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私家史重耳和夷吾的赌局,晋国智谋之士的精彩博弈

晋国私家史重耳和夷吾的赌局,晋国智谋之士的精彩博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4/1/18 16:34:05

[var1]

公子归来的一般套路

春秋时期,诸国流亡国君、公子回国并不是一件稀罕事情。一般而言,发生以下的情况,都可以推动他们的回国:

其一、国内发生政变。春秋早期,宋宣公去世后传位给弟弟宋穆公,宋穆公为了报答兄长的恩德,临终前驱逐儿子公子冯于郑国,立兄子宋(子)夷为君,是为宋殇公。公元前710年,太宰华督在路上巧遇司马孔父嘉的妻子,惊艳于她的美色,于是发动政变,杀害孔父嘉,随即弑宋殇公,迎立公子冯,是为宋庄公

其二、大国的利益驱动。在郑庄公去世后,祭足掌握郑国大权,立世子姬忽即位,姬突在宋庄公的支持下,胁迫祭足发起政变回国,是为郑厉公。之后郑厉公又因为祭足独掌大权不满,被祭足再度驱逐,姬突流亡长达17年,在宋庄公的支持下,才重新回国。

国君、诸侯流亡时,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的要素,其一是“先”,古人有句话说,先入为主,公元前686年,齐国先后发起两起政变,公孙无知弑齐襄公,大夫雍廪袭杀无知。逃亡莒国的姜(吕)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率先回国,鲍叔牙说服齐国诸卿大夫,遂立小白为君,这就是齐桓公。其次是狠,齐桓公即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逼迫鲁国杀死自己的哥哥公子纠。

随着春秋流亡国君、公子的增多,扶植一个国君,成为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对于发起政变拥立国君的卿大夫来说,他们可以长期控制政权,公元前559年,卫献公被驱逐,两年后,为了回国,他托人告诉卫国权臣宁喜,许诺回国后,“政由宁氏,祭由寡人”。对于拥立国君的诸侯而言,流亡者要向他们支付大笔财物,称之为“赂”。在这方面,宋国就充分发挥了“商人”的本性,在支持郑厉公回国后,宋庄公向郑国索取大笔财物,掏空了郑国的府库依旧不能满足;公元前642年,宋襄公帮助齐国世子昭回国即位,除了向齐国索取大笔财物外,还企图以此要挟齐国支持自己的霸业。

[var1]

夷吾派的成长和晋献公的机关算尽

比起复杂程度,很少有一次公子归来的情景,能比公元前651年重耳和夷吾兄弟回归的过程更为复杂。

从公元前651年十一月到次年四月,晋国处于一个无君主的状态。

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经过申生之难的清理和里克的政变,如今只留下两位,重耳和夷吾。在申生之难中,重耳逃亡狄国,夷吾逃亡梁国。晋国掌握实权的大夫们,实际也分为两派,拥重耳派和拥夷吾派。

重耳和夷吾,犹如站立在赌桌两旁的两位赌徒,赌注是他们的命运,奖品是晋献公留下的表里山河。

从《国语》《左传》《史记》的表述来看,似乎晋国拥立重耳的势力更加强大,拥立重耳也是众望所归,重耳身边聚集了一批智谋卓绝、富有贤名的臣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却与普遍的想法大相径庭。

在晋国的实力派中,里克看似强大、坚定,而在事实上,里克的地位却岌岌可危。晋献公活着时,里克在申生之难中所采取的退让和中立已经让人们失望,在他以残酷的手段杀掉奚齐和卓子,并逼迫执政大臣荀息自杀后,他的形象已经成为一位弑君者,无论是重耳还是夷吾,他们都不会喜欢这样一位臣子;在诸侯的眼里,里克作为这次晋国内乱的责任人,也必须付出代价。几乎在杀掉奚齐和卓子的那一刻,里克的命运已经注定,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另一位人们眼中的重耳支持者丕郑,更加居心叵测,在和里克的密谋中,他竟然提出拥立一位傀儡,说出“国,谁之国也”这样的话,和秦国的外交中,丕郑家族更是一再出卖晋国的利益。丕郑曾经提出,“使狄以动之,援秦以摇之。”在和秦国、狄国打交道的时候,丕郑自以为得到两国的喜欢,却看不出他们之所以厚待自己,是因为他在晋国的势力和地位,一旦失去晋国,他将一无所有。这两位自以为联合起来无人匹敌的权臣,所表现的天真和短视令人发指。

