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在经济、文化上均有成就,李璟好战加速亡国

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在经济、文化上均有成就,李璟好战加速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5:43

南唐的前身,是同样位居十国之列的吴国(创始人杨行密,所以也称杨吴)。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他的儿子杨渥被部下张颢、徐温架空;开平二年(908年),张、徐二人干脆杀了杨渥,改立更年幼、更好控制的杨隆演为主。而在杨渥被杀后第九天,张颢也被干掉,吴国大权从此悉数归于徐温之手。

在随后的20年里,徐温一步步把杨氏掏了个一干二净,距离实际篡位仅仅差了道手续而已,也许他也想复制曹操“吾为周文王”的先例。

可惜的是,徐温虽然堪称人中龙凤,但他的儿子们却相当不争气,长子徐知训嚣张跋扈、骄横恣肆,连杨隆演都公然羞辱,于贞明四年(918年)被人报复杀掉;而其他的儿子也都普遍幼弱,于是徐温把权力传给了养子徐知诰。

徐知诰何许人也?他本姓李,出身微贱、幼年丧父,自小就在濠州和泗州之间流浪。杨行密打下濠州后原本准备收其为养子,但却遭到了亲生儿子们的反对,因此便把他交给部将徐温代为收养,获名徐知诰。

李昪

早年的凄惨生活经历,深刻地磨砺了徐知诰,使他成长为一个隐忍沉稳、细致谨慎、城府极深的人,完美契合了一个合格政治家所必备的素质要求。

天成二年(927年),徐温虽改变主意、试图改立已经长大的亲生儿子徐知询,但他恰巧生病并不久离世,羽翼已丰的徐知诰惊险过关。

天福二年(937年),徐知诰正式受禅称帝,国号为齐。两年后,他恢复了自己的本姓,改名为李昪。同时,他自称唐宪宗的五世孙,所以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以示与李存勖在中原建立的后唐有所区分。

当然了,无论后唐还是南唐,都是扯虎皮做大旗,实际上跟唐朝都没啥血缘关系。李昪之所以改国号为“唐”,旨在宣称自己的政权是对唐朝的合法继承,是李唐正朔所在。显然,这一举动体现出他心目中怀有一统天下的壮志。

但南唐的实力如何呢?在经济、文化领域,那是相当的强。

南唐的疆域,核心区域位于江淮一带,巅峰时期涵盖了今江西全省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福建的一部分,拥有江南35州,算得上幅员辽阔。南北朝以来,这里经济发达、逐渐反超北方,安史之乱后更是成了唐朝的赋税支柱。

杨行密

杨行密、徐温执政期间,都采取了招集流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举措,极大恢复了晚唐战乱对江淮经济、社会造成的破坏。

李昪掌权后,继续深化推进这类政策。他常年以远高于市价的标准收购布匹粮食,极大刺激了农民的耕织热情;他规定种桑、垦田达到一定数额的,不仅能获得赏赐,还可以免除赋税;为了招揽流民进入南唐,他提供无偿分地、免除三年田赋劳役的优越条件。

不到十年,江淮地区“野无闲田,桑无隙地”,而且“比年丰稔、兵食有余”,呈现出富庶繁荣、安定祥和的局面,俨然乱世中的一片热土,吸引了大量江北士子投奔。李昪顺应这一趋势,他设太学、兴科举,大力推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南唐的文学、书法、音乐、美术等空前鼎盛繁荣,在五代十国中绝无仅有。

可以说,南唐引领了那个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但在军事方面呢?

早在杨行密时期,吴国纵横捭阖,先联合朱温、钱镠对付孙儒;孙儒灭后转而打出拥唐讨逆的旗帜,联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抵制朱温;随后又和钱镠争夺今苏南地区大打出手,未遂后便主动讲和、保持了持续和平共处。

徐温期间,立足于收买人心,为政平稳宽和,乐得坐视中原梁、唐拼得你死我活。天福二年(937年),徐知诰在篡权之前,曾派人沿海路联络契丹,其目的是对后晋形成牵制、避免其趁机对自己发难。下一年,契丹使者回访后唐,李昪心腹宋齐丘还支了个损招——在契丹使者返回途中将其刺杀在后晋境内,以此离间双方关系(但并未施行)。

