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被害死在榆木川

朱棣为什么被害死在榆木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2/8 8:05:19

朱棣为何连年北伐,并暴毙在榆木川?朱棣是从永乐19年开始正式定北京为都城。他把南京带有京师字样的官印都拿到北京来,然后南京再做一套,就以南京开头,不叫京师。但是定都北京的过程非常的不顺。

先是永乐18年的三月,北京城快要完工的时候,山东爆发了一次来历不明的起义,就是唐塞尔起。史书写起因是白莲教,这个理由听起来就是扯。山东是南京向北京运输地必经之路,这次起义就是针对迁都的。然后就是永乐20年第四月,北京城刚完工四个月,皇宫的标志性建筑奉天殿、华盖殿,还有谨身殿,就一把火儿让人给烧了。

正常情况下,皇宫烧成这样,做大臣的是不是应该上书安慰一下?但是明朝的大臣不一样,他跟朱棣说,你活该,让你迁都,报应来了。朱棣是下狱了一批,又凌迟了一个户部主事萧仪这才镇住。

紧接着六月三大殿刚烧完两个月,朱棣收到锦衣卫的情报,瓦剌部入侵了哈密。阿鲁台还要来扣边。就像和朝中大臣一起约好了一样,一起来搞事儿,朱棣就有点坐不住了。七月,朱棣命辽东、山东、山西等地各选精锐北京集合,就要打阿鲁台。诡异的是,月初朱棣下的调兵令月末朱棣收到情报,阿鲁台跑了。从朱棣下令调兵到阿鲁台,得到消息跑路,再传回到北京,整个过程只有20多天。阿鲁台得到消息,这个速度有点儿太快了,快的就像有人给通风报信儿一样。不知道朱棣有什么感觉,反正八月份,朱棣决定明年必须打他。11月,朱棣诏兵部尚书方兵、户部尚书夏原吉,研究第二年北伐的事儿。结果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回答都是没钱,就是你要从家守着没有问题,出去打钱不够。

朱棣在位20多年,中国历史上最费钱的事儿他都干了。北征蒙古,南征交趾,修大运河,建北京城,朱棣有来钱的道儿,他有的是钱。这三个人一张嘴,朱棣就知道你们就合着伙儿的在骗我,就是不想让我带兵打仗。夏元吉当时就被下狱,兵部尚书方宾因为害怕自尽了,但是自尽没有用,被朱棣下令鞭尸。

从永乐18年,山东的起义到三大殿着火,还有瓦剌和阿鲁台同时来捣乱,再加上朱棣要北伐,大臣说没钱,这所有一切都是在针对朱棣的政策。朱棣感觉到自己说话好像不太好使了,所以他从永乐20年开始,就像上头了一样,以60多岁的高龄连续三年北伐。你大臣不是说没钱吗?那永乐大帝就告诉你什么叫有钱,他一年一去。

蓝玉当年北伐是秋天去,趁着冬天人家过冬,一举歼灭。而朱棣是春天出发,趁着水草丰美,他去春游,安全第一,就是打不打人无所谓。就是为了带兵控制军队,间接的控制朝廷。不过,朱棣北伐这三年,年年出事儿。

永乐20年9月,朱棣北伐回来,就把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尚书吕震,还有吏部尚书、全部下了锦衣卫大狱,史书写是因为杨士奇说错话,惹朱棣不高兴。杨士奇在永乐12年就被朱棣下过大狱,这几个人是标准的太子党,他们不一定搞什么阴谋诡计被朱棣发现了。然后永乐21年5月,赵王朱高燧正在北京,结果有人告发常山中卫指挥孟贤,还有羽林卫前卫指挥彭旭勾结宫中的太监,准备要干掉朱棣,然后推举朱高燧继位。这个是朱棣亲自问了朱高燧,朱高燧一脸懵逼,表示根本就不知道。太子朱高炽都已经监国多少年了,作为藩王,朱高燧根本就没有机会,这属于典型的恶人先告状,因为在第二年,这个事儿就应验了。

朱棣在北方回来的路上,身边只有杨荣和金祐孜,七月朱棣就毫无征兆地在榆木川暴毙。之后,这三个人还效仿秦朝的赵高李斯,弄了一出秘不发丧。这秘不发丧本身就不正常。杨荣和金祐孜干掉朱棣之后,朱高炽顺利地继位,但是朱高炽的屁股不干净,被朱棣下狱的文官被用,而且还身居高位,文官就像当初扶持朱允文一样再次崛起。

