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孙膑为哪国效力

孙膑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孙膑为哪国效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27 15:55:53

孙膑大约在公元前378年诞生。公元前360年(18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公元前357年(21岁)下山到魏国。公元前355年(23岁)到齐国。公元前343年(34岁)“马陵之战”后离开齐国。大约死于公元前302年,终年约72岁。

孙膑为哪国效力?

孙膑前半生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他的前半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具体地点未指明。阿鄄之间即山东的阿邑古城和鄄邑古城之间,相距约75公里。说明孙膑小时候在阿鄄之间生活。二是离家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具体地点也不明。三是受先于他下山的庞涓邀请,到了魏国。阴险狠毒的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在魏惠王前进谗言,使孙膑受到膑刑和黥刑。四是到了齐国,住在田忌将军府中,受到田忌的器重。田忌如实向齐威王禀告孙膑的才能,促使齐威王见孙膑,当面考察孙膑的才能,破格起用孙膑,任命孙膑为军师。

[var1]

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后,在“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之计,为齐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又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用“退兵减灶”之计,消灭了庞涓,俘获魏太子申,将十万魏军全部歼灭。

孙膑前半生最重要的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是孙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孙膑和田忌一起,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齐国中原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使孙膑闻名于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孙膑理应得到封赏。但是,齐威王听信了邹忌的谗言,也许齐威王内心也害怕田忌、孙膑功大盖主,于是解除了田忌、孙膑的兵权。田忌、孙膑被迫逃亡。

孙膑后半生在江南生活

马陵之战后,孙膑去了哪里?史无记载。有的传说他隐居青州。有的说他与田忌一起逃亡到楚国。以我之见,这二种传说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从田忌将军的去向中寻找孙膑去向的踪迹。

依照情理,作为十余年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浴血奋战的老搭档,作为一起被削去兵权、生死相依的一对落难人,在生死关头,二人一定会共同商讨出路。田忌决不可能抛弃孙膑,独自逃走。孙膑也必定会追随田忌。根据史书《战国策·齐一·田忌亡齐而之楚章》记载:“田忌一行来到楚国”。明确记载田忌一行人被迫流亡楚国。在田忌逃亡楚国的一行人中,有没有孙膑?可能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孙膑就在这一行人中,直接就来到楚国。第二种情况是,一行人中没有孙膑。有可能田忌考虑孙膑双腿残疾,行走不便,长途逃亡有一定困难。加上当时田忌逃亡前途未卜,不知能否找到落脚之处。田忌可能首先为孙膑就近找一个安全之地,隐居下来。待田忌有了安生立命之地再把孙膑接去。

田忌一行人到楚国,楚宣王接受杜赫的建议,把江南之地封给了田忌。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是直接还是间接,孙膑也一定到了江南。孙膑墓葬地在镇江,有力地证明这个判断。孙膑后半生在江南生活。

杜赫建议实际上事先取得了齐威王的同意,当田忌、孙膑出逃时,杜赫恰好在齐国。齐威王内心明白,田忌、孙膑谋反并没有直接证据,不明不白。对待这二位刚刚为齐国,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知名人物,总不能赶尽杀绝。齐威王当时害怕的是田忌借重楚国的势力回到齐国。所以和杜赫商量,让楚国把远离齐国的一块江南之地封给田忌,等于把田忌、孙膑等流放了事。而楚宣王也不愿得罪齐国,接受杜赫从齐国带回来的这一建议。

江南地域辽阔。田忌、孙膑得到的封地在江南何处呢?战国策没有具体指明。孙膑墓在镇江,那么,有没有可能田忌、孙膑得到的封地就是在镇江一带呢?有这种可能。早先,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齐相庆封在齐国大权独揽,庆封家族在齐国势力很大,庆封家族与其他家族发生矛盾,互相残杀,庆封失败,被迫逃亡到吴国。吴国将朱方县(朱方县包括镇江)封给庆封,使之“富于在齐”。(见《史记·吴世家》)因为有这个先例,齐威王或者是杜赫自然就会想到这个主意。

[var1]

商末周初时,长江下游南侧当涂、江宁、丹徒、丹阳等地称之为朱方。朱方原本属于楚国,后吴兴起,成为吴地。越灭吴后又成为越国之地。越国在公元前412年后,发生内乱,国势大大削弱,领地面积不断缩小。相反,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到公元前334年,楚国基本灭掉了越国,越国王无疆被杀,越国分散为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滨于海上,朝服于楚。楚国在向外扩张时,首先恐怕就会夺取原本属于楚国的土地。在公元前343年田忌一行人来到楚国时,越国已临近灭亡,朱方等地极有可能又属于楚地了。当然,由于年代非常久远,很难查到确切的记载,上述判断需要史学专家进一步探讨论证。

公元前319年,齐国政局发生变动。齐宣王已经继位。与田忌不和的政敌齐相邹忌病死,另一个政敌田婴,在接替邹忌相位后不久就辞职。田忌、孙膑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田忌回到了齐国,恢复了职务。田忌从逃亡楚国到回到齐国,前后一共在江南生活了约24年之久。孙膑有没有与田忌一起回齐国呢?学者大胆推论,此时的孙膑没有再回齐国生活,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田忌的根基在齐国,而孙膑在齐国无任何根基。

