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外人差点接班了吴王杨行密的大将刘威

作为外人差点接班了吴王杨行密的大将刘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4/1/16 9:50:23

但周隐却请求杨行密传位给一个叫刘威的外人:

“宣州司徒轻易信谗,喜欢击球和饮酒,并非保家之主。您的其余儿子都年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随吴王您起于细微,必不负您,不如让他暂领军府,等诸子年长再授之。”

刘威是庐州慎县人。年轻时为小吏,豪爽有志节。而杨行密在称霸以前,就是庐州刺史。淮南内乱,大将毕师铎召宣歙观察使秦彦入主,杨行密趁机起兵讨伐,刘威那时就效力他为牙将,助杨行密平定秦、毕有功,被杨行密表领窦州刺史。窦州在现在的广东省信宜市,所以应该是遥领。

[var1]

随后杨行密又面临大魔王孙儒的争夺。大顺元年(890年),刘威与马步军都候田頵、安仁义败孙儒别将刘建锋于武进。后来孙儒所部兵越聚越多,刘威与田頵屡为所败。次年(891年),杨行密遣刘威和杨行密妻弟朱延寿率兵三万击孙儒于黄池。朱延寿虽为关系户,但也是一员勇将。然而这一次,刘威等人仍然大败。

这次兵败以后,刘威就被下狱,还被判处了死刑,是因为战败追责还是因为犯了别的错误,史书没有细说。当然如果那时候死了,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和孙儒的战斗仍然在继续。先前杨行密夺取宣歙,弃守扬州,这时候孙儒孤注一掷,烧光了扬州,全军直扑宣州,形势严峻。用人之际,杨行密不计前嫌地把刘威放出大牢,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并且说自己已经打算丢下宣州,撤退到铜官了。

刘威反对:虽然敌众我寡,我们不能硬碰硬,但孙儒自绝后路,没有粮食就会完蛋,我们坚守不战就可以等他自己灭亡了!

杨行密觉得说得对,不然后面杨行密自己也没有故事了。当然,刘威也不用回大牢等死了。

后来孙儒被俘,在闹市被处斩,对刘威说:“被您算到了,听闻您用此策打败了我,如果我有如您一样的将领,可能败吗!”

[var1]

乾宁初年,杨行密表授刘威庐州刺史,又迁观察使。杨行密获准承制封拜后,迁刘威为淮南节度副使、行军司马、东西行营副都统。不久,加使相,也就是身为节度使加封宰相头衔。战乱之余,庐州四郊多营垒,本州萧索,刘威内抚百姓,外御寇兵,庐州得安。

这就是被推荐为杨行密接班人的庐州刺史刘威的早期经历。

但杨行密不仅是一方之主,也是自己家的家长。对周隐的建议,他不置可否。他的亲信左右牙指挥使徐温、张颢又说:“吴王您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怎可使他人有之!”

所以最后仍然是杨渥继任。

天祐三年(906年),刘威得授镇南军节度使,也就是原来的江西观察使,出镇洪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镇南军节度使本来是钟传,但钟传去世后,镇南军就被杨渥兼并了。

[var1]

次年(907年),后梁代唐,杨渥以唐朝遗臣自居,继续使用唐朝年号。同年,他以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岳州刺史陈知新为岳州团练使,刘威为应援使,别将许玄应为监军,率水军三万攻打楚国。楚国立国湖南,是后梁的小弟,更是当初孙儒败亡后,刘威的老朋友刘建锋率余部辗转所建,后来刘建锋被杀,他的部下马殷继任并成为了楚国的开国之君。

如前所述,刘威并非百战百胜的福将。这一战,淮南军被楚国名将秦彦晖等人所败,刘存、陈知新被俘后被处决,刘威率余众逃归。淮南方面追究战败责任,两个死人没法追责,如果刘威和许玄应之间必须有人背锅,那当然只能对不起许玄应了,所以许玄应死了。

