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要等马皇后死了,才敢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要等马皇后死了,才敢发动靖难之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66 更新时间:2024/1/20 20:57:24

自古以来这个四皇子就都不是省油的灯,首先是明成祖朱棣,再来是雍正皇帝,说实话我也挺好奇,是不是四这个数字就是天子的数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朱棣。

首先可以确定,朱棣这个人十分有野心而且心狠,可以说深得朱元璋真传,朱元璋在做了皇帝后请功臣在庆功楼里庆祝,随后就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炮轰庆功楼,而这个朱棣呢,有野史记载在他当了皇上后,派遣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赶尽杀绝。

难怪都说出生在皇家实属不幸,这里也确实是建文帝命不太好,朱元璋的原配皇后马皇后和太子死的早,在朱元璋死后他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还要防着这些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叔,那么如果这个马皇后还活着的话,朱棣会不会有所收敛,听马皇后的话呢?

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放在现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宝宝,学习成绩好,能力强,但是性格软弱容易被坏学生欺负,在古代基本这种性格的皇上没有,心不狠的人当不了皇上,满朝文武哪个是省油的灯,没点实力怎么能镇的住这些人,朱棣是非常有野心的,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他不敢,朱元璋是个非常善于发现细节的人,只要当时的朱棣一有动向,朱元璋就会马上斩草除根,可惜这个朱允炆的性格完全遗传了父亲朱标,不然也不会落得这般田地。

朱标虽然性格也很软弱,不过经过朱元璋的打磨,无论是对于人性的掌控还是对于时局的判断都不是朱允炆能比的,因此朱元璋对这个太子也十分满意,但是这个太子有个不太好的习惯,经常喜欢和朱元璋据理力争,然后两个人吵得面红耳赤,朱元璋有几次都被他气个半死,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被气死,儿子却先走一步。

他们两个一死,这皇上的位置就落到了朱允炆手里,可这朱允炆实在没这个实力,朱棣本来心里就对朱允炆登基心存不满,认为自己无论是才能还是手段都在朱允炆之上,应该由自己继承大统,只是这朱元璋太过偏心,自己就算有心想反却没有时机,这时候黄子澄建议朱允炆,削弱藩王实力,巩固政权,这下朱棣可算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顺势夺权,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元璋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是个乞丐,也算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人物,上面也提到过,朱元璋怕一些功臣功高震主所以炮轰庆功楼,可谓一点不念旧情,心狠手辣,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却是一个痴情种子,说到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马皇后也算得上是一位人物,朱元璋这一辈子都是坚持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为明朝除去了很多隐患,就是在死之前,也依旧不忘提醒朱允炆削藩,就是怕自己死后,朱允炆镇不住这群人。

很难想象这样精通帝王心术的一个人,这辈子对自己的皇后非常痴情,一辈子也只立过一个皇后,都说性格互补两个人才能走的长远,这位马皇后的性格可以说和朱元璋完全不同,朱元璋杀伐果决,马皇后慈悲为怀,非常善良。

对于朱元璋"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行为十分反对,背着朱元璋多次帮助那些大臣们,后来朱元璋的后宫多了很多妃子,马皇后对她们也并没有为难,充分的展现了一个皇后母仪天下的品质,将她们的孩子都视如己出,朱元璋看在眼里不由得对马皇后更加喜爱,为了弥补她,把所有的皇子都过继到了马皇后的名下。

马皇后

马皇后在朱元璋刚起兵的时候就和他在一起了,那时候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旗下的士兵,而马皇后是郭子兴故人的女儿,郭子兴自然很是疼爱她,由于朱元璋打仗时身先士卒,平日里和将士们的关系也都不错。

郭子兴认为朱元璋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为了拉拢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他。自古美人爱英雄,当时的马皇后也很喜欢朱元璋,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吃了不少苦,后来在朱元璋被陈友谅大军围攻的时候出面稳定军心,为朱元璋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个马皇后虽然也有些自己的手段,不过却和其他的皇后完全不同,她没有野心,甚至不想掺和到这朝中的事物中,她的手段也只是为朱元璋排忧解难,不希望朱元璋滥杀无辜。

这里我们不如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在当时马皇后还依然活着,那么她的儿子朱棣会不会篡位,又会怎么去帮助朱允炆?

如果在当时她还活着,朱元璋在病死前肯定会托付她辅佐朱允炆,之前提过马皇后经常帮助一些朝中大臣,所以就单纯的威望来说朱允炆远远不如马皇后,而威望恰恰就是刚登基的朱允炆缺少的东西,不难想象,一个领导没了威望,你的手下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服从你的管理,朱允炆当时不怎么得人心,但是如果马皇后出面,那些曾经被马皇后帮过的大臣们我想也是会选择站在朱允炆这边。

因为毕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们的传统。而得到了这些帮助的朱允炆,应该也可以慢慢的磨练自己,朱允炆本就非常聪明,就算不能成为千古一帝,不过也应该可以算得上一代明主。

而马皇后作为朱棣的亲妈,就算朱棣在当时在有野心,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亲妈动手啊,朱棣起兵造反的理由是因为黄子澄建议朱允炆,听朱元璋的话,削弱藩王势力,保我大明江山,所以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黄子澄,如果当时马皇后活着,以她的聪明才智肯定不会让朱允炆提出削藩,朱棣也不会用这个当做合理的借口出兵,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

