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一个人想要过好一生,别忘了守好这四戒

曾国藩:一个人想要过好一生,别忘了守好这四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4/1/25 5:58:55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曾国藩,被后世赞誉为最接近圣人的人。之所以有人说他是“半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官居一品,位居宰相,拥有高贵的地位。古往今来,做过宰相的人比比皆是,王安石房玄龄乃盛世名臣,诸葛亮张良智谋无双,魏征狄仁杰傲骨铮铮。

这些人都有比曾国藩更强的地方,但是唯独把曾国藩推神近圣,其实是因为他把自律做到了极致。也许有人比他更自律,但是做到他的身份地位,却一生奉戒如饴的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自我要求极高,他所推崇的“四戒”,不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他一生执着的坚持。这“四戒”既是他做人的操守,也是他做事的底线,更是他成功的智慧,是深刻的人生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01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徐悲鸿先生,留下的爱国名言。他面对威逼利诱,依然坚持原则,不愿意自己的画被外国人收藏,这种不趋炎附势的品行,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傲气跟傲骨不同,是一种内心中倨傲的心态。虽然自己未必有什么大能耐,但是言谈举止间,都显露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这样并不是自信,而是自大,不经意间就会得罪了别人,给自己招惹祸患。

所以曾国藩身居仕途,无论对上峰,还是下属都非常谦逊低调,从来不显露出傲气。而且他说话时特别谨慎,从来不会口出妄言,这样才能在波涛诡谲的仕途上行稳致远。

02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军纪严整,将士效命,立下了赫赫战功,湘军也是他能够在仕途站稳脚跟的最大依仗。他一介文人,为何能够统兵有方,靠的就是一个诚字。

有一次,曾国藩准备死守一座空城,身边的将士所剩无几。他却告诉将士们,敌人势众,现在留下来很危险,如果愿意走的,他不仅不拦着,而且还发放三个月饷银。如果他这次没死,士兵将来想回来,他依然接纳。

士兵们看到曾国藩这样说,都深受感动,不仅没人临阵脱逃,反而跟他一起击退了敌军,这就是曾国藩的真诚和仁厚,赢得了士兵的拥护。

后来有人问曾国藩的下属,为什么钦佩曾国藩,下属回答说:“曾公仁,人不忍欺也。”这就是曾国藩可以成就大功大业的原因。

03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其实,古往今来,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谁不是聪明人?但是同样是聪明人,有些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周瑜是吴国的都督,他少年得志,被后世评为“周郎妙计安天下”,足见他谋略很高明。但是他却屡屡败在诸葛亮手下,还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感慨,最后英年早逝,抑郁而终。

周瑜就是因为太过卖弄聪明,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曾国藩说为人的时候不可过于聪明,并非他不聪明,而是他从来不会卖弄聪明。

“智械机巧,知之而不用为高。”一个人懂得很多智谋,这当然很好,但是从来不用阴谋诡计去伤害别人,这样才算得上高明,这样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04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曾国藩虽然出身名门,是曾子的七十世孙,但是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有出过什么显贵的人物。他的家庭,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

但是曾国藩从小就立志要读书向学,考取功名,重新振兴家门。他甚至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给家庭带来兴旺,所以他学习非常刻苦。

曾国藩先后六次科举都失败了,但是他依然不气馁。虽然当时很多亲戚、乡邻都在背后说他的闲话,嘲讽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但是他并不放在心上,终于在第七次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发达显贵的一生。

戒傲、戒懒、戒多言,戒虚伪,戒卖弄聪明,听起来这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能够一辈子坚持奉行,就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好运,让我们过好这一生。

更多文章

  • 曾国藩30岁前一直不顺,高人传授四个字,从此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人生三大诀窍,曾国藩一生成功的三大秘诀,曾国藩成功的六个方法

    “神”“神”精气神的意思;人的精气神是受环境和得失影响的。落魄的时候,会精神沮丧,得意时会趾高气昂;这里的“神”,是说一个人在得意的时候要保持正常的心态,在失意的时候也不能沮丧,要保持饱满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情绪影响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做事始终充满了精气神,这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也只有如此,

  • 曾国藩:人生,避开2个字,坚守2个字,一生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人生三大诀窍,曾国藩人生的五个阶段,曾国藩做人的智慧与方法

    “成于勤,毁于惰”增国藩读书的时候是很刻苦的,不把一篇文章背会弄懂,绝不读下一篇文章;一字一句弄懂了,直到全篇文章弄懂了才肯罢休。相传他深夜读书,一篇文章读了一夜也没背会;最后一个小偷忍不住了,跳出来把他读过的文章吧啦吧啦背了出来。曾国藩背了一夜的文章没有背会,小偷听着却记熟了;显然小偷的智商要比曾

