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射日的英雄、嫦娥的老公、代夏的奸人:上古究竟有几个后羿?

射日的英雄、嫦娥的老公、代夏的奸人:上古究竟有几个后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25 12:11:49

有的典籍说他是神射手,甚至连弓箭都是他发明的。他为民除害打怪兽,还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地球和人类,是个大大的英雄。(

后羿射日”)

有的典籍说他是大美女嫦娥的老公,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不死药,却被嫦娥偷吃了,一个人成仙,飞到了月宫中。(

“嫦娥奔月”)

而有的典籍则说他是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篡夺了夏国的王位,荒淫无道,最后被自己的亲信寒浞“杀而烹之”,不得善终。(

“后羿代夏”)

……

后羿究竟是英雄还是奸人?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这些问题,早在先秦就已经搞不清楚了。

战国时楚国大诗人

屈原在《天问》中,便针对后羿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如:“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意思是,帝派遣夷羿(后羿)降临,为夏民消除忧患。为何羿要箭射河伯,夺取他的妻子洛嫔?

显然,屈原认为上古有关后羿的传说中,有许多不通或矛盾之处,让他感到困惑。

对于这个问题,后人的解释通常认为,

有两个或多个羿。

汉末著名经师

高诱在《淮南子注》中认为,有两个羿:一个是尧时的羿,一个是夏时有穷氏的后羿。

宋代名儒

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则认为,有三个羿:帝喾时的羿,帝尧时的羿,有穷氏的后羿。

许多现代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如著名语言学家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羿善射”句下注:“在古代传说中有三个羿, 都是射箭能手, 一为帝喾时的射师,见于《说文》;二为唐尧时人,传说当时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羿射落了九个,见《淮南子·本经训》;三为夏代有穷国的君主,见《左传》襄公四年。”

著名神话学家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中指出:“羿盖东夷民族之主神,故称夷羿,与传说中之夏代有穷后羿,确是两人。”

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ABC》中则概括认为:“羿有两个,一个是人性的,另一个是神性的”,并指出《天问》“帝降夷羿”是“神性的羿”,而《离骚》“羿淫游以佚田兮”是“人性的羿”。

著名古文字学家

高亨先生在《上古神话》中也说:“神话里的羿,是一位为民清除种种灾害,受人民敬爱的半人半神的英雄”,而历史传说中的“羿头脑昏聩,生活荒淫,只好田猎,不理民事,因而未得善终,显然与神话里为民除害的羿,基本精神迥然不同”。

今天有学者提出,“羿”其实是上古时代的一个部族,系东夷民族中一支从五帝时代的帝喾、帝尧到夏代太康、仲康、少康时期,一直活跃在海岱地区并涉足中原地区的部族,影响深广。

这支部族曾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后来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历史叙事中,却遭到了贬斥和丑化。

在诸多观点中,尤以著名历史学家

杨宽先生的看法比较独到——

杨先生指出,

古史传说可以分为

“殷人—东夷”

和“周人—西戎”两大系统。二者常常是矛盾的。

例如,在“周人—西戎”神话中,为罪大恶极者,因治水失败而被上帝处死;而在“殷人—东夷”神话中,他和禹是同样有“布土”之功,而“均定九州”的。

所以,屈原在《天问》中也就此质问道:鲧“顺欲成功,帝何刑焉?”就是说,鲧是成功的,为什么上帝还要处刑呢?

羿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周人—西戎”传说中,他是个篡夺君位、荒淫无道的奸人,最终死于非命;而在“殷人—东夷”传说中,他却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屈原的《天问》,则常常根据“殷人—东夷”的神话,对“周人—西戎”的传说提出质问。

对以上看法,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论!

