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善待百姓的朱元璋,为何要大肆杀戮昔日的伙伴?可怜天下父母心

善待百姓的朱元璋,为何要大肆杀戮昔日的伙伴?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4/1/24 8:40:00

但是这位对待百姓都很仁慈的皇帝,在后来却大肆杀戮了很多昔日的伙伴。当年他从一个小小的义军士兵,一路攻城略地打下了整座江山,靠的就是昔日的这些伙伴们。朱元璋曾经跟手下官员说过,自己这个皇帝以及天下的文武百官,都是依靠普通百姓来供养的,所以要官员们善待百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那么,他为何偏偏会对昔日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伙伴们痛下毒手?小编认为,朱元璋大肆杀戮昔日伙伴的这一举动,可以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待那些昔日里帮助自己打江山的伙伴们,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那些开国功臣们,基本上都被封王封侯了。例如李善长、蓝玉这些有功之臣,每个人的地位都非常高,朱元璋待他们也不薄,经常封赏他们。而且他们的子嗣也大多都受到了照顾,得以入朝为官。

朱元璋杀害功臣的过程,实际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公元1375年,刘伯温因病去世。看起来刘伯温好像是病死的,其实是受到了胡惟庸的毒害,而幕后的主使人极有可能是朱元璋。因为刘伯温生病期间,曾经吃了胡惟庸带来的药物,而这个药物却是御医开的。我们都知道,御医是不可能胡乱开药的,能命令御医的也只有皇帝。刘伯温曾经向朱元璋反映过这个问题,说老臣吃了御医的药怎么反而身体越来越差了。但是朱元璋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劝他不要多想。由此,刘伯温就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意,回去之后马上就开始给儿子交代后事。

那么胡惟庸的结局呢?胡惟庸表面上虽然一向跟刘伯温不和,但是刘伯温的死却给他提了个醒。5年后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胡惟庸,很多人认为是胡是受冤枉的,其实很难说胡惟庸心里没有谋反的想法。只是他的对手是朱元璋,凭他的能力根本逃不出朱元璋的手掌心。

在查处胡惟庸一案的时候,李善长也受到了波及,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向他下手。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小编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了。当时的太子朱标是一个十分仁慈的人,朱元璋认为在自己去世后,天下就应该由性格仁慈的人来当皇帝,这样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所以,论功劳明明是朱棣的最大,可是因为朱棣性格比较暴虐,朱元璋就不太喜欢朱棣。

朱元璋不但不喜欢朱棣,反而还处处提防朱棣。因为他心里知道,朱棣对皇位虎视眈眈。而太子又是一个心地仁慈的人,在自己死后若是朱棣造反,肯定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朱元璋就安排了几个人来辅佐太子,成为太子登基后的班底。那么,朱元璋当时不杀李善长就是这个原因。

朱元璋给太子选择的辅佐之人,文臣以李善长为首,武将以蓝玉为首。这两个人的才能,都是非常厉害的。如果朱元璋死后,朱棣敢造反的话,这二人绝对能让朱棣好好的喝一壶。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太子的身体却日渐虚弱,没过几年就病死了。

太子死后,朱元璋不得不考虑新的问题。皇太孙朱允炆年幼,如何能驾驭的了虎狼之臣蓝玉?所以为了保证朱家江山的稳固,在太子死前,朱元璋先杀了李善长,此时距离胡惟庸之死已经过去了10年。等太子死了以后,又杀了蓝玉,这是朱元璋杀戮功臣的第二个阶段。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元璋其实在心里是已经放弃了皇太孙朱允炆。虽然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但是朱元璋却清楚的知道,朱允炆绝不可能是朱棣的对手。

朱棣手下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而朱允炆这边李善长和蓝玉都已经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自己死后,如果朱棣造反,蓝玉不但不辅佐朱允炆,甚至可能谋反。这样的话,说不定朱家的天下最终将落入旁人之手。所以小编认为,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为儿子朱棣做打算。就算朱元璋再不喜欢朱棣,那也是他儿子。天下落入朱棣之手,总比落在其他人手中要好。

各位网友,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里讨论一下。

更多文章

  • 宋朝繁荣昌盛,却为何发生了433起农民起义?此项政策是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三次农民起义,宋朝统一战争的背景,宋朝灭亡前的三大军事战争

    同时宋朝也是起义发生最多的朝代,在我国古代,起义事件稀疏平常,这基本上是任何一个朝代都经历过的,但是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发生的起义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般发生在王朝末年,通常王朝建立之初政治清明,刚刚结束了战乱的人民得到安定,是不会发生武装起义的。但是宋朝是个例外,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朝

  • 诗中李杜,词称苏辛——苏轼的坎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对仕途坎坷的态度,苏轼人生坎坷经历,李杜苏辛是谁

