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慈禧为何选了溥仪?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慈禧为何选了溥仪?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4/1/23 3:11:09

他看出了清王朝要想自强,只能改革、搞宪政,可他却不敢迈开大步,结果搞出来一个“皇族内阁”,而且阁阁揆还是号称“晚清第一巨贪”的庆密亲王奕劻!伪满时期,他看出了儿子溥仪已经沦为了小鬼子的“儿皇帝”,可他却什么也干不了……

▲摄政王载沣

就这样一个人,怎么看似乎与“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都扯不上关系,不是吗?可以这么说,即便载沣取代他的儿子溥仪当上了皇帝,也改变不了清王朝灭亡的命运。

因为在清王朝的最后三年里,作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本就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人、是没有皇帝名分的“皇帝”!清王朝根本不是亡在溥仪手里、而是亡在载沣手里,溥仪不过就是替他亲爹背锅罢了,一个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

▲摄政王载沣与溥仪、溥傑兄弟

慈禧太后为何要选择溥仪呢?原因说复杂的确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简单。首先,溥仪是与同治帝和光绪帝血缘最近的溥字辈宗室。溥仪的父亲载沣与同治帝是叔伯兄弟、也就是堂兄弟中血缘最近的那种。

咸丰帝除了同治帝之外,没有儿子活到成年的,所以叔伯兄弟已经是同治帝活着平辈中血缘最近的了。当然,光绪帝、载漪、载澄那些也都是同治帝的叔伯兄弟,不止他载沣一个。可人家载沣还是光绪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这就是同治帝的其他很多叔伯兄弟所无法相比的了!

▲清德宗光绪帝——载沣同父异母的亲二哥

能占上这两点的,只有醇贤亲王奕譞的几个儿子,而载沣是他们当中活下来的、年纪最大的一个,也是承袭了醇亲王爵位的那一个、是醇王一脉的大宗。

当然,慈禧太后也可以选择奕譞另外的孙子,比如载洵的儿子溥侊等等,但跨过醇王一脉的大宗、从小宗旁支里里挑,终究是有些说不过去的。因此,慈禧太后如果要选择溥字辈来继承皇位,溥仪是最佳人选,因为同治帝是他的堂大爷、光绪帝是他的亲二大爷!

▲光绪帝与载沣的亲爹——醇贤亲王奕譞

那么,慈禧太后为何宁选择载沣的儿子、也不选择载沣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同治帝去世之后,慈禧太后已经搞过一次“兄终弟及”了。

“兄终弟及”这东西毕竟不是中国古代皇位传承的主流,再搞一次的话,方方面面都说不过去。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其次,在慈禧太后给同治帝过继的嗣子——“大阿哥”溥儁被强令回归本支之后,同治帝又一次绝嗣了。此后,直到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也没有再给同治帝过继嗣子。如果让载沣来继承皇位,再给同治帝过继一个嗣子,究竟谁才是“大宗”?内讧几乎不可避免。

可如果不给同治帝过继一个嗣子、直接让载沣继承皇位,将来自己去世之后载沣还会不会再去给同治帝过继嗣子?慈禧太后不知道,因为这里面存在利益冲突、载沣多半是不会的。如此一来,同治帝便彻底成了绝户!这显然是慈禧太后不愿意看到的。

同治帝毕竟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有矛盾可以,但亲儿子终究是亲儿子,不是吗?所以,三十多年前慈禧太后可以选择载字辈来继承皇位,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再选了,她只能选溥字辈,也算是对已故儿子同治帝最后的交代了。所以,溥仪后来被过继给了同治帝、兼祧光绪帝,就是为了让同治帝不至于成为绝户。

▲清穆宗同治帝

当然,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他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太后。选择溥仪继承皇位、兼祧光绪帝,叶赫那拉氏虽然不是同治帝的皇后,却依然可以成为皇太后。

可载沣继承皇位就不一样了,叶赫那拉氏算什么?皇嫂?看看宋太祖赵匡胤的宋皇后和明武宗朱厚照的夏皇后吧,皇嫂跟皇太后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分,更涉及到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切身利益。

显然,慈禧太后是不愿意自己的侄女成为皇嫂的。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选择溥字辈继承皇位、对于彼时的慈禧太后而言都是最合适的;而溥字辈宗室中,溥仪又是最合适的。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太后宁选择载沣的儿子、也不选择在载沣来继承皇位的原因所在。

▲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

更多文章

  • 雍正说要人才,张廷玉:监狱内有一个死囚!从此一对父子名臣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有这么一段趣事,是说当年雍正帝非常渴望有人才来辅佐自己,就在关键之际,大臣张廷玉突然上奏表示,天牢里关押着一个死刑犯,圣上可用之。这事在后来,直接就导致诞生了一对名臣父子,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下面来了解一下。雍正七年,发生了不少难事,南方多地爆发水灾,西北地区多有作乱。雍正此时忧心忡忡,虽组建了

