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只有三霸,长江挡住了第四霸,淮河使得楚国北上艰难

春秋只有三霸,长江挡住了第四霸,淮河使得楚国北上艰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4/6/12 23:17:44

另外还有一个有争议的,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与战国混战相对,春秋是“尊王攘夷”;当西周制定的上下秩序崩溃,“尊王攘夷”的遮羞布扯下,战国也就开了;但春秋战国分界点在哪年,众说纷纭。

[var1]

春秋以山为城,中原之霸注定是鱼腩

春秋时代的主要决战方式是车战,那时候说得最多的是千乘之国、万乘之尊等,以拥有多少乘战车为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志;就如同现在比较谁有多少航母,谁有多少核弹。因此,一马平川的中原,注定是四方霸主争霸的舞台。

中原诸侯中被提名有郑庄公宋襄公。然而郑庄公已经过世(前701)了,齐桓公都还掌权(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此外,郑庄公虽然强大到一打三、压制周边的周王室、卫国、宋国,然而只能算是得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国土扩张。

至于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的事迹算得上人尽皆知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争霸的活动,刚好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与晋文公(公元前636—公元前628年)之间。宋襄公以为山中无老虎,哪知道他要挑战的却是未来要“问鼎中原”的楚人。

[var1]

舟车并举方能进入中原,长江挡住了第四霸

历史上的各种五霸名单中,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有被提到。但吴越的核心领地,都在长江南岸,要以战车参与中原争霸,就必须先跨过长江,穿越江淮间密集的水网,这就需要额外的建造舟船乃至开凿运河在进行运输,邗沟(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开凿的。

此外,因为淮南、江南都水网密布,战车几乎只能用于中原争霸;因此吴国需要晋国教他如何使用战车。这就说明吴国其实是晋国为了牵制楚国而扶植起来的;楚国作为应对,也肯定也一定程度的扶植越国。因此无论吴国还是越国,在车战时代,都没有堂正的实力在春秋争霸,否则,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在位),越王勾践(前496~前465在位)就不会比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晚了近两百年才现世掌权。

[var1]

至于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只是在晋文公去世(公元前628年)后蹦跶了一下,还基本干不过晋国。其执政的前三十年,都在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阴影下;最突出的战绩,就是称霸西戎,基本没参与过中原争霸。

若以霸国论,春秋只有两霸

车战时代,总体不利于南方。吴越因长江与江淮水网,注定要落后于齐晋;楚国因为大别山-桐柏山的阻隔与淮河上游的水网走向,同样被后勤影响,不能发挥全部实力。

进出中原,最方便的是齐国,只可惜齐国在齐桓公之后,诸子争位,白瞎了好位置。晋国虽然也要翻山,但晋国从河东到河内不像楚国从江汉到汝南或信阳路途那么遥远。还有就是淮河上游北部的支流,都是东南走向:楚人向北参与中原争霸,要么跨越一道道河流;要么水路先往淮河中游中转,再利用淮河支流向北。从楚国最后迁都寿春来看,楚人更多走水路。

[var1]

齐桓公之后,齐国诸子争位,所以晋文公之后,看起来就是楚国频繁北上挑战晋国。但对齐晋(秦)楚三者的强弱,那个时候的人其实最敏感。楚人吞并吴地,并没有引发六国什么意见,甚至在《史记》中,楚国吞并越国都没记载得很明确。

但齐国吞并宋国,却引来六国伐齐(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北面,楚国在南面偷鸡),齐国被攻打得只剩下两座城。由此可见,楚国或者说南方,在那个时代的人眼中,存在感并不高。因而,有种春秋五霸的名单,甚至只有齐桓公与晋文公等四个晋国统治者。

更多文章

  • 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本在七百年后同样成为了吴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中吴国周瑜葬于何处,吴国周瑜死后谁是将军,周瑜是不是吴国第一人