二、田忌回齐国虽然恢复了名誉,恢复了职务,但没有受到重用。仅不过是体面的养老送终。孙膑再回齐国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三、据宗谱记载,孙膑有一子,名胜,字国辅,为秦将。孙膑有一个孙子,名盖,字光道。为秦汉中太守。说明孙膑有家室。如果孙膑到了江南,生活安定后才娶妻生子,那么,经过二十多年,在田忌回齐国时,孙膑的孙子恐怕也已出生。孙膑为儿子取名胜,字国辅。大概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长大后英勇善战,每仗必胜,辅助国家。为孙子取名盖、字光道。希望孙子武功盖世,道德高尚光明。从儿孙的职务看,他们都受到过孙膑的良好的教育,没有辜负孙膑的希望。

孙膑在江南有家室、在楚王的照顾下,家业也不会差。在田忌回国时,孙膑已是58岁左右。作为一个步入老年的残疾人,已不太会愿意挪窝移居他乡。孙膑后半生在江南赋闲。孙膑到达江南时,年龄大约在34岁左右,正处于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壮年。通过在鬼谷的理论学习和在齐国的实战实践,当时的孙膑已经十分成熟。从而有条件进一步整理、学习、钻研《孙子兵法》,并总结战国时期各国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创作出不朽的兵学著作《孙膑兵法》。

在古代,兵法著作一般是珍藏于金匮石室之中,秘不示人。恐怕只有孙膑的亲密战友田忌将军能够首先得到《孙膑兵法》,只有田忌有条件成为同时拥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二部兵书之人。

田忌从江南回齐国时,一定会把二部兵法视为珍宝,带回齐国。

更多文章

  •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图解,完璧归赵蔺相如的思维过程,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做了哪些事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体现了蔺相如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人和,不畏强暴,出使秦国,留下了流芳千古“完璧归赵”的故事。他为了国家利益,忍辱负重,使大将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故为历代人们所传颂,家喻户晓。后人在景仰蔺相如的同时,对其人其事也想有更多

  • 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穆公时期秦国真的很穷吗,秦穆公之后秦国怎么衰弱,秦穆公在秦国的地位

    后来,大业的儿子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帮助虞舜训练鸟兽,被舜帝赐姓为“赢”。周孝王(约前910-前895年在位)时,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就让秦人非子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养马。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周孝王赐给非子秦地(今甘肃天水附近)作为封邑,让他接管赢姓的祭祀,号称“秦赢”。从此,“赢”姓居民正式被

  • 春秋著名刺客专诸为什么要帮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公子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王僚和公子光什么关系,春秋战国四大刺客的背景资料,公子光与王僚的关系

    专诸,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说到这,很可能有人会想起吴越之争了,专诸所在的吴国,就是那个吴越之争当中的吴国。专诸在历史上,是《史记刺客列传》当中的一员,他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也一直都在后世流传。其实专诸和吴王僚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专诸只是替别人去刺杀的,那么专诸是受了谁的命令,要去杀吴王僚

  • 好领导就是曹操的“狠”,刘备的“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的领导管理之道,曹操的领导力

    【一】狠才有搞头一方面,在做事上只有狠,能够决策果断,行动迅速,迅速抓住市场的机会,并以精准的角度完成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在用人上要狠,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对有才能的人敢于激励,对庸才要敢于清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二】忍才能持续一方面,狠虽然有能量,但没有持续性,只有足够的忍让,才

  • 诸葛亮是人才,但不是好领导,因为缺少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领导智慧,诸葛亮对于人才的观念,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事必躬亲不是错在公司创业期或工作的初期,其实需要的不是授权,不是运筹帷幄,而是事必躬亲,关注工作中的各种细节与人员,做到每件事都能按计划执行,方可确保工作按时完成。【二】追求细节不是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细节这种能力,任何伟大的战略和公司都难以落地。所谓的运筹帷幄也是在完善细节

  • 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抵抗司马懿父子的战役中,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抵抗到了最后,也即宁死不降。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凌,却在淮南一叛中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呢?具体来说,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作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东汉末年,王凌举孝廉出身,

  • 曹操前为啥杀了杨修,没有杀夺了曹家江山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杀杨修放过司马懿,杨修不死司马懿敢反吗,大军师司马懿杨修

    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过很多高官显宦,比如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在汉光武帝时任太尉,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我们看《三国演义》知道,袁术袁绍他们家在汉朝混的风生水起,有四世三公之说。弘农杨家这种高门大族也不遑多让,杨修他爹杨彪就曾经在汉献帝时出任过三公,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杨彪的媳妇也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能一统六国,靠的不全是自己的决策,而是在各个大臣的辅佐下完成的,而李斯就是秦始皇的重臣之一,作为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为秦始皇做了许多事,而李斯也正是策划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件事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像这样一个有才略的臣子,李斯按理说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名垂青史,但是李斯的下场确实非常悲惨的,而李斯的结局离不

  • 刘关张压制了吕布,为什么没有出手击杀?刘备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关张有没有杀吕布,吕布打刘关张是真的吗,吕布与刘关张谁厉害

    其实吕布之所以没有被干掉,是因为刘备故意放走了他。当时十八路诸侯聚集在一起讨伐董卓,刘备虽然也参加了,但是他并不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因为当时他的身边儿只有关羽和张飞两名帮手,如果不是曹操,。刘备连参加讨伐大军的资格都没有。在汜水关前对阵华雄,关羽给各路诸侯漏了一手,虽然刘备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各路诸侯

  • 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只有三个大臣反对,结果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称帝一共几年,刘备哪一年在成都称帝,刘备成都

    但是这个时候,汉献帝已经将皇位让给了曹丕,也就是说大汉王朝从法理上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而站在蜀国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一向奉汉献帝为天子,将自己摆在一个汉臣的位置上,但这个时候汉朝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名义上的天子。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重新拥立一个汉室后裔为皇帝,这个当然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