其实追责只是借口,因为许玄应是杨渥的亲信。杨渥本人当然没理由处死自己的亲信,但当时杨渥因为刚上位就吃掉了镇南军,骄傲自满,结果被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架空了,对他们来说,许玄应这样的人当然越少越好,许玄应也不会是他们的最后一个目标。

天祐五年(908年),张颢宣布杨渥突然去世,并且大声暗示诸将拥戴他继任。但事出突然,诸将来不及反应,虽然没人敢明确反对,但也没人唯唯诺诺地附和,场面陷入僵局。

这时候,幕僚严可求上前说:您上位不是没道理可讲,但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这些老人,哪一个不是与老吴王相当的人才?他们能心甘情愿做你的下属吗?不如拥戴一个年轻的主公辅佐,名正言顺。

就这样,杨渥的胞弟杨隆演(杨渭)继位。又不久,徐温杀了张颢,把杨渥之死都推给了张颢,自己作为摄政掌权,毕竟主公这一年才十二岁。

天祐六年(909年),割据抚州的半独立势力危全讽率虔、吉、抚、信四州之众十余万攻打洪州,声称要恢复老上司钟传的地盘。这时候刘威能用的只有一千人,大家都害怕,刘威却表现傲然,每天放纵酣饮,神情自若,旁若无人,以为疑兵之计,果然吓得危全讽屯兵象牙潭,不敢轻进,并向楚国请求援兵,楚国派军围攻淮南军的高安。

[var1]

同时,刘威也知道自己不能这样硬撑下去,请求救援。名将周本率军赶到,因为担心拖延时间会让本军得知敌军的人数优势导致斗志瓦解,没有接受刘威的犒军,果然大破并活捉了危全讽,顺便吃掉了危全讽原有的地盘。刘威奉命巡视四境,抚谕而还。

也就是说,刘威不但保全了镇南军,还协助队友帮助主公吃掉了一个半独立势力,进一步扩大了淮南军的地盘。

外部威胁解除了,内部问题就浮出了水面。严可求曾预言张颢上位,刘威、陶雅、李遇、李简都不会心服。而今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徐温。虽然徐温有幸与刘威、陶雅等并称“三十六英雄”,但本身和其他人相比,他的战功不能说没有,但也没法和其他人齐平。李遇是杨行密的儿女亲家,性子也比较急,就曾公然说,徐温是什么人,我都没见过,咋就主政了?

徐温恩威并施,枪打出头鸟,李遇再见。

[var1]

同时徐温也收到了一些关于刘威在地方滥用刑罚以及得知自己被提名为继承人后心动了的黑材料,便向杨隆演请求讨伐刘威。因为杨隆演只是傀儡,照此发展,肯定是徐温代表杨隆演批准自己的请求。

刘威吓坏了。幕客黄讷说:这都是别人的诽谤,您并没有谋反的举动,您自己入朝,就能化解一切。于是刘威派黄讷为先导,准备入朝。正好老战友陶雅也有此心,那就一起去吧。

徐温像侍奉杨行密一样恭恭敬敬地对待他们,还给他们加官进爵。这下,上至刘威、陶雅本人,下至普通百姓,都觉得徐温有一手。当时徐温正好也有一项重大仪式要举办,既然二位来了,正好带头,率将吏向唐朝所派的江、淮宣谕使李俨请求承制加杨隆演太师、封吴王,以及以徐温领镇海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宰相头衔),仍任淮南军行军司马。唐朝灭亡后,李俨就成了代表朝廷的吉祥物,淮南军各种理论上需要朝廷批准的举动都向李俨请示。

[var1]

事后,徐温命刘威、陶雅仍回本镇。两年后,刘威去世。

等杨隆演要去世了,有人劝徐温自立,徐温又拿刘威说事,说当初自己力争不让刘威继任,就是为了杨家云云,然后又立了一个傀儡杨溥

历史上杨行密的子孙最后被欺辱,被篡国,被灭族,但又有谁能保证,如果当初传给了刘威,刘威就一定会还政杨家呢?

