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大唐帝王中一位贡献不小,默默无闻的帝王——唐代宗李豫。
生不逢时
说到大唐,很多的人总羡慕大唐的辉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而唐代宗李豫于开元十四年(727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玄宗的长孙。幼年和青年时候的唐代宗目睹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小日子过得应该还是不错的。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的太子李瑛被废后,肃宗李亨被立为太子。按照道理,李豫只要不犯错,坐等当皇帝就可以了。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改变了所有人,包括大唐王朝的命运。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彻底摧毁大唐的盛世。大唐王朝从此江河日下,战争不断。外有吐蕃、南诏等强邻不断侵扰,内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皇帝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李豫
而唐代宗主要活动阶段,就是在安史之乱包括安史之乱后的时期。他是这一阶段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那么,唐代宗有哪些功绩呢?
唐代宗的主要功绩
1、稳定两京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以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豫招兵买马,不久就招募到了数万人。在郭子仪、回纥的帮助下,大败安史叛军。李豫下令穷追不舍,直接收复长安、洛阳,迎玄宗和肃宗回归长安。
进入长安后,代宗对百姓秋毫无犯,与安史叛军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唐军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旧唐书》记载:“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耆老欢迎,对之歔欷。”
本来李亨与回纥约定,收复京城之后,所获得的财物,女子等皆赠送给回纥。但由于代宗的阻止,长安幸免于难。不过,攻克洛阳后,回纥还是在洛阳抢掠三天,后来唐王朝出丝绸万匹,才换的回纥停止劫掠。这也是李豫的无奈吧!
2、平定安史之乱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肃宗时期,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唐军将领的打击之下,加上叛军内部的分裂,叛军实力大减。
李亨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驾崩,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唐代宗即位之后,立刻调兵遣将,加紧对安史叛军的围剿。
在唐军的进攻下,叛军土崩瓦解。史朝义被迫自杀,将领投降唐朝。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旧唐书》记载:“甲申,史朝义自杀,其将李怀仙以幽州降,田承嗣以魏州降。”
3、经济改革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府库空空。特别是作为战场的关中和中原地区。
为了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唐代宗任命刘晏为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掌管大半个唐朝的经济大权。
刘晏迅速进行经济改革。他大力疏浚河道,特别是大运河,使得江淮地区的米粮能够畅通的运达长安。解决了长安的粮荒。并对粮价进行调控。他还削减了大批掌管盐政的官吏,避免官员上下其手,既降低和盐价,又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一举多得。
4、铲除宦官
对于中国古代的很多王朝来说,宦官专权就是一个毒瘤。而对于处于中后期的唐朝来说,宦官专权就是一颗致命的毒瘤。中晚唐时期的宦官,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乃至生命。
李辅国
但是在唐朝中期,唐朝皇帝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解决宦官问题的。比如在唐代宗时期,唐代宗就先后运用多种手段,铲除了无恶不作的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和鱼朝恩。暂时减轻宦官对李唐王朝的危害程度。
其实,这三个人物,都是对唐代宗有恩情的。唐代宗李豫是李辅国和程元振联合拥立的。在唐代宗出逃陕州之际,是鱼朝恩率领的陕州地方的军队和神策军前来搭救的。
所以,在唐代宗初期,这三个人物都因此而受到唐代宗的重用,位极人臣。因而目中无人。
特别是李辅国,他逼迫唐玄宗,吓死唐肃宗,甚至当着唐代宗的面,要替唐代宗管理国家。《旧唐书》记载:“代宗即位,辅国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恣横。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怒其不逊,以方握禁军,不欲遽责。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是胆大包天了。
面对着这些飞扬跋扈的宦官,李豫一一加以铲除。且手段极其巧妙。
面对着跋扈的李辅国,李豫并没有硬着干。而是派人刺杀了他。而程元振则是坐罪流放溱州(今四川省綦江县),途中被仇家所杀。鱼朝恩则是被代宗召入宫内宴饮,之后,代宗随便找个借口把鱼朝恩留下来。最终鱼朝恩在宫里被缢杀。
唐朝疆域图
这是唐代宗为唐朝做出的贡献。
不足之处
但是,人非完人,唐代宗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留祸根
唐代宗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也为日后的藩镇割据留下巨大的祸根。他没有对安史叛军斩尽杀绝,而是接受投降,并且默许他们成为河北三镇的藩镇。
这对迅速平定安史之乱,稳定唐王朝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也使得河北三镇成为唐朝的乱源。这三个实力强悍的藩镇,虽然表面上服从唐朝中央政府,实际上割据一方。并且经常反叛唐朝中央政府。给唐朝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且给其他地方的藩镇做了表率。
2、纵容程元振
在被唐代宗除掉的三个宦官中,程元振和鱼朝恩可以说是唐代宗一手提拔的。
本来,程元振只是一个内射生使。后来,程元振拥立代宗有功,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宫大权。后来,为了压制李辅国,程元振又被任命为元帅行军司马。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没过多久,又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位高权重。
在李辅国被除掉之后,程元振野心膨胀,在朝内胡作非为,陷害忠良,以致来瑱和裴冕冤死。又结怨藩镇,压制吐蕃入侵的军情。使得唐代宗差点成为吐蕃的俘虏。
吐蕃疆域图
3、平乱无策,御敌无方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并非就是太平盛世了。相反,唐朝的内忧外患严重加剧了。国内藩镇叛乱频频,国外吐蕃经常入侵。“是岁,舒州人杨昭反,杀其刺史刘秋子。西原蛮叛。吐蕃寇秦、成、渭三州。”“八月,仆固怀恩反。乙丑,泾州刺史高晖叛附于吐蕃。”“十月庚午,吐蕃陷邠州。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戒严。壬申,雍王适为关内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癸酉,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日将及吐蕃战于盩厔,败之。乙亥,又战于盩厔,败绩。丙子,如陕州。丁丑,次华阴。丰王珙有罪,伏诛。戊寅,吐蕃陷京师,立广武郡王承宏为皇帝。辛巳,次陕州。”而对待这些,唐代宗并没有多好的策略。甚至面对吐蕃对长安的进攻,唐代宗采取三十六策中的上策——逃走。
对于大唐,代宗皇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一定程度上稳定大唐,也能够压制宦官,进行经济改革,这证明代宗皇帝还是不错的。但是面对安史叛将,唐代宗无能为力,面对程元振,唐代宗有纵容的一面,面对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的乱局,唐代宗还是无能为力,说明代宗还是稍微软弱了一点。所以,《新唐书》对唐代宗的评价“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是比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