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因酒后失言,被好友陈亮讹诈十万钱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因酒后失言,被好友陈亮讹诈十万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1/19 5:57:52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贺新郎》里写的,同时也是他与陈亮两个人的往来应答之词。

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昨日已经过去,但是昨日又好像就在眼前,怀念当初在长亭把酒的时候,陈亮一袭布衣,仿佛务农归来的陶渊明,但是陈亮的胸中燃烧着的,却是卧龙诸葛整顿天下的烈焰。

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辛弃疾是南宋的豪放派词人,他写的词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北方已经沦陷了,成为了金人的土地。

他的祖父辛赞虽然在金国那里担任职位,但是却还是希望有一天可以能拿起武器与金人决一死战。

辛弃疾的先辈与金国人一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同时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的统治下所受到的屈辱与痛苦,这时还是青少年的他就已经立下了,恢复中原、收复失地、报国雪耻的志向。

辛弃疾一直有着保家卫国的远大抱负,但是无奈朝廷大臣玩弄一些政治的手段,只为自己贪图利益,不为大国着想。

辛弃疾多次直言上书,但不为权贵所容,多次被弹劾,导致他郁郁不得志,终未能施展自己的一番抱负。

陈亮则是南宋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虽是文官,但是他才气超迈,喜欢谈论兵事。

从青少年开始,陈亮就显示出了他的聪颖和才华。他同辛弃疾一样对金人的态度都很决绝,乾道四年时,朝廷与金人讲和,只有陈亮认为这件事情不可以,并以布衣的身份,连上五疏。

他们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二人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主张南宋北伐,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并且他们两个人都曾被朝廷驳回建议,同属于那种“有心杀金,但无力改变”的人。

初遇相欢,遂成知己

淳熙十五年时的冬天,江西上饶,大雪下的纷纷扬扬,那么大的雪,却有一个人策马飞奔。

这个人就是陈亮,他日夜兼程,八百里飞奔,只为了慕名来见一见辛弃疾。

眼看山庄即将到达,陈亮连连催促自己的马走得快一些,夜黑雪深,路还比较滑,以至于到了桥边,马竟然停住了,不管怎么催促都不肯走。陈亮气急,竟一刀把马的头斩了下来,徒步前行。

辛弃疾站在楼上看见这一幕,大吃一惊,连忙派下属出来查看。可是陈亮却已经走到楼下去了,两个人见面谈得极其欢乐,于是变成了知己。

醉酒言谈,被讹十万

后来辛弃疾在淮地担任将领,负责带兵练兵。陈亮当时正穷得很,于是便跑上门去拜访辛弃疾,两个人相见互诉衷肠,痛快饮酒,谈笑风生,畅谈天下之事。

途中,酒过三巡,辛弃疾喝酒喝得已经醉了,于是他豪气大发,比手画脚,与陈亮谈论起了家国大事,南北形势,金国如何吞并宋朝,宋朝如何制服金国,还提到了女真已是强弩之末,朝廷如果此刻出手的话一定大有作为。

并且还说,钱塘并非是帝王的居所,定都钱塘真是愚蠢至极,要是北面的金人把牛头山垄断,那么天下一个援兵军队都来不了了,如果他们毁掉西湖堤坝用来灌城,那么满城的军民与鱼鳖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辛弃疾这样想要恢复中原,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的人,当然是不愿意把都城定在临安了,定在临安明显是贪图这里的繁华。如果迁都到金陵,那么恢复中原的准备速度就会很快。

两人谈论完之后,辛弃疾安排陈亮休息,二人同屋而眠。半夜的时候,陈亮突然酒醒,想到平时的辛弃疾沉默少言,如今同他说了这么的话,等到辛弃疾酒一醒,一定会后悔的,要杀他灭口。

于是陈亮蹑手蹑脚地,溜到了门外,偷了辛弃疾的一匹好马,立刻骑着狂奔而走。等到辛弃疾醒来,发现好友已经无影无踪,也没有多想,只想他可能是有紧急的公务缠身,先回去处理了。

过了几个月,陈亮写信给辛弃疾,说是想要借十万钱,同时他还怕辛弃疾不懂,还隐晦地提到了那天晚上的事,辛弃疾也是聪明人,于是直接就把钱借给了陈亮。

陈亮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怕自己的好友,因为那件事情而对自己产生防备,于是才选择了这种方法。

鹅湖相会,作诗往来

之后有一年的冬天,陈亮来见辛弃疾,这是一场屡被推迟的相会。在前几年,陈亮就已经写信给被弹劾失去职位的辛弃疾,约定说秋后前去探望他。

未曾想到陈亮却被卷入了一场官司中,在牢里关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而他之所以入狱的原因是“投毒杀人”、“索贿受贿”、还有“谋逆”这些罪名。

好不容易才从狱中脱身出来,结果他又去了临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却没有考上。再返回家的途中得了重病,自己被抢救了过来,没想到却传染给了弟弟。弟弟没有治好,直接病死了。

等到最后终于来到辛弃疾家门前时,距离他们初识已经十年过去了。辛弃疾接到了陈亮,不顾自己身染风寒的小病,顶风冒雪,二人同游鹅湖。这便是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二人相聚十天,陈亮告别而去。辛弃疾因为有些话还没说完,于是追了过去。

那日雪下得很大,道路越发的难走,眼看追不上了,于是辛弃疾找了一个酒家,喝了一通闷酒。晚上他听得邻家的悠悠笛声,穿过雪花,何其悲凉,于是写了一首《贺新郎》与陈亮对话。

