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天盛世:唐王朝声威正隆的时候,它富强基础却在悄悄瓦解

开天盛世:唐王朝声威正隆的时候,它富强基础却在悄悄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17 13:21:20

唐朝政府依靠均田制,对受政府掌握的几百万农户进行剥削,才能建立统一朝稳定的统治。尤其重要的是,有了关中、河东和大河南北的几百个折冲府,唐朝中央政府才有可靠的武力,巩固它对广土众民的统治。封建国家要保证剥削的来源不断,关键问题在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这正是均田制的实质所在。

均田制存在的条件开始瓦解

均田制要行之有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封建国家拥有大量土地;二是控制农民的人身,不让他们离开土地。然而这两个条件是不断地在变化的,变的结果越来越不利于封建国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由人们的意志支配,所以均田制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

先说第一个条件

唐朝初年正在大变乱之后,荒地很多,这是容易实行均田制的一个因素。但各地的情形并不相同,要按照法令计口授足土地,很不容易做到。太宗时灭了高昌,在西州实行均田制,诏书说:“彼州所有官田,并分给旧官人、首望及百姓等”。可见授田给百姓,只是一个希望,不容易做到的时候,就只能七折八扣。

土地的买卖和兼并使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越来越难。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土地一直可以买卖,只在有的时期,买卖的现象比较少些。唐朝均田制法令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比前代宽,实际是承认土地买卖越来越须繁的客观事实。

同时,这样的法令反过来又对土地买卖开了方便之门。均田制绝不触动私有土地,买卖频繁的结果使可以授受的土地越来越少,这是不可避免的。

兼并的影响尤其厉害。唐朝均田制规定官僚贵族按官职受田,官越大,受田越多。但是官僚贵族决不满足于按品级所受的土地。他们或通过买卖,或通过高利货,或通过强占,不断吞并农民的土地。跟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形形色色的人们陆续加入了大土地占有者的行列。他们中间有旧日的豪门贵族和当代的新贵高官,也有上升的庶族地主、豪商富贾以及寺院的僧侣地主等等。

开元、天宝时,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皇帝的诏书也说:“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诏书禁止非法买卖口分、永业田,然而它对过去的态度是承认既成事实,对将来也无非是一纸空

再看第二个条件

均田制必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然而农民却不断地从土地上逃走。这个过程也是从唐初就开始的,到了开元、天宝时,只是发展得更严重了。

整个地主阶级,从封建国家到里正之类最起码的土豪,时时刻刻在迫使农民逃亡。而逃亡又是农民反抗斗争的一种手段。

唐朝对农民的赋役剥削是不断加重的。法令上写的每丁每年服徭役多少天,等等,同事实上农民的负担是两回事。太宗晚年的徭役比早年重;高宗、武后、玄宗时,赋役比过去更重。

农民无路可走,只得丢掉土地逃走。早在武则天的时候,已有“天下户口,逃亡过半”的情形。开元时把户口逃亡看作极严重的问题,屡次下令禁止逃亡,限期勒令逃人自首,把全家解往边远地方,或散配诸军,进行恫吓。但是逃亡的趋势仍然不可阻遏。

唐朝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一一“括户”

开元九年(721),宇文融奏请搜括逃户,接着一面拟订办法,一面下令逃户限一百天内自首。不久,任宇文融为搜括逃户使,进行检查逃移户口和籍外田的工作。这件事情,从开元九年正月提出,到十二年年底全部完成,前后四年之久。

对于逃户,先则威吓,继又欺骗,如十二年六月,“听逃户自首,辟所在闲田,随宣收税,毋得差科,征役租庸,一皆蠲免”。这必定是由于开头限百日自首那一套没有效力,只得改用软的一手,事实上是不会那样优待的。

这一次査出了“客户”(客籍户)八十多万,一律免六年租调,每丁收纳税钱一干五百文,按每斗米价十三至二十文计算,约合十石左右粮食,负担是相当重的。

搜括逃户,在武则天时就有过了;在玄宗时,其实也不只有这一次。它的所以有名,只因为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括”了以后,农民还是要逃,唐朝多次括户的事实,正好说明了这个情况。