吴越疆域图

但在绝大部分时间,李昪都以保境安民作为既定国策,对外并积极进取的动作。即使在天福七年(942年),老对手吴越国遭受天灾,李昪也未曾贸然进攻,而是借机与对方修好、巩固双方长期和平的局面。

鉴于当时的南唐在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中实力最强,甚至看起来与中原的后晋相比有优胜之处,李昪的保守政策遭到国内许多人的不解与反对,重臣冯延巳甚至还嘲笑李昪为“田舍翁”,也就是乡巴佬。

但后来的历史走向,证明了李昪的做法最合理的:南唐政权与中原王朝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想要北伐中原,一定得善交邻国、等待机会的出现。

天福八年(943年)2月,李昪病死,他的儿子李璟接班,南唐对外风格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好战的李璟在下一年就接连对邻居闽国、吴越发动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南唐也由此陷进了战争的泥潭,国力遭到削弱。

不久后,后晋与契丹翻脸,耶律德光挥军南下,后晋灭亡,中原陷入了混乱。这本是出兵北伐、一统中原的大好时机,但那时的南唐正与邻国纠缠,抽不出兵力北伐中原,只能坐失良机。李璟对此十分后悔,也许他已经明白当初父亲李昪为何要“善交邻国”。

南唐疆域图

但既然北伐无望、又已跟邻国撕破脸,李璟决定一条路走到黑。天福九年(944年)到开运三年(946年),他费尽力气灭亡闽国,但对方的残余力量联合吴越,把南唐耗得毫无脾气;广顺元年(951年),南楚陷入内讧,李璟趁机派兵进攻,一举将其灭亡。但随后宰相冯延巳在南楚横征暴敛,激起了当地人的反叛,南唐守军连战连败、不得不仓皇逃回。

李璟在南方的一系列霸王举动,成功引起了当时的中原政权后周的注意。而且尤为不幸的是,到了显德元年(954年),一代雄主柴荣继位。

柴荣可谓五代十国第一英主。继位不久,他就对后周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造了一支强悍无比的军队;在国家治理层面,他平均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中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显德二年(955年)起,为了震慑南方诸国,以便于将来集中精力对付契丹、收服燕云十六州,柴荣连接发动了对后蜀、南唐的战争。

对于南唐,柴荣下手尤其狠,原因很简单:其一,枪打出头鸟,当时的南唐跳得最欢;第二,南唐富得流油,打它可以极大补充后周实力。

柴荣

从显德二年(955年)冬开始,一直到显德五年(958年),柴荣前后三次亲征,出兵的一条重要借口就是后唐当初勾结契丹、谋害中原。面对英武的柴荣、强悍的周军,南唐连战连败,处于绝对的下风,丝毫看不到扭转局面的可能。

在经历一次次的惨痛失利后,李璟终于认清了形势、低头求和。他向柴荣献上淮南地区,与后周画江为界,每年进献贡物十万;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等同于向柴荣俯首称臣。

这对南唐造成了惨烈的双重打击:心理上,面对中原政权产生了惧怕心理;现实中,损兵折将、丢失了富庶的淮南之地,让柴荣得以饮马长江。自此之后,南唐再也失去了问鼎中原的可能;无论柴荣调集主力北伐时,还是当他突然病死后,李璟也老老实实、丝毫不敢轻举妄动。

建隆元年(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开了统一南方诸国的步伐;下一年,李璟去世、李煜即位。面对北宋,此时的南唐更无招架之力,除了亡国、没有第二种选择。

综上可见,巅峰时期的南唐虽然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傲人成果,但面对中原政权,在综合实力方面仍处于绝对下风;若想获得进军中原的机会,只有保境安民、静待时变这一种途径。而李璟的战略转向,不但未能让南唐强大,反而给柴荣送上了神助攻,无疑彻底葬送了这一丝可能,他和儿子李煜虽然都是一等一的文人、艺术家,但在政治上实在有待提升。南唐的末路,其实早在情理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裕因担心晋朝复辟而杀害司马德文,后世亡国之君也多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刘裕是刘渊的儿子吗,刘裕墓