朱棣是不是正常死亡,这都值得商榷。首先史书记载,朱棣在去世之前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夏元吉爱我。夏元吉这个时候正在锦衣卫大狱押着,锦衣卫大狱里头文官一抓一大把,不知道为啥,就想起他来,反正金幼孜凭借这五个字儿就回到北京,就把夏元吉捞出来了。所以这句话谁说的?这都不好说。也许是文官故意这么说的,就是为了救夏元吉。

朱高炽正式继位之后,被朱棣下狱的文官全都被释放了,放出来还不算,还都升了。

朱高炽的内阁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杨士奇分别在永乐12年和20年两次被下狱。户部尚书夏元吉,永乐19年下狱,吏部尚书蹇义是永乐20年下狱,礼部尚书吕震也是永乐20年下狱。工部尚书吴中永乐19年下狱,都是刑满释放。

洪熙朝的内阁,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个黑社会组织,你要不蹲几天大狱,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杨士奇在永乐朝是五品的左春坊大学士,而在朱高炽这儿直接就升到了内阁首辅正二品,兵部尚书还加从一品少保衔,他凭的什么?就因为他比别人多进过一次大狱。所以这帮人上台,你就能想象和朱元璋被害之后一模一样,只要是朱棣的政策就通通推翻。

靖难时,被朱棣处理的罪臣家属就都被释放了,特别还提到了齐泰黄子澄,让他们被发配的家属就通通回家了。第二年,郑和下西洋被叫停。正好南京那几个月地震,郑和和他的手下好几万人,就被调到南京修宫殿去。三月,北京就又改名儿不叫京师了,改叫行在。然后南京和北京六部的官员开始进行对调,这就为搬家回南京做准备。

幸亏五月份朱高炽被干掉了,他要是再多干几年,朱棣都得气活过来。明朝江南的文官和朱棣棣主要矛盾还不是迁都,是郑和下西洋。

明朝为什么南方的文官多?就是因为南方有钱,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他们财富的主要来源就是瓷器、丝绸,还有茶叶的出口。明朝朱元璋建国之后,海禁禁止了私人的海外贸易。朱元璋就被骂的狗血喷头,而朱棣做得更绝。

瓷器是永乐朝的官窑,做丝绸是江南那几个官办的制造局。然后茶叶国家专营,就像现在的烟草一样,最后运输和销售,统一政府负责,这种情况下其他人连边都沾不上。

朱棣的永乐朝为什么那么有钱?就是出口的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被他垄断了。但是要知道,在朱棣和朱元璋之前,这些买卖都在江南的士大夫手里。中国有句老话叫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朱棣就相当于断了整个江南文官的财路,那人家想干掉你,这个一点儿都不过分。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是永乐20年回来的,永乐22年,也就是朱棣去世这一年正好是郑和又要出海的年份。五月份,朱棣得到消息,浙江和福建两地2000多人作乱,但是原因不明。其实过去里早就有记载,浙江、福建沿海闹贼寇,基本都是海近,然后地方组织引起的。朱棣当时的意思是想让兵部直接调兵,平叛就完事儿了,但是被杨荣和金幼孜给拦下来了,理由是,都是百姓招抚一下就行。

金佑孜地老家是江西,那是明朝瓷器的主产地货源地,杨蓉的老家是福建,都是港口,那是出货的地方,也是倭寇闹得最凶的地方。

就东南地区地走私,这两个人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很有可能他们就参与了。因为他们要挣钱,即使不,也要为那些商人谋求挣钱的方便,所以为了阻止下西洋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甚至害皇帝。

七月份就按照以往的惯例,下半年要赶季风,郑和就应该出发了。然后朱棣就在北伐的途中毫无征兆的没了,巧的是,当时朱棣身边就是杨荣和金祐孜。

所以他们综合原因主要是防止朱高煦夺位,因为老大朱高炽还比较听话。其次是为了阻止下西洋,以后下西洋这种夺人财路的事就别干了,要不然不得好死。朱高炽就比较很听话。还有的就是他俩可以在遗诏上随意发挥了,但凡对文官集团有利的就得全部写上去。

所以朱棣的死亡很有可能是被安排的。也许他觉得如果他一没了朱高炽搞不定这些文官集团,所以想传位朱高炽。文官集团一看情况不对头先下手为强…

更多文章

  • 朱棣上位以后,在距明朝千里之外有股邪恶势力,差点将明朝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时期明朝有多强,明朝历史朱棣上位史,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朱棣

