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的母亲就是吕后,刘邦几次三番和文武大臣商议要废掉刘盈,这让吕后万分惊恐,她想方设法要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
但是,刘邦最宠爱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对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吕后并不待见,吕后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保全儿子,从而保全母子二人的尊贵地位呢?
1、戚夫人
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当上汉王之后,路过定陶时遇到了她。
戚夫人原名戚懿,她不仅容貌清丽,还特别擅长歌舞,尤其擅长跳当时很流行的舞蹈“楚舞”,刘邦一见之下十分喜爱,于是就把她纳入后宫,对她极尽恩宠。
戚夫人后来生下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刘如意,刘邦觉得刘如意最像自己,喜欢得不得了,在刘如意很小的时候就封他为代王。两年之后,赵王张敖被刘邦降为宣平侯,赵王的位置空了出来,刘如意又被封为赵王,此时刘如意不过10岁左右。
刘如意10岁就被封为赵王,戚夫人又备受恩宠,但是戚夫人对此并不满足,她知道刘邦最疼爱刘如意,于是几次三番地向刘邦哭求,让刘邦把刘如意立为太子。
太子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吕后所生,刘盈6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王太子,刘邦即位之后,刘盈又顺利地被立为皇太子。
刘盈的母亲吕后早在刘邦还只是沛县亭长的时候就跟随他,刘邦刚起事的时候,吕后受他的拖累被捕入狱;刘邦和项羽对敌激烈的时候,吕后又被项羽擒获做了人质,后来因为战局变化才回到汉营之中。
在吕后缺席的时候,陪伴在刘邦身边的正是戚夫人。
女子无功,全在恩宠。刘邦盛宠戚夫人,连带着对刘如意也越看越顺眼,于是不顾“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会动摇国本的危险,一再和朝中大臣商议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在刘邦的君威之下,吕后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好在还有一群重视规则的文武大臣。
2、周昌期期
刘邦要废立太子的事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周昌。
周昌耿直敢言,哪怕是直面刘邦也并不示弱。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记载:有一次周昌进宫给刘邦奏事,恰好看到刘邦正和戚夫人亲热,周昌吓得扭头就跑。刘邦在他身后紧紧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他:“你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周昌毫不胆怯,昂头答道:“陛下是夏桀、商纣一样的君主!”
听到周昌这样直爽的回答,刘邦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哈哈大笑,但是却更敬畏周昌。
这样敢于直言的大臣,遇到废立太子的大事当然不会隐忍。
刘邦和大臣们商议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大臣们都坚决反对,但是刘邦并不在意,丝毫没有要改变主意的意思,周昌于是就和刘邦据理力争。
周昌平时说话口吃,现在情绪激动,口吃得就更厉害。只听他说道: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话虽然说得磕磕绊绊,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坚定。
刘邦看到周昌急成这个样子,不但没生气,反倒很高兴地笑了。
吕后一直深切地关注这件事,她此时正在东厢侧耳倾听着朝堂上的动静,看到周昌如此急切地维护太子地位,她十分感激。看到周昌下朝之后,吕后不顾身为皇后的尊贵,跪在地上对周昌拜谢道:“如果不是您,太子差点儿就被废掉了!”
3、张良计
虽然大臣坚决反对,周昌据理力争,但是刘邦废立太子的心思一直没有改变。这一点吕后当然知道,所以她一直没有放弃为维护太子地位做努力。
如果论足智多谋,朝中大臣没人能比得上张良,吕后于是就让哥哥吕泽请来张良,让他帮自己想办法。
张良和众位大臣一样,早就在朝堂上对刘邦要废立一事表达了反对意见,在吕后面前,他委婉地表示,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可想,哪怕有一百个自己这样的,也阻止不了刘邦做这件事。
这当然是张良的处世之道:吕后现在是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地位,但是吕后和刘邦到底还是一家人,废立太子是国之本,但是对于刘邦家族来说,也可以说是家事。对于别人的家事,自己一个外人实在不好插手。
张良明白的这个道理,吕泽当然也明白,于是他并不多说废话,只坚持一句话:“你一定要给我们想办法!”
