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何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800精骑突围

项羽为何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800精骑突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4/1/19 9:41:15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能看到从双方的兵力悬殊到最后刘邦的反败为胜,整个过程都浸染了项羽的不甘心和意难平。最后当他们垓下决战的时候,项羽宁可丢掉十万楚军也要想办法突围。

那是因为他心中多少还不想认输,可是除了不甘心之外,项羽已经别无选择。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了刘邦的军营,一首“楚歌”就将项羽的军心打得溃散,逼迫项羽只能最后一搏。

鸿沟协议

反秦的序幕自拉开之后,整个天下经过各种战乱纷飞逐渐分裂为两股强大的势力集团,即刘邦和项羽。刚开始项羽的兵力比刘邦大得多,项羽为“王”,刘邦也只是他手下的一门将领。

但自从刘邦躲过了“鸿门宴”,项羽也与天下江山来了个擦肩而过。当年他没有杀刘邦估计也成为了他最后悔的事情,但他们两人也为历史奉上了最为精彩的“楚汉之争”。

终于来到公元前202年,也到了刘邦和项羽的决战一刻,在垓下这个地方刘邦对项羽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天下也在此战之后下定。

早在一年前,刘邦已经有了围攻项羽的想法,但奈何当时他调动不了韩信彭越的军队,使得合围成为空想。就在这时,项羽送来了一份协议想跟刘邦平分天下。

这份协议上说两人以鸿沟为界限,即战国时期修建的一条大运河。项羽的意思是两人各占一半,从此不起战事相安无事的颐养天年,刘邦拿到协议心想这好事也不错。

正当刘邦想撤兵西返的时候,张良陈平急忙跳出来制止了他并说:“不能平分天下,这样诸侯都会向着项羽。如今项羽粮草不足,正是天要亡他,何不趁此机会取而代之,如若不然恐怕养虎为患”。

张良他们的一番话彻底点醒了刘邦,随后他立即撕毁协议发兵攻打项羽。此时在他人的建议下,以封地为条件引韩信和彭越出兵前后夹击项羽。

随后韩信率兵由北向南,如芒刺般扎在了项羽的背上;彭越则带兵从梁地出发,由南下西进与刘邦的本部军汇合并逼迫项羽军队后退。

此时刘贾手下数万名将士与王英布的一起合兵得十万,他们从淮北出发一路向西南攻克楚国都城,最后拿下寿春、和城父等地。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原本楚军阵营的大司马周殷投靠了汉军。

随后周殷带兵屠戮了六个城池,与刘贾和王英布一同北上合力攻打项羽。由此在项羽的西边、北边、西南和东北这四个方向都挤满了刘邦的六十万大军。而项羽已成为围困之势,只能带上仅剩的十万兵力向垓下撤去。

垓下之战

事实上在垓下之战前夕,项羽的军部已经处于相对劣势,但他仍然不自知。韩信与项羽在齐地一战的时候,项羽部下龙且因为太过轻敌使得楚军元气大伤,最终使得齐地被韩信收割。

项羽失去的这个地方就相当于丢掉了北边的缺口,韩信也完成了合围项羽的最后一步,这一刻项羽已经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后来韩信又攻下他的老巢彭城,让他更加无路可逃。

项羽就这样被一步步地逼到了垓下,面对有着“兵仙”之称的韩信都能轻敌,不得不说龙且果然是个草包,他的一个念头直接将项羽拖入了绝境之地。

在垓下之战中,韩信带着三十万军队打前锋,孔熙和陈贺分别为左翼和右翼,刘邦在后面跟进,周勃则负责断后。面对兵力都不到他们零头的项羽,刘邦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一战开始,项羽倾巢而出与韩信对打,韩信战前失利不断后退。随后孔熙和陈贺从两翼包抄过来,项羽抵挡不住往后撤。撤退的途中,韩信又率兵攻打上来,项羽大败而逃。

而刘邦也顺势跟了上来,将项羽重重包围在了垓下。此时的楚军已经开始人心溃散,大家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就在这时,韩信命人在项羽的军营外面唱起他们家乡的歌曲“楚歌”。

听到家乡小调的楚军更是热泪盈眶,战争的疲惫和思乡之情击溃了他们心中最后的防线。项羽在营帐中也自感大势已去,他明白即时没有“楚歌”,自己也成为了刘邦的瓮中之鳖。

如今能让项羽用的人已经不多了,士兵们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好回家。项羽无奈之下将十万兵力留在军营,仅带上800精骑突围出去。

弹尽粮绝

在刘邦的重重包围之下,项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能够突围成功,也是汉军觉得胜利在望而放松警惕的原因。一直到天亮的时候,韩信才发现项羽已出逃,于是立即带上五千人马前去追击。

为何项羽不带着十万将士与刘邦决一死战,而是选择带少量兵力突围呢?其实双方兵力悬殊是最重要的原因,面对刘邦的六十万大军,项羽如何能逃?他早就对这场战役失去信心。

但没了信心,并不是表示他甘心。他心中有太多愤恨,想想当初自己的兵力在刘邦数倍以上,如今落得这样的境地,他的心中除了悲鸣之外还对未来抱着一丝希望。

而且那时的项羽军营粮草早已告急,士兵吃不饱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打仗呢?不如带上点人突围说不定还有一点生机,他始终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但在这场突围战中,项羽并不幸运,一路上他们遭到汉军的追击,带出来的八百亲兵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人。

项羽是何等英雄,宁愿死也不想做个败军之将,于是自刎于乌江,以如此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戎马一生。他想要的结局也没能按照其所想的方向发展,只是他不知道结局早已注定。