不过就朱棣的野心来说,也未必不会用另外的理由谋反,但是只要马皇后还在,相信他应该也不会特别明目张胆的动手,毕竟血浓于水,就算他心再狠也终究不会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出手的。

更多文章

  • 清朝的统治者为什么要保护明朝的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对明朝皇陵的保护,清朝为何不敢动明朝皇陵,明朝皇陵布置图

    第一,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十分搞笑的是,与明朝战争了几十年,屠杀汉人无数的满清八旗,入关的理由居然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因为满清八旗自己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原地区看来就是结局,边疆的蛮夷小族,虽然战斗力强大,但是依然只是蛮夷而已。清兵入关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他们不但打着为崇祯

  • 明朝最嚣张特务机构,东西厂、锦衣卫惹不起,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朝锦衣卫贺世忠,明朝六大特务机构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我认为这句话用在一个职业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特务。从古至今,特务这个组织就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特务是在每个时期对于国家大事分析的重要人员,也是辅佐高官的得力助手。特务这个组织在我国最吃香的时候,是在明朝,先是设立了东西长和锦衣卫。后来,皇帝为了更

  • 既是治安之利器、又是朝廷心腹之患,明代土司兵为何是把双刃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各个土司兵力,明代抗倭土司,明代京城治安

    土司制度中国古代针对地方人民的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它有点类似于俄国的农奴制,中央朝廷亲封的土司首领拥有绝对的地方大权,同时也具有世袭的性质。“世官、世土、世民”是土司制度的重要特点同时它是中国封建王朝制度中的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土司制度一方面是中央王朝追求的“以夷制夷”,借助遵循土司

  • 宋朝有多发达?范公的2条救灾神操作,879年后的美国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经济富足,城市繁荣,文坛兴盛,外界向往。但军事上却异常憋屈。被西夏人欺负,被金人攻占首都,被蒙古人吞并国家。提起宋朝,没有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没有唐“万国来朝”的霸气,没有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但历时319年,结束五代十国乱局的宋朝,真的这般不堪吗?凭一己之力生生耗死辽,

  •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历史上真有其人吗?潘金莲也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浒传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关系,水浒传潘金莲和武大郎怎么认识的,水浒传潘金莲和武大郎谁厉害

    不过,令无数单身狗羡慕的是,其貌不扬的武大郎,却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潘金莲,而且,武大郎还有一个武力高强,且当官的弟弟,如果没有后来的事儿,也许武大郎会成为人生赢家也不一定。然而不幸的是,武大郎的人生没有如果,把娇妻娶进门没多久,寂寞难耐的妻子就与西门庆有染,最终导致武大郎死于非命,可谓悲惨至

  • 岳飞后人今何在?有一后代流落海外,改姓后成当地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后代今天的情况,贵州龙里岳飞后代,岳飞家族后人现状

    在许多金国人的心中岳飞就是一尊宛如天神的魔鬼,金朝庭对他是又爱又恨,可惜岳飞的后背早已被母亲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即使被秦桧等人陷害也没有走,和长子岳云和部下张宪一起冤死在了狱中。宋孝宗登基之后给岳飞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以慰在天之灵,岳飞有五子二女,大儿子岳云有说两种说法一是岳飞的

  • 令无数人惋惜: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得国最正的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历史上罕见的天灾。明朝末年,小冰河气候爆发。各地大旱、大涝频繁出现。据史书记载,广州地区都开始下雪。小冰河期的出现,是全国地区气温大幅下降,各地灾害频发,粮食产量锐减。数以千万计农民,颗粒无收,沦为流民。给明朝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不安。小冰河期2.天灾带来的人祸。小冰河气候导致的灾民遍地,哀鸿遍

  •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的生死成谜,找16年才有线索,为何又不了了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篡位全过程,史书如何评价朱棣篡位,朱棣篡位失败原因

    自古以来,皇权的变更一直都是朝代更迭、历史演变的转折点。千古的历史洪流冲刷时代留下了不少的名人古迹,奇闻轶事更是不在少数。九子夺嫡的争权之事也曾激烈上演,兄弟叔侄之间也为那高高在上的皇位而手足相残,到头来闹得一片狼藉,一方获胜,另一方便会惨败,落得一个或死或囚的凄惨下场。而大明却有第一历史谜案,公元

  • 朱元璋后代中,唯一一个“仁心皇子”,写了一本书救活了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皇子逃课挨打,朱元璋写了几本书,朱元璋一生的励志故事

    朱橚在青年时期就对中药非常感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他曾经组织了一些学者编制了两卷《保生余录》,然后他还编辑了《普济方》等书。而且在云南朱橚还更多的去了解人们的疾苦,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不好,还非常严重,有很多生病的人,医学知识匮乏,药物不充足的情况非常严重,所以他组织了本府的良医李恒

  • 宋徽宗翻墙头时被卡在墙上,喊宰相王黼帮忙,戏谑地称其为司马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蔡京这个人被称为宋朝第一大奸臣,不过这个人非常有才气,特别是擅长书法,也正因为书法好,蔡京才被宋徽宗格外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用现在的话来讲,宋徽宗把蔡京当作艺术上难觅的“知音”、朝堂上不可或缺的“导师”、生活上志同道合的“伙伴”。那蔡京为什么这么受重视呢?除了写字好看之外,他特别会察言观色,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