《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的记载是: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
张良不愧是智囊,马上就为吕后出了一个主意:把商山四皓请来,让他们陪伴在太子左右。
张良跟随刘邦时间很长,他知道刘邦的遗憾:商山中有四位隐士,之前因为躲避战乱隐居,刘邦即位之后曾经多次邀请他们出山做官,却都被拒绝了。
吕后严格执行了张良的计谋,马上让吕泽去办这件事,他们带上太子刘盈写的书信,还带上厚礼,以非常谦卑的态度成功请出了那四位著名的隐士。
4、太子也啃老
商山四皓被请来之后,住在吕泽的府中。
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汉,刘邦正在生病,就想派太子刘盈领兵去平叛。
商山四皓听说这件事之后,马上对吕泽说道:“如果真让太子领兵前去,那太子就危险了:假如太子立下战功,对保住他的太子之位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太子失败而回,那太子一定会受到责罚,太子之位肯定保不住!以现在的形势看,陪同太子前去的都是骁勇战将,让太子带领他们,无异于让羊去带领一群狼,所以一定会无功而返。侯爷您赶紧去让吕后求见君上,向他这样哭诉。”
吕泽听了商山四皓的话,急忙连夜进宫去见吕后,把这四位的意见告诉了吕后。
吕后依言而行,她到刘邦面前哭泣着说道:“英布是天下的猛将,非常善于用兵。现在众位将领都是陛下您的开国功臣,让太子去带领他们,无异于让羊带领群狼,他们不会听从他的命令。陛下您现在虽然生病了,但还是勉强坐在车上出征吧,哪怕是躺着指挥这些人,他们也不敢不听。陛下您出征当然辛苦,还请为了妻子和儿女奋发图强啊!”
吕后的这番话,让年迈多病的刘邦一时竟没有别的话说,他只好恨恨地说道:“我本来就知道这小子办事不牢靠,还是老子我自己去吧!”于是刘邦亲自带领军队,前去讨伐英布。
商山四皓出的这个主意,自然是把刘盈保护了起来,却把刘邦给推了出去。这个主意并不是别的大臣想不出来,但是身为汉朝臣子,别人就算是想到了,也绝对不会给吕后出这个计策。按照当时的情形,也只有被吕后请来、被吕泽养护起来的商山四皓才肯出这样的主意。
5、英雄暮年
刘邦征讨英布得胜归来,但是他的身体却明显更差:多年征战给他身上留下不少外伤,再加上此时他已年过六十,衰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因为他君主的身份而放过他。
体衰多病,垂垂老矣,刘邦很明智地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大限将至,他更迫切地想废掉仁弱的刘盈,把最中意的刘如意扶上太子宝座。
他在有限的时间里等待着,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只想尽早更换太子,给自己的爱子最好的位置。
直到那天的到来。
那一天,刘邦设下了酒宴,太子刘盈应召前来服侍,刘邦这才看到那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个个衣冠楚楚,相貌不凡。
刘邦从来没见过这四个人,于是就问道:“那四位是什么人?”
一问之下,刘邦大惊失色,原来这正是自己曾经苦求不得的四位奇士: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和绮里季吴实。
知道四个人的身份之后,刘邦说道:“我曾经找了各位好多年,你们却总是躲避着我,怎么现在反倒来跟随我的儿子呢?”
商山四皓回答道:“陛下您喜欢骂人,我们受不了您那样的侮辱,所以才避而不见。我们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的人都愿意为太子所用,所以我们就来跟随太子。”
听了商山四皓的话,刘邦只好嘱咐说道:“那你们就好好辅佐太子吧。”
此时戚夫人也在宴席之上,刘邦看着商山四皓离去的身影,对戚夫人说道:“虽然我想废掉刘盈,可是现在你看,有这样四个人来辅佐他,他的羽翼已成,我再难换动他了。从今以后,你的命运就掌握在吕后手中了!”
戚夫人听了刘邦这话,知道大局已定,再难更改,不由痛哭失声。
刘邦深爱戚夫人,可是他更在乎国家大局,他不可能冒着政局混乱的危险去保全戚夫人母子两个人。
刘邦看着痛哭不已的戚夫人,无奈地说道:“你再为我跳一支楚舞吧,我给你唱楚歌伴奏。”
于是刘邦唱了他此生第二首歌曲: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歌声里满是对太子羽翼已成,自己再无法废立的无奈。
刘邦悲伤地唱着这首歌,来来回回唱了好多遍。
歌声中,戚夫人舞得泪流满面。
他们似乎都知道,戚夫人母子的悲剧就此酿成,再也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