后来到家的陈亮,也与他来信。二人虽未见面,但是信中之言仿佛面对面相谈。两人如同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共相知。

结语

后来陈亮率先去世,期间二人虽有书信往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面,结果最终也未能相见,这个世间也在没有一个陈亮可以与辛弃疾对话了。

在这浮沉的世界中,能够遇到一位陪你高歌一曲,痛快畅饮,惺惺相惜的一个人,是该有多么的幸运。

世间的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可见二人的知己之情又是多么让人羡慕。

更多文章

  •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要等马皇后死了,才敢发动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对朱棣的四个字评价,朱棣靖难朱元璋能赢吗,历史上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

    自古以来这个四皇子就都不是省油的灯,首先是明成祖朱棣,再来是雍正皇帝,说实话我也挺好奇,是不是四这个数字就是天子的数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朱棣。首先可以确定,朱棣这个人十分有野心而且心狠,可以说深得朱元璋真传,朱元璋在做了皇帝后请功臣在庆功楼里庆祝,随后就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炮轰庆功楼,而这个朱棣呢,

  • 清朝的统治者为什么要保护明朝的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对明朝皇陵的保护,清朝为何不敢动明朝皇陵,明朝皇陵布置图

    第一,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十分搞笑的是,与明朝战争了几十年,屠杀汉人无数的满清八旗,入关的理由居然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因为满清八旗自己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原地区看来就是结局,边疆的蛮夷小族,虽然战斗力强大,但是依然只是蛮夷而已。清兵入关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他们不但打着为崇祯

  • 明朝最嚣张特务机构,东西厂、锦衣卫惹不起,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朝锦衣卫贺世忠,明朝六大特务机构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我认为这句话用在一个职业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特务。从古至今,特务这个组织就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特务是在每个时期对于国家大事分析的重要人员,也是辅佐高官的得力助手。特务这个组织在我国最吃香的时候,是在明朝,先是设立了东西长和锦衣卫。后来,皇帝为了更

  • 既是治安之利器、又是朝廷心腹之患,明代土司兵为何是把双刃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各个土司兵力,明代抗倭土司,明代京城治安

    土司制度中国古代针对地方人民的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它有点类似于俄国的农奴制,中央朝廷亲封的土司首领拥有绝对的地方大权,同时也具有世袭的性质。“世官、世土、世民”是土司制度的重要特点同时它是中国封建王朝制度中的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土司制度一方面是中央王朝追求的“以夷制夷”,借助遵循土司

  • 宋朝有多发达?范公的2条救灾神操作,879年后的美国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经济富足,城市繁荣,文坛兴盛,外界向往。但军事上却异常憋屈。被西夏人欺负,被金人攻占首都,被蒙古人吞并国家。提起宋朝,没有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没有唐“万国来朝”的霸气,没有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但历时319年,结束五代十国乱局的宋朝,真的这般不堪吗?凭一己之力生生耗死辽,

  •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历史上真有其人吗?潘金莲也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浒传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关系,水浒传潘金莲和武大郎怎么认识的,水浒传潘金莲和武大郎谁厉害

    不过,令无数单身狗羡慕的是,其貌不扬的武大郎,却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潘金莲,而且,武大郎还有一个武力高强,且当官的弟弟,如果没有后来的事儿,也许武大郎会成为人生赢家也不一定。然而不幸的是,武大郎的人生没有如果,把娇妻娶进门没多久,寂寞难耐的妻子就与西门庆有染,最终导致武大郎死于非命,可谓悲惨至

  • 岳飞后人今何在?有一后代流落海外,改姓后成当地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后代今天的情况,贵州龙里岳飞后代,岳飞家族后人现状

    在许多金国人的心中岳飞就是一尊宛如天神的魔鬼,金朝庭对他是又爱又恨,可惜岳飞的后背早已被母亲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即使被秦桧等人陷害也没有走,和长子岳云和部下张宪一起冤死在了狱中。宋孝宗登基之后给岳飞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以慰在天之灵,岳飞有五子二女,大儿子岳云有说两种说法一是岳飞的

  • 令无数人惋惜: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得国最正的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历史上罕见的天灾。明朝末年,小冰河气候爆发。各地大旱、大涝频繁出现。据史书记载,广州地区都开始下雪。小冰河期的出现,是全国地区气温大幅下降,各地灾害频发,粮食产量锐减。数以千万计农民,颗粒无收,沦为流民。给明朝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不安。小冰河期2.天灾带来的人祸。小冰河气候导致的灾民遍地,哀鸿遍

  •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的生死成谜,找16年才有线索,为何又不了了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篡位全过程,史书如何评价朱棣篡位,朱棣篡位失败原因

    自古以来,皇权的变更一直都是朝代更迭、历史演变的转折点。千古的历史洪流冲刷时代留下了不少的名人古迹,奇闻轶事更是不在少数。九子夺嫡的争权之事也曾激烈上演,兄弟叔侄之间也为那高高在上的皇位而手足相残,到头来闹得一片狼藉,一方获胜,另一方便会惨败,落得一个或死或囚的凄惨下场。而大明却有第一历史谜案,公元

  • 朱元璋后代中,唯一一个“仁心皇子”,写了一本书救活了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皇子逃课挨打,朱元璋写了几本书,朱元璋一生的励志故事

    朱橚在青年时期就对中药非常感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他曾经组织了一些学者编制了两卷《保生余录》,然后他还编辑了《普济方》等书。而且在云南朱橚还更多的去了解人们的疾苦,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不好,还非常严重,有很多生病的人,医学知识匮乏,药物不充足的情况非常严重,所以他组织了本府的良医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