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游能否代表金区中原人?“遗民泪尽胡尘里“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

陆游能否代表金区中原人?“遗民泪尽胡尘里“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23 22:11:4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于1192年间创作的一组诗的其中一首。当时正逢战时,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手中已流失多年,陆游以诗词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王师北伐的迫切心情。

然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难免有润色,其修辞手法更是花样百出,陆游诗中所写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又是否是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真实想法呢?

一、金朝入侵中原成为掌权王朝

金朝是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地区的封建王朝,是与辽、宋同期的大分裂时期的政权。当时三个封建政权互相对峙,任何一方的轻举妄动都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战乱的局面,但这样的局势也没能阻止完颜阿骨打一统天下的野心。

金太祖

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并于十年后灭辽朝。随后,又于灭辽的两年后发动靖康之变,宋朝的两位皇帝被金兵抓走,当了俘虏。一国之君被敌军抓走当了俘虏,这简直是大大地打了宋朝的脸,也足以说明当时宋朝的确是被骁勇彪悍的金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很快,宋朝宣告灭亡,存活下来的宋高宗赵构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金兵灭宋之后成功占领了中原地区,且由于宋徽宗与高宗的生母还在金人手中,如若不将其救回,那么朝野上下读书人们的口水也会将赵构淹死。

于是宋高宗在秦桧的怂恿之下,应承了所有金人的条款,将南宋放置于金国的藩属国的地位,且每年纳贡称臣,态度卑微至极。

不仅如此,在南宋初期,岳飞曾有机会能够直捣金人黄龙、收复失地,却因赵构的十二道金牌而功亏一篑,这其中固然有秦桧的作祟,但也足以窥见当时南宋朝廷的混乱不堪。

金人仅仅抓了两个人,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这对金人来说是便宜至极的好事,但对于南宋来说,也是引来了不小的反对之声。

不管是南宋卑微的臣服态度也好,还是每年纳贡的生产压力也罢,都令期盼国家挥师北上、夺回国土的百姓们失望不已。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无论当局者怎样做都难以获得完全的赞同,他只能二者取其轻,选择对于自己来说伤害较小的一方。

出于金方的角度,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不要太痛快,发兵入侵等一系列的行为几乎没有敌手,向来崇尚武力的女真族人更是志得意满。但站在辽、宋的角度,金人就是恶魔的化身,入侵他人土地的蛮横外族,是战争的发起者,是和平的毁灭者。

二、中原与金人矛盾激化

入侵中原之后,金太祖将大量的女真族人迁往内地中原,筑寨于村落之间,且授以官田,又担心刚搬家的女真族贵族与战士们劳动力不足,由政府额外统一分配耕牛跟奴婢。一系列的政策旨在减少女真族乔迁之后的难以与当地难以融合的困难。

不光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完颜雍在继位之后,为了女真族的发展与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镇压本地汉族与汉文化的发展。

且他在政策上有一条宗旨,那就是"以女真为本",将双方待遇的差别抬上了明面。要知道,当时女真族的军户猛安谋克户在迁入中原几十年后整日无事可干,骄奢淫逸、酗酒闹事的行为常有发生,而他们多半是靠着金朝政府的扶持才能度日。然而就是这样扶不起的族人,金朝政权依旧要将其凌驾于汉族之上。

且金世宗完颜雍还推行了一系列对女真族人有利的政策。如将汉族人的农田分给女真族人耕种,在当时农田就是百姓们吃饭的家伙,掠夺他人的田地,相当于打砸他人的饭碗。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有一口饭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金人几乎蔑视了本地汉族人的存在,赖以生存的伙计说夺取就夺取,可以说,当时的金朝政府是通过剥削汉族人民的利益来实现对女真族人的优待。

当权政府都如此,更不用说底下见风使舵的官员们了。女真族成长建立于北方,相较于中原内地的文弱,女真族人更显彪悍威武,武力值也是高出大汉族人们一大截。所以不管在官方政策上,还是私底下的械斗,汉族人都没能占到便宜,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

虽说五指伸来有长短,九子生来龙异同。但金朝这样明目张胆的偏心行为自然而然地会引起汉族人民的不满,使汉、金双方本就颇深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汉人嫌弃金人是外来蛮族,野蛮至极,金人也十分瞧不起汉人整日咬文嚼字的懦弱样子,双方在民间的小打小闹时有发生。

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就这样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在盼望救赎的日子里度过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三、陆游可以代表当时的中原人民吗?

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协议,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分南北而治。这是宋朝又一次地将国土失于金人。而陆游诗中"遗民泪尽胡尘里"的下一句就是"南望王师又一年",南边就是南宋,陆游盼望南宋大军有朝一日能够北上伐金。

当时的金人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在北宋时期出生,经历过北宋时期由宋朝正统皇帝统治的日子,也经历过跟女真族互看不爽、却又频占下风的日子;二是于金人统治时期出生,从未见识过生活中没有外族人的样子。

要知道北宋晚期的治理其实并不好,且存在着"积贫积弱"的现象,各地起义频起,百姓们穷困潦倒。南宋时期,宋高宗继位之后,也是地地道道的投降派,整日不思进取,宠信奸佞。

然而在金朝统治中原之后,情况也并没有好转,原本只是汉人于汉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下子拉大到了汉族与女真族之间,二者地位过于悬殊,中原地区的百姓们也只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罢了。

虽然事实如此,但人的心理是十分神奇的,会随着时间的转变而产生更多的情感。

金朝于1127年灭了北宋,也就是陆游出生后的两年,中原地区就被金人占领了。陆游算是完全在金人的统治下成长的,当时的他六十余岁,一生都活于金人的统治之下,他几乎可以代表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人。

