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儿子们上课逃学,乾隆大怒,听到儿子的说辞后,老师被处罚

乾隆的儿子们上课逃学,乾隆大怒,听到儿子的说辞后,老师被处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95 更新时间:2024/2/8 14:54:10

老师朱轼对此有点意见,问:“你为什么不留下来预习明天的功课呢?”弘历不以为然,次日,朱轼又劝道:“另外两位阿哥还没念完功课,你不如陪在一旁多读点书。”弘历觉得有理,开始主动留堂,学业大有进步。

弘历偶尔也会叛逆,不服管教时就雍正告状,雍正对朱轼说:“无论你教或不教,他都是皇子,必对他如此严苛?”朱轼淡定地说:“把他教好了,将来或许多个像、舜那样的明君,否则他就成了、纣之流。”弘历被震住了,读书越发勤勉。

对于传道授业的恩师,弘历向来恭敬,即使做了皇帝也是如此。乾隆南巡途经宿迁,想去拜访已退休的老师徐用锡。御史登门传报时,徐用锡想起自己当年曾因乾隆贪玩而予以体罚,吓出一身冷汗,生怕他来报复,就命家人披麻戴孝、高搭灵棚,谎称自己暴病身亡。乾隆听说后悲痛不已,执意前来祭拜。徐用锡躺在灵榻上,越想越心虚—皇帝若真拜了,就再无转圜的地,自己不死也得死!于是他忙爬起,一路跪到乾隆面前请罪。乾隆听明原委后哈哈大笑,非但没责怪他,反而夸他当年治学有方,君臣共叙旧情。

轮到乾隆当家长时,他对皇子、皇孙的学业同样重视,可仍不时发生逃课的现象。比如四阿哥永珹曾以“拜神”为由逃课一天,乾隆一眼看穿他的把戏,骂道:“拜神不过是一个早晨的事,犯得着赔上一天的功课吗?”还有一次,八阿哥永璇擅自离校,溜回宫苑游玩一天。他连逃课的正当借口都编不出来,气得乾隆咬牙切齿,痛骂一顿还觉不够,又亲自修订并誊写了一份校规,贴在上书房的墙上警示所有皇子。

更严重的一起逃课事件是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78岁高龄的乾隆忽然来了兴致,翻阅起上书房的考勤记录,结果发现所有在学的皇子、皇孙一连七天都没上课。别看当时“皇家教育”在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浓厚的厌学情绪早在皇子、皇孙间弥漫开来,他们逃课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是这次正好撞在枪口上而已。

乾隆大发雷霆,问皇子、皇孙为何逃课,结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下雨”。乾隆气得嘴都歪了,这时,十七阿哥永璘委屈地说:“其实我们每天都来上课,可老师往往不在,我们也就各自散了。”这下锅就甩到了“皇家校长”刘墉身上,面对乾隆怒气冲冲的质问,他吞吞吐吐地说:“老师们还有其他业务要忙,一时没顾上教学工作。”乾隆一针见血地回道:“我特意让你们担任闲职,能有多忙?”

骂完老师,乾隆又回过头来批评皇子、皇孙,“老师没来,你们不会主动去请吗?不会向我报告吗?分明就是趁机偷懒!”

事后,刘墉被以“玩忽职守”的罪名降为侍郎,其他汉族老师也受了相应的处分,但满族老师就没那么轻松了—内阁学士达椿不仅被革职,还挨了40大板,场面惨不忍睹。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刘黎平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左宗棠究竟立下何等丰功伟绩?连梁启超都直言:没他,中国将缩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左宗棠丰功伟绩,左宗棠的功绩有多高,左宗棠贡献和评价

    清代著名书法家潘祖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而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更是直言道,如果中国没有他的存在,国土面积将会大大缩水。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了,他到底是立下了何等的丰功伟绩,才担的上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左宗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野家庭。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当时的他渴望通过

  • 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没一个昏君为何被骂,清朝灭亡后还有昏君吗,清朝是否出现昏君