    周瑜的子孙默默在宿松为周瑜守墓,直到七百年后的晚唐,久违的周瑜的后人才重新进入众人的视野,甚至效力的政权也叫吴国。[var1]和祖宗不同的是,周本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膂力和武力亲自上阵搏杀,甚至能徒手打死老虎。就像周瑜在遇到孙策以前先遇到了袁术一样,周本刚出道时的老板也并非后来的吴王杨行密,而是宣歙观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打得过秦始皇吗,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荆轲和秦始皇谁更厉害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var1]燕太子丹为何要指使荆轲刺杀秦王?又为何刺秦失败?刺秦原因公元

  • 赵国皇帝石虎荒淫无度,曾抢掠十万少女进宫,亲手残杀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简介资料,后赵皇帝石虎,石虎死后妃子的下场

    少数民族因为信仰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在历史中就有这么一位暴君,被世人称为暴君中的暴君。他就是历史上“五胡乱华”里面的赵国统治者石虎。暴君石虎,不仅杀光上代统治者石勒的子孙,自己两个儿子也被他灭门,当政期间从民间抢夺了十万妻女。[var1]羯族人生性喜食牛羊肉,酷爱斗争,因为身体高大,所以面对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结局

    可世人皆知廉颇与蔺相如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一个主外在沙场征战四方,一个主内在朝廷解除忧患,他们共同守卫着赵国,却不知最后三朝元老的廉颇暮年凄楚,客死他乡,而他的好友蔺相如也不得新任君王重用,卧病于榻,病重而死。[var1]一、官拜上卿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当时的齐国和秦国是很强大的

  • 齐国一公主,年仅10岁就被迫和亲,婚后3个月因受宠过度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国公主10岁死在床上是什么原因,齐国公主列表,齐国公主真实长相

    在小说里,公主大多数会碰到自己所爱的驸马,然后就在幸福的一生中度过,而在童话里,公主也会碰到王子,然后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其实公主的政治作用明显高于她在皇室的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派出皇子前往对方的国家成为质子,以此来作为换取和平的条件,那么公主自然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var1]既然两

  • 范蠡文种的悲剧,源于国际关系恶化,剖析勾践鸟尽弓藏的底层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蠡与勾践,范蠡的历史评价,文种之死对范蠡的启示

    关于勾践,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通常有两个,“卧薪尝胆”以及“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var1]卧薪尝胆是美名,自不必多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志气,为历代所传颂。与之相比,不可共富贵,功成名就后范蠡跑路,文种被害,基本只能算得上遗臭万年了。一、功臣不过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对功臣过河拆桥、卸磨杀

  •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范蠡的个人故事,范蠡简介及详细资料,范蠡在吴国待了多少年

    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的相助恐怕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灭掉越国。自从他兵败会稽山之后,才有了要灭掉越国的意志力,也从那时开始重用范蠡和文种两人。勾践也在范蠡的建议下狠抓经济稳定社会,让勾践勤政爱民,暗地里操练兵马,最终一举灭掉了越国。可以说勾践的成功是离不开范蠡和文种两位军师在背

  • 齐国伐鲁国,只一人出面游说,鲁国被保全,另一国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灭鲁国的经济战,齐国对鲁国的态度,齐国是怎么瓦解鲁国的

    这件事情要从齐悼公被杀,齐简公上台说起,这个齐简公上台之后就任命常田为相,结果任命三次,都被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给阻止了,常田大怒,欲削弱四大家族的实力,决定发兵鲁国立威,巩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齐国灭鲁国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鲁国出了一位名人,叫孔子,此时正在卫国,老家都要

  • 千古之谜:秦始皇父亲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王立群教授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立群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父亲真实简介,百家讲坛王立群秦始皇

    引言史海勾陈,浩渺如烟,于大海求针,注定难寻其果;置身事外,远而观之,心豁然而明。在浩渺如烟的史海中,去寻求和探索那寥寥真相,注定难得答案,反易受困其中;作壁上而观之,识前因,参后果,方悟今时。题外话,个人见解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长河,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儿时,其在我们的骂声之中“成长”,

  •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哪一战,白起坑杀赵军40万真实性,长平之战赵军被谁杀死了

    然而,萦绕在长平大战背后的诸多疑问,却因史料记载不详而迷雾重重。[var1]据《史记》记载:“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关于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一事,历来都有不少人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理由如下:[var1]一是认为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