况且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中原百姓已经在女真族的压迫下生活了上百年,在他们看来,女真族人都是蛮人,自诩读书人的汉族人民自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不用说他们是入侵者,是战争的发起者。

所以汉族人民自然会更加怀念当初跟同族同宗之人生活的场景,即使那个场景夹杂着贫穷跟战乱,人们骨子里的归属感也一直在起着存在感。且当时的南宋在宋孝宗的治理下已经日愈安定,内政也在转好,这更是给了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一道希望的曙光。

不说古时候,就是现在,人们对自己的国家都有一种偏爱。以前的北宋、后来的南宋,成了中原地区人民心里的朱砂痣,难以忘怀,且越发鲜艳。不然陆游也不会临终前都在期盼王师北上,那是他的国家、他的族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统天下是古时候所有帝王的夙愿,天下大统意味着不再有战争,也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

然而,金人在获得胜利之后并没能带来和平,反而由于当权者政策失误,与金、汉两族的矛盾不可调和激化了普通老百姓之间的斗气。我们无法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发兵的出发点不是好的,但却能够评价金朝在中原的所作所为不够尽如人意。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远统治这片土地。在过去常进行对外殖民扩张的英国有句话说道,"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即使英国人常以战争为由威胁他人,也明白,战争不是一件好事,不论你是以什么冠冕堂皇的原因发起的战争,那都不会是一个好的战争。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

2.《金朝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没像朱元璋一样屠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杀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的简介,朱元璋和李世民谁的历史贡献大,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纵观这一段;历史,其中最为漫长的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了,这是从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我们所进入到的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之内,虽说经历了许多的改朝换代,但是历朝历代总是能相对的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皇帝”则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控者,皇帝往往要协调各方

  • 决定“汗位“的忽里勒台大会,为何在忽必烈夺汗后就成了“过去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忽必烈如何夺得汗位,忽必烈将汗位给了谁,忽必烈为什么要争夺汗位

    而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定夺大蒙古汗国接班人的问题。除了成吉思汗以外,窝阔台汗也是忽里勒台大会所推举出来的。但是自从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这个大会就再也没有召开过。至于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大家不服忽必烈的统治。(一)、地位正统,有待商榷《蒙古法基本原则》“成吉思汗的大札萨克规定,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

  • 北宋“睡仙”一觉可睡100余天,从赵匡胤手中赢走华山,自此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赵匡胤把华山输给了谁,北宋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下葬真实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奇事,故有奇人。古往今来道术志士从来都不少见,或驾雾腾空,或七十二变,或神功百变。而古之志士,有一人,他既不能驾雾腾空,也不会呼风唤雨,但他有一样神功,就是一觉能睡上100余天,因此人称“睡仙”,他就是北宋不仅睡功好而且能预测未来的奇人陈抟。年少之事陈抟,生卒年不清,但有有道教

  • 李清照的词风不易模仿,辛弃疾闲来无事挑战一首,流传了8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清照与辛弃疾,李清照最厉害的一首词,李清照最难模仿的诗词

    同样生活在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就像金庸笔下的两位大侠。一位是可飒可甜的侠女,飒的时候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甜的时候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位是可霸气可柔情的侠客,霸气时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柔情时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多诗词迷都在想,如果这二人能持

  • “遍地开花”的明代赘婿:法律说不让歧视,可仍然是“地位低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代的赘婿,明代赘婿法律规定,明代赘婿怎么处理

    明朝男子很难想象男方入赘这种现象,在古代男子为尊的封建社会当中也存在,并且还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古代赘婿男子地位一直比较低下,而在明代,赘婿的地位在法律层面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赘婚现象更为常见。特别是在前朝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之下,明朝的赘婚政策会更为开放。但是,赘婚男子地位低下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 朱标在世时,为何朱棣不敢跟他争太子之位?看看朱标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标不死朱棣敢不敢反,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元璋太子朱标不死朱棣敢造反吗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汴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旧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想要迁都,而目标便是天下兴盛的长安。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标考察陕西,为新都选址。可惜的是,第二年朱标病逝,此事不仅沉重打击了朱元璋,也让大明江山的延续充满了坎坷......朱允

  • 甲骨文造假:古董商人与农民纷纷造假,为何骗过中外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甲骨文古董值多少亿,甲骨文造假全过程,古董造假村

    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李学勤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1911年时罗振常(甲骨文大师罗振玉之弟)有过安阳小屯村调查,指出当地人的确将甲骨文当“龙骨”售卖给药材商,但“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

  • 奴隶制在古罗马始终未曾消亡,新大陆开辟后又转变为黑奴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奴隶制的变通奴隶制在表面上的消亡其实跟奴隶制的大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前3世纪到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进行的布匿战争后,作为胜利方的罗马灭亡了迦太基,其领土扩张到了整个环地中海区域。而领土急速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境内被抓为奴隶的人数急速增长,而大量奴隶最终都流向了对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农业生产,所以到罗马帝

  • 秦国占据了周朝关中礼仪文化的核心腹地,为何关东诸侯称之为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在周朝的地位,秦国和周朝关系怎么样,秦国是不是周朝故土

    其国君当为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

  • 比干被挖心后,分明没死,为何一见卖菜老妇便出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比干挖心简介,历史上比干是因挖心而死吗,比干遇见卖菜老妇为什么会死

    九阍大坏一木支,势知不可诚不欺。商之三仁异所归,死谏不欲狂囚为。贤哉万世忠臣师,比干而已前其谁。谏不当显何所持,忠必爱君无拂辞。——《比干台》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多记录已经消失了,后人如果想要知道曾经的那段历史,只能通过文物和历史传说来探寻。就比如我国历史上的夏朝,西方一直是不予承认的,只承认我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