    比如,它为那些造反者们解决了问题。那些造反者们得以理直气壮地造反,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谋逆的事情。因为之前的那个王朝“气数已尽”了,江山要换主人了,而且,自己正好就是这个大好河山的新主人。因此,造反者们的腰杆会挺得非常直,脑袋也高高地昂起来。然后,然后,他们就利用这个作为宣传口号,理直气壮地号召天下

  • 她是梁启超无名无分的妻子,养育了6名国家栋梁,晚年却死在草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启超一生有几个妻子,梁启超最后一任妻子,梁启超的婚姻状况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也是束缚着古代女性,对于女子来说,若能嫁个好人家,便是一生幸运,不过王桂荃为梁启超生育了6个孩子,一生却无名无分。王桂荃本名王来喜,四川人,父母给她这个名字是为了讨一些喜头,但这个名字并没有改变她悲苦的命

  • 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向清朝支付了多少租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时香港被英国租借了吗,清朝哪一年把香港租给英国的,香港租给英国多少年

    从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日不落帝国”称号。英国人看中的东西,是一定要抢到手的。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经过两年战争,1842年8月29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

  • 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是怎么剿灭反抗它的农民起义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平 天国运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农民大起义,农民陈胜吴广是怎么起义的

    包立身起事后,屡屡杀戮太平军之人,忠王李秀成之子、乡官潘某、乡官姚某均命丧其手。他还指令乡勇捣毁太平军所设乡官局,公然对抗太平天国。太平军曾试图招降包立身,但前来包村的说客均被斩首示众。于是,太平军对包村展开了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均被包立身联合其他义军击败。同治元年五月,侍王李世贤、戴王黄呈忠、梯

  • 二婚的容妃28岁才入宫,就受到了乾隆的恩宠,多亏了宫中的荔枝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对容妃有多宠,乾隆皇帝对容妃的评价,乾隆容妃简介

    李建群老师饰演的容妃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她又为什么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以至乾隆打破朝廷法制让她跟着一起南巡呢?乾隆皇帝的后宫众多,虽然不及李隆基的三千佳丽的后宫规模,但是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却也是排得上前三名的。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妃子中,有一个与众不同,她来自吐蕃维吾尔族地区,她就是容妃。

  • 大清备受争议商人,死后葬礼由李鸿章主持,1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鸿章葬礼,李鸿章下葬在哪里,历史上李鸿章的下葬

    1832年唐廷枢出身在广东省珠海市,在他少年时曾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受过6年的教育,因此他自幼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还编译出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当时会英语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唐廷枢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外国人十分震惊,因此他得到了当时英国当局的肯定,被聘用为翻译。1858年26岁的唐廷枢转行商业,他不仅在

  • 民国京城做生意千奇百怪,卖掸子为何不吆喝,因为藏着这样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旧布料做掸子的方法,民国市井百姓百态,民国时期的摆摊生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如今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很多人也都把生意都搬到了“网上”,虽然这让购物变得方便快捷,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尤其是听不见了以前的那种吆喝声。在民国时期的老北京城里,一

  • 康熙王朝》中,李光地给了康熙一个“大炮仗”,为何自己却跑到一边听响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是“风闻言事”?古代的监察官员可以依据传闻来进谏和弹劾官员,泛指根据传闻检举官员。最有名的风闻言事莫过于唐朝武则天时代周兴与来俊臣的事儿,武则天利用他们严酷的手法,打压异党,可以依据传闻治罪,一时间人人自危,不敢妄动。李光地为什么要建议康熙帝开启“风闻言事”?时值明珠索额图朋党已经严重不堪了,导

  • 作为雍正的大哥,他为何一直没被平反?连乾隆也弃之不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皇权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什么样的战争和敌对都能出现,更有甚者,兄弟之间也会有争斗,打的两败俱伤那是常有的事情,在康熙年间,这样的皇子之间的敌对就更加的明显了。康熙的长子是胤禔,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他不是皇后所生,所以他还不能做太子,康熙和皇后生的儿子叫做胤礽,这才是嫡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