农民逃到哪里去呢?有的在荒山野泽中耕种自给,据文献记载,武周和玄宗时,今豫南、皖南、湖北、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因人口耕地增加而新设的州县不下二十几处。有的行踪无定,这里查得紧,就跑到别地方去,过着流浪的生活,做船夫等工作糊口。更多地跑到地主的田庄上去,当雇工或者当佃户。客户的意义,后来从客籍户变成佃户,就是这样形成的。

农户逃亡了,政府的户籍册变成了具文,上面写的“应授田”“未授田”完全变成了空话。政府照册子去找纳税服役的农民,很多找不到了,只好抓没有逃的户顶替,叫做“摊逃”。结果是逃户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严重。逃户的田产,官吏要把它卖掉,抵充欠税,决不会授给其他农户。逃户越多,政府掌握的土地越少,均田制也越难继续推行。

就是这样,在所谓开天盛世的时候,均田制已在事实上瓦解了。自然,它还存在着一些痕迹,还存在着一整套的法令,甚至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五年(737)还发布命令,重申均田制的法令。然而这终究是自欺欺人而已。

均田制在崩毁,农户在逃散,府兵制也不能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

募兵制本来是一种补充的办法,开元、天宝时,它竟取代了府兵制。府兵因自备器械资粮,负担太重,分番更代,又往往不按时实现,逃避兵役的事,在高宗时已经不少了。玄宗时情形更加严重。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建议募兵充当宿卫。戍防的兵士参用募兵由来已久,开元二十五年下令招募长期成守的军防健儿,从此戍兵变成长期服役的职业兵。募兵制的士兵把当兵做职业,将领长期统率一支军,兵将之间就会形成隶属关系,所以募兵制是军阀的温床。唐代后期藩镇割据的根源就在这里。

总结:

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仍在上升。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使封建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户口虽不断逃亡,然因人口的增殖与经的搜括,天宝十四年(755)天下有户八百九十ー万四千七百零九,口五千二百九干ー万九千三百零九,号为极盛。均田、租庸调虽不能按制度执行,然政府由加重赋役得来的剥削收入正在扩大,国库充实,财政收入有增无减。府兵制瓦解了,通过募兵和强迫的征发,唐朝还保持着强大的武力,谁也料不到会产生称兵叛乱的军阀。

然而这个王朝富强的基础消失了。“以丁身为本”的不只是均田、租庸调,而是建筑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王朝。基础变了,行政、财政、军事等制度都得跟着变,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否则就无法存在。天宝年间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封建时代的人不懂得这道理,在大的事变爆发前也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危机的成熟,毕竟还得有段过程。所以在天宝时期的十多年间,社会上居然充满着一派升平气象。从表面上看,天宝依然是唐的盛世!

更多文章

  • 老农捡到武则天唯一现世文物,上面的五个字,暴露她晚年真实内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在古代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她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足以骄傲一生了。可是,人在高处不胜寒,晚年的武则天的是怎么评判自己的功过得失呢?有人说,晚年的武则天早已看淡一切,乾陵前那块无字碑就是最好的证明,功过是非任人评说。真的是这样?一块金属片上的刻字意外

  • 李建成的葬礼上,李世民是什么表现?史书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哪个功劳大,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好,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啥关系

    可惜,这场明争暗斗的皇位争夺战并没有持续太久,李世民最终率先摊牌,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月4日清晨,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踏入玄武门的那一步,他们的故事都将在此结束。当李世民拿起弓箭,一箭穿心,射杀李建成时,不知心里是何等的滋味?是释然、是兴奋、还是恐惧?当李世民走进武德殿向李渊逼宫时,李渊用哀求的

  • 红楼梦:王熙凤与贾瑞的行为,算不算“养小叔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贾瑞和王熙凤是什么关系,贾瑞王熙凤约会完整版,王熙凤戏贾瑞原文

    王熙凤同时被婆家和娘家抛弃,是她人生的悲剧和失败。究其原因还是她咎由自取,行事不给自己留后路造成。王熙凤聪明绝顶又能力出众,用之于正必将有一番作为。奈何她生性霸道、淫毒,唯利是图四处受敌,惹得天怒人怨,更是夫妻反目众叛亲离……才有了最后被休的结局。古人休妻要依据“七出之条”,虽说大多是“欲加之罪何患