让人奇怪的是,在晋献公晚年,一些和夷吾有联系的大夫竟然成长起来。公元前658年,晋国攻占虢国下阳,瑕父吕甥(吕省、吕饴甥)在这一带建立封邑。公元前655年,晋国灭虢后,晋献公更是封夷吾的母舅、小戎子的弟弟虢射在虢地(狐季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历来说小戎子为狐季姬之妹,不过从这种情况看,小戎子很有可能是狐季姬之媵,她们可能是同族的姐妹,所以重耳的舅舅狐偃和夷吾的舅舅虢射才没有更加亲近的关系。)支持夷吾的还有郤称、为郤叔虎(郤文子)长子。至晋献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年),晋国君夫人骊姬甚至派遣一位叫楚的宦官给夷吾送来一枚“环”。这又是一件奇怪的礼物,申生讨伐东山皋落部时,晋献公送给他一块“金玦”和一件偏衣,历来解释这些礼物的说法很多,晋国大夫狐突看到这件礼物后就劝说申生出奔。是否“玦”是在提醒申生尽快做出自己的决断,而“环”则在委婉请求夷吾归来,我们不得而知。夷吾显然不相信君夫人的善意,他对这件礼物置之不理。

晋献公的这些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他的设想中,奚齐和骊姬在晋国没有根基,扶植夷吾派可以与里克、丕郑等“重耳派”形成平衡,如果两家的大夫都能意识到互相之间的牵制,那么奚齐的君位要稳定的多;如果晋献公能够如期参加葵丘会盟,和诸侯们共同对着牺牲上的盟约发誓,在霸主政治的保护下,这种平衡就会更加稳固。而作为最后保证的,就是荀息“无所不为”的诺言。

[var1]

重耳拒绝加入赌局

重耳和夷吾早年并有贤公子的名声,在重耳逃亡中,舅舅狐偃是他最重要的谋臣,重耳对狐偃基本做到言听计从;而夷吾一方,郤叔虎(郤文子)的另一个儿子郤芮(封地在翼,也称翼芮)是最重要的谋臣。

重耳流亡是在晋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55年)正月,晋献公派一位叫披(勃鞮)的宦官率军队攻伐蒲城,重耳以为不能与君父交战,遂翻墙而逃,出奔狄国。紧追不舍的勃鞮只扯下了重耳的一角衣服。晋国攻伐屈地的军队却被夷吾击败,直到第二年春天,晋献公再次派遣贾华率军伐屈,夷吾自知不能抵抗,打算出奔狄国,和重耳会合。郤芮却说:“不如逃亡梁国,在梁国更加容易取得秦国的支持,国君已经衰老,骊姬必定因为害怕您和秦国的合谋而和解。”事实也证明,夷吾逃亡梁国的决定是正确的。

公元前651年十一月,晋侯卓子被杀,里克派遣使臣屠岸夷向公子重耳通告晋国政变的消息,屠岸夷说:“里克和丕郑两位大夫将为您的归来扫平一切障碍。”狐偃却建议重耳拒绝,他的理由是,“现在您的父亲刚刚去世,您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哀伤和痛心,而不是获得君位,如今晋国刚刚发生内乱,在国家动乱的时候回去执政,是有危险的。”如果仅仅从建议本身看,除了树立重耳孝的形象外,对重耳的政治前途没有丝毫的帮助。春秋时期,那一次君位的更迭不是在父亲兄弟死后产生的,那一次不是在内乱的情形下实现的。远的不说,当时的霸主齐桓公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君位吗?狐偃的胡说让重耳都觉得困惑,他很纳闷地问,“如果不是我的父亲和弟弟都去世,我怎么有机会回国?”狐偃只好拿出大丧和小丧的区别继续忽悠,“如今您的父亲去世,这是大丧,兄弟不和,这是大乱,所以这场赌博你很难赢。”于是重耳回复屠岸夷,拒绝里克的好意。

