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官场上的职位晋升也不甚光明磊落,是曾经立下战功,但是也算不上''赫赫'',他却在皇帝面前夸耀自己因为奋勇杀敌,从战马上摔伤,皇帝因此赐给他黄金数两当作医药费。他为人狡黠,身为总兵凭借身份掩人耳目、克扣将士们的军粮,被人告发后遭到弹劾。
崇祯十三年,刘泽清被派遣镇压山东的起义军,这本是天灾带来的饥荒人祸,在自己的故土长大的刘泽清却丝毫没有体谅父老乡亲的苦衷,不仅不帮助他们向朝廷反映民情,反而来镇压围剿他们,自然不能顺应民心、镇压失败,遭到降职,山东老家也没有他的安身之处了,他只得和朝廷申请调任。
第二年,周延儒进入内阁成为朝廷重臣,事情出现了转机。刘泽清打听到周延儒也是贪鄙之人,于是在周北上的行程中费尽心思、处处安排,特意制造了楼船借保护之名邀请周一同前行,还奉送万两黄金给周做路费。八月,周延儒入京不久后,刘泽清果然重新当上了山东总兵。这件事足以看出刘的小人嘴脸,当时的晚明也官官相护、贪腐盛行,强盛的表面下已经破败到不堪一击。
崇祯十六年,起义军已经围到了最接近天子脚下的地方,刘泽清奉命前往进行围剿,结果起义军怨气太深,还没等他安营扎寨就已经被抢去许多粮草,损失重大,他顾不上朝廷命令只顾自己苟活,为了保全性命,路上还丧失了许多将士的性命。
南下撤离后,他为了保存势力,一路上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还无视朝廷一再下达的命令,不在听从派遣,反而认为明朝命不久矣,决定南下投奔福王朱由菘,拥护新王登基,自己也获得封侯的好处,而且他手中握有重兵,新王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刘泽清终究还是个势利小人,南明即将灭亡的时候,他表面抗击清军,实际上暗中勾结向清军投降,加速了南明的灭亡。而清朝刚刚建国时,根基尚且不稳固,他又认为清朝不可靠,暗中谋划反清复明。这样的墙头草嘴脸终是不为统治者所能忍受而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