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本在七百年后同样成为了吴国名将

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本在七百年后同样成为了吴国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4/1/20 6:22:35

周瑜的子孙默默在宿松为周瑜守墓,直到七百年后的晚唐,久违的周瑜的后人才重新进入众人的视野,甚至效力的政权也叫吴国。

[var1]

和祖宗不同的是,周本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膂力和武力亲自上阵搏杀,甚至能徒手打死老虎。

就像周瑜在遇到孙策以前先遇到了袁术一样,周本刚出道时的老板也并非后来的吴王杨行密,而是宣歙观察使赵锽,作为帐下主将,勇冠军中。

周本作战时先登无畏,经常负伤。打完仗,他就自己取铁板烧灼伤口,继续若无其事地喝酒谈笑。然而史书没说他帮赵锽抵抗杨行密的时候是不是也如此勇猛,是不是也曾给杨行密带来过很大的麻烦。总之,赵锽败亡后,被俘的周本将重获新生,成为杨行密的大将。

[var1]

杨行密成为淮南节度使后,乾宁四年(897年),其治下的苏州被另一大佬镇海和镇东节度使钱镠部将顾全武攻打。杨行密派周本解苏州之围,但光化元年(898年),周本败于白方塘。苏州最终失守,钱镠军又追杀周本等直至望亭,再败周本。

光化二年(899年),周本与王绾、张训率兵迎接青州叛将陈汉宾。

天祐三年(906年),钱镠围攻叛投淮南的衢州刺史陈璋。当时淮南的当家、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命左厢马步都虞候的周本相救。周本到后,两浙军不战而退,顺利解围。但周本部下裨将吕师造不满,认为敌人此举是轻视,是侮辱。周本说:我收到的命令是救陈璋,而不是和敌军作战,既然任务完成了,我们回去就是了。

事实上,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在他们撤退的时候,两浙军追杀而来,打了亲自断后的周本一个措手不及,周本连辎重都顾不上就跑了。

然而,就在两浙军以为周本不过徒有虚名的时候,周本的伏兵发作了。周本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什么叫我预判了你的预判。前后夹击下,参与追杀的两浙军团灭。

不仅这次,后来两浙军屡屡来犯也都被周本所败。

天祐五年(908年),步军都指挥使周本率老战友吕师造、陈璋围攻苏州。两浙军能把苏州抢过去,淮南军当然也能把苏州抢回来。从带队的人物就可以看出淮南军的决心,淮南军还用上了洞屋、飞炮。然而苏州守将孙琰人称“孙百计”,见招拆招,用大锥砸破洞屋,用大网挡住炮石。

[var1]

为了防止苏州守军和援军联系,淮南军连水下也没放过,在水下设置了带有铜铃的网以为阻截。然而两浙军有个潜水高手叫司马福,故意拿着竹子触网,等淮南军举起网查看,就趁机潜水入城,使得内外消息相通。

就这样,周本等人始终不能破城。拖到次年(909年),钱镠弟钱锯、牙内指挥使钱镖和行军副使杜建徽率救军赶到,淮南军被里应外合击败,闾丘直、何朗等三十余将被擒,战舰二百艘被夺,周本只得趁夜退军,又被追败于皇天荡。

[var1]

周本引以为耻,称病回家不出。

没多久,同时臣服淮南和后梁的半独立军阀抚州刺史危全讽联合后梁的小弟楚国发难,自称镇南军节度使,攻打镇南军治所洪州;楚国攻打淮南的高安。镇南节度使刘威告急。

当时杨渥已经被杀,弟弟杨隆演继位,大权旁落摄政徐温之手。徐温的主要智囊严可求推荐周本,于是徐温以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率兵七千救援高安。

这时候周本还在称病,但显然徐温和严可求觉得他没病。严可求干脆直接闯进了周本的卧室。

周本避无可避,只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觉得之前攻打苏州不利,是因为副将掣肘。这次让我统军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要给我设副将了。

——当然,这话可不能让吕师造听见。

让周本复出最要紧,所以周本如愿获得了独大的指挥权。虽然奉命救援高安,但周本却没有前去。他明确指出,主要的敌人是危全讽,楚国只是友情助拳,所以应该以救援洪州为主,只要摆平危全讽,楚军自然会走。

到了洪州,刘威想犒军,周本却不肯,说:我要趁我军现在还不知道敌军十倍于我,抓紧时间赶紧进军,一旦有所拖延,我军知道双方的实力对比了,害怕了,斗志就不能保证了。

就这样,周本和危全讽隔着象牙潭对峙,仅一溪之隔。临战时,周本观看危全讽水寨,却命令小校王舆攻取山头的一座小营寨。王舆不肯,觉得应该攻打危全讽的水寨。周本却笑了,说既然你也知道敌营是必争之地,那你就去吧!

