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的官二代:两兄弟缔造西晋王朝,又被另外两兄弟亲手毁掉

司马懿的官二代:两兄弟缔造西晋王朝,又被另外两兄弟亲手毁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37 更新时间:2024/2/5 17:08:02

不过,西晋王朝却是有史以来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国祚51年,若从灭东吴开始算,则只有37年)。虽说有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毕竟时间太短。司马炎死后,晋王朝迅速跌入动乱的深渊,好像这个王朝,刚迎来旭日,就变成了夕阳。

而造成这种动乱的原因,乃至奔溃到不可收拾,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变量,也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

司马懿一共育有9个儿子,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都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分别被追封为景帝和文帝),而四子司马亮,和九子司马伦,则是这个王朝的掘墓人。

汝南王司马亮:一个不可原谅的庸才

司马亮完全没有他哥哥司马师、司马昭的才能,打仗总打败仗不说,一到关键时刻就怂,而到该龟缩一下的时候,却偏偏又要跳出来,活活把自己作死了,同时也把晋王朝推进了不可知的漩涡。

晋武帝时,作为司马家族以“孝”闻名的长辈,司马亮受到了侄子司马炎的特别优崇,不但被封为“宗师”,让他都督宗室皇族,而且还让他掌管了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禁军主力部队,官至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少傅、侍中,真正的位高权重。

然而当司马炎病危时,理应担当起顶梁柱职责的司马亮,面对外戚杨骏擅权,却干了一件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在宫门外大哭一场后,连夜屁滚尿流地逃去了许昌

廷尉何勖等人曾力劝他:“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耶?”然而他听不进去。杨骏和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皇后)争权,贾南风曾召他带兵进京,他犹豫不决。等到杨骏被诛,贾南风再次召他入京,这次他却大摇大摆的去了,而且在无功受禄的情况下,还迅速排挤掉了带兵诛杨骏功劳最大的楚王司马玮(他的侄孙),埋下了继续动乱的祸根。

果然,贾南风再次联合司马玮等,发动了夺权政变。而这时候的司马亮,依然选择了坐以待毙。每一次,他都明明是执刀在手,却偏偏选择了做板上之肉。

据说当他成为阶下囚的时候,还因为昔日人望太高而无人敢杀他。是司马玮发布明令:“能斩亮者,赏布千匹”,在重赏之下,司马亮才被剁成了肉酱,“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八王之乱的第一个王,就这样又窝囊又惨烈地死去了。

赵王司马伦:一个失控的野心家

司马亮死后,紧接着司马玮也被贾南风收拾掉了。这个时候,晋王朝还处于宫斗阶段,死了两个王,朝局尚且还能稳住。然而,赵王司马伦的跃起,却一把将晋王朝彻底推向了万劫不复。

贾南风一直有一块心病:太子司马遹(司马炎和宫人谢玖生的儿子)在慢慢长大。一旦太子登基,自己必然失权。于是贾南风随便找了个借口,废黜了太子。

太子无辜被废,自然群情汹汹。甚至有人找到了司马伦(当时担任车骑将军,掌管一部分军权),要求他一起举事重新迎立太子。这时候赵王伦的军师孙秀提出一计:故意泄密给贾南风,逼她杀掉太子。然后再率兵杀掉贾南风,来个一锅端。

这个计划显然让司马伦心动不已,也贯彻执行了。随后太子和贾南风势力被全灭,司马伦成为了最大赢家。而随后,他的野心也控制不住的膨胀了。于是,他干出了一件自毁合法性的蠢事:称帝。

果然,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武帝子)、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武帝侄)、镇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司马孚之孙)三个屯兵重地的藩王联合起来兴兵讨伐,一路打进洛阳,杀掉了司马伦。

从此,西晋陷入全国大动乱的境地,各王混战不休,纷纷死于非命,晋王朝的根基也被他们毁成了渣渣。

回顾当初,如果司马亮在乱象将起之时,能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权势,稍有作为,晋王朝也许根本不至于发生动乱。如果司马伦不自我膨胀到以为可以称帝,动乱也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惜,父亲和两个哥哥亲手缔造的王朝,就这样砸在了这两兄弟手中。

更多文章

  • 历史只有四位开国皇帝,实现中国统一,第四便是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统一形势图图片,隋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纪录片

    但在5000多年的分分合合中,哪些帝王把曾经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了,笔者整理了一下中国历史,有5大帝王为中人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中国的版图得已完整!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5000多年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公社时期,当时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光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氏族,部落成千上

