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抢了朱权8万精锐,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何以最终只是一个谎言?

朱棣抢了朱权8万精锐,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何以最终只是一个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72 更新时间:2023/12/24 13:12:13

不知是朱棣的演技太高,还是宁王朱权过于年轻。最后,朱权竟然相信了哥哥的话,还邀请他在城里住了好几天,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几天里,朱棣已经偷偷地买通了他的朵颜三卫首领以及大宁驻军将领。

几天过后,朱棣主动提出了要离开。宁王朱权听闻喜出望外,亲自出门去送这座瘟神。只是,他这一出门就再也回不去了。

宁王朱权在送朱棣的时候,朱棣一声令下,埋伏在城外的亲兵一跃而起,可朱权的朵颜三卫和大宁驻军不仅纹丝不动,甚至主动放下了武器投降了朱棣,只有大将军朱鉴一人拼死抵抗。

此时的朱权见状,脸色顿时黑了一圈,要知道,宁王朱权可是以"善谋"著称的,最终却折在了朱棣手里,实在是不甘心啊。

宁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生母为杨妃。朱元璋一共生有26个儿子,虽然宁王朱权只是庶子,但应该是最优秀的一个了。

宁王朱权从小聪明好学,资质远在其他兄弟之上,颇受朱元璋喜爱。此外,宁王朱权在博览群书的同时,还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著作颇多。

只不过,朱权作为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为博学的一个,也是拜他四哥朱棣所赐,被逼无奈只能弃武从文。

《明通鉴》当中曾经是这样评价明太祖朱元璋的诸位儿子们的:"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众多皇子之中,燕王朱棣是最能打的,而宁王朱权是最为擅长谋略的。

当然,虽然燕王朱棣骁勇善战,但实际上宁王朱权更加彪悍。要知道燕王朱棣20岁才就藩北平府,而宁王朱权13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了宁王。

两年后,年仅15岁的朱权就就藩,来到了自己的封地大宁。朱权的封地大宁比朱棣更靠西北,大宁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境内,东连辽东,西接宣府,直接与蒙古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也非常危险,真正的做到了"皇子守国门"。

为了防守西北地区,朱元璋在自己所有的皇子之中挑选了骁勇善战者戍守边疆,燕王、代王、宁王、肃王都是其中之一,但其中力量最为强悍的还是宁王朱权。

当时宁王朱权就藩的时候,他不仅拥有最为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并且带了八万雄兵以及六千两战车,是公认的北地强藩。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权的能力是最强的 否则也不会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

事实证明,宁王朱权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待,几次出兵,年纪轻轻就以善于用兵大获全胜。

明朝立国之初,残元势力蠢蠢欲动,边疆一度不稳。朱权王爷的日子也不好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奉命出征,参与打击蒙古骑兵,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收拾得服服帖帖。为此,朱元璋一度高兴坏了,直呼:“朕无北顾之忧了!”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 即位之初就开始大力推行削藩政策,意欲将那些。朱权并没有任何不轨行为,因此没有卷入其中,可是燕王朱棣却造反了。

只是燕王朱棣举起靖难之役的大旗之后,忽然发现自己的兵力不足。于是,燕王朱棣却盯上了一直视为心腹大患的十七弟宁王朱权,便假称求援,派所部精锐士卒埋伏在大宁城外,以自己亲身为饵,引诱朱权出城相送,趁机将他劫持。

从此,不止是宁藩兵马,就连“朵颜三卫”也被朱棣收入麾下,为此后朱棣夺取皇位的战争,立下大功。

当时朱棣为了安抚朱权,曾经向朱权许诺,等将来事成之后,愿意和他平分天下。

朱权被朱棣挟持加入“靖难之役”的队伍之后后,倒也没有耍小脾气。他不但时时为四哥草拟声讨建文帝、安抚军心、鼓舞士气的檄文,并参与军事策划,态度很是合作,朱棣对此非常满意。

四年后,朱棣即位做了皇帝,本该是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可朱棣却闭口不提平分天下一事,翻脸不认人。而朱权深知朱棣的为人,只是要求将封地改到苏州,可是却遭到了朱棣的严词拒绝。

最终,不懂得知恩图报的朱棣一直不肯将朱权封在江南富庶之地,导致朱权被改封到了地域贫瘠的南昌。

就算是如此,深知朱权才能到朱棣,依旧对他忌惮有加。因此,朱权刚到南昌没多久,就被人举报行巫蛊诽谤之事,朱棣赶紧派密探进行调查,实际上是实时监控朱权。

此时的朱权终于意识到朱棣意欲将其置于死地,为了保住性命,他必须韬光养晦,便整天和一些文人雅士以及道士们交往,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道教、戏剧、文学、音乐上,竟然颇有建树,阴差阳错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

由于朱权十分信奉道教,索性就出家了,这才令朱棣放心了,不再监视朱权。

直到明英宗时期,71岁的朱权这才病逝,死后谥号为"宁献王"。朱权虽一身才华一辈子无用武之地,但得享高寿而善终,也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值得一提的是,恰恰因为朱棣的出尔反尔,为后来正德年间,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的反叛埋下了祸根。但明朝灭亡之后,朱棣的子孙被屠杀殆尽,而朱权的九世孙朱耷却成为了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余脉悠长 !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更多文章