后来,刘威的儿子袁州刺史刘崇景叛投楚国。与其揣测刘崇景可能看不惯杨家的淮南改姓了徐,小编宁可相信,也许在刘崇景看来,淮南原本应该姓刘。

更多文章

  • 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六代,秦国在此期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昏君有哪些,秦国出了几代昏君,秦国前期有几名昏君

    [var1]第一,秦国在之前是有名的喜欢内斗的国家,贵族内部斗争不断,而君主也长期受制于贵族,有些君主的产生并非来源于继承,而是被贵族说支持才上台的。他们可不管君主是贤者还是无能之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昏君上台是可能的,其实从后来的王朝也可以看出,明明接班人是个白痴,皇帝也要让他接班,这是因为人

  • 晋国私家史托孤之后,在晋侯葬礼和晋国朝堂上的弑君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国极简史,晋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晋国发生过什么大事

    [var1]托孤的难题西周初年,周武王去世时,周公执政,他对年幼的成王忠心耿耿,头发顾不上洗,肉顾不上吃,终于安定王室。这是托孤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和传说,汉武帝晚年,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三国时期,又有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成为古今君臣之楷模。历

  • 关羽秉烛读《春秋》,背后隐藏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读春秋什么梗,关羽手捧春秋画像,关羽夜读春秋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有没有读过《春秋》呢?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并没有记载。《三国志.关羽传记》极为简略,只对关羽生平做了概述,赞他乃是“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又见《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

  • 一口气让你读懂东晋史,清楚了解东晋十六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16国分别是哪些,东晋16国的版图,东晋十六国东晋是不是最强

    那么,真实的东晋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本期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东晋十六国。[var1]从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衣冠南渡,在江南重建晋室开始,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灭为止,东晋一共历经了103年,共传11位皇帝。[var1]而此时的北方政权,西晋已经灭亡。在100多年的混战中,北方各民族相互征战,先

  • 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齐国现状,齐国是怎么复国的,齐国能复国吗

    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历史里面,有一些国家能一直保持强势,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中齐国就是一个例子。齐国建国时间非常早,也是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建立之后,也不断吞并周边的国家,把自己的国土拓展得越来越大。在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和晋楚齐名的大国,到了战国,齐国更是成为和秦东西并立的超级大国。可最终统一天

  • 秦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少个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王立群讲历史视频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实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19岁的太子赢驷即位,都是秦惠文王。赢驷刚登基,商鞅就倒了霉。虽然变法之后焕然一新的大秦让赢次看到了秦国强大的希望。那年轻的赢驷同样看到商鞅变法早教惹的老贵族们一肚子怨气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巩固权力开疆拓土是他毕生的修行,因此杀了商鞅,拉拢老贵族,同时继续大行新法意图强

  •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栾氏三兄弟,晋国栾氏家族复兴,晋国六卿栾氏

    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var1]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命、而由卿士来主持的人事安排,着手进行这次朝堂调整的正卿赵盾,也

  • 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司马懿魏国,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差距

    说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到底多出名?相必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有个武侯祠,就是诸葛亮的祠堂。不过,这里有个很冷的知识,其实这个祠堂他是刘备庙!如此出名的诸葛亮,在定位上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事家呢?[var1]《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好像两

  • 晋国私家史晋文侯的隐患:弟弟成师心中的六亲不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侯简历,晋文侯是什么人,晋文侯最后的结局

    [var1]晋国和文侯的荣耀之巅周幽王死后的第33年,姬宜臼将王室迁到成周(由于清华简中有“周亡王九年”的说法,许多学者对这一说法争论不休,不过由于对我们的叙事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就不做纠结),《左传·襄公十年》的记录称,跟随天子东迁的有七姓贵族。天子和他们盟誓: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天子在成周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的下场如何,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

    随后廉颇带领大军直抵齐国首都,其势如破竹的进攻让齐军大为震慑,在回朝后,当即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官至廉颇之上,廉颇因此而心生不满,处处针对于他,进而引发了负荆请罪的事情。这件事成为了经典代代相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最终下场,实在令人哀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