    六十七岁的跛子贴木儿在横扫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所以,他入侵明朝的野心不断膨胀,甚至,他身上的突厥血统使得他天性好斗。在过去的八年里,他已经横跨三个大洲击败了众多敌人。北印度、伊朗、土耳其、叙利亚都败在他的铁蹄之下,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所建立的四个蒙古汗国也已经有三个臣服于他。

  • 朱棣、朱瞻基,朱元璋最成功的两个后代,偏偏是阉党之祸的养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朱瞻基怎么纪念朱元璋,朱瞻基 朱元璋

    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并称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痼疾,前者造成的后果尤其令人恐惧:强汉盛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都毁在这一群体手里。 曾经的东汉何等兴盛,但到了桓灵两帝时期,“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经过党锢之祸、十常侍乱政,东汉王朝在不断的内耗中走向了末路。随

  • 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敢跟朱标争取太子位,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标跟朱棣关系好

    当时正值元末,朱元璋揭竿而起,靠着机智勇敢逐渐闯出了名声,受到义军首领郭子兴赏识,被招为女婿,迎娶贤淑的马氏为妻。不久之后,朱标便出生了,朱元璋非常高兴,亲手在一座山上刻字纪念。朱标13岁那年,便承担起祭祖扫墓的重任,临行前,朱元璋交代他务必要体察民间疾苦,体会创业的不易。当年冬天,朱元璋又带着他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问算命先生你的寿命是多少,朱元璋里的倩儿嫁给朱元璋了吗

    正因为出身不高,年少时期又经历过艰苦磨难,所以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能理解老百姓心里的想法,他也不像养尊处优的帝王们敬重鬼神。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和身边的侍从在民间微服私访时,看见一个道士挂着招牌在街边算卦。 朱元璋一时好奇凑了过去让道士给自己算一算寿命,道士抬头看面前的这个男人气势非凡,而且身上的衣料和

  • 朱元璋问相士:我的寿命有多长?相士:比我多1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相士的评价,朱元璋24功臣详解,朱元璋与相士关系

    古语有云:“一爻一占断吉凶,人生无常六九中”。古人对于占卜,卦象这种事情是十分相信的,他们认为人都有命数,而厉害的真正会卜筮的术士可以真正帮你算出你的命数,运气好就可以避免命数中的灾难。 其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卜卦能手就是号称''三分天下”的诸葛亮,“一统天下”的刘伯温。因为他们都是军事,且都可以神机妙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菜叫什么名字?沈万三3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在治国方面有被人称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身边大臣,甚至亲朋好友反面,却令人诟病,不过,可以理解朱元璋的做法,试问,一个从草根走向皇帝的人,有怎么能不想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呢,自己是靠推翻元朝坐稳了皇帝的位置,那么又会不会有别人效仿自己推翻自己呢,于是乎,朱元璋自然就变得谨慎起来。 历

  • 朱元璋诛杀的大将中,有九位乖乖受死,唯他不服:要我脑袋敢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诛杀的功臣,朱元璋曾经诛杀过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得最多的大臣

    对于朱元璋诛杀开国大将这件事情上,似乎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不过话说回来,朱元璋杀他们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有着正当的理由的,因为经过调查之后,这些大将都参与了谋反之事,对于这种大逆之罪,想必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可能轻易的饶恕他们,所以在面对朱元璋的诛杀,这些大将们也大多没有做最后的挣扎,其中就有九位大臣

  • 陆游能否代表金区中原人?“遗民泪尽胡尘里“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于1192年间创作的一组诗的其中一首。当时正逢战时,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手中已流失多年,陆游以诗词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王师北伐的迫切心情。然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难免有润色,其修辞手法更是花样百出,陆游诗中所写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又是否是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真实想法呢?

  • 李世民为何没像朱元璋一样屠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杀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的简介,朱元璋和李世民谁的历史贡献大,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纵观这一段;历史,其中最为漫长的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了,这是从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我们所进入到的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之内,虽说经历了许多的改朝换代,但是历朝历代总是能相对的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皇帝”则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控者,皇帝往往要协调各方

  • 决定“汗位“的忽里勒台大会,为何在忽必烈夺汗后就成了“过去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忽必烈如何夺得汗位,忽必烈将汗位给了谁,忽必烈为什么要争夺汗位

    而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定夺大蒙古汗国接班人的问题。除了成吉思汗以外,窝阔台汗也是忽里勒台大会所推举出来的。但是自从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这个大会就再也没有召开过。至于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大家不服忽必烈的统治。(一)、地位正统,有待商榷《蒙古法基本原则》“成吉思汗的大札萨克规定,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