  • 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慈禧为何选了溥仪?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载沣怎么称呼溥仪,溥仪与载沣关系怎么样,载沣死后给溥仪的遗产

    他看出了清王朝要想自强,只能改革、搞宪政,可他却不敢迈开大步,结果搞出来一个“皇族内阁”,而且阁阁揆还是号称“晚清第一巨贪”的庆密亲王奕劻!伪满时期,他看出了儿子溥仪已经沦为了小鬼子的“儿皇帝”,可他却什么也干不了……▲摄政王载沣就这样一个人,怎么看似乎与“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都扯不上关系,不是吗?

  • 雍正说要人才,张廷玉:监狱内有一个死囚!从此一对父子名臣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有这么一段趣事,是说当年雍正帝非常渴望有人才来辅佐自己,就在关键之际,大臣张廷玉突然上奏表示,天牢里关押着一个死刑犯,圣上可用之。这事在后来,直接就导致诞生了一对名臣父子,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下面来了解一下。雍正七年,发生了不少难事,南方多地爆发水灾,西北地区多有作乱。雍正此时忧心忡忡,虽组建了

  • 孔子老子都玩不过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个学生,竟然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老子鬼谷子谁厉害,鬼谷子与老子孔子什么关系,孔子老子鬼谷子是同年龄的人吗

    [var1]鬼谷子的老师是老子,因此鬼谷子对道家文化很是精通。由于出生带着4颗肉痣,当时被人们称为鬼宿之命象,后来他又隐居到了云梦山,云梦山又被称为“鬼谷”,所以鬼谷子的名字就是这样由来的。鬼谷子曾出过千古名篇《鬼谷子》,这本书还曾被美国的基辛格和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拿来研究。[var1]鬼谷子是一

  • 利用天子的威严号令天下,齐桓公、曹操都得向他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且说州吁跟石厚在石碏这位大义父亲的领导下,铲除了这两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从卫国的宗室中,挑选了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卫宣公立原来的正夫人邢姬为夫人,又立庶母兼情人兼自己的三个儿子的妈夷姜为二夫人,这么定了夷姜的名份。[var1]卫宣公刚继位时,表现得倒中

  • 姐弟俩秦国专权,弟弟五次任宰相25年,姐姐死后家族势力被清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十大丞相先后排名,秦国六任丞相,秦国丞相后代现状

    [var1]惠文王统治时期重用张仪,实行连横策略,击败赵、燕、韩、楚、魏五国合纵军队,运用军事与外交手段,拆散齐楚联盟,迫使魏国献河西之地与上郡十五县,自立为王,秦国势力发展达到鼎盛。惠文王在位31年,去世以后由武王即位。武王是位好大喜功,嗜武成性的人,他十分向往周天子的宝座,对手下人讲“寡人欲容车

  • 孔大圣人走后门?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孔子是否妥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迁对孔子最高评价,司马迁史记对孔子外貌的描写,司马迁如何塑造孔子形象

    [var1]既然《史记》记录的事件非常准确,那么作为当时被神话的孔大圣人,司马迁到底怎样评说的呢?据《史记》记载,孔子为了与齐景公认识,便找到了齐景公最宠信的丞相高昭子,想方设法走后门。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高昭子的家臣,也就是高昭子的私人顾问。于是,作为家臣的孔子便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拉上了关系。

  • 四大马屁精,让春秋五霸之首,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五霸的悲惨故事,春秋五霸最后的下场,春秋五霸各个人物分析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管仲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好像要不久于人世似的,国君桓公小白来府上探望他,问道:仲父病成这个样子,有什么话要和寡人说吗?[var1]管仲说:今儿个,我是个行将入墓的人啦,有什么好问的呢?桓公见管仲不肯开口似有难言之隐,又紧接着做他的工作,说:只求仲父不要客气,有话尽管说,经桓公一再

  • 精于谋算的阴丽华:坚辞皇后之位,却得刘秀真爱,不愧是管仲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阴丽华刘秀大结局

    阴丽华严格说来是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其后代之后迁至楚国,被封为阴大夫,因而以阴为姓。管仲的智谋自不必说,他的后人虽然没有他那样厉害,家学、家风还是很严谨的。阴丽华虽然是女子,却能够深谋远虑。别的不说,至少在推辞皇后之位这一点上,足可见她对于汉朝的大局、对于人性的精准把握。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