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时期也曾不断开疆拓土,只是鲜为人关注

唐高宗时期也曾不断开疆拓土,只是鲜为人关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92 更新时间:2024/1/20 4:06:31

唐高祖被排斥其外

而唐高宗的形象则更是庸碌无能。

其实

唐高宗是有一定作为的

尤其在开疆扩土方面

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举平定东西突厥

就在永徽元年(650年

将军高侃奉命兵击东突厥余部

生擒了车鼻可汗

并收降其众。唐高宗采取羁縻政策

释放了车鼻可汗

,拜他为左武卫将军

率部移居郁督军山

今杭爱山

。至此

东突厥的领地全部归入唐朝的治下。

为彻底解决对东突厥的管理问题

唐高宗在其领地内

上设狼山都督府

下隶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及二十二州

用原酋长做刺史、都督。

紧接着在翌年

唐高宗着手解决西突厥重新叛乱的问题。时被唐朝册封为瑶池

今巴尔喀什湖)都督的西突厥入阿史那贺鲁

招集西突厥的流散之众

树起反旗挥军南下

击破了忠于唐朝的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

在千泉与双河

今吉尔吉斯山北

两地建立牙帐

自号为沙钵罗可汗。

阿史那贺鲁的势力迅速发展没多久

达到了数十万之众。西域诸国见状

纷纷背唐

归附沙钵罗。形势是严峻的

为夺回对西域诸国的控制权和打击阿史那贺鲁

唐高宗动了强大的军事机器。

李治

唐高宗

先是调遣八万大军前去征讨

击败其处月部

俘获其首领朱邪孤注。永徽六年

655年

再次出征阿史那贺鲁

然出师不利

唐军遭到大败。次年

汲取教训的唐军调集了回纥等骑兵

变换战术

终于灭了西突厥

生擒阿史那贺鲁。

战后

唐高宗将西突厥的故地划分为东、西二部

分别设置了昆陵、濛池都护府

,以分而治之的办法杜

绝西突厥再闹独立。随后又把安西都护府设立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并在龙朔元年

661年

),以陇州南由县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

于葱岭以西、波斯以东地区置十六个都督府

由吐火罗叶护、诃达罗支国王等兼任都督

加强了唐和中亚各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密切联系。在当时的世界上

只有东罗马帝国

即拂栋

和阿拉伯哈利发国家

即大食

)可以与盛大的唐王朝相比拟。

同时,东、西突厥问题的解决

使唐朝获得了一个安宁的北方。

平定高丽

继北方之后

唐高宗的视点转向了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时有三个国家:高丽、新罗、百济。这三国的对唐政策基本是:高丽持敌对态度

新罗持友好态度

百济持反复态度。其中

数高丽的国力最为强大

新罗次之

百济又次之。

为能对抗唐朝

高丽多方拉拢百济

夹攻新罗

以清除唐朝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影响。

显庆五年

660年

,百济在高丽的军事援助下,多次对新罗发动猛烈的攻势。新罗抵挡不住,国王金春秋向唐朝呼吁帮助。基于新罗的战略地位,唐高宗派出大军,前去救援。

唐征高丽、百济示意图

唐军没直奔新罗,而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术,进攻百济。百济不堪一击,唐军很快攻入百济的首都,百济国王扶余慈向唐军投降。灭了百济,唐高宗将其地并入唐朝的版图,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个都督府,以管辖各州县,并同样用羁縻政策,让原酋长担任都督、刺史与县令。

高丽地处北半岛,新罗和百济同处南半岛,在百济消亡后,高丽已陷入唐朝势力的南北合围之中。由此,唐高宗将消灭高丽提上了议事日程,以完成隋炀帝、唐太宗的未竟事业。

龙朔元年(661年

,三十五万唐军从水、陆两路向高丽推进。进军是顺利的,外围战也是顺利的,然在次年初,兵临高丽首都平壤城下后,由于罕见的大雪,唐军缺乏足够的御寒物质,只能遗憾地撤退了。

泉盖苏文

四年之后,也即乾封元年

666年

),

唐朝获得了天赐良机。高丽执政的莫离支

相当于唐朝宰相

泉盖苏文身亡,其子泉男生代掌其职。可当他出外视察时,其兄弟泉男建、泉男产发动了政变。泉男生本非亲唐之人,但迫于走投无路,只得向唐朝求救,以对付政变。唐高宗借此良机以救援泉男生为名,再度进攻高丽。

总章元年

668年

),

唐军在元帅李勣的统率下,攻克了平壤。拿下高丽,唐高宗没还给泉男生,而是建为唐朝的领地按层设置了都督府、州、县。与此同时,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督护,领唐军二万人,驻防高丽。

高宗朝的一场起义

唐高宗一代除了永徽四年(653年

在睦州

治建德, 今浙江建德东

爆发了以陈硕真

自称文佳皇帝

为首的农民起义之外

政局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不断上升

人口从永徽三年(652

全国户数三百八十万

经高宗、武则天两朝

到了中宗神龙元年

705年

,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户

仅半个世纪就增加一倍以上。

下面重点说一下陈硕真起义。

陈硕真是个女子,永徽四年

653年

),

她与妹夫章叔胤在浙东揭竿而起,自称文佳皇帝。连续攻克了桐庐、睦州、于潜

今浙江临安西

等地,声势颇大。唐高宗派军镇压,在地方军的配合下,陈硕真兵败身亡。

陈硕真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她的不寻常,不仅在敢和官府对着干,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性。她的称帝,虽是昙花一现,既未得正统政治的承认,也未得历史的承认。

