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不怕地不怕的成吉思汗,征服了很多国家,为何却不打印度

天不怕地不怕的成吉思汗,征服了很多国家,为何却不打印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3/12/8 13:42:53

其实当时成吉思汗是很想征服印度的,并不仅仅因为印度是一个富庶之地,更关键的是,成吉思汗只有征服印度,才能够消除他的一大隐患。

咱们先来说说,成吉思汗的这个隐患是什么。

成吉思汗的这个隐患就是札兰丁。札兰丁是花剌子模的太子。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以后,花剌子模的国和太子都逃到一座海岛上。后来,国王就死在那座海岛上了。在临死之前,他告诉太子札兰丁,让他要想办法复仇。所以札兰丁就跑回来,到了花剌子模的旧都玉龙杰赤。不过,成吉思汗儿子领兵攻打玉龙杰赤,札兰丁打不过,逃跑了。

接着,札兰丁逃到哥疾宁,在哥疾宁纠集了八万人马,全歼了成吉思汗的干儿子失吉忽突忽的三万蒙古军。这对成吉思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之所以是巨大的打击,是因为成吉思汗西征以来,还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这一仗让蒙古军队丢尽了脸,因此成吉思汗对札兰丁又是欣赏又是愤怒,他甚至对他的大将们说,希望你们生的儿子,个个都像札兰丁。

为了打败札兰丁,成吉思汗几乎集中了所有军队,甚至亲自领兵前去和札兰丁作战,其间历尽了艰辛。好不容易才把札兰丁打败,不过却没能把札兰丁杀死。成吉思汗为了斩草除根,因此跟着札兰丁紧紧追赶,一直把他追到河边的一处悬崖上。

本来札兰丁没有退路了,但是没想到他骑着马一跃跳进河里,接着这匹马竟然从河里冲了过去,札兰丁奇迹般地逃到印度境内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札兰丁这个祸害不除,成吉思汗真是寝食难安。假如他撤军回去,札兰丁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而消除这个祸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进攻印度。一旦拿下了印度,不但可以获得一片富庶之地,而且还可以消除札兰丁这个隐患。

然而,成吉思汗却在这时候,停止了对印度的进攻,选择撤军回去。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停止对印度的进攻呢?

按照史料的记载,当时成吉思汗是准备过河发动对印度的进攻的。不过这时候,成吉思汗在印度河边看见了一只怪兽。这只怪兽嘴里正发着一种声音。谁也听不明白怪兽发出的是什么声音,但是成吉思汗身边最有学问的耶律楚材告诉成吉思汗,这头怪兽其实是上天派来的“祥瑞”,它嘴里的声音说的是“汝主早还”。也就是说,上天希望成吉思汗撤军回去。

这个故事虽然是历史记载,但多多少少有演绎的成分。很像是耶律楚材借这个机会,假托是上天的所谓“警示”,然后劝说成吉思汗撤军。毕竟耶律楚材是反对战争的,他一直在做着阻止成吉思汗战争的行动,这个蒙古人不认识的动物,给了耶律楚材一个劝说成吉思汗的借口。

不过,要说成吉思汗是被耶律楚材骗了,也不对。成吉思汗是何等聪明之人,耶律楚材岂能骗得过他。成吉思汗之所以要撤军,肯定是他有必须撤军的理由。

第一个原因是军队有严重的厌战情绪。

蒙古人当时已经打了长达六年的时间,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非常希望回去。本来蒙古人打仗,都是秋天发动,第二年春天就结束了。这一次出来打了六年,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所以厌战情绪严重。

成吉思汗已经看出了士兵们的这种情绪,再加上印度很热,很不适应蒙古人。因此如果继续打下去,肯定是不利的。

第二个原因是成吉思汗不放心国内。

毕竟当时成吉思汗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灭掉金国和西夏。本来成吉思汗是没想过西征的,西征只是一次意外的行动,是一次不得不应对的行动。但无论如何,成吉思汗攻伐的中心,都在离蒙古很近的金国和西夏。舍近求远是不恰当的。

再说了,国内很有可能出现危险。尽管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已经派木华黎镇守南方,应对金国可能的反扑。但是木华黎能不能始终镇住这里,很难说。就算镇住了,木华黎会不会成为一个割据政权,也很难说。到时候如果国内生变,说不定成吉思汗连老巢都没有了。

所以,成吉思汗必须回去。

即便札兰丁是个威胁,但是比起国内来说,他也算不得什么。

正因为如此,因此成吉思汗放了印度一马,没有继续攻打印度。

不过,虽然成吉思汗没有打印度,但并不表明蒙古人就永远不打印度。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出现了一位帖木儿大帝。最后征服了印度,这也算是在成吉思汗遗愿得以实现了吧。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等)

更多文章

  • 岳飞临死前大喊自己没有罪,而狱卒说的一段话,令岳飞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临死前狱卒说的六个字,狱卒一句话让岳飞哑口无言,岳飞死前说过的话

