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家童将密函错看成公文,崇祯为了面子,不得不拒绝皇太极议和

一个家童将密函错看成公文,崇祯为了面子,不得不拒绝皇太极议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4/2/22 19:23:19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最后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自缢,当时崇祯有机会与皇太极议和,却因为面子问题而拒绝。到底崇祯为会拒绝议和?

▲崇祯。(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崇祯14年(公元1641年)发生了一件事,驻守边关的陈新甲因为闯自成与满清八旗军的双重压力,私下派遣人与皇太极试谈议和的可能性。然后托信转告给在京城的傅宗龙,傅宗隆在离京时把这件事告诉大学士谢升。谢升认为这件事情太重大了,不能隐瞒,于是上奏崇祯。

崇祯立刻召来陈新甲质问,陈新甲叩头认罪,谢升进言说:「如果清兵答应议和,就现在这种情况来说并不是坏事。」崇祯默默不语。

▲皇太极。(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崇祯在不久后授意陈新甲秘密进行此事,陈新甲与清军秘密接触了十多次。但是后来谢升有次与言官说话时说溜了嘴,说出崇祯是支持议和的。这下子言官们纷纷上奏弹劾谢升,并以民族大义来说崇祯绝对不能议和,崇祯说:「绝无此事!」就罢免了谢升。

1642年清军甚至已经答应陈新甲议和条件,在两国书上自降国格,名字写在崇祯后面来表达诚意,本来历史可能改变,却因为一位家童而坏了事。

崇祯与皇太极签署的合议内容以密函发给陈新甲,陈新甲家的家童以为是《塘报》,于是转给各省驻京办事处转发,事情泄漏,群臣哗然,于是大臣们纷纷弹劾陈新甲的卖国行为。

据《崇祯实录》卷十五记载:

“十五年春正月……丁丑,绍愉偕参将李御兰、周维墉至宁远,闻于清,请敕为信。乃复请于朝,敕曰:‘朕闻沈阳有罢兵息民之意,来沿边督抚未经奏闻。既承讲款,朕不难开诚怀远,如我祖宗朝旧约,恩义联络,永为和好。’清得之,以为边吏伪作,并怒敕中语。绍愉闻之。”

崇祯十分愤怒,虽把弹劾奏章留中不发,却颁了一道圣旨批评陈新甲,要他解释,陈新甲并没为崇祯扛罪,他自认在这件事情上是有功的,于是愤怒的崇祯将陈新甲下到天牢,不久后便杀了陈新甲。

参考资料:《明史》、《崇祯实录》卷十五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宋高宗赵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高宗和赵构是什么关系,宋高宗赵构图片,宋高宗赵构在哪称帝

    我很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毕竟中国在近代遭受了屈辱,恨透了所有割地赔款的统治者。过去几百年中国人学历较低,多数人只能通过评书来简单了解历史人物。《说岳全传》历来是最受民间欢迎的评书之一。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读了一本奇书《中国是部金融史》之后,我改变了赵构的看法。这本书的陈雨露曾经是中国

  • 朱元璋杀了15万人也没法治贪,此人却仅用3招便彻底消灭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杀了30万贪官,朱元璋杀过哪些贪官,朱元璋一共杀过多少贪官

    作为公民的我们,看到一个官员落马的时候,既感到可悲惋惜,又觉得大快人心,毕竟老百姓的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随随便便任意刮取的。尽管如今对官员进行了定期明细公开,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但这仍旧是一项长远的战斗。 在古代,官员贪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尤以和珅最为出名,也最为猖狂。当然,皇帝也不是没有想过

  • 忽必烈:赋税官1天杀28 人草菅人命!朱元璋:你的仁慈毁灭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与忽必烈恩怨,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怎么做,朱元璋曾经对元朝投降过吗

    此后,蒙古帝国奋三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扫清六合,一统寰宇,忽必烈亦于1271年登基即皇帝位,国号“大元”,是为元世祖。忽必烈的登基有一定偶然性。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发兵4万,号曰十万,大举猛攻钓鱼城,守将王坚誓死抵抗,急火攻心的蒙哥前线督战,被炮矢所伤,折戟于钓鱼城下。由于蒙哥大汗突然命丧钓鱼城

  • 李清照已年过半百,因悲愤写下一首诗,短短七字可见其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清照真人照片,李清照最无奈的一首诗,李清照最有名的诗及赏析

    作为宋词的一代大家,李清照的词从不只是婉约所能概括的,她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尽显俏美可爱,还有《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诠释了含羞娇人之态,而《夏日绝句》中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情。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下李清照的另外一面,在年过半百时,她面对南宋朝

  • 汉朝和亲又纳贡,明朝不和亲不纳贡,那到底谁更强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向谁纳贡,明朝真的不纳贡吗,汉朝给匈奴纳贡哪些东西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但是汉朝的有些表现的确是有点差强人意,但是这也怪不得汉朝,毕竟北方的匈奴实在是太强大了。在秦朝时期,北方的匈奴就已经很强大了,北方的燕国、赵国和秦国为了抵挡匈奴的入侵,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防御工事,这也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的雏形了;而且在赵国后期时,李牧还曾

  • 成吉思汗有“四骏”“四獒”,独此人贡献最大,征战地域最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四獒都是谁,成吉思汗领土有多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速不台)咱们先来看看速不台一生的征战情况。一、第一次西征:呼罗珊里海。速不台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一次西征。在这一次西征中,速不台的军队不但打败了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而且和哲别一起,追击摩诃末,一直把摩诃末追到里海的一座小道上。最后,摩诃末死在这座小岛上,宣告花剌子模的彻底灭亡。第一次西征结

  • 天道好轮回,宋朝发生了三件极为相似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轮回之谜真相,宋朝是天道轮回吗,宋朝十大经典语录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发生了许多相似的事,历朝历代中都会存在极为相似的事。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俗语,举个例子来说,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励精图治,将明朝推向了第一个盛世——洪武之治。到了朱元璋后期,由于对待子孙的各种优待,结果导致了欺压百姓,到了明末时期,李自成攻破京城,在这之后朱元璋

  • 朱棣为朱元璋打造的世界第一碑,3万多吨,金字塔最大石块仅50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画像朱元璋称帝不久,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封另外二十五个儿子为藩王。朱标还没等继承皇位,就病逝在老爹之前了,朱元璋于是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死后传位长孙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时,为压制诸侯王的势力,决定削藩,引发叔叔们的不满。朱棣画像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最终以武力夺取了皇位

  • 朱棣篡位之后,找了建文帝16年,为什么找到后却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保证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学起了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办法,他将宗氏25人分为藩王,负责边境和全国战略地点的安全,朱元璋对此说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他的意思很简单,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合力守护明王朝的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明王朝长

  • 崇祯手下的10大名将结局有多惨,7人惨死,3人无奈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三大名将,崇祯手下名将排名,崇祯手下有几个大将

    崇祯临死前,还在气愤地说道:“文臣皆可杀”,文臣无休止的党争,以及贪污腐败、自私自利等,是大明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人们并不同情文臣的遭遇,但崇祯手下的将领,他们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大多数值得尊重,不过大明王朝崩塌之时,他们的命运也十分悲惨。一、袁崇焕袁崇焕是大明的“长城”,他是进士出身,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