    所以,曹魏篡夺汉室,立山阳国,封刘协为山阳公,存其宗庙以祭祀祖先。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封曹髦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也得了爵位,名为安乐公。东吴败亡后,孙皓也被封了个违命侯。不管如何,这些王公贵族皆得善终。可是,中华古典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到了西晋末年,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是日非,

  • 营州之乱后大祚荣率靺鞨族人建立震国,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营州之乱结束于哪一年,正史中的渤海郡王,营州之乱爆发原因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

  • 隋炀帝对李渊既忌惮又不得不重用,李渊也为唐朝收拢众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广对李渊这么好为什么李渊要反,隋文帝与李渊的关系图,唐朝李渊历史简介

    李渊世代勋贵,称得上“文武双全”李氏祖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李渊的祖父李虎,则位居西魏陇西郡公、八柱国之一,去世后被追封追封唐国襄公(“柱国”,源自“柱国大将军”,西魏先后共任命八人担任此职务,人称“八柱国”,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可视为最高军事长官)。其后,唐国公已经成了他们家世袭

  • 薛怀义依仗武则天宠信目中无人,甚至因吃醋烧毁明堂,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与武则天,武则天怎么处理薛怀义,薛怀义对武则天的帮助

    但最终,这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红极一时的僧人,却被武则天派人活活打死。究其原因,则纯粹是因为他自己作死。怀义原本不是出家人,转行当和尚只是为了方便进宫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原来只是洛阳集市上一个卖药的小贩。“伟形神,有膂力”,也就是长的高大威猛帅气,而且挺有劲。起初,他跟千金公主的一个奴婢私通,公主

  • 司马懿的官二代:两兄弟缔造西晋王朝,又被另外两兄弟亲手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是怎样死的,司马懿穿女装,司马懿创立了西晋吗

    不过,西晋王朝却是有史以来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国祚51年,若从灭东吴开始算,则只有37年)。虽说有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毕竟时间太短。司马炎死后,晋王朝迅速跌入动乱的深渊,好像这个王朝,刚迎来旭日,就变成了夕阳。而造成这种动乱的原因,乃至奔溃到不可收拾,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变量,也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

  • 历史只有四位开国皇帝,实现中国统一,第四便是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统一形势图图片,隋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纪录片

    但在5000多年的分分合合中,哪些帝王把曾经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了,笔者整理了一下中国历史,有5大帝王为中人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中国的版图得已完整!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5000多年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公社时期,当时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光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氏族,部落成千上

  • 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传庭与李自成,李自成对孙传庭的影响,孙传庭为什么打李自成

    孙传庭孙传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万历47年进士。明崇祯九年,孙传庭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孙传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就在当年,孙传庭在子午谷设伏,将时任闯王的高迎祥击败并俘虏。清朝所绘孙传庭像崇祯十年,孙传庭再接再厉,击败剿灭了多支农民

  • 明朝大将蓝玉有什么功绩,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大将蓝玉有多厉害,明朝名将蓝玉功绩,蓝玉在明朝能排第几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多次荣获战功,他的巅峰在海捕鱼儿海之战。洪武21年,蓝玉率领明朝大军15万人北征北元,到达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遇北元的主力,由于元军懈怠,被蓝玉大军突袭大败。蓝玉捕鱼儿海之战,蓝玉基本上将北元政权覆灭,俘虏了7万余人,牲畜15万余头。正是这场战役

  •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不了贪腐雍正为何能治,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有效果吗

    在明朝开国之际,朱元璋对于元朝后期贪污成风的弊政深恶痛绝,他认为治国必须要以猛治国的政策。所以他颁布了法典,只要抓住贪污,只60两银子都要立即处死,要是贪的数量过多甚至还要被灭三族。他的手段更是极其残酷,不仅枭首示众,还要剥皮。因此得了个“朱扒皮”的称号。一时间朝堂上的官员个个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轻举

  • 辛弃疾:不只是文人,酒后率50名轻骑兵,闯5万敌军大营活捉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军事资料,辛弃疾打仗有多厉害,辛弃疾正史军事战绩

    不过,辛弃疾除了文人身份外,更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武将,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正是他年轻时的真实写照。纵观两宋三百一十九年历史,辛弃疾可以说是文人里最能打的,也是武将中最会写的,而辛弃疾的武力值之所以没那么出名,主要是他的文学造诣太高,以至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