    公元1442年,一代名将岳飞被处死,代表着南宋最后的骄傲就此夭折。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大事件,因为之后的南宋虽然实力超过了北宋,却再也没有了进取心。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当时的学者还是后来的历史学家,对于岳飞之死都无比叹息。毕竟那个年代岳飞是最后的扛鼎之人,而且岳飞实在是死的冤枉。事实上,对于当时莫须有的罪

  • 大宋才女严蕊最经典的词,陷入大牢的关键时刻吟出,救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宋才女宋蕊,严蕊个人资料,打严蕊的视频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严蕊因为何事被抓入了大牢?又为何会被折磨?最终又是遇到了谁,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词,才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呢?我且来看看事情的原委。严蕊字幼芳,幼时家境贫寒,一贫如洗,于是被迫卖入乐籍,后来又流落到烟花之地,沦为官妓。虽然如此,她却聪敏过人,琴棋歌舞,一教即会,因此,别看她年龄不大

  • 在世时朱棣已势大,朱元璋为何不主动削藩,英雄迟暮的悲凉与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真实的朱元璋如何评价朱棣,朱棣打进南京朱元璋是否死了

    要避免“靖难之役”的发生,关键在于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朱元璋亲自动手削藩。英明睿智、杀伐果决的朱元璋,以王朝创立者的无上权威,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削藩,打压燕王朱棣等人的势力,确保建文帝的皇位稳固,从而避免“靖难之役”的发生。朱元璋为何不这么做呢?说起明太祖朱元璋,不由得就联想到了汉高祖刘邦。许多历史学家

  • 方孝孺:书呆子误国的典型案例,没有老师宋濂的一半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孝孺到底蠢不蠢,方孝孺的有趣的故事,明初三杰宋濂刘基

    中国历史很长,也非常重视史学,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个副作用,那就是,但凡是能被史书记录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很多人看了史书之后,感觉这个人很一般,自己也可以,但实际上,这里面还差着十万八千路。这里面流毒最深的就是,把人中龙凤万中无一的事情,当做是自己也能做成的事,这其中文人心目中,姜太公诸葛亮就是

  •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女人,还生了2个儿子,多年后让他悔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和陈友谅有多少儿子,陈友谅和朱元璋谁是兄弟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很多有突出作为的帝王,正是有了他们的出现,为我们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很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朱元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有一些落魄的放牛娃,到后来的一代帝王,可谓是一个传奇。虽说朱元璋的一生堪称为传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不论有多优秀,他

  • 朱元璋想除掉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某些时期,会有平民的财富胜过皇家的现象,这些人一般都是巨商富贾。沈万三就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财富使他获得成功的人生,却也使朱元璋对他动了杀心。朱元璋曾经指着猪蹄问他:这是啥菜。沈万三巧妙地用三个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传奇发家沈万三是元末清初的人士,他后来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成为了苏州地区乃至全

  • 朱标死后,朱元璋立选择朱允炆继承皇位有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论起对错都是马后炮,朱元璋生前也不知道身后事,即使是知道了,估计他会先把朱棣实现解决了。后人看历史总会以成败来评论对错,其实哪有那么多对与错,且不知道当时的朱元璋也是做过周全考虑的,只是人无法预料将来。最完美的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太子,虽然在1392年37岁就英年早逝,却也是历史上最过得舒坦的太

  • 三国第一谋士?要是再活十年,蜀汉历史都将被他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名将和谋士,三国的蜀汉谋士有哪些,三国正史中真正的谋士

    这场战疫让曹操痛失爱将夏侯渊,并亲自前往了战争前线。在曹操知道了战争的所有经过之后,沉默了很久,对他的将领说道:以后我们多出来了一个更可怕的敌人。究竟是谁让曹操吃了那么大的亏,并且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呢?法正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以前在蜀中和他的好朋友张松一起,是刘璋的部下。但是法正在刘璋手底下的时候,

  • 汉朝的外戚势力风光无两,怎么到了宋明竟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的权力为什么会落到外戚手上,汉朝外戚势力排名,汉朝外戚为什么那么强大

    提起中国的外戚,很多人立马能想起两汉那些叱咤风云、驾驭皇权的各种国丈和国舅们,他们中的正面代表,文能运筹帷幄、安邦定国,武能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威风一时无两;反面教材中废立天子的霍光、篡汉的王莽、毒死皇帝的梁冀,也都是气焰冲天,有着改天换地的胆量。然而,此处有一个突兀现象:两汉时期,好像是外戚政治生

  • 巨鹿之战项羽处于绝对劣势,为何最终反败为胜?项羽到底怎么赢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是怎么打败巨鹿,项羽为什么消灭巨鹿,项羽大战巨鹿完整版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巨鹿之战,其实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战争。所谓的破釜沉舟,确实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但并不代表项羽随便把锅一砸,把船凿沉之后,楚军就能以一当十,大败秦军了。这一战真正的关键,其实并不单单是在战场之上决定的,更多的还是战场之外的事情。想要说清楚巨鹿之战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当初陈胜吴广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