[var1]

然而周本的此次进攻却十分草率,虎头蛇尾,看得危全讽都笑了,渡过溪水就来追杀。

半渡而击,熟悉的套路。王舆乘轻舟袭破危全讽前锋,攻入营寨,登高大呼,各路军队纷纷进军,危全讽大溃。周本当然也不能落后,建起大将旗号,连指挥的时间都不给危全讽。

危全讽及将士五千人都被生擒,其治下的新淦县及袁州、吉州都被周本率苏州行营都指挥使郑璠等攻取,袁州刺史彭彦章被俘,危全讽全部的地盘都被淮南兼并了。

至于楚国,也如周本所料,得知友军没了,就撤军了,而且撤军前,还被都尉吕师造和行营都指挥使米志诚给揍了。

杨隆演任周本为信州刺史。周本经常入侵两浙军治下的衢州,和衢州刺史鲍君福上演了多次猫捉老鼠的把戏。

[var1]

有一次,他差点玩脱——他略地到建州,路过险地,被围,全靠经常随他征战的长子周邺跃马相救。周邺手杀数十人,护卫周本杀出,敌军吓得溃散。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打得过秦始皇吗,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荆轲和秦始皇谁更厉害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var1]燕太子丹为何要指使荆轲刺杀秦王?又为何刺秦失败?刺秦原因公元

  • 赵国皇帝石虎荒淫无度,曾抢掠十万少女进宫,亲手残杀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简介资料,后赵皇帝石虎,石虎死后妃子的下场

    少数民族因为信仰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在历史中就有这么一位暴君,被世人称为暴君中的暴君。他就是历史上“五胡乱华”里面的赵国统治者石虎。暴君石虎,不仅杀光上代统治者石勒的子孙,自己两个儿子也被他灭门,当政期间从民间抢夺了十万妻女。[var1]羯族人生性喜食牛羊肉,酷爱斗争,因为身体高大,所以面对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结局

    可世人皆知廉颇与蔺相如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一个主外在沙场征战四方,一个主内在朝廷解除忧患,他们共同守卫着赵国,却不知最后三朝元老的廉颇暮年凄楚,客死他乡,而他的好友蔺相如也不得新任君王重用,卧病于榻,病重而死。[var1]一、官拜上卿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当时的齐国和秦国是很强大的

  • 齐国一公主,年仅10岁就被迫和亲,婚后3个月因受宠过度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国公主10岁死在床上是什么原因,齐国公主列表,齐国公主真实长相

    在小说里,公主大多数会碰到自己所爱的驸马,然后就在幸福的一生中度过,而在童话里,公主也会碰到王子,然后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其实公主的政治作用明显高于她在皇室的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派出皇子前往对方的国家成为质子,以此来作为换取和平的条件,那么公主自然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var1]既然两

  • 范蠡文种的悲剧,源于国际关系恶化,剖析勾践鸟尽弓藏的底层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蠡与勾践,范蠡的历史评价,文种之死对范蠡的启示

    关于勾践,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通常有两个,“卧薪尝胆”以及“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var1]卧薪尝胆是美名,自不必多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志气,为历代所传颂。与之相比,不可共富贵,功成名就后范蠡跑路,文种被害,基本只能算得上遗臭万年了。一、功臣不过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对功臣过河拆桥、卸磨杀

  •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范蠡的个人故事,范蠡简介及详细资料,范蠡在吴国待了多少年

    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的相助恐怕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灭掉越国。自从他兵败会稽山之后,才有了要灭掉越国的意志力,也从那时开始重用范蠡和文种两人。勾践也在范蠡的建议下狠抓经济稳定社会,让勾践勤政爱民,暗地里操练兵马,最终一举灭掉了越国。可以说勾践的成功是离不开范蠡和文种两位军师在背

  • 齐国伐鲁国,只一人出面游说,鲁国被保全,另一国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灭鲁国的经济战,齐国对鲁国的态度,齐国是怎么瓦解鲁国的

    这件事情要从齐悼公被杀,齐简公上台说起,这个齐简公上台之后就任命常田为相,结果任命三次,都被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给阻止了,常田大怒,欲削弱四大家族的实力,决定发兵鲁国立威,巩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齐国灭鲁国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鲁国出了一位名人,叫孔子,此时正在卫国,老家都要

  • 千古之谜:秦始皇父亲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王立群教授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立群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父亲真实简介,百家讲坛王立群秦始皇

    引言史海勾陈,浩渺如烟,于大海求针,注定难寻其果;置身事外,远而观之,心豁然而明。在浩渺如烟的史海中,去寻求和探索那寥寥真相,注定难得答案,反易受困其中;作壁上而观之,识前因,参后果,方悟今时。题外话,个人见解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长河,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儿时,其在我们的骂声之中“成长”,

  •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哪一战,白起坑杀赵军40万真实性,长平之战赵军被谁杀死了

    然而,萦绕在长平大战背后的诸多疑问,却因史料记载不详而迷雾重重。[var1]据《史记》记载:“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关于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一事,历来都有不少人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理由如下:[var1]一是认为赵国

  • 最后的赵括:断粮40日士气不衰,5次突围不降,宁死倒在冲锋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有多可怕,真实的赵括有多强,赵括的厉害之处

    [var1]这位长平之战的指挥者,秦军最高的军事统帅,一举揭开了长平之战后、外强中干的秦国与秦军: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如今秦军虽然歼灭了赵括的45万长平赵军,但秦军同样死伤过半,国内府库、钱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