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宗虽平定安史之乱并铲除宦官但仍留下宦官与藩镇之遗患

唐代宗虽平定安史之乱并铲除宦官但仍留下宦官与藩镇之遗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4/1/19 10:10:34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大唐帝王中一位贡献不小,默默无闻的帝王——唐代宗李豫。

生不逢时

说到大唐,很多的人总羡慕大唐的辉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而唐代宗李豫于开元十四年(727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玄宗的长孙。幼年和青年时候的唐代宗目睹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小日子过得应该还是不错的。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的太子李瑛被废后,肃宗李亨被立为太子。按照道理,李豫只要不犯错,坐等当皇帝就可以了。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改变了所有人,包括大唐王朝的命运。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彻底摧毁大唐的盛世。大唐王朝从此江河日下,战争不断。外有吐蕃、南诏等强邻不断侵扰,内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皇帝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李豫

而唐代宗主要活动阶段,就是在安史之乱包括安史之乱后的时期。他是这一阶段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那么,唐代宗有哪些功绩呢?

唐代宗的主要功绩

1、稳定两京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以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豫招兵买马,不久就招募到了数万人。在郭子仪、回纥的帮助下,大败安史叛军。李豫下令穷追不舍,直接收复长安、洛阳,迎玄宗和肃宗回归长安。

进入长安后,代宗对百姓秋毫无犯,与安史叛军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唐军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旧唐书》记载:“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耆老欢迎,对之歔欷。”

本来李亨与回纥约定,收复京城之后,所获得的财物,女子等皆赠送给回纥。但由于代宗的阻止,长安幸免于难。不过,攻克洛阳后,回纥还是在洛阳抢掠三天,后来唐王朝出丝绸万匹,才换的回纥停止劫掠。这也是李豫的无奈吧!

2、平定安史之乱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肃宗时期,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唐军将领的打击之下,加上叛军内部的分裂,叛军实力大减。

李亨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驾崩,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唐代宗即位之后,立刻调兵遣将,加紧对安史叛军的围剿。

在唐军的进攻下,叛军土崩瓦解。史朝义被迫自杀,将领投降唐朝。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旧唐书》记载:“甲申,史朝义自杀,其将李怀仙以幽州降,田承嗣以魏州降。”

3、经济改革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府库空空。特别是作为战场的关中和中原地区。

为了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唐代宗任命刘晏为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掌管大半个唐朝的经济大权。

刘晏迅速进行经济改革。他大力疏浚河道,特别是大运河,使得江淮地区的米粮能够畅通的运达长安。解决了长安的粮荒。并对粮价进行调控。他还削减了大批掌管盐政的官吏,避免官员上下其手,既降低和盐价,又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一举多得。

4、铲除宦官

对于中国古代的很多王朝来说,宦官专权就是一个毒瘤。而对于处于中后期的唐朝来说,宦官专权就是一颗致命的毒瘤。中晚唐时期的宦官,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乃至生命。

李辅国

但是在唐朝中期,唐朝皇帝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解决宦官问题的。比如在唐代宗时期,唐代宗就先后运用多种手段,铲除了无恶不作的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暂时减轻宦官对李唐王朝的危害程度。

其实,这三个人物,都是对唐代宗有恩情的。唐代宗李豫是李辅国和程元振联合拥立的。在唐代宗出逃陕州之际,是鱼朝恩率领的陕州地方的军队和神策军前来搭救的。

所以,在唐代宗初期,这三个人物都因此而受到唐代宗的重用,位极人臣。因而目中无人。

特别是李辅国,他逼迫唐玄宗,吓死唐肃宗,甚至当着唐代宗的面,要替唐代宗管理国家。《旧唐书》记载:“代宗即位,辅国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恣横。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怒其不逊,以方握禁军,不欲遽责。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是胆大包天了。

面对着这些飞扬跋扈的宦官,李豫一一加以铲除。且手段极其巧妙。

面对着跋扈的李辅国,李豫并没有硬着干。而是派人刺杀了他。而程元振则是坐罪流放溱州(今四川省綦江县),途中被仇家所杀。鱼朝恩则是被代宗召入宫内宴饮,之后,代宗随便找个借口把鱼朝恩留下来。最终鱼朝恩在宫里被缢杀。

唐朝疆域图

这是唐代宗为唐朝做出的贡献。

不足之处

但是,人非完人,唐代宗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留祸根

唐代宗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也为日后的藩镇割据留下巨大的祸根。他没有对安史叛军斩尽杀绝,而是接受投降,并且默许他们成为河北三镇的藩镇。

这对迅速平定安史之乱,稳定唐王朝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也使得河北三镇成为唐朝的乱源。这三个实力强悍的藩镇,虽然表面上服从唐朝中央政府,实际上割据一方。并且经常反叛唐朝中央政府。给唐朝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且给其他地方的藩镇做了表率。

2、纵容程元振

在被唐代宗除掉的三个宦官中,程元振和鱼朝恩可以说是唐代宗一手提拔的。

本来,程元振只是一个内射生使。后来,程元振拥立代宗有功,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宫大权。后来,为了压制李辅国,程元振又被任命为元帅行军司马。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没过多久,又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位高权重。