这样的选择违背常理,我们假设姜小白回国前,鲍叔牙也以同样的利用劝说他不要回去,齐国还会有桓公的霸业吗?又或者夷吾回晋国后少折腾几次,重耳恐怕只能终身流亡于他国。

重耳、狐偃真实的担忧,在重耳回答屠岸夷的对话中已经隐约透露出来,重耳说,“在父亲生前,我没有侍奉好父亲,父亲去世后,我不能参加葬礼增加了我的罪行,所以我无法答应你们的要求。”但是,重耳还是提到“回国三条件”:“如果晋国百姓认为我回去是一件好事情,邻国也支持,最重要的是,大夫们能够服从我。我就会回去。”

苟众所利,邻国所立,大夫其从之,重耳不敢违。(《国语》)

这就是说,重耳并不相信秦国会支持自己,更加不相信里克、丕郑这些所谓的“重耳派”会拥护自己。如果他回去,满足里克的要求,会不会成为里克、丕郑的傀儡;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奚齐或是卓子。

重耳和狐偃不敢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邀请重耳回国,其实是里克、丕郑的陷阱。里克四处张扬其弑君行为不过是为重耳归来铺平道路,但如果重耳真的回去,人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些事件是由重耳而非里克策划,最起码,重耳需要和里克共同承担弑君的罪行。

于是,重耳退出了赌局。

[var1]

夷吾派的谋划和重耳派的真正用意

几乎与此同时,晋国国内的夷吾派也行动起来,吕甥及郤称显得非常活跃。这两位晋国大夫,一方面派遣蒲城午与夷吾联系。告诉夷吾贿赂秦国,以取得秦国的支持;另一方面由吕甥出面劝说晋国的各位大夫,尽快派人前往秦国,请求秦国帮助拥立一位新君。里克和丕郑同意了吕甥的建议,于是另一位挺夷吾派梁由靡被派往秦国。这再次表明,里克和丕郑只不过假借“拥护重耳”的借口通过弑君、拥立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已。

夷吾听见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郤芮认为:“在晋国的政变中,您才有回归的机会,在危难的情况下,才会有获得安定的动机。”至于风险,郤芮说,先赢得赌局再说。

郤芮认清了晋国卿大夫和秦国的本质,直截了当建议夷吾,里克、丕郑这些人,是贪婪而且短视的,所以你要收买他们;秦国最大的愿望是打通向东发展的道路,所以你可以贿赂秦国。

夷吾的收买方式也是粗犷的,在和秦国使臣公子絷的谈话中,他透露了自己的价码,用汾地的百万亩土地收买里克,用负蔡一带的七十万亩土地收买丕郑。至于秦国,他许诺的报酬是在虢国旧地设立的四座县邑和解梁城,即“河外五城”。这些城邑位于三门峡一带,是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如此巨额的赏赐,在整个春秋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以如此广袤的土地作为代价,比较以前各国以财物为主的贿赂,也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价码面前,里克、丕郑和秦穆公不动心就见鬼了。

[var1]

夷吾的空头支票

夷吾所开的,实际上是几张空头支票,史书上说夷吾回国后背弃诺言,实际上,姬夷吾从一开头就没有打算实现诺言。

假如说给里克、丕郑总共一百七十万亩的土地,那么夷吾该如何赏赐那些为他回国一直策划的大夫们,吕甥、郤称、郤芮、梁由靡、虢射,他可以不赏赐吗?这些人都赏赐了,晋国还剩下多少土地。至于割让给秦国的五城,其中就有舅舅虢射的封地,夷吾如何会兑现。

更加险恶的是,夷吾通过空头支票,将里克、丕郑架设到火上烧烤,一旦封赏公布,他们会立即成为晋国诸位卿大夫仇视的焦点。这是“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的道理,是一块带着蜜糖的毒药。这为夷吾回国后诛杀里克等人做足了铺垫。

不管怎么说,夷吾充分学习了曲沃家族的诡道和诈术,并发扬了厚脸皮的精神,完成了回国的壮举。

周襄王三年、晋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春,秦、齐军队在晋国回师,来到绛都城下。在联军的帮助下,四月,姬夷吾顺利继位。

更多文章

  • 春秋只有三霸,长江挡住了第四霸,淮河使得楚国北上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国在春秋地位,春秋时期楚国是在长江流域么,春秋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势

    另外还有一个有争议的,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与战国混战相对,春秋是“尊王攘夷”;当西周制定的上下秩序崩溃,“尊王攘夷”的遮羞布扯下,战国也就开启了;但春秋战国分界点在哪年,众说纷纭。[var1]春秋以山为城,中原之霸注定是鱼腩春秋时代的主要决战方式是车战,那时候说得最多的是千乘之国、万乘之尊等,以拥有