    北宋年间,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词人,便是苏轼,号东坡居士。与南宋那位天才辛弃疾遥相呼应,并领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人物。苏家父子在唐宋八大家里占了三位,古龙作品《小李飞刀》有幅对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以形容家族中文采之盛,用在苏门这里,倒是十分贴切。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早年随父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当时

  • 宋朝屡战屡败,那些被俘百姓还有机会重返故土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二帝被俘,宋朝最残酷的战争,宋朝十大战争详解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徽、钦二帝并不值得同情,毕竟他们身居高位,有义务为自己的软弱无能负责。最无辜的其实是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平民,被俘后,他们往往妻离子散,几代人的积蓄化为乌有,在敌国过着猪狗不如的为奴生活。由于被俘后的生活太过凄惨,再加上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故土情节,宋朝被劫掠走的平民基本上都日思夜想

  • 秦桧的后人高中状元,乾隆借意刁难,但他用七个字解脱了困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桧的状元是怎么来的,秦桧为了自己孙子中状元有多拼,秦桧的后人考上状元祭拜岳飞墓

    封建社会,千古罪名都不足为奇,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才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嘛。这个状况一直维持到了乾隆时期,直到了一位名叫秦大士的人出现,后人的阴影才是得以解脱。秦大士是安徽人,出生于1715年,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书,十岁的时候已经是能够自己写诗,而且自己还练就了一手好的书法,所以等秦大士还是

  • 用岳飞性命换来的《绍兴和议》,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投降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死于绍兴几年,绍兴条约,绍兴与岳飞关系

    宋高宗原本想要与金国再次和谈,可是这一次金兀术意图灭亡南宋,并不理会宋高宗的请求,无奈之下,宋高宗命令驻守鄂州的岳飞率部北上,救援重镇顺昌。在短短月余的时间里,岳飞率部先后克复蔡州、鲁山等城池,又取得了颍昌大捷、郾城大捷,重创金军主力,迫使金兀术不得不退守开封。不久,岳飞在与北方义军取得联系后,率领

  • 宋朝国土面积不如辽金,还向金进贡称臣,后世为何仍尊宋朝为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和辽金时期隔多少年,宋朝领土扩张史,宋朝最大的时候比辽金小多少

    宋朝土地面积不如辽国和金国,还要向辽国进贡,向金国称臣,我们现在却普遍承认宋朝是正统,这是为何?一、文化方面代表华夏传承宋朝虽说军事实力不行,但是在文化方面对华夏文明的发扬达到了巅峰之势,中国一直一来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完成于宋朝,更有千古流传的宋词,深深影响了后

  • 仅存的明朝状元考卷,字迹让现代人自卑,书法家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状元试卷内容,明朝状元试卷图片大全,明代状元试卷100题

    赵秉忠的来头可不小,他是明朝青州有名的大学士,赵秉忠的读书天赋非常高,他15岁的时候已经在青州府闯出了名声。他的父亲就是礼部侍郎,殿试成绩很好,天赋加上优越的家庭,赵秉忠的考试之路非常顺利。等到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参加殿试,25岁那一年, 赵秉忠到达了人生的顶点,他取得了状元的名次。可惜赵秉忠的命

  • 朱元璋和朱棣都为了她开了明朝的首例,但是她的婚姻却十分的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有多宠朱棣,朱元璋对朱棣真实感情,历史上朱棣跟朱元璋关系好吗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遵循了之前被废除的一个制度,殉葬。在他死之前,他要求后宫所有女人,都必须随他一起走,跟着他陪葬,这个制度非常的残忍,有的女人可能见都没见过朱元璋就要陪葬了,大部分年轻的女孩都无一幸免,除了一个女人,没有殉葬,这个女人就是张玄妙。因为张玄妙给朱元璋生了一个闺女,被朱元璋封为了安庆公主

  • 申时行作为万历的宰辅,为何张居正被清算,他能够寿终正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申时行和张居正的关系,张居正是寿终正寝吗,万历皇帝最后如何对待张居正

    张居正张居正被清算后,张四维接任了内阁首辅的职务。此时,万历皇帝经受了张居正的“擅权”,对部下十分不信任,张四维接任后,为了向万历皇帝表忠心,当即弹劾张居正及其门生,导致六阁所剩能臣寥寥无几,很多官吏都因为受到牵连被贬黜,张居正新政也被废除。后来张四维因为丁忧回乡,就由申时行接任了内阁首辅的职务。申

  • 原创浅析袁崇焕死因,其实另有隐情,历史的背后真相让人惊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很多关于袁崇焕的历史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解释为什么袁崇焕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大将,一个曾经获得宁锦大捷的一方诸侯,带领军队,前往北京救驾,竟然会弄得一个凌迟处死。各种解释都有,有的说是袁崇焕自身的问题,说他刚愎自用,搞不好团结,人际关系很差。也有的说,其实是有人想弄钱龙锡,结果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