在李辅国被除掉之后,程元振野心膨胀,在朝内胡作非为,陷害忠良,以致来瑱和裴冕冤死。又结怨藩镇,压制吐蕃入侵的军情。使得唐代宗差点成为吐蕃的俘虏。

吐蕃疆域图

3、平乱无策,御敌无方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并非就是太平盛世了。相反,唐朝的内忧外患严重加剧了。国内藩镇叛乱频频,国外吐蕃经常入侵。“是岁,舒州人杨昭反,杀其刺史刘秋子。西原蛮叛。吐蕃寇秦、成、渭三州。”“八月,仆固怀恩反。乙丑,泾州刺史高晖叛附于吐蕃。”“十月庚午,吐蕃陷邠州。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戒严。壬申,雍王适为关内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癸酉,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日将及吐蕃战于盩厔,败之。乙亥,又战于盩厔,败绩。丙子,如陕州。丁丑,次华阴。丰王珙有罪,伏诛。戊寅,吐蕃陷京师,立广武郡王承宏为皇帝。辛巳,次陕州。”而对待这些,唐代宗并没有多好的策略。甚至面对吐蕃对长安的进攻,唐代宗采取三十六策中的上策——逃走。

对于大唐,代宗皇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一定程度上稳定大唐,也能够压制宦官,进行经济改革,这证明代宗皇帝还是不错的。但是面对安史叛将,唐代宗无能为力,面对程元振,唐代宗有纵容的一面,面对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的乱局,唐代宗还是无能为力,说明代宗还是稍微软弱了一点。所以,《新唐书》对唐代宗的评价“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是比较中肯的。

更多文章

  • 吴越内政清明且奉行事大政策故南唐虽能灭亡其余各国却未灭吴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越与南唐,南唐和吴越的关系,吴越南唐帝国争霸

    “上下同欲者胜”首先要知道马楚政权和闽政权被灭亡的原因。马楚政权从楚王马殷去世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马氏兄弟的奢侈生活让马楚经济迅速下滑。马希萼和马希广两兄弟的互相讨伐打破了稳定已久的政局,让摇摇欲坠的马楚政权走向覆灭,最后上位的马希崇已是惊弓之鸟。马楚政权在外无援军,内无良将的情况下,被南唐轻而易举

  • 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在经济、文化上均有成就,李璟好战加速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的前身,是同样位居十国之列的吴国(创始人杨行密,所以也称杨吴)。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他的儿子杨渥被部下张颢、徐温架空;开平二年(908年),张、徐二人干脆杀了杨渥,改立更年幼、更好控制的杨隆演为主。而在杨渥被杀后第九天,张颢也被干掉,吴国大权从此悉数归于徐温之手。在随后的20年里,

  • 刘裕因担心晋朝复辟而杀害司马德文,后世亡国之君也多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刘裕是刘渊的儿子吗,刘裕墓

    所以,曹魏篡夺汉室,立山阳国,封刘协为山阳公,存其宗庙以祭祀祖先。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封曹髦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也得了爵位,名为安乐公。东吴败亡后,孙皓也被封了个违命侯。不管如何,这些王公贵族皆得善终。可是,中华古典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到了西晋末年,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是日非,

  • 营州之乱后大祚荣率靺鞨族人建立震国,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营州之乱结束于哪一年,正史中的渤海郡王,营州之乱爆发原因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

  • 隋炀帝对李渊既忌惮又不得不重用,李渊也为唐朝收拢众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广对李渊这么好为什么李渊要反,隋文帝与李渊的关系图,唐朝李渊历史简介

    李渊世代勋贵,称得上“文武双全”李氏祖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李渊的祖父李虎,则位居西魏陇西郡公、八柱国之一,去世后被追封追封唐国襄公(“柱国”,源自“柱国大将军”,西魏先后共任命八人担任此职务,人称“八柱国”,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可视为最高军事长官)。其后,唐国公已经成了他们家世袭

  • 薛怀义依仗武则天宠信目中无人,甚至因吃醋烧毁明堂,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与武则天,武则天怎么处理薛怀义,薛怀义对武则天的帮助

    但最终,这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红极一时的僧人,却被武则天派人活活打死。究其原因,则纯粹是因为他自己作死。怀义原本不是出家人,转行当和尚只是为了方便进宫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原来只是洛阳集市上一个卖药的小贩。“伟形神,有膂力”,也就是长的高大威猛帅气,而且挺有劲。起初,他跟千金公主的一个奴婢私通,公主

  • 司马懿的官二代:两兄弟缔造西晋王朝,又被另外两兄弟亲手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是怎样死的,司马懿穿女装,司马懿创立了西晋吗

    不过,西晋王朝却是有史以来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国祚51年,若从灭东吴开始算,则只有37年)。虽说有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毕竟时间太短。司马炎死后,晋王朝迅速跌入动乱的深渊,好像这个王朝,刚迎来旭日,就变成了夕阳。而造成这种动乱的原因,乃至奔溃到不可收拾,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变量,也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

  • 历史只有四位开国皇帝,实现中国统一,第四便是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统一形势图图片,隋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纪录片

    但在5000多年的分分合合中,哪些帝王把曾经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了,笔者整理了一下中国历史,有5大帝王为中人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中国的版图得已完整!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5000多年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公社时期,当时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光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氏族,部落成千上

  • 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传庭与李自成,李自成对孙传庭的影响,孙传庭为什么打李自成

    孙传庭孙传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万历47年进士。明崇祯九年,孙传庭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孙传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就在当年,孙传庭在子午谷设伏,将时任闯王的高迎祥击败并俘虏。清朝所绘孙传庭像崇祯十年,孙传庭再接再厉,击败剿灭了多支农民

  • 明朝大将蓝玉有什么功绩,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大将蓝玉有多厉害,明朝名将蓝玉功绩,蓝玉在明朝能排第几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多次荣获战功,他的巅峰在海捕鱼儿海之战。洪武21年,蓝玉率领明朝大军15万人北征北元,到达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遇北元的主力,由于元军懈怠,被蓝玉大军突袭大败。蓝玉捕鱼儿海之战,蓝玉基本上将北元政权覆灭,俘虏了7万余人,牲畜15万余头。正是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