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德宗强硬削除藩镇并征收各种杂税引发兵变,朱泚也因此称帝

唐德宗强硬削除藩镇并征收各种杂税引发兵变,朱泚也因此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01 更新时间:2024/1/20 18:01:43

唐德宗的中兴气象

唐德宗李适,为唐肃宗李亨长孙、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在位时间为唐朝皇帝第三,仅次于高宗李治和玄宗李隆基。

他天宝元年(742年)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少年时代恰逢唐朝最辉煌、最昌盛的岁月。

但好景不长,14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李适的人生际遇随着彻底扭转。

宝应元年(756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玄宗仓皇出逃四川,李适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颠沛流离之痛。

代宗初期,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与郭子仪、李光弼一起肩负起平息叛乱、拯救国家的重任。

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李适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八人一起绘像凌烟阁。

李豫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病崩于长安宫中,李适即位,时年三十八岁。

少年时代,长安的入目繁华;青少年时代,变乱的动荡生活;兵马大元帅时期的战火洗礼,让李适深感安定的可贵。

他登基以后,怀着一颗复兴大唐的雄心,厉行节俭、取消上贡、疏斥宦官、收敛兵权、任用能臣,唐朝确实有了一丝中兴之望。

在经济上,他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梳理漕运、废除庸调制,颁布“两税法”,着力提高唐朝财政的收入。

在对外政策上,李适奉行“拉拢吐蕃,疏远回纥”的政策。于建中四年(783年)与吐蕃在清水会盟,重新划定两国边界,暂时稳住了吐蕃的进攻。

在对待藩镇割据问题上,他锐意削藩,甚至不惜兵戎相见。

建中元年(780年)4月,泾原守将刘文喜不服诏命,公然索要节度使旌节。德宗即刻下命朱泚、李怀光联合出兵讨伐,还命令张巨济带领二千禁军前往协助。

朱泚

朱泚等将刘文喜包围在泾州,但长时间不能攻克。当时正值天旱,收成不好,征发粮草,输送给养,使得朝野内外骚动不安,朝中诸臣上书请求赦免刘文喜。

但李适一改代宗时姑息妥协的作法,变得非常强硬。

当刘文喜叛乱被平定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的部下正好在京城,德宗便让李正己的部下欣赏了刘文喜的人头,警示威慑意味不言而喻。

不久,李适过生日。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田悦各献细绢三万匹,如果德宗接受这种贡献,代表两镇“贿赂”皇帝成功。德宗却把他们的贡献,悉数拨归户部度支,以此当作两镇应纳赋税的一部分,以示“两税法”必须在两镇推行。

以军事手段平灭刘文喜,让李适坚定了削藩的决心,但也给了他一个错觉,以为面对实力更胜的河北藩镇,也可照此处置。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被德宗断然拒绝。

藩镇割据形势图

李惟岳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对抗中央。

德宗调神策军讨伐,并令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河阳节度副使李芃、卢龙节度使朱滔等出兵助战。

建中二年(781年)7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秘不发丧,擅领军务,奏请袭其父位,又被李适拒绝。

10月,李纳举兵反叛,攻宋州。其属下徐州刺史李淆率州归附中央,李纳即派兵袭徐州,德宗遣兵救之,大破李军,江淮漕运得以疏通。

建中二年(781年)8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也举兵反叛,德宗调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讨伐,李希烈大败梁军,破襄阳城,梁崇义投井而死。

平定叛乱后,李希烈想据襄阳为已有,德宗不许。于是,李希烈在襄阳城大掠而去,从此与中央结怨。

藩镇示意图

建中三年(782年)1月,唐军大破成德叛军于束鹿,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并缢杀李惟岳,传首京师。

德宗将成德镇一分为三:张孝忠为义武节度使,领易、定、沧三州;王武俊为恒、冀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观察使。

德、棣二州飞地划归朱滔,朱滔求领已占的深州,德宗不许。而则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甚大,却没能授封节度使与赵、定二州,都心中十分不满。