  • 她与令妃同时被乾隆盛宠,三次怀上龙胎,却母子双亡于宫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宠爱令妃的原因,男主是乾隆女主是令妃的小说,历史上真实的乾隆和令妃

    “尔戴佳氏、秀毓名门。早娴懿范。垂芳型于图史。着媺中闺。叶雅度于珩璜。敬修内职。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忻嫔。”这是乾隆十九年忻贵妃被册封忻嫔时的册文,从文中“秀毓名门”的记载来看,忻贵妃的家世是很不错的,据史料记载,忻贵妃为镶黄旗戴佳氏,其先祖曾是内务府包衣,在清朝初年疆场上立下战功,获得骑都尉

  •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说了14字,直到溥仪称帝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顺治皇帝一生有多厉害,历史上的顺治真去当和尚了吗,历史上顺治皇帝是病死还是出家

    无论是在任何朝代,往往都会有某些神秘莫测的高人给后人留下几句讳莫如深的预言和谶语,这些预言谶语往往都是贯穿着整个王朝的始终,直到王朝灭亡后,人们才能明白这些预言谶语的含义。而清朝也不例外,相传顺治帝就曾问过一个高僧关于清朝存续时间的问题,而高僧回答的话语则令顺治和当时的人迷惑不解,直到清朝灭亡后,人

  • 李鸿章首见全自动机枪,不问价而是先问了这句话,洋人听后沉默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鸿章当时有机枪吗,李鸿章首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李鸿章采购机枪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巅峰时期,能够让外国人感受到武力方面的威慑,百姓安居乐业,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可是在1840年之后,这一切都变了,清朝高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大量的钱财都用来给贵族享受迷醉的生活,百姓口袋里的钱却因为国家加赠赋税变得越来越少。恰逢此时西方列强来袭,清政府被压的抬

  • 她比乾隆小35岁,侍寝八年诞育龙女,却险些被嘉庆杀光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最惨的一个妃子,乾隆一生无子的女人,与乾隆合葬的5个妃子分别是谁

    今天笔者要讲的便是其中的惇妃。惇妃汪氏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生于乾隆十一年,比乾隆小35岁,其父四格曾任职员外郎兼佐领,虽然汪氏来自官僚家庭,但由于其包衣身份,因此她必须要参加宫女选秀才行。乾隆二十八年,17岁的汪氏在宫女选秀中脱颖而出,跃入紫禁,四格听到女儿被选入后宫,十分惊喜,立刻上

  • 曾国藩想要纳妾,为何全家人都一致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纳妾真实照片,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纳妾,为什么曾国藩要纳妾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五十九岁,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从两江总督改任直隶总督。因处理天津教案,处理失当,全国舆论大哗,称其为曾国贼,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此事也让他忧愤成疾,身体江河日下。旧在宦海沉浮三十多年,倾尽心血和智囊,平定了太平天国,镇慑捻匪之乱,曾国藩精力日衰有些累了,于是他

  • 甄嬛大肚子的时候,为何非要去荡秋千?幸好雍正不知道,太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甄嬛一共怀了几次孕,甄嬛荡秋千完整版,甄嬛为什么要去荡秋千

    甄嬛得到盛宠甄嬛自从和雍正在御花园相遇之后,就成了雍正的宠妃了。雍正给她赐了椒房,在甄嬛的寿宴上还设计了一个满天风筝的惊喜,甚至还允许甄嬛随时进出他的御膳房。这简直就是空前的盛宠啊,有哪一个妃子这么短时间内就从一个常在升到了贵人?而且雍正的意思是让甄嬛再晋升到熹贵妃。这一消息一出,后宫的其他妃子就嫉

  • 故事:女子出嫁挡住乾隆去路,乾隆出上联,姑娘答后乾隆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上联被一才女对上,乾隆下江南路遇一百姓办事出上联,乾隆绝世上联

    对联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作品,比如唐诗宋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古代的一些读书人才赋诗,因为它讲究颇多,比如平仄、对仗,一般的小老百姓不一定会玩,因为那个时候知识学习的权利基本被上层贵族垄断。但是对联文化不一样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可以对上两句。曾经一女子出嫁挡住乾隆的去路,乾隆便想为难与她,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