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有钱的藩王,传承十五代人,堪称大明王朝首富

明朝最有钱的藩王,传承十五代人,堪称大明王朝首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4/1/15 17:19:00

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位富可敌国的商人,此人就是沈万三。在历史上,人们对沈万三可是不陌生的。元末时期,沈万三就开始经商,从此开始,沈万三就为之后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在后人的眼中,恐怕明朝没有比沈万三还富有的人了。

可是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明朝时期,商人沈万三是非常富有,可是他的结局不好,朱元璋在当时是比较痛恨商人的。尤其是沈万三这样的商人,在当时来说,沈万三得罪了朱元璋。结果沈万三被流放,不可否认的是,沈万三的经商能力非常高。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在朱元璋的多次打击之下,沈万三很快就衰落了。后来沈万三家族衰落,此时的沈万三被发配到云南充军,在这里沈万三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之后沈万三病逝,之后沈万三埋葬在了他的故里。

现如今人们对沈万三的事迹大部分都是根据野史和传言,在正史中沈万三的记载是很少的。那么在明朝时期,最为富有的肯定不是沈万三,而是明朝的藩王。这个藩王就是蜀王。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确立了藩王制度。

藩王就类似古代的分封制,同时也就相当于诸侯。第一代蜀王叫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个儿子,生母是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要说朱元璋最喜爱哪一个儿子,恐怕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不过从藩王的封地来看,朱元璋对蜀吴肯定是喜爱的。

四川在明朝时期是重中之重,四川在古代的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在四川中,有两个军事重镇,就是成都和重庆。明朝时期,成都是四川的首府,在这里要是称王称帝是很容易的。从这一来说,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蜀吴朱椿的信任。

同时也代表了朱元璋对蜀吴朱椿的喜爱。假如朱元璋不喜爱这样的儿子,那么肯定不会将这么重要的封地赏赐给朱椿。四川是有很重视的地位,对此朱元璋更是非常重视。“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这足以说明朱元璋对蜀吴的信任。

那么明朝最有钱的藩王就是蜀王。蜀王与秦王、晋王、楚王等一样,是资格最老的藩王。蜀王传承了十五代人,一共经历了260余年的时间。明朝出现了很多有钱的藩王,比如说福王朱常洵,不过他们与蜀王相比,恐怕还是略逊一筹。

其实蜀王的岁禄是不多的,仅仅是岁支禄米一万石。如果折算成现如今的钱财的话,大约是每年两百到三百万之间。现如今看来,这样的收入肯定是不错的,但是在明朝时期,这样的收入是不多的,毕竟蜀王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与岁禄相比,蜀王真正的收入在地方上,比如说地租、税课征收等。朱椿有300多个王庄,这些个王庄能够产生很多收益。在万历皇帝时期,蜀王的土地变得更多。成都府11个州县的良田沃土,蜀王府占了70%,百姓仅仅占有10%。

其余的土地归军屯所有。蜀王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土地,就是过朝廷赏赐、私下占有、接受投献等各种方式得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蜀王的土地中,有很多都是百姓自己投献的,投献的意思就是主动把田地投靠蜀王府。

百姓之所以将土地给蜀王府,原因就是逃避相关赋税,因为王府的田地是不用承担朝廷赋税的。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富豪榜,这个排行榜类似于现如今的胡润百富榜。在嘉靖朝严嵩之子严世蕃,是个才子。此人做了一个富豪榜。

严世蕃制作的富豪榜中,明朝的首富就是蜀王。其次在明朝人陆釴的《病逸漫记》中,记载了“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其次还有“蜀府之富,甲于天下。”在《松窗梦语》中仍然记载了“富厚甲于诸王,以一省税银皆供蜀府,不输天储也”?

作为明朝最富有的藩王,到了明末时期,天下大乱之际,蜀王竟然是一毛不拔。明末时期国库空虚,可是蜀王竟然一毛不拔,这就难免明朝灭亡。明朝的灭亡与党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藩王也有很大的关系。明末时期这些藩王一毛不拔,导致了明朝国库空虚,没有军饷可以发放。

更多文章

  • 朱棣对徐皇后有多痴情?子女几乎都是皇后所生,在她生前未立一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史的朱棣和徐皇后,朱棣和徐皇后关系好不好,徐皇后对朱棣评价

    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所以男子有很多权力,其中就有一项:一夫多妻制,尤其是有点地位和财力的男子,通常都是妻妾成群。而皇帝作为天下的至尊,自古以来就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们却不会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在一个人身上,即便有,那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只是暂时的宠爱而已。但在明朝,糊涂的

  • 北宋的首都叫东京,可为什么今天的东京变成日本首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的东京是今天的哪里,北宋首都为啥叫东京,北宋的东京是指哪