-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中国人是华夏子孙,可“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夏朝用它来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为什么叫华夏子孙,夏朝为什么要用夏作为名字,华夏子孙的来历

    这就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民族自尊心,虽然中国人都高度认可华夏民族是一家,但却不了解“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夏朝为什么用它命名?据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这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夏”有礼仪之邦的含义,而“华”则指代服饰文化,但“华夏”二字所代表的内涵绝

  • 春秋战国四大名将有哪些,白起竟然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战国名将白起做过的事,白起杀了几个战国名将

    [var1]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一场恶战。[var1]战国四大名将四:王翦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

  • “五虎上将”死后!蜀国顶梁柱竟然清一色都是魏国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国五虎跟魏国五子良将谁厉害,三国魏国曹家五虎家族资料大全,魏国五虎

    [var1]虽然蜀国的实力开始下滑,可国家还是要坚持下去,不然辛苦多年的基业和挥洒热血的英魂,都将白白浪费了。所以到了刘备死后,蜀国之中许多执掌大权的将军们都是魏国投降而来的将领。这些人不仅协助诸葛亮维持蜀国的安危,也还力争蜀国之未来,试图力挽狂澜。可时局已改,木也成舟,蜀国之国运不是他们几位武人能

  • 春秋战国时期,四方蛮夷不敢来犯,西汉时为何却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为啥开始争霸,春秋战国历史详解,战国和西汉的战争

    [var1]在周武王姬发的时候,他打败商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分封了上百位的诸侯。当西周灭亡之后,各路诸侯群雄逐鹿,春秋战乱起。春秋时期的帝国,主要是以称霸为主,把四周蛮夷打的不敢进犯。到了战国时期,则是各个诸侯国相互吞并,只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四方蛮夷虽然也打败过诸侯国,但从来没有进入

  • 春秋五霸的制霸之路,宋襄公何以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襄公简介,春秋五霸宋襄公,春秋五霸是如何争霸的

    [var1]而称霸的主要标志是诸侯会盟,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搞个聚会邀请小诸侯国参加,并认小弟的故事。关于春秋五霸的人选,历史上说法有所不同,《史记》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说。也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不管哪个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当仁不

  • 楚国是个弹性很强、软硬莫测的国家:曾经被吴国三军攻占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国是怎么反扑吴国,楚国为什么被吴国攻打,楚国和吴国是邻国吗

    [var1]长平之战前后忙着灭鲁,可谓短视;救邯郸、组织四国兵临函谷,可谓霸气回光返照;前后八十万秦军才灭偏安东南之残楚,可谓绝唱。唐末以后形式不一样了。在唐朝时关中就出问题了。唐朝中后期关中的产粮供应不了建都的人口,缺粮是个大问题。所以唐末以后关中衰落下去了。北京其实建都也存在缺粮食的问题,但是宋

  • 楚国那么强大,为什么张仪能把楚王欺辱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仪楚王,张仪骗楚王六百里楚王发怒,张仪与楚国关系

    [var1]首先,“不占天时”:先失威望、再丧盟友,楚国亲手毁了自己的老大地位。强大的楚国失去天时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合纵,作为老大的楚国表现差劲,失去大国声望。在秦国崛起后,列国恐慌下组织了第一次合纵,而且当时楚国还是老大的位置,众小国对其期望很大,因而其顺理成章成为纵约长,但是这个所谓的老大表

  • 白起之前秦国最有名的大将, 官至左丞相, 被齐秦二国疯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白起将军简介,秦国大将白起的一生,秦国白起实力排名

    [var1]甘茂是楚国人,自小跟随史举先生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小有成就之后,甘茂便离开了故乡,一路西行来到秦国碰碰运气。当时秦国还是秦惠王时期,国相是创立了连横学说的纵横家张仪,甘茂来到秦国之后便是做了张仪的门客。[var1]甘茂的能力很快便被张仪所发现,于是张仪决定将他推荐给秦惠王。为了使秦惠王

  • 在春秋各诸侯国的史书中,为什么只有鲁国史书留存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为什么用鲁国纪年,春秋鲁国史书上的记载,周代诸侯国鲁国简介

    [var1]西周和春秋前中期,文化教育几乎被贵族阶层垄断,书籍也是如此。各诸侯国史官书写和管理的史书在当时都不会对外公布的,这也是春秋时期很多当权者会容忍史书中保留对其不利记载的原因之一。除了史官手中的史书外,各个诸侯国的史书基本没有备份,很容易丢失。[var1]正因如此,一旦诸侯国被灭亡或者出现大

  • 乐毅差点灭掉齐国,无人能办到,为何没入“战国四大名将”行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名将乐毅简介,乐毅什么时候攻齐国,乐毅伐齐消灭了齐国多少兵力

    [var1]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时候,王翦处在秦国收割六国的时候,廉颇时期的赵国,差不多是当时七国中最强盛的之一,李牧也生活在和廉颇比较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