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1/22 17:08:01

上官婉儿与她的娘亲被贬入皇宫

上官婉儿的爷爷,乃是唐代大诗人上官仪,高宗曾召上官仪,商讨废除王妃之位,但武则天太过骄纵,让皇帝很是担忧。武则天得知她被废掉之后,高宗就将所有的责任都压在了她的身上。高宗无奈之下,只好对上官仪进行了惩罚,连带着上官婉儿也跟着遭殃,上官婉儿跟着她的娘娘被送进了后宫。

上官婉儿继承了她爷爷的文采,自幼聪慧过人。这一日,武则天召见上官婉儿,很成功地回答了武则天的问题,武则天很喜欢她的才能,觉得她很有本事,所以就提拔她做了一名官员。自从武则天登基为王,上官婉儿的实力就显现出来了。上官婉儿在政务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武则天非常喜欢上官婉儿,并且将大部分的权力都交给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心目中也是炙手可热。

李隆基身边的上官婉儿

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许多新君都会废黜旧部,以确保权力的核心,但是李显并没有剥夺上官婉儿的权力,而是对她的才能十分重视。从一个没出息的丫鬟,变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女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权力越大,上官婉儿的野心就越大,她已经不甘于现在,她想要和韦皇后结盟,就是想让韦皇后继承王位,就如同武则天一样,在韦后夺位之前,李显已经死了,李显之死,正是上官婉儿想要的,所以皇位才会落入韦皇后的手里。

韦皇后即将登临天下,李隆基不愿皇权落入外人之手,于是与韦皇后争夺权力,谋朝篡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足够的势力与势力,太平公主深知上官婉儿的厉害,所以派出上官婉儿与李隆基联手,将韦皇后击败。在李显还活着的时候,李隆基就已经想要夺权了,李显的死讯比李隆基还要早,李隆基在上官婉儿的协助下,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溜进了皇宫,将韦氏干掉,然后将上官婉儿团团围住,然后毫不留情地杀死了上官婉儿。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死上官婉儿?

从电视剧和电视剧里,我们都会觉得上官婉儿是一个无私、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女子,但《旧唐书》里却有这样的描述。如果说上官婉儿是个花心大萝卜,那岂不是说她是个花花公子?根据历史,上官婉儿为武则天效力时,曾与武则天身边的小白脸张宗昌鬼鬼祟祟,而上官婉儿又正值壮年,必然会有不少女性倾心,而张宗昌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既得武则天宠幸,又与上官婉儿展开了“地下恋”。

张宗昌和上官婉儿鬼鬼祟祟的事情被女帝知道了,女帝直接将匕首对准了上官婉儿。以上官婉儿的能力和才华,女皇当然不会杀了她,女帝也就在她的眉心留下了一条伤痕,警告她,让她别太过分。这道疤痕怎么也好不了,上官婉儿就在刀疤上画了一朵梅花,原本只是为了掩盖伤口,谁知道却让她看起来更美了。

武则天的病情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上官婉儿知道自己的主心骨要垮了,所以早就想好了退路,重新找到了李显,但很快她就知道自己的依仗是错误的,李显是一个懦夫,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皇后的身上,根本不像是一个帝王。上官婉儿再一次将矛头对准韦皇后,让她和韦皇后走得更近,甚至还鼓动韦皇后登上王座,成为武则天的二世祖,上官婉儿甚至将自己的小妾武三也推向韦皇后,三人都是心思各异,但表面上却是一副好色的样子。

李显死后,皇位自然落入韦皇后之手,韦皇后便成了最有话语权的人。上官婉儿跟随的这两名女子都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她也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才能够在这两名女性手下站稳脚跟。既然如此,上官婉儿为什么要支持韦后登上王座?按照史籍上的说法,她长得不错,才华横溢,才华横溢,若是要在后院里谋个一官半职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必如此卖力的支持韦皇后?

她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女子,她要的不仅仅是在后院里的权力,说不定还会利用韦皇后,让自己登上武则天的宝座。李显一去世,李隆基就开始谋划夺取皇位,而上官婉儿则将矛头对准了李隆基,让他坐上了王位。

李隆基夺取皇位之后,杀死了上官婉儿,我们应该知道上官婉儿为什么要杀她,但是现在看来,她并没有对李隆基不利,相反,李隆基之所以要杀她,并不是因为她的花心,而是为了她。

第一,她的实力很强大,李显还活着,李隆基也不可能坐上这个位置,李隆基能坐上这个位置,很大程度上都是上官婉儿的功劳,上官婉儿在朝堂上的位置已经这么多年了,上官婉儿的实力非同小可,自从武则天成为了帝后,李隆基就担心上官婉儿会像武则天那样夺权,于是就把她给杀了。

第二点,就是上官婉儿不够义气。上官婉儿当然是“墙头草”,看到谁的权力大,对自己越好,她便会站在一边,甚至可以舍弃武则天,这是何等的不忠,于是李显把她给杀了,哪怕她支持李显,李显也绝不会手下留情,上官婉儿的实力本来就很强,如果放任不管,早晚会成为一场灾难。

上官婉儿的人生,让人既痛心又痛恨。她很清楚,如果不是爷爷的原因,她会像别的女人那样,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过着普通的婚姻,她很清楚,为了变得更强,她必须要变得更强。她之所以让人厌恶,恐怕就是因为她那肆意妄为的性子,不管是在古代,在现在,都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女人。大家对上官婉儿有什么看法?

