是怎样死的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仿佛魔咒一般:越是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他的太子往往愈加坎坷。如刘邦的太子,汉惠帝刘盈就多次险些被废;而汉武帝刘彻的戾太子更是死于非命;到了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也最终因造反不成被充军。汉武帝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却从未经历这些。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是发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却仅靠一首诗保命,如今此诗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为什么说朱元璋当君王心寒,刘伯温对朱元璋有何贡献,刘伯温死前为什么给朱元璋一筐鱼

    他出身贫寒,为了一口饭去当和尚,又为了活下来去当兵,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一代帝王。优秀的帝王身边,总是少不了好帮手。而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一名得力大臣。刘伯温不仅帮扶朱元璋坐上了皇位,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更不能没有刘伯温在侧辅佐。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更何况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草根,他对于治理

  • 宋代回授制:缓解军事压力,引导社会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军事制度,宋代回授制度完整视频,评价宋代的兵制

    在中国古代众多封建王朝当中,宋朝往往都会被人们拉出来高谈阔论一番。这不仅是因为其本身鼎盛繁荣至极的经济文化,同样的,在许多制度层面,宋朝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创新和改变,回授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在古代社会,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这对被赏者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儿不说,更重要的,权力也马上就会到手。但

  • 朱元璋元宵节猜灯谜,见一抱瓜老妇,回宫下令:斩杀附近所有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灯谜大全,朱元璋斩杀9个队长,朱元璋元宵晚会灯谜

    这样的传奇经历让人无法忘怀,他就是朱元璋。而人们对他的夫人马皇后则并不了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马皇后的脚。因为小时候其父母不愿让女儿遭受裹脚的苦痛,导致马皇后的脚比一般女子的大,也被人戏称为“大脚马皇后”。马皇后与朱元璋是属于互补型的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朱元璋也被马皇后的温柔贤淑品德以及

  • 都是清官,都怼皇上,包拯一世富贵,海瑞却一辈子朝不保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瑞和包拯谁官大,海瑞与包拯的关系,包拯和海瑞谁更有魅力

    包拯第一,出身不同。包拯出生世家,父亲也曾高中进士,再加上宋朝官员待遇极好,国家富裕,包拯的家庭条件必然不差。海瑞则完全不同,他出生贫民家庭,而且是在海南出生,这个地方在明朝是被贬谪的官员才会去的地方。如此荒凉孤僻的地方,自然没有足够的教育条件,因此,虽然海瑞自幼刻苦学习,但始终未能考中进士。海瑞第

  • 重文轻武:宋朝社会催化的科举制改变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科举制有什么变化,宋朝科举制演变,宋朝科举制的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自隋朝之后,国家进入大一统的全盛时期,皇权得到绝对加强,为了巩固皇权,必然要打击已经存在了千年的门阀士族制度,而正是这一历史潮流,竟无意中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纪元,文人的纪元。重文轻武社会下催化的科举制改变了什么重文轻武一直是多年来宋朝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其实这只是中华历史的一个小小的波纹而已。在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