此时,成德、淄青、山南东道三镇皆平,只剩魏博节度使田悦还在苦苦支撑。而唐军已将魏博镇首府魏州团团围住,田悦已是瓮中之鳖,削平河北藩镇似乎尽在反掌之间。

变起肘腋

表面上看,唐军节节胜利,只剩对田悦雷霆一击了。但在李适目力所不及处,却是暗流涌动。

此时,德宗执政刚两年多,两税法推行不久,“税法既行,民力未及宽”。不但百姓生活远未恢复,中央财政的积累,也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用兵。

卢杞

但为了筹钱,李适在著名奸相卢杞的建议下,将原来的商税由三十税一,遽然提高到了十税一的地步。随后,又开始推行专卖政策,以便敛财。

建中三年(782年),除长安外在全国重新实行酒酤专卖,官方垄断酒水行业。

即便如此,财政依旧不能支撑战争消耗。李适开始把手伸向了长安市场中自发形成的商业信用体系,将富商存在市场的货款、抵押金、预付款(“僦柜纳质钱”,“积钱货”、“贮粟麦”)全部收走了1/4,并直接封了市场中的钱柜。

此事引发了整个长安商人的集体罢市,成千上万的人冲上街头,拦住宰相卢杞的坐骑诉苦。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关于商人罢市并成功的记载。

而在参与平叛的将领中,对中央的不满也正在蓄积。

范阳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朱滔自恃平叛有功,向朝廷请求统辖深州,并给其收取七个州赋税的权利以供军需,两税法使得中央好不容易收回藩镇税收权,德宗当然没有同意。

马燧

王武俊杀掉德节度使李惟岳后,德宗命王武俊给朱滔拨粮三千石,给马燧拨马五百匹,王武俊觉得自己利益受损拒不服从。

魏博节度使田悦,趁机二人与中央的关系,划分地盘势力。达成一致后,王武俊、朱滔二人率兵救援魏州。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朱韬、田悦、王武俊、李纳同时称王。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深受德宗信任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禁不住田悦的诱惑。于十二月,自封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

手握重兵的平叛将领,在一瞬间成了叛军。这种转变,彻底打破了德宗削平河北藩镇的梦想。

建中四年(783年)八月,李希烈率军三万围攻襄城(河南许昌襄城县)。

九月,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令泾原诸道兵马援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长安。

三年前,泾原士卒就曾因为原州故城,地贫民敝,难以养家为由,抗拒朝廷复建原州城的召令,最终酿成士卒哗变。虽然哗变在朝廷的招抚下平息,但泾原士卒心中的怨气却并未消弭。

这次离开泾州东去河南平叛,多数将士都带着家眷,希望离开泾州边境,在长安得了朝廷赏赐,好在中原安家。结果直到兵过长安,朝廷没有一点反应,士卒怨愤之气再度弥漫。

泾原兵变

京兆尹王翃奉命犒赏军队,却只准备了粗茶淡饭。泾原军士大怒,具言:“吾辈弃父母妻子,将死于难,而食不得饱,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国家琼林、大盈,宝货堆积,不取此以自活,何往耶?”于是披甲张旗,鼓噪返回长安,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弹压不住,被士卒用长戈架了出去。

德宗听说泾原军再次哗变,急忙命宦官前去传旨,允诺每人赏赐两匹帛。士卒闻之益怒,明明朝廷有财物,不闹就不给赏赐。干脆直接射杀了传旨的宦官,拥兵冲入京城。德宗又命出金帛二十车赐之,时乱军已入城,喧声浩浩,不可遏止。

这些闹事的泾原士卒,入城后对百姓喊出:“勿走,不税汝间架矣!”