后期的项羽刚愎自用且疑心病重,从他赶走智囊范增开始,他就掉进了刘邦设下的陷阱,直至他众叛亲离的这一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一首“垓下悲歌”就将失败推给了时运不济,如此项羽岂有不败的道理。

更多文章

  • 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他一人流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为什么死在白帝城,刘备退出白帝城原因,李白的白帝城是刘备死的地方吗

    刘备退守白帝城,随后托孤诸葛亮和尚书李严,与世长辞。刘备的死,可谓是三国时期政局最大的一次变动,曹魏君臣得知之后,纷纷高呼,为之感到欣慰。但是在曹魏政权之中,却有一人,听闻刘备逝世,面露哀痛,为刘备哀悼,这个人就是黄权。黄权又何故如此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初侍刘璋,无奈归蜀黄权本就是巴蜀之地的人

  • 韩信临死前,大喊三个字,如今已成年轻人的“口头禅”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临死前突然大喊三个字,韩信临死后说的话,历史上的韩信有口头禅吗

    他是横贯古今的谋臣军事家,在领军打仗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为大汉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即使如此却依然逃不过功高盖主的命运,最后以悲剧收尾。回顾他的一生,褒贬众说纷纭。惜往日,漂母施饭,胯下之辱韩信原本是行商之家,士农工商的等级注定韩信不会继续老本行,到了他这一代,旨在培养读书人,可随着家族生意的日渐式

  •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的军事,汉武帝兵力多少,汉武帝时期军事情况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汉匈战争进入到攻守易形阶段的时候,汉武帝手下出现了很多能臣名将,而汉武帝本人更是通过卓越的指挥才能把匈奴狠狠的做趴下。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后来汉武帝经营西域。但是,在这辉煌的过程中,汉武帝似乎却也留下了一个污点,那就是进攻

  • 刘邦病重,吕后恳求他为妻子儿女出征,英雄暮年实在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临终和吕后的对话,刘邦晚年的事迹,刘邦与吕后的感情

    刘盈的母亲就是吕后,刘邦几次三番和文武大臣商议要废掉刘盈,这让吕后万分惊恐,她想方设法要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但是,刘邦最宠爱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对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吕后并不待见,吕后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保全儿子,从而保全母子二人的尊贵地位呢?1、戚夫人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当上汉王之

  • 蒙恬是不是傻?手握30万重兵,为何甘愿被赐死,也不敢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死前说了哪两句话,蒙恬有多强大,蒙恬在历史上是干什么的

    自古以来,皇帝都害怕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为了稳固江山甚至可以处死多次救自己与水火的兄弟。按理来说能够建功立业,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肯定有一定的政治嗅觉,能察觉到将要到来的危机。可是,他们为什么都选择慷慨赴死而不谋反为自己谋一个出路呢?秦朝大将蒙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年,蒙恬明明远离京城,坐拥30

  • 韩信临死前,喊了“三个字”,现在是许多人酒桌上的常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临死后说的话,韩信死前说的三个字,韩信之死视频完整版

    成也萧何韩信这人受过胯下之辱,当过项羽的执戟郎中,他的前半生过得不如意,但内心的火焰一直燃烧,想要绽放在这历史的舞台,直到遇见萧何和刘邦,才让他的才能有了展示的平台。刘邦任命韩信做了一个治粟都尉,这是个管粮草的官,看着不断逃跑的士兵,韩信内心很是悲凉,也跟着那些人逃走了,这事传到萧何的耳朵里,萧何一

  • 司马家族为何能轻易夺取曹魏政权?分析后发现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司马家族现状,司马家族和曹魏政权的关系

    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为何就能轻易控制曹魏的政权呢?让人感觉司马懿篡权太过简单,想想当年曹魏政权开创者曹操打了三十多年战争才勉强统一北方,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拿下了曹爽,就拿下了整个曹魏,这多少让人感觉不服气。司马懿能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曹魏的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其他政治权力牵制。想要

  • 五虎将中实力最差的一位,连关羽都瞧不起他,可知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虎上将关羽看不起谁,关羽在五虎将中的地位,关羽和五虎将谁强

    关羽是刘备营中重要的一员大将,不管是正史中,还是小说中,对关羽的描写较多,这里不再详细叙述。实际在“五虎”中,有一位大将实力并不强悍,关羽也对他有着一定的“鄙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下面就和大家伙去了解一下。他就是黄忠,熟悉小说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黄忠是在“五虎”大将中,最后出现的人,是刘备阵营的真正

  • 董卓、吕布死后,赤兔马没事,为何关羽死后赤兔马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有句话说得好,“宝剑赠英雄,骏马配豪杰”。在名著《三国演义》中,除了关羽、张飞、吕布、赵云、马超、典韦等猛将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人的坐骑也相当出名。一匹好马,不但有助于猛将攻城杀敌,关键时候甚至还能救命。比如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在刘备困于檀溪的时候,的卢马直接从水中飞出,惊呆了蔡瑁,救了刘备一命。赵云的

  • 张飞逃命忘了刘备妻女,刘备扶他起来说了2句话,现在成黑帮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死后刘备说了哪4个字,张飞死后原著中刘备说了什么话,张飞死前和刘备的谈话

    而在这不计其数的关系中,桃园三兄弟是一直被人所记住且深受其喜爱及欣赏的,而他们这段家喻户晓的情谊也逐渐被人们传成了佳话。在这段关系中,作为三弟的张飞是刘备极为器重的人物,刘备还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都会告与张飞,甚至于张飞将自己的妻儿遗忘抛弃也没有责怪过他,这可见张飞的受宠程度有多深。现在就让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