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永乐21年,朱高燧毒杀父亲朱棣一案中,朱高燧却全身而退,是朱棣有情吗?
毒杀案的经过
朱高燧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强,除了几次张牙舞爪地调皮之外,史书对他的着墨不多。
的确,他既没有老大朱高炽的稳重与才能,也没有老二朱高煦军功赫赫的资本。但是,他的内心和老二一样,一直有个炽热的帝王梦。这个梦想从他懂事开始 ,就一直忽明忽暗,忽暗忽明地在他的灵魂深处斗争。
永乐21年,父亲朱棣病重,曾经偃旗息鼓的朱高燧,仿佛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个时候,宫中恰如其分地传来一些声音。声音的内容不外乎:皇上不满意皇太子的工作,一直很器重老三朱高燧,如今年纪大了,有意废除老大,立老三为太子等等。
这些声音不仅是朱高燧听了很受用,他身边的人听了也蠢蠢欲动,仿佛自己跟随的主子真的就是太子,太子不久就是皇上了。那样的话,自己的好日子不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老三朱高燧的赵王府,有一小拨属于赵王自己的亲军护卫队。护卫队有3个小头目,分别是常山左护卫、常山右护卫和常山中护卫。
其中,中护卫的指挥官名叫孟贤,这孟贤在宫里有个朋友叫王射。最近,王射总对孟贤说,近来天象异常!
王射是什么人?
他的身份是朝廷的钦天监,主要负责观察天象,相当于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听了王射的话,孟贤的心激动万分。天啦,天象异常,不就是说皇位将会有变吗?
于是,孟贤就和他的亲信高正秘密制定计划。并提前伪造好了一份诏书,交给了太监杨庆的养子,准备在毒死朱棣后,由这个小太监宣读遗诏:宣布废掉皇太子朱高炽,改立赵王朱高燧。
天算不如人算哦,事情就出现在孟贤的这个亲信高正的身上。
高正的外甥王瑜,当时在赵王府护卫队任一个小旗官。当他得知舅舅高正的图谋后,多次劝阻舅舅,高正没有理会。为了保命,王瑜向朱棣告秘。
病重的朱棣知道后,顷刻勃然大怒,立刻命人行动!
不一会儿,就从扬庆的养子家搜出了那份伪造好的诏书,又抓获了孟贤等人。然后,又叫人找来朱高燧,朱高炽,六部的重要大臣,以及宫里的各位侯啊、伯啊等人。
等各位都到齐了,朱棣撑起病重的身体,铁青着脸,久久盯着朱高燧,说:“你做了这种事?”
此时的朱高燧,早就吓坏了,浑身战栗,哪里说得出半句话来!
分析毒杀案
老大朱高炽一向很宽容自己的两个弟弟,虽然老二老三总是经常给自己找麻烦,他从不会落井下石,总是在父亲面前给惹祸的弟弟求情。
这一次,看见老三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搞不好,父亲盛怒之下就会砍了老三的脖子,这个是朱高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他看到朱高燧吓得说不出话,连忙诚惶诚恐地为弟弟辩解:“这些阴谋都是下面人胡搞的,高燧肯定不知情。”
这句话,还真的救了朱高燧一命。
虽然所有证据的不利面,都指向朱高燧,但是,这个毒杀谋反案却经不住推敲。
第1:整个谋反过程中,没有强大的军队,缺少军事支持。
第2:没有朝廷的重臣参与,缺少朝廷的支持。
第3:计划过程不周密,轻易就泄密,说明核心人物没有凝聚力。
第4:参与的几个人,没有权重的身份和地位,说明行动的份量并不足。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毒杀案所酝踉的时间很仓促!
换言之,朱高燧其实并没有独立策划,一个真正的谋逆政变案!
因为,朱高燧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无论在智谋还是在武力上,朱高燧根本不是老爹的对手,也丝毫没有成功的可能。
朱棣的心思
不得不承认,朱棣老了。
年轻的时候常年在外征战,到了老年,一身病。这个时候的朱棣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的事情他都不管了。
皇太子朱高炽监国了20多年,总体还不错。他有一套自己的治国理政之道,也有自己日渐成长起来的亲信和团队。
而对于父亲身边的亲信黄俨、江保等人,太子不是很亲近。所以呢,黄俨、江保这些常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人,受惯了皇恩浩荡,在皇太子面前却不怎么样,他们的心理那能平衡呢!
再说了,这皇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万一哪天皇帝驾崩了,朱高炽即位后,他们的好日子不就到头了?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没有这些人在朱高燧身边,散布些七七八八的言语,哪会引起朱高燧的歪心思呢?
包括自己在内,那些关于皇太子这不好那不好的话听多了,朱棣自己都会去怀疑,甚至自己也刻意疏远了皇太子,太子轻易也见不到皇上了。这样一来,皇上不满意太子朱高炽的谣言,就好像是实事了。
所以,往深一点剥开这个案子,有朱高燧被某些人利用的嫌疑。不过,要杀朱高燧,朱棣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恰恰相反,朱棣疼的是幺儿朱高燧!
朱高燧、朱高炽、朱高煦都是他和徐皇后所生。他在成长的路上,一直都有窥觊皇位的小心事,做父亲的认为这个都是很正常的。就像自己当初和几个兄弟,不是也一直都有这份心事吗?
于是,朱棣对朱高燧格外宠爱和一再纵容。
年轻的时候,他杀一个人,灭人九族,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现在,他已经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要亲手杀了自己的爱子,他有些做不到!
因此,顺着皇太子的求情,朱棣决定不深究。
最后的结局:孟贤、王射等人被处死,所有的余党包括孟贤的弟弟孟三、高正、陈凯等等,全部处死,抄没家产。
朱高燧,这下也彻底老实了!
大哥继位之后,主动交出两个王府的护卫队,老老实实前往自己的藩地。等到明宣宗继位后,朱瞻基干掉了汉王朱高煦,三叔朱高燧吓得把最后一个护卫也交了出来!
宣德六年,朱高燧平静地去世。
三少说:
如果朱高燧在父亲年轻的时候,投毒谋杀朱棣,结局回事什么样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