瞬间,长安城内出现了奇景,乱军鼓噪前行,长安小民夹道而观,围观者数以万计,泾原军变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市民狂欢的花车游行。

德宗在皇宫中彷徨无计,传令禁军前来护卫,结果“上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

原来德宗即位后,深恨代宗时鱼朝恩程元振等的宦官执掌禁军兵权,于是罢了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是他信任有加、言听计从的神策军军使白志贞,却是个渎职贪腐之辈。他到任禁军后,欺上瞒下、广造名册,中饱私囊,不几年功夫,就将禁军的实力彻底掏空。

段秀实

两年前,司农卿段秀实就曾向德宗皇帝上奏,揭发禁军兵源不足,训练无备,但德宗对白志贞依旧信任有加,不听段秀实的进谏。这次需要禁军御贼之时,才尝到了所托非人的苦果。

见势不妙的德宗只得带着太子、贵妃和一百多太监仓皇逃出长安,直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这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三位仓皇出逃的皇帝。

朱泚称帝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初四,德宗逃至奉天,左金吾大将军浑瑊率军赶到奉天救驾。浑瑊久经沙场,在军中素有威望,德宗见之心中稍安。

浑瑊到达奉天后,立刻开始布置奉天防御。

泾原兵马使冯河清、判官姚况听闻泾师哗变,立刻集合将士,发甲兵、器械百余车,昼夜兼程送至奉天。恰好奉天城中正苦无甲兵,得到这些辎重,军卒士气大振。

奉天这座在吐蕃进攻中从未被攻克的坚城,暂时成了德宗的落脚之地。

李适

德宗仓皇出逃后,泾原乱军冲上含元殿,在皇宫中大肆劫掠,将长安的府库洗劫一空。

等到抢劫完毕,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了哗变士兵的面前,抢了皇帝,以后可怎么办呢?

皇帝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就此散去,无异于自寻死路,既然已经作乱,那就只能在作乱这条路上,“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了。

但想要拥兵作乱总得有一个领头的,于是曾经的老首长,前陇右、凤翔节度使朱泚就成了最佳人选。

这时,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也想开了,事已至此,干脆就干到底吧。当夜,他带着手下士卒,将朱泚接进含元殿。

李适

到了皇宫大内的朱泚,如在梦中。他本以为兄弟朱滔造反,自己被罢黜兵权闲居长安,这辈子就算是交代了,指不定哪天,德宗不高兴脑袋就搬家了。哪成想,还会有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机会?!

他马上就开始召集愿意从龙的唐臣,建立自己的小朝廷。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八日,朱泚从白华殿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

朱泚以姚令严为侍中、关内元师,李忠臣为司空,源休为同平章事、中书侍郎,遥立割据河北称王朱滔为皇太弟。

源休又劝朱泚尽杀在京城未及逃脱的郡王、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以绝众人归唐之望。

就在朱泚登基的前一天,也就是十月初七日,逃到奉天部分大臣上奏朱泚欲反。这时,德宗最信任的宰相卢杞还信口雌黄,声言:“朱泚忠贞,群臣莫及,我以全家百口性命,保其不反”,“待收拢乱军之后,必来迎天子归朝”,李适居然“亦以为然”。

李适

可是没想到,十月十日,也就是三天后,朱泚果然来奉天了。不过,他不是来迎请德宗归朝的,而是驾着天子车仗,挥舞着雪亮的片刀,来要李适小命的。

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军在奉天城下,展开了血腥的城垣攻防战,史称“奉天之难”。

更多文章

  • 唐代宗虽平定安史之乱并铲除宦官但仍留下宦官与藩镇之遗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广德年间安史之乱才平息,安史之乱唐朝统治权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大唐帝王中一位贡献不小,默默无闻的帝王——唐代宗李豫。生不逢时说到大唐,很多的人总羡慕大唐的辉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唐代宗李豫于开元十四年(727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是唐肃宗的长子。也是唐玄宗的长孙。幼年和青年时候的唐

  • 吴越内政清明且奉行事大政策故南唐虽能灭亡其余各国却未灭吴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越与南唐,南唐和吴越的关系,吴越南唐帝国争霸