  • 大明督师孙传庭面对农民军屡战屡胜,为何最终败给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传庭与李自成,李自成对孙传庭的影响,孙传庭为什么打李自成

    孙传庭孙传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万历47年进士。明崇祯九年,孙传庭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孙传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就在当年,孙传庭在子午谷设伏,将时任闯王的高迎祥击败并俘虏。清朝所绘孙传庭像崇祯十年,孙传庭再接再厉,击败剿灭了多支农民

  • 明朝大将蓝玉有什么功绩,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大将蓝玉有多厉害,明朝名将蓝玉功绩,蓝玉在明朝能排第几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多次荣获战功,他的巅峰在海捕鱼儿海之战。洪武21年,蓝玉率领明朝大军15万人北征北元,到达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遇北元的主力,由于元军懈怠,被蓝玉大军突袭大败。蓝玉捕鱼儿海之战,蓝玉基本上将北元政权覆灭,俘虏了7万余人,牲畜15万余头。正是这场战役

  •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为何雍正只用三招,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不了贪腐雍正为何能治,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有效果吗

    在明朝开国之际,朱元璋对于元朝后期贪污成风的弊政深恶痛绝,他认为治国必须要以猛治国的政策。所以他颁布了法典,只要抓住贪污,只60两银子都要立即处死,要是贪的数量过多甚至还要被灭三族。他的手段更是极其残酷,不仅枭首示众,还要剥皮。因此得了个“朱扒皮”的称号。一时间朝堂上的官员个个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轻举

  • 辛弃疾:不只是文人,酒后率50名轻骑兵,闯5万敌军大营活捉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军事资料,辛弃疾打仗有多厉害,辛弃疾正史军事战绩

    不过,辛弃疾除了文人身份外,更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武将,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正是他年轻时的真实写照。纵观两宋三百一十九年历史,辛弃疾可以说是文人里最能打的,也是武将中最会写的,而辛弃疾的武力值之所以没那么出名,主要是他的文学造诣太高,以至湮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说出来你都未必敢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综合各种原因来讲,我们不难回答题目中提到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便是杨家将之后再没有出现这些英勇将士了,也就是说到了北宋快要走向亡国之路的时候,杨家已经没有能够出战的人才。正所谓一家人都为作战付出了生命,贡献了自己,但是后代中再出现这样的能文能武的有才之人已经实属不易了。曾几何时,这个家

  • 朱元璋的太子为什么英年早逝,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太子之死真相,朱元璋的太子有多厉害,朱元璋的太子是怎样死的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仿佛魔咒一般:越是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他的太子往往愈加坎坷。如刘邦的太子,汉惠帝刘盈就多次险些被废;而汉武帝刘彻的戾太子更是死于非命;到了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也最终因造反不成被充军。汉武帝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却从未经历这些。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是发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却仅靠一首诗保命,如今此诗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为什么说朱元璋当君王心寒,刘伯温对朱元璋有何贡献,刘伯温死前为什么给朱元璋一筐鱼

    他出身贫寒,为了一口饭去当和尚,又为了活下来去当兵,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一代帝王。优秀的帝王身边,总是少不了好帮手。而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一名得力大臣。刘伯温不仅帮扶朱元璋坐上了皇位,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更不能没有刘伯温在侧辅佐。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更何况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草根,他对于治理

  • 宋代回授制:缓解军事压力,引导社会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军事制度,宋代回授制度完整视频,评价宋代的兵制

    在中国古代众多封建王朝当中,宋朝往往都会被人们拉出来高谈阔论一番。这不仅是因为其本身鼎盛繁荣至极的经济文化,同样的,在许多制度层面,宋朝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创新和改变,回授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在古代社会,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这对被赏者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儿不说,更重要的,权力也马上就会到手。但

  • 朱元璋元宵节猜灯谜,见一抱瓜老妇,回宫下令:斩杀附近所有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灯谜大全,朱元璋斩杀9个队长,朱元璋元宵晚会灯谜

    这样的传奇经历让人无法忘怀,他就是朱元璋。而人们对他的夫人马皇后则并不了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马皇后的脚。因为小时候其父母不愿让女儿遭受裹脚的苦痛,导致马皇后的脚比一般女子的大,也被人戏称为“大脚马皇后”。马皇后与朱元璋是属于互补型的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朱元璋也被马皇后的温柔贤淑品德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