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了崇祯哥哥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了衰败之势了。而在当时纷乱的朝堂中没有人能想到崇祯可以做皇帝,所以,他能够看到这个国家最真实的一面。在当时的明朝有着三大蛀虫。
第一个就是魏忠贤。因为当朝皇帝的不理会政务,当时掌握明朝实际大权的人其实是魏忠贤。而他也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
第二个就是皇帝的威信荡然无存。他的皇帝哥哥终日只醉心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并不在意朝廷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这个皇帝当的还不如不当,基本没有大臣真的拿他当皇帝。
第三个就是为官者的结党问题。就像是现在的人们聚堆一样,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玩,都是一个个的小团体,这样的小团体大多都为自己的利益谋发展,同时也会闹出许多的纷争。
而崇祯皇帝上位后最先解决的就是前两个问题,而要想树立皇帝的威信就要有可以开刀的人。经过筛选,崇祯看中了袁崇焕。不仅仅是因为他杀了毛文龙,更是因为毛文龙的身后有着很强的势力。于是,在一次袁崇焕被召回来的时候,有大臣向崇祯皇帝弹劾了袁崇焕,袁崇焕最终被判为凌迟处死。而在袁崇焕死后,崇祯却闭口不谈毛文龙平反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他杀死袁崇焕并不是为了给毛文龙平反,而是想要杀鸡儆猴。袁崇焕最大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经过皇帝的同意,甚至是绕过了皇帝直接行使皇帝的权利杀害了朝廷命管。而崇祯要做的也只是告诉天下人,这国家是谁的,只有他才可以行使这个权利。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死的那个人是不是毛文龙,也不管谁杀的人,他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展现天子的雄威。
而在当时那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崇祯的杀鸡儆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需要英雄出现的时候,崇祯却一直在清剿那些他认为不该留的人,最终造成了明朝没有可用的人才,被大清灭了国。可能崇祯是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但在不该肃清的时间里肃清,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在安定的时候,这样的举动可能会为明朝的发展带了新的气象。那么,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就先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