陈硕真

然谁都没注意到,这是个信号,一个女性要求参政的信号,一个女性问鼎最高政治权力的信号,一个真正的女皇将呼之欲出的信号。

唐高宗自然没注意到这个信号,他和所有的男性君主一样,以为君位是男性永恒的禁脔。其实,一种响应这个信号的变化,已悄悄地在他的宫廷中酝酿。

唐高宗体弱多病,先是他父亲的妃子、后成为他的妃子、继而又成为他皇后的武则天,借着他久治不愈的头痛目眩病,逐渐移夺了政柄。

永淳二年(683年

的岁末,唐高宗病重驾崩,在位34年,驾崩后将政局留给了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唐高宗委政于武则天主要是因身体欠佳,但始终未丧失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是唐代一个十分特别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王朝地盘达到最大,实力强悍,可他取得的成就大多都被其父亲与妻子抢走了风头,甚至许多人都觉得李治是武则天手里的扯线木偶。慈归仁慈,但并不昏聩李治是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从小就以仁孝出名,与他的大哥哥李承乾完全就是两路人,而这样的性格,也成为李承乾被

  • 唐玄宗时期节度使权力逐步扩大,玄宗甚至希望以此制衡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对节度使的控制如何,唐玄宗的节度使制度,唐玄宗各地节度使分布

    提到节度使,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安禄山,因为他一个人便兼任了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以至于后来唐玄宗都没法控制他,这才有了安史之乱。那么为啥唐朝初期,节度使就没出什么问题呢?其实节度使不光不容易出问题,反而很好使,只是唐玄宗一个人给玩砸了罢了!均田制被破坏,节度使制度初见端倪所谓均田制,也就是北魏

  • 唐德宗登基前出使回纥被要求行拜舞之礼,二十余年后其仍不忘此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德宗与回纥汗国的旧仇,简述唐德宗,唐德宗几岁登基

    面对唐朝连遭“泾原兵变”、“平凉劫盟”打击的窘境,李泌开始力主构建“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盟南诏”的反吐蕃大联盟(贞元之盟)。但唐德宗李适对贞元之盟的关键点,“北和回纥”极其抵触,以至于放言“朕于卿言皆听之矣,至于和回纥,宜待子孙;于朕之时,则固不可!”李适为何对回纥如此抵触呢?这事儿还得从25年前

  • 唐德宗强硬削除藩镇并征收各种杂税引发兵变,朱泚也因此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德宗削平藩镇简介,唐德宗与朱泚,唐德宗与藩镇之战

    唐德宗的中兴气象唐德宗李适,为唐肃宗李亨长孙、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在位时间为唐朝皇帝第三,仅次于高宗李治和玄宗李隆基。他天宝元年(742年)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少年时代恰逢唐朝最辉煌、最昌盛的岁月。但好景不长,14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李适的人生际遇随着彻底扭转。

  • 唐代宗虽平定安史之乱并铲除宦官但仍留下宦官与藩镇之遗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广德年间安史之乱才平息,安史之乱唐朝统治权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大唐帝王中一位贡献不小,默默无闻的帝王——唐代宗李豫。生不逢时说到大唐,很多的人总羡慕大唐的辉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唐代宗李豫于开元十四年(727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玄宗的长孙。幼年和青年时候的唐

  • 吴越内政清明且奉行事大政策故南唐虽能灭亡其余各国却未灭吴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越与南唐,南唐和吴越的关系,吴越南唐帝国争霸

    “上下同欲者胜”首先要知道马楚政权和闽政权被灭亡的原因。马楚政权从楚王马殷去世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马氏兄弟的奢侈生活让马楚经济迅速下滑。马希萼和马希广两兄弟的互相讨伐打破了稳定已久的政局,让摇摇欲坠的马楚政权走向覆灭,最后上位的马希崇已是惊弓之鸟。马楚政权在外无援军,内无良将的情况下,被南唐轻而易举

  • 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在经济、文化上均有成就,李璟好战加速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的前身,是同样位居十国之列的吴国(创始人杨行密,所以也称杨吴)。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他的儿子杨渥被部下张颢、徐温架空;开平二年(908年),张、徐二人干脆杀了杨渥,改立更年幼、更好控制的杨隆演为主。而在杨渥被杀后第九天,张颢也被干掉,吴国大权从此悉数归于徐温之手。在随后的20年里,

  • 刘裕因担心晋朝复辟而杀害司马德文,后世亡国之君也多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刘裕是刘渊的儿子吗,刘裕墓

    所以,曹魏篡夺汉室,立山阳国,封刘协为山阳公,存其宗庙以祭祀祖先。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封曹髦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也得了爵位,名为安乐公。东吴败亡后,孙皓也被封了个违命侯。不管如何,这些王公贵族皆得善终。可是,中华古典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到了西晋末年,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是日非,

  • 营州之乱后大祚荣率靺鞨族人建立震国,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营州之乱结束于哪一年,正史中的渤海郡王,营州之乱爆发原因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

  • 隋炀帝对李渊既忌惮又不得不重用,李渊也为唐朝收拢众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广对李渊这么好为什么李渊要反,隋文帝与李渊的关系图,唐朝李渊历史简介

    李渊世代勋贵,称得上“文武双全”李氏祖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李渊的祖父李虎,则位居西魏陇西郡公、八柱国之一,去世后被追封追封唐国襄公(“柱国”,源自“柱国大将军”,西魏先后共任命八人担任此职务,人称“八柱国”,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可视为最高军事长官)。其后,唐国公已经成了他们家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