  • 朱棣得力谋士姚广孝,学遍儒释道三教,为何被人称“黑袍妖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广孝与朱棣的关系,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七个字,黑袍和尚姚广孝

    中国古代以“儒释道“为三教,三教中人,虽偶尔有所兼顾,大多还是泾渭分明。偏偏这位姚广孝,三教皆通,可谓难得一见的通才。 姚广孝原名姚天僖,出身行医世家,略通医道,在十四岁时出家为僧,法名道衍,从此佛学成了他的本行。 但神奇的是,姚广孝居然又拜了一个道士席应真为师,接触起阴阳算术之学,这为他后来在燕王

  • 朱棣叔侄两个的谜团让人匪夷所思,明宣宗废后理由很多,喜欢小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宣宗与朱棣小时候,明宣宗和朱棣关系,明宣宗朱棣最新消息

    第一:建文帝失踪之谜 1:第一种说法,记载建文帝被一场大火烧死 明朝近300年历史中,毫无疑问有传奇鼎盛期,也有没落期。 其中以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最为蹊跷,史学界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被一场大火给烧死了。根据明史明惠帝本纪记载,建文四年六月十四日,朱棣军队进攻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也就是朱棣的小舅

  • 朱棣做了22年皇帝,为什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画像 很多人认为是靖难之役(朱棣起兵,推翻侄子朱允炆的江山)让朱棣失去了生育能力。毕竟造反这种事,顶着高压力,还要征讨四方,几乎一刻都不得闲,导致朱棣的能力越弱,最终不了了之。 但仔细一看朱棣子女的出生时间,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靖难之役示意图 朱棣最后一个孩子是朱高爔,是朱棣32岁

  • 朱棣为迁都北京?除了怕老爹朱元璋之外,他也想当一个开拓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迁都的真正原因,朱棣为何迁都北方,朱棣第一个迁都在哪里

    从法理上说,朱棣的皇位来之不正。因此,朱棣一生的所有作为,无论是迁都,还是追击蒙元残余势力,包括郑和远航,甚至是编撰《永乐大典》,都是在证明他才应该是明朝正统的继承人。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仅仅是他要证明自己的表现,同时这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在龙兴之地建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先例。在明朝建立

  • 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朱高炽?独特的选人方法堪称顶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怎么传位给朱高炽,朱棣为啥要选朱高炽当太子,朱棣与朱高炽的一生

    在礼教森严,等级尊卑不能僭越的明朝,皇帝要是想凭借自己的心意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那简直就是难上加难。毕竟,自从周代开始,皇位继承人都是要传给嫡长子的,更是有立嫡不立贤大地传说。但是到了朱棣这里,他却有着自己的考量。而且事实和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想将皇位传给二儿子 大家都知道朱棣并不是正统的皇位继

  • 朱棣为什么被害死在榆木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为什么被害,朱棣死于榆木川现今何地,朱棣死因解密

    朱棣为何连年北伐,并暴毙在榆木川?朱棣是从永乐19年开始正式定北京为都城。他把南京带有京师字样的官印都拿到北京来,然后南京再做一套,就以南京开头,不叫京师。但是定都北京的过程非常的不顺。先是永乐18年的三月,北京城快要完工的时候,山东爆发了一次来历不明的起义,就是唐塞尔起。史书写起因是白莲教,这个理

  • 朱棣上位以后,在距明朝千里之外有股邪恶势力,差点将明朝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时期明朝有多强,明朝历史朱棣上位史,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朱棣

    六十七岁的跛子贴木儿在横扫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所以,他入侵明朝的野心不断膨胀,甚至,他身上的突厥血统使得他天性好斗。在过去的八年里,他已经横跨三个大洲击败了众多敌人。北印度、伊朗、土耳其、叙利亚都败在他的铁蹄之下,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所建立的四个蒙古汗国也已经有三个臣服于他。

  • 朱棣、朱瞻基,朱元璋最成功的两个后代,偏偏是阉党之祸的养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朱瞻基怎么纪念朱元璋,朱瞻基 朱元璋

    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并称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痼疾,前者造成的后果尤其令人恐惧:强汉盛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都毁在这一群体手里。 曾经的东汉何等兴盛,但到了桓灵两帝时期,“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经过党锢之祸、十常侍乱政,东汉王朝在不断的内耗中走向了末路。随

  • 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敢跟朱标争取太子位,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标跟朱棣关系好

    当时正值元末,朱元璋揭竿而起,靠着机智勇敢逐渐闯出了名声,受到义军首领郭子兴赏识,被招为女婿,迎娶贤淑的马氏为妻。不久之后,朱标便出生了,朱元璋非常高兴,亲手在一座山上刻字纪念。朱标13岁那年,便承担起祭祖扫墓的重任,临行前,朱元璋交代他务必要体察民间疾苦,体会创业的不易。当年冬天,朱元璋又带着他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问算命先生你的寿命是多少,朱元璋里的倩儿嫁给朱元璋了吗

    正因为出身不高,年少时期又经历过艰苦磨难,所以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能理解老百姓心里的想法,他也不像养尊处优的帝王们敬重鬼神。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和身边的侍从在民间微服私访时,看见一个道士挂着招牌在街边算卦。 朱元璋一时好奇凑了过去让道士给自己算一算寿命,道士抬头看面前的这个男人气势非凡,而且身上的衣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