  • 孔子老子都玩不过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个学生,竟然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老子鬼谷子谁厉害,鬼谷子与老子孔子什么关系,孔子老子鬼谷子是同年龄的人吗

    [var1]鬼谷子的老师是老子,因此鬼谷子对道家文化很是精通。由于出生带着4颗肉痣,当时被人们称为鬼宿之命象,后来他又隐居到了云梦山,云梦山又被称为“鬼谷”,所以鬼谷子的名字就是这样由来的。鬼谷子曾出过千古名篇《鬼谷子》,这本书还曾被美国的基辛格和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拿来研究。[var1]鬼谷子是一

  • 利用天子的威严号令天下,齐桓公、曹操都得向他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且说州吁跟石厚在石碏这位大义父亲的领导下,铲除了这两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从卫国的宗室中,挑选了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卫宣公立原来的正夫人邢姬为夫人,又立庶母兼情人兼自己的三个儿子的妈夷姜为二夫人,这么定了夷姜的名份。[var1]卫宣公刚继位时,表现得倒中

  • 姐弟俩秦国专权,弟弟五次任宰相25年,姐姐死后家族势力被清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十大丞相先后排名,秦国六任丞相,秦国丞相后代现状

    [var1]惠文王统治时期重用张仪,实行连横策略,击败赵、燕、韩、楚、魏五国合纵军队,运用军事与外交手段,拆散齐楚联盟,迫使魏国献河西之地与上郡十五县,自立为王,秦国势力发展达到鼎盛。惠文王在位31年,去世以后由武王即位。武王是位好大喜功,嗜武成性的人,他十分向往周天子的宝座,对手下人讲“寡人欲容车

  • 孔大圣人走后门?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孔子是否妥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迁对孔子最高评价,司马迁史记对孔子外貌的描写,司马迁如何塑造孔子形象

    [var1]既然《史记》记录的事件非常准确,那么作为当时被神话的孔大圣人,司马迁到底怎样评说的呢?据《史记》记载,孔子为了与齐景公认识,便找到了齐景公最宠信的丞相高昭子,想方设法走后门。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高昭子的家臣,也就是高昭子的私人顾问。于是,作为家臣的孔子便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拉上了关系。

  • 四大马屁精,让春秋五霸之首,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五霸的悲惨故事,春秋五霸最后的下场,春秋五霸各个人物分析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管仲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好像要不久于人世似的,国君桓公小白来府上探望他,问道:仲父病成这个样子,有什么话要和寡人说吗?[var1]管仲说:今儿个,我是个行将入墓的人啦,有什么好问的呢?桓公见管仲不肯开口似有难言之隐,又紧接着做他的工作,说:只求仲父不要客气,有话尽管说,经桓公一再

  • 精于谋算的阴丽华:坚辞皇后之位,却得刘秀真爱,不愧是管仲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阴丽华刘秀大结局

    阴丽华严格说来是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其后代之后迁至楚国,被封为阴大夫,因而以阴为姓。管仲的智谋自不必说,他的后人虽然没有他那样厉害,家学、家风还是很严谨的。阴丽华虽然是女子,却能够深谋远虑。别的不说,至少在推辞皇后之位这一点上,足可见她对于汉朝的大局、对于人性的精准把握。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 历史上五大经典遗言,屈原的太愤世嫉俗,只有他的称得上为国为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原的经典名句,屈原跳江视频,屈原的事迹及评价

    中国历史总是很精彩,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在大浪淘沙当中,总有很多一世俊杰但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最终郁郁而终。在他们临终的遗言中,有五句最经典,你知道哪几句呢?排名第五:“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才,年轻时就以才华过人著称,二十余岁就做上了吴国的大都督,执掌东吴水陆大军,可谓少年得志

  • 原创你知道对战国格局影响最大的战役是哪一场吗?不是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完整版,长平之战详细过程,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长平之战

    [var1]五国伐齐,是在战国中后期发生的一场大战,当时齐国的君王是齐湣王。齐湣王倚仗自齐威王以来积累下来的国力,称雄于天下,曾经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已然衰败,横强于南方的楚国又在淮泗之地被齐国打的落花流水,已经不再是齐国的威胁,只有那个远在崤山以西的西陲虎狼之国——秦,还能与齐国一较长短。可是,秦国

  • 商鞅之死的原因,和汉文帝诛杀晁错如出一辙,君王的无奈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死得冤不冤,商鞅之死具体分析,关于商鞅的历史事件

    商鞅这个人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从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到最终用惊世变法改变战国时代的格局,从最初的游历魏国而不得志,到后来成为了秦国发展的根基,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也正是因为商鞅的存在,秦国的发展才能够顺风顺水,秦国才能够在战国时代崛起,才能够有与各大诸侯国进行争霸的机会,秦国之所以能够在最后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