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下场凄惨,真的是孙膑在报复吗?或许大家想错了

庞涓下场凄惨,真的是孙膑在报复吗?或许大家想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1/19 16:52:31

[var1]

此后两人便一人在魏国,一人在齐国,而两国又是互相角逐的国家,所以两人也就自然站在了各自的对立面。尽管孙膑已经残疾,但若论起运筹帷幄,依然比庞涓更胜一筹。这点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能完美体现。庞涓以为整垮了孙膑,他就能独大,却没想到善恶有报,最终还是中了孙膑设计的圈套,万箭穿心而亡。

庞涓的死,很多人都说是孙膑对他的报复,然而细细推敲,或许大家想错了。

[var1]

各为其主

古代都十分讲究效忠,一般效忠的人都会让人心生敬意,比如关羽,哪怕曹操用尽方法都没能挽留住,还是回到了刘备身边,受万人敬仰。但如果当时关羽真的留在了曹营,估计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美名,而且定会被人唾弃。

[var1]

因此为了自己的名声前途,一般都不会背叛,更何况背叛过一次的人可信度也就降低了。而孙膑和庞涓既然站到了相互对弈的两个国家,那么各为其主,他们两人之间自然也就少不了国与国的较量。

即便两人没有成为仇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终归会刀兵相见。

[var1]

于忠

孙膑虽然先去的是魏国,但却未能受到平等对待,甚至还被好友害成了十级残废。那么对于魏国,孙膑投奔齐国并不是不忠,而是魏国先放弃了他,所以他的离开只不过为了活命。

而义呢?孙膑和庞涓两人从小亲如兄弟,所以当孙膑以为是庞涓的邀请时,二话没说就到了魏国,只因为有庞涓在。后来两人切磋时,孙膑也都告诉庞涓答案,不想让他太尴尬。即便是后来失去双足,都以为是魏王的意思,而对庞涓一直都深信不疑。

[var1]

而庞涓,自从对孙膑不怀好意时,就代表他已经放弃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所以当孙膑得知这一切都是好友庞涓所害时,自救投齐并不是对庞涓不义,因为这种义早已名存实亡。

[var1]

性格决定结果

其实从庞涓陷害孙膑的事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喜欢用武力征服四方诸侯,但自古崇尚武力征服的人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呢?项羽就是例子。

而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好武力的人一般都自负,这点从庞涓刚入魏国就看出来了,怕输。当然,庞涓是有大才的,有野心有计谋,只不过他心胸太过狭隘,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哪怕这个人是亲如兄弟的孙膑。

[var1]

在孙膑逃出他的魔掌后,庞涓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断向邻国发起战争,打得邻国不断求饶。《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平陵之战中,若庞涓不骄傲自大,而是冷静分析,也不会中了孙膑的计谋。可见庞涓这样的性格,即便对手不是孙膑,也迟早会栽在其他人手里,所以庞涓有这样的下场也是自作自受。

[var1]

小结

所以说,庞涓的死是孙膑的报复,但并不全是。当然,如果说孙膑一点报复心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凡人,有七情六欲,对于几度要伤害自己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怨。但这个私人恩怨只能说占比不大,即便不死在孙膑所设的圈套下,就庞涓这样持续挑起战争的性格估计迟早也会栽的,你们认为呢?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是最弱小的一个?两次强大的机会都被错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兵力实力,战国韩国有大将吗,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

    那么韩国为啥那么弱小呢?如此弱小的韩国,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战国七雄之一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var1]一、三家分晋的时候,韩国本来就没有被公平对待。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不管是强大的齐国,还是有虎狼之称的秦国,在碰到晋国的时候,都要张口喊一声大哥!为啥?因为晋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 长平之战赵国虽败,选择和魏楚两国同盟,终让秦国吃了个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

    长平之战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异常国家歼灭战役。赵国名将赵括和秦国名将白起的一场精彩的较量。秦国名将白起,他一眼就能看出赵括急于求胜的心态,针对这个特点白起特地假装败退让对方深入自己做好埋伏的阵地,最后进行围剿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全场战役一气呵成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就让赵军成

  • 鬼谷子四大门徒,结局为何各不相同?苏秦、庞涓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考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鬼谷子和庞涓什么关系,鬼谷子和庞涓的徒弟们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var1]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1、苏秦和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放,表示苏秦和张仪,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毕竟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段氏齐国,为何只存在了6年?段末波:我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十六国历史详解,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与灭亡,五胡十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

    鲜卑壮大以后,内部派系也相当多。总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分支:慕容氏鲜卑,段氏鲜卑,宇文氏鲜卑,拓跋氏鲜卑,乞伏氏鲜卑等。慕容氏鲜卑,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吐谷浑等6个政权。宇文氏鲜卑,建立了北周王朝。拓跋氏鲜卑,建立了北魏、西魏、东魏、代国、南凉等5个政权。乞伏氏鲜卑,建立了西秦政权。五胡

  •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秦军兵力,长平之战秦军和赵军人数,长平之战秦军为什么能包围赵军

    虽说秦国最终获胜,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极大损失。秦昭襄王为了这一战,将国中但凡能上战场的男人,都派上了战场。如果拿不下赵国邯郸,那这一战的战损,其实秦国找不回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把受伤的秦国揍一顿呢?[var1]一、五国团结过么?想象的确很美好。其余这五国分别是魏国、韩国、燕国

  • 荆轲刺秦王,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只因目的是“劫持”而非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秦王嬴政还未统一天下前,在咸阳宫廷就发生了一起的行刺事件,这件事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议论。话说当日燕国的太子丹命荆轲作为赴秦使者前往秦国对秦王做一场刺杀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将嬴政杀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场行刺最终还是一失败告终。[var1]那么作为使者理论上应该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荆轲还会失败呢?

  •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三星堆考古主要成果,三星堆考古目前出土了多少件文物

    [var1]我们来看第一件文物:青铜神树。这件文物的外观特点十分明显,这棵树是纯青铜打造的,上下分成了3层。每层有3只神鸟,一共有9只神鸟。但是最顶部有明显断裂的痕迹,所以据推测,最顶部应该还有1只神鸟,期待进一步的挖掘工作。这就验证了“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的神奇现象。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一

  • 战国七雄打几百年仗,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真实战绩,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在战国时期做了什么

    [var1]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存在。但每次北伐,诸葛亮屡次断戟,原因总是在粮草供应上。许多人感到困惑。诸葛亮在战斗中占上风,但他总是因物资匮乏而撤退。然而,战国的七个国已经战斗了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的情况。[var1]据史料记载,蜀国实行军事优先制,每六

  •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孔子被拜为至圣先师之后,其一直以“圣人”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称,并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孔子却成为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而那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更是竖起了“打倒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旗帜。[var1]然而新世纪之初,孔子热潮又突然席

  • 白起和李牧究竟谁强?从战术运用来看,李牧更胜一筹,但国力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跟李牧打过吗,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李牧白起简介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没有称号,不过他是赵国末期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曾经组织过两次对匈奴的围歼,两次对秦国的打击,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可惜白起和李牧之间是有时间差的,白起死了以后,李牧才逐渐出名,所以这两位名将在历史上是没有真正交过手的。如果非要比一下,他们俩做个比较还是比关公战秦琼好比得多。虽然不