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城为何千年不倒?只因为秦始皇采用这1措施,现在人却不敢使用

长城为何千年不倒?只因为秦始皇采用这1措施,现在人却不敢使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4/2/11 9:20:49

这些城墙就是最初的长城,但那时候的长城是一段一段的,还没有形成万里的规模。秦始皇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征召劳工大举修筑长城,使曾经分散的长城连在一起绵延了上万里,长城这才成为了万里长城。筑造时嬴政采用了一个措施,让万里长城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

一、规模

春秋战国时期,当中原陷入诸侯国混战中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悄悄地强大起来了。匈奴的军队擅长骑射,行动十分迅速,战斗力非常强;而中原各国的军队多是步兵,依靠战车前进,行动迟缓,很难与匈奴骑兵抗衡。

燕、赵、秦三国与匈奴相邻,因为这个北边的邻居非常强大,还时不时南下入侵抢夺资源,而他们的军队难以抵挡,所以这三个国家就修筑了长城来抵御这个邻居的入侵。自长城修筑好后,三国历代的君都有组织劳工对其进行增修和加固。

这时候的长城是一个地方一段,每一段的方向和长短都各不一样,被后世称其为“先秦长城”,以便能与后来始皇嬴政修筑的万里长城更好的区分开来。

嬴政花费近十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自己统一天下的梦想。此后嬴政自认功高开始临朝称皇,大秦帝国也就此诞生了。

秦始皇嬴政统一的天下只是诸侯国占据的中原地区,并不包括北方游牧民族的领地。在嬴政通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大秦帝国在中原的统治时,他也没放松对匈奴这头北方饿狼的警惕。

嬴政派遣名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扎在北方边境,一方面抗击匈奴的入侵,一方面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西边以甘肃省的岷县为起点,沿着洮河往北一直建到了宁夏的固原县。

然后长城在固原往东北方向经过甘肃省的环县以及陕西省的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等地,再往北方到达黄河南岸的托克托南。位于黄河以北的长城,则以狼山为起点,往东经过大青山北麓、集宁、兴和、尚义、张北、围场、抚顺和本溪等地,到达清川江入海处。

二、修筑方式

自从秦始皇嬴政修筑长城之后,那些用来抵御外敌的城墙才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步是翻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已经建好的长城部分,并将这些一段一段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第一阶段的工程没有那么难,耗损的人力和物力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劳动力主要是蒙恬率领的大军和长城沿线的百姓,还没有到要举全国人力和物力的地步。第二阶段秦始皇嬴政则耗费了巨额的人力和物力,在长城的原有基础上大肆扩建。

史书上记载,嬴政派遣修筑万里长城的劳工有近两百万之多,是当时秦朝全部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修筑长城时需要用掉的木材、石头、墙砖和粮食等材料更是不计其数。

那个时代还没有水泥来做砖头与砖头之间的粘合剂,极富智慧的古人发明出了具有水泥功效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很特殊,是用熟石灰、碎沙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调和制作而成的。

也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用糯米调制出来的粘合剂,万里长城才得以经历千年的风吹雨打以及无数战火后至今仍屹立不倒。而且在那个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年代,不管是搬运、砌砖还是其他工序,修筑万里长城的每一步,全部都是由人工去完成的。

三、伤害

万里长城修筑好以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维护边境安全,给中原的百姓提供了安稳的生存环境。但对刚刚才经历多年战火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的百姓来说,修筑万里长城无疑是一场灾难。

劳工们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使用了糯米去调制粘合剂粘合砖块,要知道糯米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而那个时候有很多百姓吃不上饱饭,可嬴政却将粮食用在了建筑工事上。即便是在大家都能够吃饱饭的今天,也不能允许将如此多的粮食用在一个建筑上。

秦朝的万里长城大部分区域都是在高山峻岭中修筑起来的,而不是简单地在平地上砌墙就可以了。嬴政在下令修筑长城时就规定了使用的每一块砖都不能低于30斤,在那些人迹罕见、车马根本无法到达的高山峻岭上,这些材料都是靠人工一步步背上去的。

除了材料运输上的困难,施工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人们施工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按时完成任务,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与此同时,劳工们还经常吃不饱饭,要忍饥挨饿地干活。很多人扛不住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条件,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嬴政征召了近两百万人来修筑,最后活着离开的只有寥寥数万人了。

如今我们有了无数现代化的机械,再去看万里长城,它仍然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庞大工程,而在那个遥远的古代,纯粹依靠人力就将它完成了,可以说是个无与伦比的奇迹。我们很难想象得到,为了完成这个奇迹,百姓们付出了多少血泪。

四、总结

秦始皇嬴政耗费不计其数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万里长城,看似是为了百姓,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大秦帝国的统治,实现他千秋万代的美梦。为了完成这一建筑,他大肆搜刮压榨百姓,搞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长城上的每一块砖都是百姓们用自己的血汗和眼泪砌起来的,万里长城的修筑史,也是一部黎民的血泪史。一个朝代要建一个世界级建筑都很难,而在秦始皇嬴政那个时代,他建了有六个。

每一个建筑加诸在百姓身上的负担,用千斤都难以形容。嬴政身为大秦的帝王,却不能心怀百姓,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只会让百姓无法对大秦产生任何归属感。这个看似无比强大的帝国,只存在短短二十多年就迅速崩塌再正常不过了。