更多文章

  • 西晋诗坛高手,又是绝美男子,卢谌十首诗,情感百感交集,触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答卢谌诗,王褒入关对卢谌的影响,重赠卢谌拼音

    卢谌的曾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大儒卢毓,他的祖父是魏晋时期大臣卢珽,他的父亲是西晋时期,成都王司马颖的心腹谋士卢志,看看他的家庭情况,背景可谓“闪耀”。所以,卢谌的前半生还是比较潇洒的,而且他有受到家庭熏陶,能写一手好文章,据记载又是一位非常英俊的青年,备受达官贵族的青睐。据说,卢谌的才华与英俊的外表被晋

  • 李建成手中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忌惮不已,却被一神婆给忽悠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斗争的白热化,李建成和李世民关系如何,李建成和李世民兵力

    但是在群雄中胜出并不只需要你的勇猛和才略,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会有很多人起义了,但是还当不了皇帝。这时候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多数人都会找上一个自己认为的大势头投靠上去,这个投靠方向关乎着你以后的命运和荣华富贵。不过难免会有人选错投靠的势力,这一错以后便是步步错,由于这个也让许多有勇有谋的英雄只在历

  •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做了唐朝皇帝,唐朝会更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在唐朝是什么地位,唐朝历史有李建成吗

    李建成本是李唐王朝的嫡长子,也是太子。但却在玄武门之变中被他的二弟李世民干掉了。与李世民光芒万丈的功业相比,李建成似乎毫无建树,甚至在影视中被塑造成酒囊饭袋,甚至是迫害功臣的大奸之臣,比如在《隋唐演义》中,李世民的手下大将罗成就是被李建成害死的,并且对李世民步步紧逼,李世民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

  • 兰陵王高长恭,是唐太宗的外公,长孙皇后是他们之间的纽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兰陵王高长恭后裔,北齐高长恭为啥叫兰陵王,兰陵王高长恭出名的一战

    是啊,毕竟对大千世界的一个小人物来说,如果能够拥有祖国的钱财,或者是触手可及的“发财机会”那可实在是人生的幸事一件呐。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不是也常见许多费尽心机的“反派”想要通过攀附豪门而成为下一代豪门的戏码的吗?虽说,这样的角色被设定为了反派,但有时候仔细想想,如果出于发展需要,或是出于当时的现

  • 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仅第一句短短的五个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最孤独十首诗,李白孤独到极致的诗,李白最雅致的一首诗

    唐明皇李隆基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但是后期却同样犯了错误,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以至于原本强盛的大唐王朝,最终还是爆发了战乱,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乱,使得百姓颠沛流离,各地战火纷飞,虽然后来平定了战乱,可是整个帝国已经开始摇摇欲坠。李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当时李隆基很欣赏其

  •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至秦灭六国,为何一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春秋五霸怎么发展成战国七雄的,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强

    自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天子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然而周王室已经没有实力来镇压各路诸侯,“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天子明面上还是天下共主,但诸侯纷起,互相伐战吞并。先有春秋五霸,后出战国七雄,及至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秦,可以说统一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是为什

  • 从卫鞅到商鞅:四赌三赢,一个绝世赌徒璀璨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卫鞅真的割了赢虔的鼻子吗,大秦帝国卫鞅,卫鞅是怎么到秦国的

    赌在大家的眼里不是个好字眼,提起赌徒大家往往一副厌恶的表情。然而有一件事情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下过赌注,人生之路漫漫,时时处处都有人下赌注,其实有赌徒心理不是件坏事,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用这种心理,用的好,可以助你功成名就;用的不好不仅自身深受其害还会连累家人。 所谓小赌小赢,大赌大赢。有人的

  •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秦始皇到底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异人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是异人吗,秦始皇和异人的关系,秦始皇是如何继承王位的

    [var1]这段历史不叫繁琐,所以大概说就是吕不韦和嬴政的母亲也就是后来的子楚夫人第一次相识,并且怀上嬴政而吕不韦却心怀大志所以当时要将其夫人(也算不上夫人,就是妓)送与异人。[var1]吕不韦要实现自己的欲望也就利用帮助异人送到咸阳,并逐步当上君王(这段历史比较多事,你自己到网上看吧)之前也因某些

  • 秦国人为什么恨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百姓痛恨商鞅吗,商鞅怎么去秦国的,商鞅在秦国经历

    这句话基本代表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人对商鞅的评价。先别惊讶,往下看文章。1、秦国的逆袭秦国,原本边陲小国,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还起了个绰号“秦夷”,诸侯开会都不通知秦国,不带它玩。秦国的逆袭过程,不再赘述,从几张地图就可以看出。[var1]公元前356年,秦国启动商鞅变法,开始一路逆袭。三次进攻魏国

  • 春秋泼来盆冷水:悬羊击鼓、饿马蹄铃,照样可以忽悠你们现代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最震撼预言,春秋故事解读,历史冷知识春秋时期

    友情提示:研究历史,建议看史书。史书也未必是真的,依旧需要自行判断。【序】上了一当又一当,当当不一样;吃了一亏又一亏,亏亏都很美;[var1]大V辛弃疾讲抵抗外辱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身为网络小爬虫的俺,今夜却只能聊一聊内卷、阋墙时的那座空城——倒逼悬羊去击鼓、强制饿马来蹄铃;[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