  • 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本在七百年后同样成为了吴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中吴国周瑜葬于何处,吴国周瑜死后谁是将军,周瑜是不是吴国第一人

    周瑜的子孙默默在宿松为周瑜守墓,直到七百年后的晚唐,久违的周瑜的后人才重新进入众人的视野,甚至效力的政权也叫吴国。[var1]和祖宗不同的是,周本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膂力和武力亲自上阵搏杀,甚至能徒手打死老虎。就像周瑜在遇到孙策以前先遇到了袁术一样,周本刚出道时的老板也并非后来的吴王杨行密,而是宣歙观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打得过秦始皇吗,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荆轲和秦始皇谁更厉害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var1]燕太子丹为何要指使荆轲刺杀秦王?又为何刺秦失败?刺秦原因公元

  • 赵国皇帝石虎荒淫无度,曾抢掠十万少女进宫,亲手残杀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简介资料,后赵皇帝石虎,石虎死后妃子的下场

    少数民族因为信仰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在历史中就有这么一位暴君,被世人称为暴君中的暴君。他就是历史上“五胡乱华”里面的赵国统治者石虎。暴君石虎,不仅杀光上代统治者石勒的子孙,自己两个儿子也被他灭门,当政期间从民间抢夺了十万妻女。[var1]羯族人生性喜食牛羊肉,酷爱斗争,因为身体高大,所以面对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结局

    可世人皆知廉颇与蔺相如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一个主外在沙场征战四方,一个主内在朝廷解除忧患,他们共同守卫着赵国,却不知最后三朝元老的廉颇暮年凄楚,客死他乡,而他的好友蔺相如也不得新任君王重用,卧病于榻,病重而死。[var1]一、官拜上卿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当时的齐国和秦国是很强大的

  • 齐国一公主,年仅10岁就被迫和亲,婚后3个月因受宠过度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国公主10岁死在床上是什么原因,齐国公主列表,齐国公主真实长相

    在小说里,公主大多数会碰到自己所爱的驸马,然后就在幸福的一生中度过,而在童话里,公主也会碰到王子,然后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其实公主的政治作用明显高于她在皇室的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派出皇子前往对方的国家成为质子,以此来作为换取和平的条件,那么公主自然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var1]既然两

  • 范蠡文种的悲剧,源于国际关系恶化,剖析勾践鸟尽弓藏的底层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蠡与勾践,范蠡的历史评价,文种之死对范蠡的启示

    关于勾践,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通常有两个,“卧薪尝胆”以及“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var1]卧薪尝胆是美名,自不必多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志气,为历代所传颂。与之相比,不可共富贵,功成名就后范蠡跑路,文种被害,基本只能算得上遗臭万年了。一、功臣不过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对功臣过河拆桥、卸磨杀

  •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范蠡的个人故事,范蠡简介及详细资料,范蠡在吴国待了多少年

    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的相助恐怕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灭掉越国。自从他兵败会稽山之后,才有了要灭掉越国的意志力,也从那时开始重用范蠡和文种两人。勾践也在范蠡的建议下狠抓经济稳定社会,让勾践勤政爱民,暗地里操练兵马,最终一举灭掉了越国。可以说勾践的成功是离不开范蠡和文种两位军师在背

  • 齐国伐鲁国,只一人出面游说,鲁国被保全,另一国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灭鲁国的经济战,齐国对鲁国的态度,齐国是怎么瓦解鲁国的

    这件事情要从齐悼公被杀,齐简公上台说起,这个齐简公上台之后就任命常田为相,结果任命三次,都被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给阻止了,常田大怒,欲削弱四大家族的实力,决定发兵鲁国立威,巩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齐国灭鲁国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鲁国出了一位名人,叫孔子,此时正在卫国,老家都要

  • 千古之谜:秦始皇父亲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王立群教授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立群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父亲真实简介,百家讲坛王立群秦始皇

    引言史海勾陈,浩渺如烟,于大海求针,注定难寻其果;置身事外,远而观之,心豁然而明。在浩渺如烟的史海中,去寻求和探索那寥寥真相,注定难得答案,反易受困其中;作壁上而观之,识前因,参后果,方悟今时。题外话,个人见解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长河,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儿时,其在我们的骂声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