    “上下同欲者胜”首先要知道马楚政权和闽政权被灭亡的原因。马楚政权从楚王马殷去世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马氏兄弟的奢侈生活让马楚经济迅速下滑。马希萼和马希广两兄弟的互相讨伐打破了稳定已久的政局,让摇摇欲坠的马楚政权走向覆灭,最后上位的马希崇已是惊弓之鸟。马楚政权在外无援军,内无良将的情况下,被南唐轻而易举

  • 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在经济、文化上均有成就,李璟好战加速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的前身,是同样位居十国之列的吴国(创始人杨行密,所以也称杨吴)。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他的儿子杨渥被部下张颢、徐温架空;开平二年(908年),张、徐二人干脆杀了杨渥,改立更年幼、更好控制的杨隆演为主。而在杨渥被杀后第九天,张颢也被干掉,吴国大权从此悉数归于徐温之手。在随后的20年里,

  • 刘裕因担心晋朝复辟而杀害司马德文,后世亡国之君也多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刘裕是刘渊的儿子吗,刘裕墓

    所以,曹魏篡夺汉室,立山阳国,封刘协为山阳公,存其宗庙以祭祀祖先。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封曹髦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也得了爵位,名为安乐公。东吴败亡后,孙皓也被封了个违命侯。不管如何,这些王公贵族皆得善终。可是,中华古典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到了西晋末年,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是日非,

  • 营州之乱后大祚荣率靺鞨族人建立震国,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营州之乱结束于哪一年,正史中的渤海郡王,营州之乱爆发原因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

  • 隋炀帝对李渊既忌惮又不得不重用,李渊也为唐朝收拢众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广对李渊这么好为什么李渊要反,隋文帝与李渊的关系图,唐朝李渊历史简介

    李渊世代勋贵,称得上“文武双全”李氏祖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李渊的祖父李虎,则位居西魏陇西郡公、八柱国之一,去世后被追封追封唐国襄公(“柱国”,源自“柱国大将军”,西魏先后共任命八人担任此职务,人称“八柱国”,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可视为最高军事长官)。其后,唐国公已经成了他们家世袭

  • 薛怀义依仗武则天宠信目中无人,甚至因吃醋烧毁明堂,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与武则天,武则天怎么处理薛怀义,薛怀义对武则天的帮助

    但最终,这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红极一时的僧人,却被武则天派人活活打死。究其原因,则纯粹是因为他自己作死。怀义原本不是出家人,转行当和尚只是为了方便进宫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原来只是洛阳集市上一个卖药的小贩。“伟形神,有膂力”,也就是长的高大威猛帅气,而且挺有劲。起初,他跟千金公主的一个奴婢私通,公主

  • 司马懿的官二代:两兄弟缔造西晋王朝,又被另外两兄弟亲手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是怎样死的,司马懿穿女装,司马懿创立了西晋吗

    不过,西晋王朝却是有史以来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国祚51年,若从灭东吴开始算,则只有37年)。虽说有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毕竟时间太短。司马炎死后,晋王朝迅速跌入动乱的深渊,好像这个王朝,刚迎来旭日,就变成了夕阳。而造成这种动乱的原因,乃至奔溃到不可收拾,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变量,也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

  • 历史只有四位开国皇帝,实现中国统一,第四便是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统一形势图图片,隋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纪录片

    但在5000多年的分分合合中,哪些帝王把曾经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了,笔者整理了一下中国历史,有5大帝王为中人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中国的版图得已完整!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5000多年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公社时期,当时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光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氏族,部落成千上

  • 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传庭与李自成,李自成对孙传庭的影响,孙传庭为什么打李自成

    孙传庭孙传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万历47年进士。明崇祯九年,孙传庭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孙传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就在当年,孙传庭在子午谷设伏,将时任闯王的高迎祥击败并俘虏。清朝所绘孙传庭像崇祯十年,孙传庭再接再厉,击败剿灭了多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