    汉朝建立之后,汉帝国建都长安,但后来汉朝被王莽中分为二,分成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东汉在恢复刘氏的统治之后并没有还都长安,而是在洛阳建都,由于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东汉政府首次称呼洛阳为“东京”。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以洛阳为中心,改称洛阳为中都,其老家谯城变成了东京。这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东京,也是最不知

  • 这个明朝的七品小官这样反对崇祯南迁,难怪最后太子也没走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不南迁的真正原因,崇祯如何南迁,崇祯皇帝应该南迁吗

    644年正月,崇祯皇帝与大臣李明睿秘密商议南迁事宜,这个时候的形势已经非常紧张了,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占领陕西,并且称帝,大军兵发京城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而关外的清朝还对中原虎视眈眈,大明处于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南迁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是在南迁这个问题上,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的性格又暴漏出来了,崇祯表示“南迁

  • 明朝藩王为什么多混吃等死,代恭王想有所作为却屡遭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最有骨气的藩王,明朝藩王是怎么产生的,明朝藩王的命运

    朱廷埼登位时代藩可谓是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外部威胁是明朝的老对手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重新整合蒙古鞑靼部后,为了劫掠物资也是为了逼迫明朝开市,加大了南侵的频率以及规模。与此同时明朝的军卫及边军却已糜烂不堪,别说阻挡蒙古,自卫都困难。处于一线的代藩自然也深受其害,除了藩地所在的大同多次被蒙古人围困,

  • 一个家童将密函错看成公文,崇祯为了面子,不得不拒绝皇太极议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给崇祯的一封信,崇祯和皇太极的关系,崇祯因为皇太极的话杀了哪位将军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最后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自缢,当时崇祯有机会与皇太极议和,却因为面子问题而拒绝。到底崇祯为何会拒绝议和?▲崇祯。(图/翻摄自百度百科)崇祯14年(公元1641年)发生了一件事,驻守边关的陈新甲因为闯王李自成与满清八旗军的双重压力,私下派遣人与皇太极试谈议和的可能性。然后托信转告

  • 历史上真实的宋高宗赵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高宗和赵构是什么关系,宋高宗赵构图片,宋高宗赵构在哪称帝

    我很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毕竟中国在近代遭受了屈辱,恨透了所有割地赔款的统治者。过去几百年中国人学历较低,多数人只能通过评书来简单了解历史人物。《说岳全传》历来是最受民间欢迎的评书之一。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读了一本奇书《中国是部金融史》之后,我改变了赵构的看法。这本书的陈雨露曾经是中国

  • 朱元璋杀了15万人也没法治贪,此人却仅用3招便彻底消灭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杀了30万贪官,朱元璋杀过哪些贪官,朱元璋一共杀过多少贪官

    作为公民的我们,看到一个官员落马的时候,既感到可悲惋惜,又觉得大快人心,毕竟老百姓的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随随便便任意刮取的。尽管如今对官员进行了定期明细公开,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但这仍旧是一项长远的战斗。 在古代,官员贪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尤以和珅最为出名,也最为猖狂。当然,皇帝也不是没有想过

  • 忽必烈:赋税官1天杀28 人草菅人命!朱元璋:你的仁慈毁灭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与忽必烈恩怨,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怎么做,朱元璋曾经对元朝投降过吗

    此后,蒙古帝国奋三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扫清六合,一统寰宇,忽必烈亦于1271年登基即皇帝位,国号“大元”,是为元世祖。忽必烈的登基有一定偶然性。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发兵4万,号曰十万,大举猛攻钓鱼城,守将王坚誓死抵抗,急火攻心的蒙哥前线督战,被炮矢所伤,折戟于钓鱼城下。由于蒙哥大汗突然命丧钓鱼城

  • 李清照已年过半百,因悲愤写下一首诗,短短七字可见其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清照真人照片,李清照最无奈的一首诗,李清照最有名的诗及赏析

    作为宋词的一代大家,李清照的词从不只是婉约所能概括的,她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尽显俏美可爱,还有《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诠释了含羞娇人之态,而《夏日绝句》中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情。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下李清照的另外一面,在年过半百时,她面对南宋朝

  • 汉朝和亲又纳贡,明朝不和亲不纳贡,那到底谁更强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向谁纳贡,明朝真的不纳贡吗,汉朝给匈奴纳贡哪些东西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但是汉朝的有些表现的确是有点差强人意,但是这也怪不得汉朝,毕竟北方的匈奴实在是太强大了。在秦朝时期,北方的匈奴就已经很强大了,北方的燕国、赵国和秦国为了抵挡匈奴的入侵,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防御工事,这也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的雏形了;而且在赵国后期时,李牧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