更多文章

  • 三国头号美女貂蝉的历史原型是谁?吕布被杀后,她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三国中貂蝉真实存在吗,貂蝉吕布的故事完整版

    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三国头号美女”的貂蝉,作为司徒王允“连环计”中最关键的人物,凭借着色相和精彩的演技,将董卓与吕布这对干父子耍弄于股掌之中,并成功地将二人离间。最终,上了“贼船”的吕布在王允的授意下,在朝堂外刺杀董卓,为汉朝除去心腹大患。然而翻遍历史书,我们也找不到这位叫做“貂蝉”的奇女子,勉

  • 唯一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在位期间中兴汉朝,为帝国“续命”82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帝王界当中,经历坎坷者甚多,但出生不久便被送进牢房,并在狱中长大者,唯有汉宣帝刘询一人而已。那么,身为天潢贵胄的刘询,因何被送进监狱?他最终是如何摆脱牢狱之灾,进而成为一代雄主的呢?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生母为王翁须,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刘询生不

  • 跟随陈胜起兵的吴广,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中,陈胜是最大嫌隙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胜为何要杀掉吴广原因,陈胜和吴广是太康人吗,陈胜怎样杀死吴广的

    当然,近些年人教版课本改革,由于课程的重复以及《陈涉世家》略为难懂,所以被移除出了语文课本,但他们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被无数人所铭记,也激励着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能够回报社会的人。但吴广在之后的命运语文课本上却并没有写,他的下场其实十分的凄惨。当时秦朝乱世,皇帝昏庸无道,陈胜吴广在揭竿

  • 秦始皇长相如何?郭沫若说是丑男,翦伯赞认定是帅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沫若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和郭沫若谁漂亮,秦始皇的长相分析

    最近《大秦赋》热播,有读者私信小珏询问秦始皇的长相问题。其实,我曾经探讨过秦始皇的相貌,借电视剧的热度,再谈一谈。我们知道,照相技术是近代才出现的,中国的皇帝之中,唯有宣统和光绪赶上了,而且光绪的真容还存在争议。照片不能指望,我们能不能借助古人的画像呢?首先想到的是《历代帝王图》,这是大名鼎鼎的阎立

  • 刘邦封侄儿为王之后反悔,说:50年后你不会造反吧?果然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封王的后果,刘邦登基的真实历史,刘邦统治期间的史实

    汉朝初年“七国之乱”的发起者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亲侄儿,代顷王刘仲的长子,天性剽悍勇猛、野心勃勃。等到西汉帝国建立后,刘仲虽然没有尺寸之功,但因为是刘邦的亲哥哥,所以还是被封为代王,而刘濞也随父亲到晋阳就封。代国地处北境,跟匈奴接壤,由此屡遭后者的侵扰。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大举入侵代国,胆

  • 司马懿一生树敌太多怕被报复,临死前想了一法子,现在看来真明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成功的几大原因,司马懿有什么弱点,司马懿的临死遗言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明帝驾崩后,托孤给幼子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可见魏明帝对他的信任。谁知曹芳即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的排挤,升官为没有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正陪着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祭陵时,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洛阳,史称“高平陵事变”。至此,曹魏的军

  • 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儿子灭亡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为什么是匈奴皇帝,刘邦刘禅,匈奴皇帝列表排名表

    作为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刘渊字元海,并州新兴郡人,南匈奴左部帅刘豹的长子,大概生于曹魏嘉平三年(251年)。据史书记载,刘渊自幼聪慧过人、天性孝顺,年仅7岁丧母时,曾在葬礼上大哭不止,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曹魏宰相(司空)王昶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并且派人前去吊唁,由此使得刘渊在中原小有名气。

  • 皇帝效仿汉献帝,逃离皇都投奔权臣,一脚却踏上了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的重要权臣,汉献帝退位诏书,汉献帝时期反叛的权臣

    三国时的曹操,之所以能称霸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天子汉献帝刘协,一开始并非是曹操刻意控制,而是为了摆脱李傕、郭汜的纠缠,主动逃离长安,恰好被曹操所迎。此后,汉献帝虽然依旧是傀儡,但却得到了人身安全。即便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篡汉也没有杀戮,使其安享天年。汉献帝也算是亡

  • 汉末第一剑客,官居虎贲中郎将,徒弟是魏文帝曹丕的师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虎贲中郎将,魏文帝曹丕,曹丕中郎将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王越的生年不详,乃是辽东燕山人,生于东汉末年,自幼苦练武艺,以击剑出名,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侠客。奇特的是,王越的生平在包括《三国志》以及《后汉书》等正史当中均无记载,甚至书中连他的名字都未曾提及,王越此人的详细生平均出自曹丕的《典论》跟鱼豢的《典略》以及一些零散的野史跟民间传说。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历史

  • 蔡伦为讨主子欢心,改良了造纸术,让中国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能被传承下来,蔡伦的造纸术对现代的影响,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什么成语形容

    一提到宦官,人们大多想到的都是那种狠毒、贪婪的形象,比方说张让或者是心思扭曲的魏忠贤,大多数都祸乱朝政,给百姓带来了无法逆转的损失。但也有一些宦官,他们做出了甚至连朝廷大臣都无法达到的功绩,美名远扬。如果不说,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他们是太监,汉朝时期的司马迁就是如此,他的著作《史记》对历史学和文学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